[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阿克赛钦何以成为中国控制中亚与新藏的咽喉?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20-08-01 9:05 已读 2039 次 3 赞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导语

阿克赛钦从唐朝开始就已经成为中国的藩属地区,那个时候真正开发此地区的不是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也不是武功赫赫的唐朝汉人,而是从蒙古高原失败之后西逃的突厥人。曾经煊赫一时,能够与历史上的匈奴相比肩的突厥在唐朝不到五十年的打击之下土崩瓦解,余下的突厥诸部以大小部落的形式向西逃去,其中有一支突厥人在绕过巴尔喀什湖与中亚草原之后来到了今天的印度河平原,他们向东探索,最终在今天的新疆与西藏陆上交界地区定居,他们将这块土地叫做阿克赛钦。 6park.com


用汉语的“音译”的确是这样,可是在突厥人的眼中,他们的眼中的这片土地充满了白色石头,因此古代突厥语称其为“阿克赛钦”用汉语的意译就是“中国的白石滩”比较奇怪的是“阿克赛钦”里面的钦字又被一部分突厥后代称呼为秦。

据说这是继承了匈奴人的习惯,称中原的地区的中国之人为秦,而不是汉,是因为草原民族最开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是秦朝灭亡之后北窜的秦人。但就是这个以历史习惯命名的土地却在21世纪的今天成为了中国控制中亚与新藏地区的咽喉。
唐宋时代的文化影响远涉中亚

隋朝时期的中华文化圈 6park.com

汉武帝时期对于中国疆域的开拓虽然远达巴尔喀什湖,但汉朝设置的西域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始终只是局限于如今的青海与新疆中亚等地区,突厥人口中的阿克赛钦在汉朝时期是不被中原王朝直接统治的,当时实行的是一种间接统治,中国就是整个天下,秦始皇统一中国本部地区,而汉武帝开始向四方以文化和武力两种方式合并开拓,所以古代中国早在两千多年的秦汉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守在四夷的任务。

所谓的守在四夷指的是古代中国边界足够广大,如果发生战争不至于中国军民在九州本土上面作战,而是从中国本土地区派遣军队在边境地区击退敌人的进攻,这样可使使得中国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不会影响到本土的农业生产。虽然说当时的阿克赛钦地区没有被重视,但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西羌部族依旧是从文化上统属于汉朝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唐宋时期。 6park.com

唐朝时期的中华文化圈 6park.com

唐朝之于隋朝的关系正如汉朝之于隋朝的关系,只不过初唐时期的君臣的确要比汉初难的多。唐高祖自不必说,为了建立他们自己的天下,差点成为了石敬塘第一,到后面唐太宗李世民当国的时候,突厥的强大更甚当初的匈奴,过去的匈奴只是在河南地的平城给刘邦来了一个下马威,但到了唐太宗时期,突厥的铁骑甚至一度踏到了渭水河岸,从秦始皇和汉武帝确立的守在四夷武备政策到唐太宗开始被突厥破坏。为了确保帝都长安地区的安全,李世民也只能签订城下之盟。幸好的是后面经过唐朝君臣的卧薪尝胆,重新收复了如今的宁夏平原等地区,重新恢复了秦汉时代的守在四夷政策,为唐帝国在东方世界称霸奠定了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至强之国,一旦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就会重新恢复过去的强大。这个过程一般不超过三代人,所以从唐太宗到唐玄宗这三代君王,他们不仅恢复了过去那种守在四夷的政策。更把唐朝的疆域扩大到了超越汉朝的程度,曾经的西域都护府以另一个名称在天山南北重新设立,随之而来的还有平定突厥之后的安北都护府与安东都护府。 6park.com

汉人军队 6park.com

突厥在灭亡之后,他们的部落遗族逃亡了西方,阿克赛钦不仅是突厥遗族对东方大唐的敬畏,取名为秦是对恢复故国的希冀,这里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古代中国无论中原还是四方夷狄,如果坚持传统就代表着要恢复故国,突厥称这里为阿克赛钦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恢复故国,这个影响一直从唐朝开元年间延续到了宋朝,大宋文盛而武弱,始终没能够恢复秦汉故疆,就更不用说盛唐了,那个时候的宋朝使得汉武帝及后世诸多英明君主守在四夷的政策破产了三百年之久,而那个时候的阿克赛钦也与中国不相 通。
元明清三代以来对阿克赛钦地区文治武功

蒙古与宋 6park.com

元朝时期的蒙古人在文化教化上面虽然远不及南方的宋人,但他们对于战争武功的极致谋划却是远超宋朝的。当年的蒙古人在淮河防线上面长达几十年的损兵折将使得他们对以北统南这种战略征服的耐心,宋人虽然不擅长开疆拓土,却在构建防线上面领先世界,以淮河,襄阳,大散关,汉中地区为横向曲线的战略防御地带从岳飞死后就开始筹划,在以后的时间里面,但是南宋名将都会在这条防线上面以练兵的形式加固关防,最终使得这条防线成为了南宋王朝一百多年的生命线。

蒙古人并不是只有铁骑,他们还有如同长生天一般军事天才。当年的成吉思汗就已经设想了绕道西域,吐蕃,云贵川地区攻取南宋的计划。这个计划具体的实施者好像是蒙古黄金家族之中的忽必烈,当年的忽必烈从在西域到道路上他或许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足迹与这个战略构想的实施会成为七百年后中国再次统一的契机,当时的人将这种战争奇迹叫做兵法,但文明后世的人更多将它称为“战略大迂回” 6park.com

元朝大军翻越阿克萨钦 6park.com

这一次的战略大迂回使得蒙古人忽必烈和他的几十万大军重新走起了盛唐名将高仙芝千里奔袭小勃律的旧路,只不过这条路是相反的,而这块土地也不再是六百年前的旧称,现在叫做阿克赛钦。蒙古人的几十万大军跋涉山海,一路上遇到的抵抗力量也是望风披靡,就在蒙古西路几十万大军攻克大理的时候,蒙古内部出了问题,但这并不能证明蒙古大军战略构想的错误。

绕道西域进藏,再取路云贵川以突破淮河防线恰好证明了蒙古“战略大迂回”的历史意义,而“阿克赛钦”地区在此以后也成为了由西域入藏的战略要地,我们将其称为西域入藏的咽喉也不为过,而在蒙古军灭宋之战后的历史之中,但凡欲统一中国成一超越前代之国家,无不将阿克赛钦纳入囊中

大明不足以论,虽然从历史角度上面来说远迈汉唐,但感情角度上的确是差之远已。明朝建立之后就于西藏地区设置了宣政院用来节制这里,当然这里的宣政院也包括着阿克赛钦地区,但明朝朝堂并没有像清朝年间那样派遣实权大臣进行管辖,所以我们这里说明朝对广大的西藏地区是统而不治,依旧是和过去的附庸臣属一样,只不过多了一层册封与朝拜的程序,这一点还是得自于与元朝的武力征服和制度草创。 6park.com

清帝国全盛 6park.com

清朝初年有一支神秘的队伍再次路过了阿克赛钦,这支队伍的派遣之人是准格尔蒙古的汗,他们携带着数千峰骆驼,马匹,牛羊,以及各种毛皮来到西藏地区对学习和弘扬佛法,这种规模宏大的和平文化传播方式贯穿整个清朝,每一次费银都在几十万两左右,而他们从西域地区进藏还是要经过阿克赛钦地区,这块中国的白石滩不仅接纳了三百多年以前以武力征服的蒙古大军,更是以同样的态度接纳了这批虔心求佛的蒙古人,阿克赛钦地区从唐至清以来,中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主权,历代帝王以及先贤都在这块中国的白石滩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痕迹。
近代的阿克赛钦与中亚新藏

阿克赛钦地图 6park.com

阿克赛钦地区从当代的角度来看,国际位置是处于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交界的地区,省际位置是位于西藏的阿里地区和新疆的和田地区交界,四万多平方千米的相对平坦使得阿克赛钦成为了新疆入藏的唯一道路,除此之外都是高山和冰原,这就使得阿克赛钦必须要掌握在中国的手中,否则中国的西部边疆将不再完整,要想达到由西藏入新疆就必须绕路几千里。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延续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上,在阿克赛钦地区设置了拓展局,在法理和政统上面确立了中国对这块地方的主权,而拓展局的长官则是由西藏的驻藏大臣进行管辖。而在清朝末年,因为国力衰落的原因,在1846年,英印政府宣布过去的达拉克地区归属他们所有,而他们为了方便入侵新疆,以达到与沙俄在中亚争霸的目的,在1864年派遣约翰逊在中国的西藏边界划定了一条所谓的约翰逊线,这条线将中国的达拉克地区和中国的阿克赛钦地区都划入了他们的手中,这在后来英国殖民者败退之后便和麦克洪马线一同成为了中印两国的两大争端来源。 6park.com

阿克赛钦与拉达克 6park.com

清朝以来,中国从来没有承认被侵占的拉达克属于外国;道光皇帝以来,中国从来没有放弃对阿克赛钦的主权控制;今天,有人把中印交界地区的加勒万河谷认为是中国边界极限,这种说法的不对的,我们真正的故土在河谷对面的拉达克地区,从西藏阿里到新疆和田地区都是靠着阿克赛钦来沟通天堑,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阿克赛钦又能够引兵入克什米尔,达到兵威震于中亚的目的。
结语:

阿克赛钦地区并不是整个中亚高原上的顶峰,真正的中亚之巅是在帕米尔高原,也就是我们汉唐故土之中的葱岭,当年汉人出西域,此山之葱如岭,故有此名。而近代以来,清帝国的土崩瓦解使得许多汉唐旧疆不断被侵蚀,这里面有东方之外东北,长白山天池,有南方之老山,有西南之江心坡,藏南,拉达克,有西方之葱岭,巴尔喀什湖,有西北之唐努乌梁海,有北方之外蒙古,贝加尔湖。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