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状元之死:一场引人深思的明朝科场大案
送交者: 浩瀚宇宙[★★★★✦★★★★] 于 2020-08-03 13:25 已读 751 次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曲折坎坷的2020年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中国,这场一年一度的大考,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目光。尽管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高考成败,并不足以定义人生。但是高考仍然是很多人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对于古人来说,科举的重要性不亚于今天的高考。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今天的高考,门槛更高、考核更严、付出代价更大、录取几率更小。所以,金榜题名,是天下读书人共同的梦想。 6park.com

6park.com

然而,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位状元,竟因“金榜题名”引来了杀身之祸!为什么呢?因为他被牵连进了明朝著名的“南北榜案”!


明初科举变革

在讲述这个科场大案之前,我们先带大家回顾一下明朝初年的科举情况。

明太祖朱元璋是从洪武三年(1370)开始诏开科举的。然而,只实践了三年,他就发现:科举选拔的人才并不实用。于是,朱元璋果断停罢科举。

再次恢复科举已是十年后。这一次,朱元璋在唐宋旧制的基础上,对科举制度做了一些改革,并制定了《科举成式》。其中规定,科举考试要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具备资格的考生,依次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所谓乡试,即省一级的考试,三年举行一次,共考三场。考试通过之后便成为举人。乡试中获得第一名的考生称为解元。 6park.com

《儒《儒林外史》中描绘了一个参加乡试中举,喜极而疯的读书人范进 6park.com

接下来的会试,要到京城参加。会试也是设三场,考试地点叫作贡院。届时,考生将被关进一个狭小的房间内进行答题,名曰号房,门外还设有士兵把守。会试第一名称作会元。 6park.com

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的会试考场 6park.com

会试通过后,便迎来殿试,考试时间为一天,考试内容通常是皇帝亲自制定的经史时务策一道。本轮考试不刷人,只是重新排名。

最终,朝廷放榜,榜上有名者,即被录取,称为进士。其中,一甲共三名,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6park.com

6park.com

而我们要讲述的那场科场大案,就是发生在洪武三十年的会试之后。
一榜皆南人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南京城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经过漫长而严苛的考核后,共有五十二名考生被录取。

三月一日殿试,朱元璋又钦点福建的陈安阝(ān)、应天的尹昌隆、浙江的刘谔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黄榜放出后,天下考生一看,发现了一个问题:所录取的五十二名考生,无一例外全是南方人!北方各省的考生,全部落榜!再一扒,这年的正副考官——刘三吾和白信蹈,也都是南方人!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6park.com

6park.com

至此,北方考生已是群情激奋。据《洪武纪》记载,他们联名上疏,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籍考生。朝中北方籍官员也愤慨上书,请求彻查。

事情闹到这个份上,皇帝朱元璋也很没面子。他急令儒臣们重阅卷宗,增补北方考生。随后,侍读张信带领一众文臣及刚被录取的状元陈安阝,组成了一个十二人调查小组,重新审阅考卷。

可是,最终调查和补录的结果再次令人震惊——经过认真筛选,优中择优呈上来的北方学子的试卷,依旧文笔不佳,有的甚至还犯禁忌之语。反观之前录取的五十二名南方考生的试卷,则皆是没有争议的上乘之作。

其实,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在明朝科举场上,北方考生一直不占优势。历史学者靳润成曾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做过一个统计:洪武年间各科进士共八百六十七人,其中南方籍的六百二十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一。而这一年的科举结果,或许就是一次极端化的巧合。

6park.com

6park.com

一榜皆北人

别急,事情还没结束。

调查结果虽然出来了,但是争议声仍未平息。

有人再次把矛头指向刘三吾、白信蹈等考官,举报他们暗中串通调查组人员,故意选取北方考生中的“陋卷”进行查阅。

可是,考官真如他们想象的那般不堪吗?

当时的主考官——时年78岁的刘三吾,是明初有名的大儒,明朝科举制度条例便是由他具体制订的,明初的刑法《大诰》也是由他作序,《明史》评价他“为人慷慨,胸中无城府,自号坦坦翁”,可谓是人品才学俱佳的士林领袖。而几位副考官,也都是经过皇帝慎重挑选的颇负名望的大臣。 6park.com

主考官刘三吾画像 6park.com

然而,人言可畏。在各种质疑声的轰炸中,明太祖朱元璋已被彻底激怒。此时的他已进入生命倒计时,但残暴多疑的性格依然让他再次举起屠刀。

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指斥刘三吾、白信蹈等人为“蓝玉余党”。张信、白信蹈以及同科试官二十多人被凌迟处死。刘三吾因年老免死,被发往边疆充军。之前的录取结果一律作废,五十二名南方考生前程尽毁。 6park.com

6park.com

更可悲的是那年的状元陈安阝——考中状元本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而他却因在南北榜之争中显得过于扎眼,最终不仅被革除功名,而且惨遭车裂。

六月,朱元璋亲自出题考试,重新录取了六十一名进士,以山东人韩克忠为状元,王恕为榜眼,山西人焦胜为探花,其余进士也皆为北方人。

黄榜张出,北方考生欢呼雀跃,举国公案至此了结,这就是明朝著名的“南北榜案”。
考试公平vs区域公平

“南北榜案”无疑是一桩冤案。但是,关于朱元璋一科两榜的做法,却一直存在争论。

他的做法,显然损害了考试本身的公正性,也损害了南方士子的利益。但是,若放到当时的背景下看,朱元璋的“糊涂”其实也有几分无奈。

南北考生的水平差距,其实折射出的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过去数百年里,北方地区战乱不断,由此导致田地荒芜,经济落后,再加上宋元时期少数民族的轮番统治,使得北方民风剽悍,重武轻文。

相比于北方,南方的社会环境要更为安定,自然条件也更为优渥,加上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江南一带更为富庶,文教事业也更为发达。

若凭真才实学,南方考生必然更容易成为科举入仕的赢家。

然而,北方士子的边缘化,却是朱元璋不愿看到的。他一生发动八次北伐,终于稳住了北方边境。但是,他深知,北方人的归属感依然不强。如《凤州杂编》所述,朱元璋意识到“北方人士服属于元较久,虑遗民犹有故元之思,颇欲以假科举之名以笼络之。”此时,若将北方士子排除在科举道路之外,那么上升无望的举子很可能铤而走险,投靠北边残元势力,这将对明朝统治带来巨大威胁。

所以,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朱元璋明面上是打击舞弊,实际上是在安抚、笼络北方士子之心。 6park.com

6park.com

“南北榜案”之后,明朝后来的皇帝们更加重视“区域公平”。仁宗年间,特实行以淮河为分界线的南北卷分比例取士。初次分比例为南方占60%,北方占40%。此后这种制度被一直沿袭下去。

科举的录取方式更加合理了。

但洪武三十年的那群无辜的考官和考生,却成为了历史长河中永远的牺牲品。

喜欢浩瀚宇宙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