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林则徐,千年帖学的落日余晖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1-02-25 2:05 已读 2290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林则徐一生主要在嘉庆和道光年间,这一时期是清代从康乾盛世逐渐走向衰败的多事之秋。乾隆在位共60年,直到1795年85岁高龄时,才恋恋不舍把权柄交给他的儿子嘉庆。而乾隆当政期间,步雍正的后尘,大兴文字狱,残酷镇压他认为的潜在反对者。其结果是从读书人到官员,人人自危,噤若寒蝉,畏谈国事,或埋首古籍读经,或一味阿谀奉承。

政治气候和社会风气深刻影响着清代学术,晚清书法艺术自然不能幸免。林则徐的书法也受到了大时代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反映着晚清帖学的时代特征。


林则徐 节临柳诚悬书

故宫博物院藏

#1

以唐为骨

广收博取 6park.com

不少学者认为林则徐书法从唐书入手。观林则徐书法作品,下功夫最深者确为唐代楷书,比如取法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等。从书法面目上看,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米芾、董其昌对其影响非常明显。由此可见,林则徐书法是以唐代书法为骨干,同时广收博取,悠游于晋、唐、宋、明之间,其书体以楷书和行书为主,狂草基本没有涉猎。


林则徐 临颜平原坐位帖

故宫博物院藏

从林则徐书法,也可以窥见其做事严谨、刻苦。同年士人程恩泽说林则徐“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可谓道出林则徐学书、做事的互相影响。林则徐常年浸淫唐楷,笔法精湛,骨力洞达,法度严谨,是其书法最可赞叹之处。纵观晚清不少帖学书法,如阮元、翁方纲、梁同书、包世臣等,在笔法功力和法度严谨总体上相比都不如林则徐。

虽然林则徐书法常年浸淫唐楷,难免有馆阁体之用笔、结构单调程式化倾向,其书法观也局限于儒学立场,造成一定程度书法艺术的视野局狭。但在晚清国势内忧外患、日渐颓危、官场腐败风衍、民心凋敝之际,林则徐书法以骨力为本,兼采晋宋元书法突显内心的桀骜不屈、清远高洁。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可见林则徐书法艺术特征和他性情刚强、风格高尚的民族英雄形象表里一致。


林则徐 集临 1842年作

故宫博物院藏

#2

偏爱帖学

疏离碑学

林则徐所处的时期正值碑学兴起,林则徐的往来好友中也不乏爱好碑学之人,比如后来的碑学大师阮元、包世臣等人。《林则徐传》记载林则徐青年时期就会见过阮元,包世臣更是曾以军师的身份出入林则徐的府中。虽来往如此密切,但从未有记载说他们交流过书法,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林则徐为官多方,做过湖北布政使、江苏巡抚、两广总督,到了晚年又被贬边疆,一生可谓四处漂流,再加上以经世事业为要务,并不以书法为业,因此可以推测林则徐对阮、包二人的碑学理论无暇顾及。


林则徐 行书七言诗

229×108cm

280万元 浙江骏成2011夏拍

另一方面,林则徐的书法圈子和阮元、“包派”书法圈子有较大不同。林则徐书法圈子好友主要为郭尚先、陈希祖、梁章钜、程恩泽等人,从书法风格上看,他们书法都有一些共同点,比如以唐书为主,兼学晋、宋、明书法,尤其唐楷馆阁体功夫较为深厚,都少有涉猎篆隶、北碑书法,结构相对平正,用笔沉厚等等。

尤其是与林则徐书法非常密切的同乡郭尚先,他在自己的书法著论《房坚馆题跋》中,不仅很少提到碑派书法,而且还用“叉手并脚汉”这样的评价表达自己对北朝书风的反对与贬斥。想必林则徐的内心是与这位书法交往最为密切的同乡好友不谋而合的,也就是可以推测林则徐并不认同碑派书法理论,因此其书法风格和师承取法也没有受到晚清碑学初期阮元和包世臣的影响。


林则徐 行书自作诗

166×59cm

253万元 保利2017春拍

#3

帖学之光

落日余晖

林则徐处于乾嘉学派书法活动和清代碑学思想初起之间,但走上仕途后他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研究上古金石文字,因此和乾嘉学派相比,林则徐书法少了一些金石篆隶的临习。饶是如此,他与乾嘉学派中各家的书法成就也是难分伯仲的,因为无论是乾嘉学派还是晚清帖学的发展,基本脉络还是限定于晋代行草、唐代楷书、宋代行书等范围内。但是,晚清帖学到了林则徐这里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虽然林则徐书法在晚清帖学阵营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其书法英雄之气和高洁情怀令人钦佩,可谓中国千年帖学的落日余晖在林则徐这里闪现出一点亮光。但是如果将林则徐、晚清帖学四家等书法成就与明代吴门书派、祝允明、张瑞图、黄道周、傅山、王铎等等相比,多少有些黯然失色。


林则徐 行书节录圣主得贤臣颂

84×164cm

178.25万元 保利2014秋拍

刘恒描述这一时期书法状态:“乾嘉以后,随着碑学理论的兴起和书法风气的转变,帖学书法逐渐流于单调和僵化,特别是科举考试与官场中使用的‘馆阁体’书风的影响,使学习法帖者越来越被方整、光洁、均匀的教条所束缚。”从林则徐书法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出馆阁体书法的重要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晚清帖学逐渐衰疲之事实。

在林则徐的时代有阮元、包世臣二位碑学理论的兴起,后期又有康有为进一步深化碑学理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碑学影响更为深远,甚至欲以碑派取代二王以来的千年帖学。虽然在理论上遭受了不少诟病,实践上也没有使得清代书法取得根本性突破,但不可否认的是后期清代碑学进一步将清代帖学推入发展艰难和危机的境遇之中。这是时势使然。


林则徐 行书七言

125×29.5cm×2

345万元 朵云轩2020秋拍

总而言之,林则徐的书法,先学柳公权与颜真卿。颜体壮实刚正,柳体秀劲挺拔。他融会颜柳,又自辟蹊径,另树一帜;笔力犀利,刚劲之中带秀气,结体端直平正,和他的为人作风一样,给人以刚毅正直之感。

有的书评家,常把林则徐书法归入“馆阁体”一路,也不是全无道理,但林则徐的日记、尺牍,均为行书。他的行书书体工整而时带“飞白”连笔,更为劲秀动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他的传世墨宝,除日记、书信、条幅外,对联最多。《新纂云南通志·名宦传》说他:“工书法,寸缣尺幅,得者珍如拱璧。”被贬戍伊犁时林则徐也时常写字,所书作品一出现就会被争抢一空。

林则徐的好友,清末影响很大的一位学者——程恩泽说过:“为政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这是对林则徐“为政”及作书做了概括的评价,颇为贴切。

文以载道,字如其人。林则徐的书法和他为人一样,端重安详,绝无矫揉造作的气息,古今历来的评价也都是极高的,这是不可否认的。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