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锦绣中华|霓裳羽衣有多美?参观者围着衣服跪了一圈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1-03-15 17:34 已读 2083 次 1 赞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天虫作茧初为霓裳

​从薄如蝉翼的汉服

到绝世雍容的王室衣冠、绣品

乃至惊艳现代国际时尚界的中国传统服饰

今天的专家、织女、绣娘

寻找失传的古技

传承手中绝活


华夏衣冠几千年,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以丝为材料的存世纺织品传承两千多年,纺织技术更是举世闻名。尽管丝质材料难以保存,但历来不乏百年甚至千年前墓地出土的惊艳之作,以及大量保存如新的清宫皇家服饰。


《文化大观园》“锦绣中华”系列,我们将展示中国传统锦绣技艺的登峰造极之作,打开清代皇室家族的衣橱,展示当代的丝织工艺,看现代织女绣娘的指尖技艺,了解传统服饰研究专家如何破译失传的纺织绝技。锦绣中华,霓裳羽衣!


这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件汉服,距今两千多年,它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仅重48克。真可谓古人所云的 “轻薄如空、举之若无 ”,乃世界纺织工艺所罕见。


2007年,江西靖安县又出土了一个距今2500多年的东周古墓,该墓葬出土了大批丝织品,其工艺水准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高度,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著名的马王堆出土的西汉丝织品,《文化大观园》节目组也有缘一见当时的清理现场,看到纺织考古专家在研究保存以及修复方案。



王鲁湘:这个很漂亮,是朱砂红。而且好像是用两色丝编的吧?对。就是这个丝,这个颜色红和黑并不是织好以后印上去的。不是。而是原先就是用的黑丝和红丝,然后编成的这种花案。

王亚蓉:这是放大好多倍,这个就是说是考古(发现中)密度最大的一块织锦。每公分经线有240条。

王鲁湘:就是像我的指甲盖这么大的一个面积,对,它的这个竖的经线240根,横的是10根。一毫米里边要有24根,一毫米里放下24根这样的丝。

王亚蓉:所以就是可以想当时一个这个蚕丝的质量非常好,它韧性好,所以能那么细,另外它那个纺织织造的技术,上机这些都相当好。

王鲁湘:就现在我们的丝织物还没有达到这种密度的吧。就是我们现代的。

王亚蓉:没有,一个是说它那个各种工艺非常精,另外那时候人的审美的情趣也非常讲究。


纺织考古学家王亚蓉对江西靖安大墓织锦出土的地域、年代进行考证,结合当时的纺织方法,成功设计出了完整的修复方案。多年后,靖安东周大墓出土的丝织品复织完成了。


王鲁湘:这就是那个江西靖安的那个东周墓里头的。

王亚蓉:你看它这个你看就跟透明的一样,而且就是每公分织物密度240根。这等于是出土来讲密度最大的。

王鲁湘:最大的了,再也没有大过它的吧。

王亚蓉:你看一公分一毫米就是24根。


中国的传统服饰到底有多美?看看这件彩绣凤鸟纹绣袍,它是根据战国时代的马山一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复制而成。1991年在第一次国际服饰研讨会上露面时,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等地的学者被中国古老的服饰文化折服了,因绣工太细致精美,整件衣服平铺在一块展板上,为了能看清楚,参观者围着衣服跪了一圈。现场有人诙谐地说,这真是五体投地。


王亚蓉:你看它正面站着的一个枭鸟,两个翅膀平拉开,完了这个上头一个翅膀就是等于说是两个又复制两个头,当时现场就是连那个湖北开玩笑就是说把老祖宗挖出来了,天上九头鸟嘛。

王鲁湘:对对对,三头。

王亚蓉:这个完了这个它在翅膀上又一个枝蔓,完了上面垂着就跟着垂的那个靖装的流苏一样。而且一般的鸟很少有这么正面站着的立着的,这是正面的,不管它是什么特点吧,你看它一般所有图案又抽象又具象。


王鲁湘:这个图案非常有名,所有收中国古代图案的这个图案几乎都要收进去的。

王亚蓉:对对对,所以这个,而且它衣服的剪裁我们完全都是按剪裁尺寸,都跟文物一模一样。


2017年《文化大观园》节目组访问了成都博物馆、蜀锦织绣博物馆,在那里也领略了中国三大名锦之一——蜀锦的风采。


蜀锦肇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汉,盛于唐,曾是丝路上最贵重的商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蜀锦成为中国优质丝绸品的代言人,也在世界获得过历史的巅峰荣誉。


中国丝织文化从未间断,除了墓葬出土的文物,最有代表性的还是目前保存得较好的大量清代王室家族服饰。因丝织品属于动物蛋白,日常展陈容易对其造成不可逆之损伤,因此清宫旧藏一直被封尘。直到2008年,103件清代帝后的服饰首次对外亮相,至此皇室家的衣橱被打开。


王鲁湘:从两千多年前墓葬出土的丝织品,到大量存世的清宫旧藏,我们不难看出华夏民族沉淀在服饰之中的生活美学。同时,服饰也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礼乐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穿衣戴帽不仅注重场合,还要体现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和身份的尊卑贵贱,历代统治者也以此作为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辅助手段。打开清王室的衣橱,我们也看到清代宫廷服饰遵循自古的法则,制度极其繁复而森严。服饰的用料、款式、色彩、纹饰等诸多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工艺制作上遵循维精至美的原则,因此,清代的宫廷服饰显示出威严而又华贵的独特风格。


据说今天的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织绣服饰十余万件。打开皇帝的衣柜,我们不难发现,属于皇族的每一件服饰都极为精美,一针一线之间,雍容尊贵的皇家风范,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清宫档案》记载,三织造所织布料必须经纬均匀,阔长合适,花样精巧,色泽鲜明。一样不合格,便会有匠人被处以罚款,甚至遭受鞭责。更有趣的是,一件衣服一旦完工,如果是男装,便会经由陆路进京,女装则用水运。据后世统计,当年一件普通的帝后服装,先后要动用绣工五百,精工四十,画样过粉十余人,合计近千人。


2018年9月28日,“来自盛京——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的第一个篇章“华服有章”,给参观者展示了近十件各各时期的清帝后服饰。这些皇袍后袍图案繁复,色彩鲜艳,但它们却体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服饰典制。


改正塑,易服色,一统于天下,清代统治者逐渐将服饰制度纳入清代的基本国策。比如王、后服饰分为常服、吉服、礼服等,另外官兵皇族各着其服,礼制森严,不得逾越。据乾隆四十七年的《清实录》记载,这一年的秋审,全国各地因服装逾制,而被斩首的犯人竟达四十二人。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大清帝国的黄金岁月转瞬即逝,清代晚期的王公贵族们,虽然更加注重服饰上的繁文缛节。但事实上随着皇权的衰落,一些制度已经走样,对服制的管束也日渐宽松。


田辛酉:这件衣服比较有特色在哪呢,它就是反映了清代一个服装的变化过程。因为在清代服饰当中,他一直强调他的马蹄袖,一般也就十七八公分左右,很窄的,但这件为什么这么大呢,实际上将近有一尺多长了,就是宽的一尺多长了。这个其实它就是逐渐在吸收了汉文化这种褒衣博袖这种形式,因为这个时期已经是道光时期了,经过一二百年的跟汉民族的融合,相处,它慢慢的满族服装,它也就倾向于往汉族,汉化的东西,所以这个袖子慢慢加长了,加到这么肥大这个。

王鲁湘:但还保留马蹄这个样子。

华夏衣冠几千年,先人留给我们谜一样的天工之作,也通过保存至今的锦绣华服让我们对过往朝代的政治、文化、经济有所了解。《锦绣中华》系列,我们将继续探究中国传统锦绣文化的历史与当下。

文化大观园

《锦绣中华》系列

第一集《霓裳羽衣》

敬请留意


编辑:王竹、栗唯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