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跨越时空的握手:袁隆平为什么要和宋应星握手 ?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1-03-15 17:35 已读 2055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近日,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宋应星的故事。节目末尾借助场景转换实现了时空跨越的景象,宋应星不仅见到了今天中国“上天入地”的科技成果,还和当代“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间实现了跨越300多年的握手。


宋应星与袁隆平握手。来源/《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可能很多人在中学历史考试时,都见过有关古代科普著作与作者的配对选择题,宋应星与《天工开物》便是其中之一。那么,宋应星到底是谁?《天工开物》在中国科技史上又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

宋应星究竟是谁?

公元1587年,是明朝第13位皇帝朱翊钧在位的第15年。这一年,距离前任首辅张居正去世已有5年,距离抗倭名将戚继光被罢免回乡已两年,“海青天”海瑞在南京病故。

这个原本被史家忽视的年份,却因后世学者黄仁宇的一本《万历十五年》重新成为焦点。


《万历十五年》(1997版)。来源/豆瓣

也是在这一年,家住江西奉新的宋国霖迎来了第三个儿子的降世。九岁的大儿子名叫应昇,五岁的二儿子名叫应鼎,这个新生的孩子被起名为应星。

宋家祖上自元明之际在奉新定居后,靠经营土地和农副业发迹。到了宋应星的曾祖父宋景那代,开始通过科考进入仕途。宋景在世时身居要职,死后还被追赠吏部尚书,宋家也成了当时奉新的名门望族。

到了宋应星这一代,家中已不似祖上那般显赫。父亲宋国霖终生未曾参加科举,家里主要依靠祖传的田产家业来维持生活。

在宋应星的幼年生活里,同胞兄长应昇是他最亲近的人。兄弟俩从小一起上学,先是在叔祖宋和庆那里接受启蒙,然后跟着族叔宋国祚学习。再后来,二人又拜新建的邓良知和南昌的徐曰敬为师,两位学者都是进士出身,辞官后便在书院讲学。


李光洁饰演的宋应星。来源/央视频微博

宋应星自幼聪颖好学,兴趣广泛,对诗、乐、画、天文、医药、弈棋等都十分热爱。他和兄长应昇一样,寄希望于科举入仕,走曾祖宋景的路来重振家门。万历四十三年 (1615年) ,二人同中举人。那年,江西赴试的人有一万多,中举的只有109人,29岁的宋应星名列第三,宋应昇名列第六,整个奉新就只有宋氏兄弟考中。


宋氏兄弟中举。来源/《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中举意味着一只脚迈入仕途,即使后续的会试不中,举人也有直接做知县、学官的机会。但宋家兄弟的志向并不止于此,同年秋天,他们便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准备参加第二年春天的会试。但这次结果并不如人意,兄弟俩都没能考中。此后,他们又在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 天启年间、崇祯初年几次参加会考,都以失败告终。崇祯五年 (1632年) ,宋应星母亲去世,他在守孝期满后,决意不再参加科考。

对宋应星来说,几次赴考并非全然无获。每次由南及北的旅程,给了宋应星开阔视野、广积见闻的机会。他游历多省,沿途在田间作坊调查勘访,这为后来的写作积累了不少心得。正如他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所说:

“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宋应星赶考途中见码头货运繁忙。来源/《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崇祯八年 (1635) ,宋应星赴任江西分宜教谕,成为县学里面的教官。任教期间,宋应星潜心写作,他的重要作品基本上都诞生在这一时期。崇祯九年 (1636年) ,50岁的宋应星一年内就刊出《画音归正》 (音韵) 、《原耗》 (政经) 、《野议》 (政论) 、《思怜诗》 (诗集) 等书,第二年 (1637年) 又先后刊印《天工开物》和《卮言十种》 (杂文) ,不仅著作等身,而且涉猎广泛。


节目中的宋应星手捧《天工开物》。来源/《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任职期满,宋应星因考列优等,升任福建汀州府 (今福建长汀) 推官,掌管刑狱。两年后,宋应星任期未满便辞官回乡。后来他又在崇祯十六年 (1643年) 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 (今安徽亳州) 知州,次年年初再次辞官归乡。此时,明朝即将倾覆。

清军南下后,兄长宋应昇服毒殉难,宋应星则一直过着隐居生活,拒不出仕,约于1666年亡故。


宋应星绘像。来源/网络

《天工开物》是什么?

明代是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不仅继承了宋元以来的经验成果,还传入了国外的技术和作物,生产水平大大提高。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正是一部系统介绍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巨著。


《天工开物》序(明崇祯刻本)。来源/爱如生数据库

《天工开物》写于崇祯九年 (1636年) ,此时任分宜教谕的宋应星在经济上并不宽裕。写作时,他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书籍来参考,也没有适宜的居所邀请同道中人讨论,只能依靠自己从前在游历中积累的经验心得来写。成书后,他又无力出资刊刻,幸而老友涂绍煃伸出援手,才使这本书于第二年 (1637年) 顺利出版,正因为这样,这一版《天工开物》也被称为“涂本”。

初版《天工开物》有上、中、下三卷,共计十八篇 (原版各篇仍称“卷”) ,插图123幅,详细记述了当时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每篇开始都有一段自述性的“宋子曰”为引言,其后是正文,篇末附有与内容相关的插图。

具体篇目包括:

上卷:《乃粒》(谷物)、《乃服》(衣料)、《彰施》(染色)、《粹精》(米面)、《作咸》(食盐)、《甘嗜》(制糖)六篇。

中卷:《陶埏》(陶瓷)、《冶铸》(铸造)、《舟车》、《锤锻》(锻造)、《燔石》(非金属矿石烧炼)、《膏液》(油脂)、《杀青》(造纸)七篇。

下卷:《五金》(冶金)、《佳兵》(兵器)、《丹青》(朱墨)、《曲蘖》(酒曲)、《珠玉》五篇。


《天工开物》目录。来源/明崇祯刻本,爱如生数据库。

从篇目的先后顺序来看,宋应星的安排似乎并不合理,比如与饮食相关的《乃粒》《粹精》《作咸》《甘嗜》《膏液》《曲蘖》等内容似乎要放在一起才更合逻辑。但宋应星有自己的考虑,那就是“贵五谷而轻贱金玉”。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宋应星眼里,人和粮食是一种“相生”的关系。“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所以,《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便侧重讲稻、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

“乃粒”出自《尚书·益稷》中的“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粮食之于人民和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宋应星邮票。来源/网络

在《天工开物》中,宋应星不单是在记述实用知识,字里行间更显露出对实学的推崇,批判那些瞧不起劳动者的人。他这样写到:

“纨绔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

意思是,那些纨绔子弟将农民穿的斗笠和蓑衣视为囚服,那些读书人也贬低农民,他们饱食终日,只知道食物的味道,却不知道食物从何而来。在宋应星看来,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写作这样一本实学之书就很有必要。


节目中的宋应星诵读《天工开物》序。来源/《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天工开物》未被收入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但其中的内容被当时的其它著作广泛转引,官修农书《授时通考》就是其中之一。《天工开物》传到日本,日本学者佐藤信渊根据此书提出了“开物之学”。后来,这本书流传到西方各国,被誉为是“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在古代,如何种好水稻?

在《典籍里的中国》中,“宋应星”在撒贝宁的带领下来到300多年后的今天,见识了现代中国的“天工开物”。其中最令他动容的,就是如今的“杂交水稻”。


节目中的“袁隆平”在田间为学生讲解。来源/《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在《天工开物》一书里,“稻”被宋应星放在首位。

《乃粒》篇中,宋应星首先介绍了稻米的种类。从粘性来区分,没有粘性的米叫粳米,稻苗叫作“秔” (jīng) ;有粘性的米叫作糯米,稻苗叫作“稌” (tú) ;但有的粳稻因为晚熟也会带有粘性。就外形而言,稻谷有长芒、短芒的区别,“芒”就是谷穗顶部的尖刺;稻谷本身也有长粒、尖粒、圆粒、扁粒之分。从稻米的颜色来看,其中也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杂黑等不同颜色。


水稻。来源/网络

从育种到成熟,水稻的种植要经历多个环节,《开工开物》详细讲述了其中的栽种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栽培技术的传承在现代稻米生产环节中都还依稀可见。

浸种、育秧、移栽: 稻种在播撒前要先用稻草包起来,然后在水中浸泡几天,这一步最好在春分前到清明后进行。种子发芽后再播到田里,长出来之后叫“秧”,秧苗长到三十天之后就要拔起来进行分栽,当时,一亩田生出来的秧苗大概可以移栽二十五亩。

耔耘: 插秧后,旧叶枯黄长出新叶,这时就要拄棍下田,用脚把泥培在苗根上,这一步叫作“耔”。田间的杂草会影响水稻生长,因此要把杂草踩倒,或者直接拔除,这一步叫作“耘”。



“耔”与“耘”。来源/《天工开物译注》

施肥: 贫瘠的田地不利于水稻的生长,所以农民就通过施肥来加以改善,最常见的肥料就是粪肥。油料作物榨油后剩下的残渣同样是很好的肥料,也就是“枯饼”,芝麻和萝卜籽榨油后的枯饼最好,油菜籽次之。此外,草皮和树叶也都可以用来堆肥。

灌溉: 水稻比其他谷物更需要注意灌溉,靠河边的就可以建造水车,依靠水流来牵引水轮。靠近湖泊、池塘的话,也可以借助牛力牵动转盘,或者直接由几个人踩踏水车引水。水浅的地方则可以使用几尺长的拔车,人力转动摇柄引水,但效率比较低。用桔槔、辘轳这类汲水工具的话,工效又会低一些。


水车。来源/《天工开物译注》

收获: 秧苗栽下后,早熟的品种在大约七十天后就可以收获,当时粳米中被称为“救公饥”“喉下急”的就属于这类,最晚的则要经历两百多天才能收获。南方平原地区可以一年两熟,其中第二次种的就是晚糯稻。

耕耙: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还写到,稻子收割后要及时耕地,让稻茬腐烂在土里,这比粪肥的肥力要大上一倍。如果等到第二年春天才翻耕,土壤肥力就会有所损耗。

在没有耕牛的情况下,可以两个人抬着犁铧来翻土,然后用耙来平整田地。有耕牛的话就会省力很多,但养牛也是一门细活。耕牛主要是水牛和黄牛,水牛比黄牛的力气要大上一倍,但畜养水牛更为费事,不仅冬天要有土屋御寒,夏天还要放养到水中。养牛还要注意节气变化,由于牛在春分前卖力耕地时会出汗,所以切忌淋雨,待到谷雨之后,任凭风吹雨淋都不怕了。



耕地和耙地。来源/《天工开物译注》

同时,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灾害,从播到收再到藏的各个环节都需细致谨慎,诚然是“粒粒皆辛苦”。

由耕到耘,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即使斗转星移三百余载,这些勤谨的劳作方式和朴素的劳动智慧,仍然是古人赠予我们的文化宝藏。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