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是时候介绍这支守护祖国蓝天的部队了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21-05-01 7:29 已读 847 次 1 赞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祖国的蓝天,云海茫茫、一望无边。在这广袤的天空上,潜伏着未知与危险,需要将士守卫。守卫蓝天,首先需要一双锐利的“眼睛”,洞察所有敌人,及时发出警告,震慑外来入侵。而空军雷达兵,正是守卫祖国蓝天的“千里眼”。这个已经成立70年的兵种,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历史赋予的重大任务,如果说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上海雷达队是一个小点,那么之后的新中国第一批雷达营就是若干个大点,再往后,由点到线到面,网越来越坚韧、绵密、灵敏,共和国的天空也越来越安宁、透明。



重新打量这段历史,我们发现,正是一茬茬雷达兵的热血、智慧、勇敢,混合着现代科技的铁水,然后一同浇筑在大时代的铸模里,成就了这坚韧的天网。



“这个达是干什么用的?”

1949年岁末,上海虹口区提篮桥附近,一位小伙子发现一辆车上拉着一些结构奇特的机器。他向车上两个人打听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但两人的回答更令小伙子莫名其妙。



这个小伙子,是上海警备司令部防空处处长刘光远的通信员。回到驻地,通信员向自己的领导刘光远提及此事。刘光远问,“那些装备叫什么”,“好像叫什么达”,刘光远又问,“这个‘什么达’是干什么用的”,“听说是看飞机用的”。



刘光远突然对“这个达”有了兴趣。因为那时舟山还未解放,国民党轰炸机经常在舟山的定海机场频繁起降,一次又一次骚扰上海空域。尽管解放军在东南沿海设立了地面对空监视哨,尽管哨兵们也用望远镜尽力监视东南沿海的国民党飞机,但目力有限,常常“警报一响飞机也到了上空了。”没有远程预警能力,又怎能守护领空?



刘光远直觉断定,“这个达”或许是解决城市防空的关键。经过多番打听,他得知那些东西要运到汇三码头的旧仓库。刘光远和通信员来到码头,遇到了看护“这个达”的两位原国民党技术人员。这两人告诉刘光远,这东西叫——雷达。



雷达是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沃森·瓦特在1935年发明的。它既能发射无线电波,又能接收反射波,因而很远就能探测到飞机。雷达从空间上延伸了人类的感官,进而帮助人们赢得战争中最宝贵的资源——情报和预警时间。 6park.com


而刘光远眼前的雷达,是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接收的日本的投降物资。随后,这架雷达被架设到安国路76号上海警备司令部的楼顶,它包括天线、发射机、接收机、显示器、操纵台等部分,也包括了人们寄托其上的城市防空的希望。



第一次实战任务

没有物质条件的希望是盲目的希望,而盲目的希望往往导致悲剧的发生。



1950年2月6日上午9时,国民党空军17架B-24、B-25等型飞机沿着东南沿海直扑上海。60余枚炸弹把杨树浦发电厂、闸北自来水厂变成了火海。1400余人炸死炸伤,2000余间房屋被毁。上海闸北陷入一片黑暗和恐慌,市区工厂几乎瘫痪。 6park.com


轰炸中,尽管上海警备司令部楼顶上的雷达天线不停地转动,而显示器上却一片茫然。



这是怎么回事?



上海交通大学的无线电专业的20余位大学生来到了安国路76号。这群热情主动的年轻人,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他们对照线路图一一排查、仔细分析检修、按需更换器材。



似乎所有部件都没有问题了。他们开动雷达,奇怪的是,雷达还是不管用。3月10号,旧上海国际电台的总工程师钱尚平被接到安国路76号。幸运女神终于光顾了这里。钱尚平发现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发射机的频率和接收机的频率并不匹配。频率经过调整后,雷达示波器对周围的一些高大建筑物有了反应。继续调试,灵敏度提高了很多。兴奋、惊喜甚至迎战的热情使整个警备司令部沸腾起来。防空处组织24小时值班,就等敌机了。



3月20日清晨,一架国民党空军B-24型轰炸机从台湾起飞。上午9时许,屏幕上出现了微弱回波,距上海东南方向250千米处。微弱的回波随着天线转一圈,就跳闪一次。余辉显示,它们正向上海飞来。



B-24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的行踪已经暴露。解放军高炮部队开火,B-24还未来得及轰炸就仓皇逃窜。



上海雷达队立了大功!



雷达的启用似乎将一个沉重的砝码放在历史天平上解放军的一端,并放大了双方实力的消长。能够远距离预警,探测到远在250千米外的飞机,这意味着至少有30分钟的准备时间。



国民党方面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解放军雷达的存在。这一次,他们决心在夜色中行动。又一架B-24直飞上海。5月11日晚上9点多钟,安国路雷达再次捕获目标。这次,解放军不会再给它逃窜的机会了。



当B-24进入浦东的夜空时,无数支探照灯光柱铆住了它。迎接它的是地面高炮群的洗礼和米格-15的攻击。最终,B-24坠落于浦东塘桥镇,变成一团火球和烟尘。



自此,国民党飞机再没敢骚扰上海。



奔赴东北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到一周,美国宣布参战干涉。



那时,我军第一个雷达情报保障的营级单位——南京雷达营,刚刚成立两个月。这个原本面向要地和沿海一线防空的队伍迅速作出改变:缩短训练计划,8月8日,“迅即调赴东北执行任务”。因保密的需要,直到于火车站集结时,营长孟继萃才宣布命令讲明去向。这群雷达兵,就这样带着营里的看家宝贝,即刻上车出发。 6park.com


8月16日到达东北后,他们奉命将雷达拉到安东城外100米高的镇江山上。汽车无法进山,就动员当地老乡用牛车运。特别险峻的地方,就由人力肩抬背扛。



山上的遮蔽角小些,四式雷达—开机就看到几十批敌机在朝鲜上空,而且看得很远,200至300 千米的平壤、汉城上空的飞机看得很多,操纵员立刻忙于掌握这些情况向上报,大家还以为情况不错,但第二天一批敌机入侵安东,距120千米时荧光屏上的回波突然消失了!



安东受到敌机轰炸,却没有雷达预警。这种情况必须要火速解决,经过检查研究,原来部署前的想法是错的:大家都想当然地以为架得高、看得远,却没有研究山区对米波雷达的影响和限制。一开机,显示器上全是固定目标的回波,根本无法判别出飞机的回波。



为此,所有人都背起方位仪、望远镜和地图,带上干粮,翻山越岭寻找阵地。最终,雷达能连续掌握南起汉城、平壤,北到沈阳的中高空情况,美军仁川登陆以后空情异常繁忙。



美机对朝鲜狂轰滥炸,只一个营担负防空警戒任务远远不够。东北防空司令部开办了机务训练队,吸收高中毕业生强化训练两个月。



随着装备和人员的到位,一个覆盖面积达43万平方千米的中、高空目标雷达探测网组建完毕。1951年1月21日,我雷达兵多次发现数批敌机在平壤以北铁路线活动,企图炸毁大动脉。我歼击航空兵在雷达兵的引导下,起飞迎敌,击伤敌机一架,取得了首次空战胜利。



整个抗美援朝,雷达兵保障作战部队击落敌机数百架,击伤一千多架。志愿军曾俘获一名美军少校雷达官。他说,战争开始时没有想到志愿军会用雷达,“在没有外国人教的情况下,要迅速学会使用好雷达并不容易。”



而这群年轻的雷达兵们,又一次让敌人刮目相看了。这一次,雷达兵挣来了属于自己的荣誉,更捍卫了共和国的尊严。



国土防空

抗美援朝结束后,雷达兵尚未抖去身上的征尘,又投入了国土防空的战场。



20天,组建21个雷达站,这是开赴闽粤前线的雷达兵的速度。官兵们迎着强劲的台风,顶着肆虐的暴雨,踏着没膝的泥潭,将一部部几十吨重的雷达拉上了山头。



1957年2月,中央军委作出了“防空军和空军合并”的决定。同年9月,空军将对空情报兵指挥部改为“空军雷达兵部”。



1958年7月29日,4架国民党飞机采取低空飞行,企图偷袭解放军沿海机场,航空兵仅用3分钟就击落敌机2架、击伤敌机1架。带队迎敌的空18师师长林虎飞行服未脱,就来到了雷达兵中间,他深知这场3∶0的胜利,凝聚着他们的辛劳。



上世纪50年代末,战备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跃升到了20000米以上的高空。美国唆使蒋介石把战略侦察的触角伸向大陆纵深地带,毛主席一言九鼎,“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



雷达兵绘成U-2飞机入侵的航迹图,一站又一站的情报接力,为空军领导机关安排导弹部队设伏南昌,诱歼U-2飞机的作战计划提供了依据。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随着地面、空中,海洋战场烟云消退,雷达兵每时每刻都在荧光屏上运筹着千里天际的变换风云,雷达站构成了飞行安全最坚固最可靠的支撑点。 6park.com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雷达兵部队无论从装备、人才,以及面对的战场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雷达兵部队提供空情情报,作为战场信息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信息优势,成为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站在时代桅杆上,英雄的空军雷达兵将始终以箭在弦上、枕戈待旦的战斗姿态,在迈向世界一流空军新征程上砥砺奋进。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