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1942年苏联检讨T-34:挡不住德88炮,却能弹开105炮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1-05-10 23:05 已读 1523 次 2 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T-34/76 1941年型


T-34中型坦克,拥有优秀的防弹外形,被苏联宣称为“二战最好的坦克”。但是另一方面,T-34也是二战期间损失数量最大的坦克。德军各种反坦克武器都在T-34身上创造了不少战果。

由此一来,T-34坦克的防弹能力和德军反坦克武器威力,两者之间的“矛盾之争”,成为了几十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事实上,苏联方面在开战不久就深入研究过这个问题,积累了大量统计数据。所以,苏联人对T-34的优缺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陷入沼泽的T-34/76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短短半年时间,苏联红军就损失了数万辆坦克,其中T-34就有数千辆。为此,苏联坦克工业经过重整迅速恢复了生产力,其中产量最大的是T-34中型坦克和T-70轻型坦克。在1942年,苏联共生产了12500辆T-34,4900辆T-70。相比老式坦克,T-34和T-70拥有更好的防弹能力,生存性更好。

尽管如此,苏联坦克在1942年的损失依然巨大,当年就永久失去了6600辆中型坦克和7200辆轻型坦克,其中大部分是T-34和T-70。在严峻的损失数字面前,苏联人不得不检讨坦克装甲的设计问题,并对德国火炮的穿甲性能进行评估。 6park.com

德军88毫米高射炮


1942年下半年,两项研究分别在T-34和T-70坦克上展开,负责单位是专门研究冶金和装甲特性的中央科学研究所第48号。按照命令,该单位负责统计和检查从战场上回收并修理的损伤坦克,以评估坦克装甲的质量。

这两项研究于1942年9月至11月完成,分别统计了进入修理厂的178辆T-34和70辆T-70坦克。统计的各项数据非常复杂,每辆坦克都专门填写了一张数据卡,记录了:炮弹击中坦克的次数;击中位置;击中结果及其对装甲完整性的影响;炮弹口径(根据撞击区域估算);击中后果和坦克瘫痪的原因。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量很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简要地挑选一些数据。


在进行检查的全部178辆T-34坦克样本中,有24辆完全由于机械故障而失去战斗力,剩下154辆T-34都受到各种装甲穿透伤。其中,炮弹命中次数累计为534次,细分为:432次(81%)炮弹命中车体(包括穿透和跳弹);102次(19%)炮弹命中炮塔。

534次炮弹命中又进一步细分为:289次(54%)的命中但未对坦克和乘员造成内部伤害;245次(46%)命中导致坦克内部损坏。

下面这张表是很关键的一个数据:德军各种口径炮弹对T-34坦克的命中效果。(其中的42毫米,可能是德军缴获的苏联45毫米战防炮。)


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实战信息:

第一,50毫米炮在1942年成为了德军反坦克的主力,包括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占了命中T-34的炮弹总数54.3%。但是,德军50毫米炮弹命中T-34后,一多半都是跳弹的。

第二,37毫米和75毫米的炮弹命中数都只占总数的10%左右,但37毫米炮有2/3的命中是无效的,而75毫米炮只有不到1/3发生跳弹。事实上,当时德军75毫米炮还包括了短管坦克炮和步兵炮,长管75毫米坦克炮数量很少,所以75毫米炮(特别是长管炮)对T-34的威胁很大。

德军50毫米反坦克炮


第三,88毫米炮(基本仍是高射炮)的反坦克效果是最好的,仅有少量发生了跳弹,大部分是“一击必杀”。但是,88毫米炮在1942年并不是反坦克主力,仅占全部命中的3.4%,在1941年可能也是如此。

第四,理论上威力最大德军105毫米炮(主要是野战炮),反坦克效果出奇地差,竟然有2/3以上发生了跳弹。从数据看,105毫米野战炮用于反坦克的次数,仅比88毫米炮略少一点。105毫米炮穿甲效果差的原因可能是弹道特点,由于不像88毫米炮那样平直,105毫米炮弹(身管短、初速较慢)命中装甲的角度往往不利于穿透。

德军105毫米野战炮


从穿透与弹跳的比率来看,对付T-34最有效的火炮是50毫米、75毫米和88毫米。105毫米口径火炮的明显低效是因为这种口径的大多数撞击都以不利的角度击中了冰川上部板块,不利于穿透。

第二张表,则是T-34坦克车体和炮塔防弹效果的对比:


从第二张表我们可以看出,平均命中3.48发炮弹,其中穿透1.59发炮弹会导致一辆T-34失去战斗力。值得注意的是,T-34车体的被弹次数远高于炮塔,但车体的跳弹比例却大大高于炮塔。这个结论存在多种原因,首先是存在“幸存者偏差”现象,因为坦克炮塔命中后往往被彻底摧毁,从而没能有机会进入这次统计;另外T-34车体设计确实很成功,比炮塔的防弹效果还要好;另外,早期型T-34/76的炮塔较小,也减少了命中概率。

第三张表则体现出了更多的细节,这是T-34不同部位被德军不同口径炮弹穿透的比例:


这张表对T-34坦克装甲设计很有针对性。从数据上看,对T-34造成的最大损失,来自于车体侧面被穿透(占了一半),其次是车体前上部位,第三才是炮塔侧面。其中,造成损失最大的武器仍然是德军50毫米炮。但从数据来看,这些50毫米炮往往采用伏击方式,找机会从侧面攻击T-34,正面攻击往往很难的手(正面和侧面的击毁成功率几乎是1:10)。

值得注意的是,德军75毫米炮的正面击毁比例反高于侧面,这说明了德军已经出现的长管75毫米坦克炮(IV号F2型),往往习惯于正面强攻T-34。虽然德军改进型的IV号坦克数量仍少,但这个数据已隐藏了“T-34性能优势正在减弱”的迹象。

装备长管75炮的德军四号F2型坦克


1942年的这份坦克战损分析资料,给苏联红军提供了有价值的重要参考。这份数据显示,T-34的装甲设计是成功的,正面能有效抵挡45毫米炮,并大幅减弱德军50毫米炮的威胁。

不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成果,是用数据展示了苏军坦克战术的缺陷——苏联坦克指挥官缺乏战术素养,往往盲目下令进行冲击,同时又不注意侧后掩护,导致大量坦克的损失是德军侧面伏击造成的。


因此,为提高T-34坦克在战斗中的生存能力,中央科学研究所给苏联红军提出了两项主要建议:1) 提高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质量;2) 培训部队在操作T-34时使用适当的战术。

另一方面,该机构关于T-70轻型坦克的分析则直接得多——T-70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都无力抵挡德军主力反坦克炮,建议逐步淘汰。通过这份报告和其他战场反馈,苏联包括T-70在内的所有轻型坦克最终在1943年停产,只有T-70的车体改为SU-76自行火炮的底盘。

不过,这份1942年的报告没能及时预测德军技术的革新,尤其是装备75毫米和88毫米炮的德军新型坦克的现身。苏联方面对T-34的车体防护过于放心,1943年的坦克生产仍以T-34/76为主,车体基本没有变化,这就造成了1943年苏德坦克性能发生了巨大扭转。尤其是德军坦克的75毫米和88毫米炮,终于成为猎杀苏联坦克的最大杀器。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