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曹操奋斗一生,为何却没能一统三国?毛主席:曹操有两个致命缺点
送交者: thegnailer[♂★★声望品衔9★★♂] 于 2021-07-07 18:12 已读 3352 次  

thegnailer的个人频道

俗话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可尽管如此,仍旧挡不住男女老少对《三国演义》的津津有味。以至于每个人每个年龄段都能随口说出,那脍炙人口的《桃园结义》,刘关张三兄弟的英雄故事,以及“白小脸”曹操的狡黠奸诈雄图天下。

一谈起三国往事,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似乎所有人都能滔滔不绝的讨论几天几夜。但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三国故事对于人物性格和剧情刻画的相当捻熟。以至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动故事。 6park.com

6park.com

比如,提起关羽,大家都能想到他的性格倨傲和忠义无双,提起刘备,大家则想到他的心怀天下仁名远扬。而提起诸葛亮,那无疑是公务人员的垂范代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被人诟病史称坐拥天下的司马懿更是成了人们关于长寿的最佳例子。以至于辛苦了大半辈子的曹操,至今还在地府耿耿于怀子孙的无能不肖。

不过话说回来,以曹操当时睥睨天下的地盘和实力,帐下文武济济,为什么没能够一统天下,反而蒙受赤壁之败后,一蹶不振?思来让人不解。对此,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6park.com

6park.com

一刘备的观点

常言道,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敌人和对手,作为曹操一生的宿敌,且多次碰壁折戟的对手,刘备这个三国最强草根,最有发言权

其实刘备早年是很危险的,随时可能被曹操干掉。根据《三国志》记载:公元198年时,与吕布交恶从而被赶出徐州的刘备,虽然还逗留徘徊在小沛,但满脑子都充满了上对吕布夺城的恨意。几次三番,想要寻找翻盘的机会。

恰好,刚刚得到的徐州的吕布也想要扩大自己的实力,派人携带重金去河内购买战马。这下蓄谋已久的刘备兴奋不已。

果然,刘备二话不说就埋伏了吕布的手下,将战马和余下的黄金尽数抢走!

眼见手下出去多日,翘首以待的吕布本来满心欢喜的等待自己新购买的战马,不料看到了失魂落魄且破烂不堪的手下。

听完手下叙述,吕布瞬间大怒,即刻派出猛将高顺和张辽攻击刘备,报仇雪恨。 6park.com

6park.com

虎落平阳被犬欺,本来刘关张三人本事也算不俗,但奈何小沛城小粮少却兵少马,张辽和高顺又兼世之猛将。不过数日鏖战,刘备三人便只能弃城落荒而逃。

可世间之大,又能何处去之?略一思索,刘备三人便投靠了兵强马壮的曹操。

刘备来投,曹操的谋士们都心知肚明早有耳闻,建议曹操即刻除掉他,为自己以后争霸天下,清除一个大患。曹操动心了,其实他也深知刘备之能。

可他却不能动手,因为此时的他可谓是声名狼藉!前有徐州屠城之恶,后有兖州杀名士之小。徐州交恶,兖州反水,陈宫带着吕布席卷兖州,差点让曹操成了丧家之犬。昔日历历在目,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只能是暗中囚禁刘备,好酒好菜招待,几次三番试探后,来一场青梅煮酒,互诉英雄衷肠!

但也正是这一次枭雄之间的坐谈,让两人找到了日后治理一方疆域的君主气概!

刘备入主西川之时,曾对用谋施计的庞统这样总结对比他与曹操在面对问题时的态度。

“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可见刘备对曹操的惺惺相知达到了全新的境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曹操以严酷、暴虐、狡诈,这三点来雄霸一方。那我刘备就偏偏反着来,照样称雄!

刘备成功了,他成了蜀汉先主,汉昭烈皇帝。可同时他也没有成功,他只是一个偏安一隅且一时的小朝廷。虽然对曹操进行了精确的性格处事对立,可同样两人都没有完成对天下的统一!

从事实来看,刘备对庞统解释的理由虽然很深刻,但没有实质性领会,这就促使两人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都具备雄霸天下的实力最终都只能割据一方的原因,含恨而归。

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此言非虚啊。

二李世民对曹操的批驳

如果说曹操和刘备受限于时代的远见,从而没有达成最终统一天下的成就,那么挑选一个完成了天下大一统,并且文治武功堪称盛世,青史传唱、震古烁今的人物来评判怎么样? 6park.com

6park.com

“巨唐”成就者李世民曾这样评价曹操: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

此言一出,李世民瞬间就将曹操不世之枭雄和治世之能臣的层次给拉低了。从一国之君的水准给拉低到了领军带兵的层次。

显然,李世民用己身已有的成就在衡量这位前人的功过。即使曹操在当时征服了袁绍、袁术、刘表、陶谦、马腾、韩遂、公孙度等诸侯势力,在态势上碾压刘备、孙权、并始终保持着国力上的优势。

可这些功绩在李世民眼里,竟然成了不具帝王之姿的表现,把他们跟名将李靖、苏定芳、王玄策这些人比较。从格局地位上直接把他拉低。

想来曹操一生征战,其所处时代波澜壮阔、所临对手又皆是英雄豪杰。这让他每次对敌都不敢掉以轻心,只能亲领军马出征以确保万无一失,即使如此,曹操仍旧是几次三番失败。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不够被扫荡群雄李世民看到眼里的。

其次,汉末诸侯割据,世家大族才是真正的推手。曹操阉宦出身,被称为“赘阉遗丑”,他如何敢撒兵权?自然对军权格外提防慎重。而这一点,隋唐时期的五姓七望一点,李世民应该也是深有感触。

以至于李世民都唏嘘道:我就很好奇,世上姓氏何止百家、单单是,崔、卢、李、郑,这四姓有啥傲娇的?比得过我李姓还尊贵吗?尽管李世民兴叹如此如此,可依然无法改变民间百姓的观点。 6park.com

6park.com

《唐书》:“吾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

综合来看,太宗皇帝的评价未免有抬高自己的嫌疑,有失偏颇~

毛主席:孟德的两个致命问题

南宋开始,曹操的影响就被封建统治者有意的刻画为白脸奸臣乱世枭雄的形象。随着《三国演义》的家喻户晓,这种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完全抹杀了曹操在历史的真实贡献。 6park.com

6park.com

但这一历史不公正被毛主席给扭转了。据《魅力毛泽东》记叙,毛主席曾多次为曹操在史书上的评价鸣不平。

比如在《三国志 刘表传》中有这样一句:(刘表)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

毛主席阅后,则在“皆斩之”旁画着曲线以示怀疑,更在天头上批注道:“杀降不祥,孟德(曹操)所不为也。”无疑是给曹操在人格上极大的评价。

而在1958年,当有学者,针对曹操所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而对曹操进行习惯性批判时,毛主席阅后,干脆吟用了李白的一句诗来反驳,批注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对曹操的赞誉推崇可见一般!

李白那两句诗歌的意思是:曹操是纵横四海治理天下,剿灭无数群雄时,祢衡却评价认为曹操是蝼蚁。简直可笑而不自量。

正是因有了毛主席对曹操的推崇关注和缜密研究,终使得曹操洗脱在青史上劣迹斑斑的冤情。同时,毛主席对曹操的缺点,也看得非常清楚。在1966年3月杭州的一次会议谈话中,毛主席精确指出了曹操在面对三国乱世征战天下时有两个致命缺点,最终导致他始终在重大关口失败,无法统一天下!

一是,有时也优柔寡断。

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继续趁兵锋正盛攻打益州龙兴之地。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

其次,是囚禁刘备期间,却因虚名而放过刘备,最终给自己统一天下留下绊脚石。

二是,不能严于律己。

在《三国志·武帝纪》曾这么阐述曹操:

“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毛主席读后便在扉页上批示道“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直接批评曹操对人严而责己宽,可谓是爱之深而责之切。

还有赤壁醉酒刺死刘馥一事。只是酒醒后自责几句。让文武暗中寒心,最终致使赤壁大败,再无挥军难下之机。

伟人眼光何其毒辣,简单两句便道出曹操人性的弱点。可谓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由此可见,但成大事立伟业的人,无不是刚柔并济,言出法随的人物。不仅能事态上把握巨细高瞻远瞩,更能自身性格上不断弥补,最终超迈群雄。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读历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时刻警醒,避免重入桎梏。

喜欢thegnail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thegnail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