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闲说投壶
送交者: Michaelliu888[♂☆★★铁面钟馗★★☆♂] 于 2021-08-10 22:36 已读 3169 次 1 赞  

Michaelliu888的个人频道

投壶好玩儿吗?

不光好玩,还很刺激呢!



游戏对于人类的意义是什么?游戏其实不只为人类独有,许多动物都会通过游戏来放松心情,训练生存技能,最早的时候,人类的游戏也是如此。现在的游戏,训练功能已经逐渐退化,放松心情成了主要的作用,甚至还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体育竞技赛事,其中的佼佼者会成为冠军,获得荣誉和奖励。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就有一位高手靠着游戏成为刘彻面前的红人,甚至还被写进了史书。



原始社会,“射”,是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其中佼佼者凭此立身,成为部落中的英雄人物,贵族阶级。


后羿射日,图片来源看水印



西周时,“大射”是非常重要的礼,《礼记·射礼》记载,“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故。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是将“射”与一个人的德行联系起来的,甚至是作为官员选拔的标准。


画像砖:射礼

一切的历史演变都与生产力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春秋时期,随着农耕文明的逐渐发展,“射”的实用价值大大降低,贵族养尊处优,不需要参与狩猎和战斗,也就不再重视“射”。“射礼”潜移默化演变成了更加文雅的“投壶”。
孔子说春秋“礼崩乐坏”,其实就是指这些礼仪的简化。此时的投壶是作为“射之细”而诞生的。《礼记·投壶》,“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作为一种礼仪,自然有非常复杂的“仪轨”:


投壶开始前,主人捧着“矢”对客人说:“远到而来的客人啊,你看我的壶是歪的,矢是弯的,但我请你投壶的心是真诚的,想不想来一场严肃活泼的投壶呢?”
客人此时要非常谦虚地客套一下:“哦,我热情的兄弟,你准备了这么多好吃好喝的,还特意准备了娱乐活动,不敢当,不敢当啊~”
含蓄的主人又说:“这破壶弯矢,哪里值得你这样跟我客气呢?别整这些虚的,赶紧答应我吧!”
同样来自东方的客人还得说:“您准备这么多好酒好菜来招待我,我已经很满意了,现在还要陪我来点娱乐活动,哦,我的好兄弟,您也太热情了,那我哪好意思呢,真是不敢当。”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是先秦人民的良好品质,甚至引领了一种潮流叫“重章叠唱”,后来成为诗词的重要修辞手法。此时的主人当然不能放过客人放弃这一传统美德。“我这矢是弯的,壶是歪的,你却非要跟我客气,看来是不想给我面子了?”

客人做作地长叹一声“我再三推辞,您就是不答应我,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看来只好听您的了。”然后向着主人行礼,接过“矢”。
主人要迅速闪开客人行的礼,说“免礼,免礼”。然后也给客人行礼,客人同样一个闪现躲开,“免礼,免礼”
两人都行完礼,拿好自己的矢,“投壶”就正式……哦不,还没开始。
裁判把壶按照礼要求的距离放好,宣读规则,礼仪小姐捧着酒在一旁站定,乐队指挥一挥手,乐队班子就开始吹拉弹唱投壶伴奏曲《狸首》。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在吃瓜群众的围观中,投壶这才正式开始了。


跪坐奏乐陶俑,来自河南博物馆

这场面,相当气派,要的就是这范儿。
以上场景出自中华礼仪教科书《礼记·投壶》篇。
按照我多年阅读网络小白文学的经验,接下来,被迫跟主人来一把刺激的投壶的客人一定大杀四方,技惊四座,成功打脸,完成扮猪吃老虎成就1/1。



先秦时期,投壶着重在投中,因此“ 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礼记·投壶》)。毕竟是“礼”,若真的主宾哪一方一个都没投中,岂不很是尴尬?
“投壶”最早的史书记载,《左传·昭公十二年》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晋昭公请齐景公一起开联欢会,宴无好宴,由中行穆子担任傧相,两位诸侯来玩投壶游戏。一番做作地谦让后,晋侯先来投壶,中行穆子替晋侯说祝词:“寡君中此,为诸侯师。”齐侯本就不服晋国做盟主,听了祝词更不高兴,也拿起矢说祝词:“寡人中此与君代兴。”


你可以,我也可以

会后,同行的大夫士文伯责备中行穆子:“小伙子你不要搞事情啊,你们晋国想当群主的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搞得这么明显大家很尴尬的好不好,投壶这玩意儿,谁投不进呢?你是猪吗?说话不过脑子的吗?”【《左传·昭十二年》晋伯瑕曰:壶何为焉,其以中儁也。责其“失辞”,不云法不言,是投壶皆有言也。注:言投壶中,不足为儁(儁通俊)异。】
礼崩乐坏当然不会到这儿就刹车的。从射礼到投壶,是“礼”的简化,但是渐渐的,作为一种宴会礼仪,一种“找点儿乐子”的存在,投壶向着娱乐化不断发展下去。
汉武帝时期,玩儿投壶最流行的就是“骁”。汉代的投壶作为游戏,要展示其技巧性,投出花样。“每投不空,四矢退效 。既入跃出,荏苒偃仰”(《投壶赋》)。投壶不再只是以投中为目标,壶中也不再实以小豆,让投进去的矢触壶底再跃出来,蹦出来的矢四散在周围。更高的投壶技艺不是让矢只跃出壶外,而且还要把跃出的矢用手接住,再接再投,次数越多越好。

传说这种玩法的鼻祖就是郭舍人,《西京杂记》载:“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为矢,不用棘也。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故实小豆子(壶)中,恶其矢之跃而出也。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骁”。一百多次都能回到手中,这就厉害了。再加上郭舍人特别体贴上意,脑子活,嘴巴甜,很快就成了汉武帝的宠臣。《史记·滑稽列传》就记载了他为汉武帝犯法的乳母脱罪的故事。


《大汉天子》郭舍人

郭舍人凭借投壶的高超技巧和一张巧嘴,活跃在大汉王廷,也活跃在历史当中,成为了投壶这一门“了不起的匠人”,唐朝杜甫《能画》诗:“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从此以后,说到投壶就忘不了这个代表人物。
像郭舍人这样擅长投壶的后来还有不少人,且各自身怀绝技:
孙盛《晋阳秋》载,王胡之可闭眼投壶,百发百中。
《太平御览》卷七五三《工艺部》引《晋书》:“石崇有妓,善投壶,隔屏风投之。”
唐朝,《朝野佥载》:“薛眘惑者,善投壶,龙跃隼飞,矫无遗矢,置壶于背后,却反矢以投之,百发百中。”
明末清初,沈榜《宛署杂记》记载“都城八绝”,其中苏乐壶能背身投壶,还能用三枝矢同时向三个壶投射,且从不失手。
可惜的是,之后再也没有一个靠着投壶走到郭舍人这样显赫地位的了。可见只有技术高超还是不够的,郭舍人的成功不可复制。
随着投壶的娱乐化和去神秘化,晋朝开始,投壶逐渐成了一种全民运动。《神仙传》中说“玉女投壶,天为之笑”。梁无名氏作《华山畿》云:“夜相思,投壶不停矢,忆欢作娇时。”连闺中女子都能将之作为打发时间的游戏。


魏邯郸淳《投壶赋》曰:“调心术于混冥,适容体于便安。”“悦与坐之耳目,乐众心而不倦。”晋傅玄《投壶赋序》曰:“投壶者,所以矫懈而正心也。”这时候已经没人把它当做宴饮仪式,而仅仅是一种愉悦身心的游戏了。
大儒司马光却看不过去这种将“神圣的”古礼游戏化的做法,宋人都在笑,可司马光是笑不出来,他的眼泪在肚子里打转啊!于是愤而著书,专门写了一篇《投壶新格》。

当时投壶的民间玩法非常多,各地不同,司马光将这些规则整理起来,结合儒家经典,赋予其更多的教化意义。比如投中:“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颇流散,所以为正也;中正,道之根柢也。”投壶的“礼崩乐坏”到这里被司马光踩了一脚刹车,顺便倒了个档。
不过,也正是《投壶新格》,我们今天才能知道投壶的规则和一些来历。如投入壶中矢反跃出来,接到后又投入壶中曰“骁矢”,投矢横在壶耳上曰“横耳”,投矢浅入壶中而竿斜在左右壶口上曰“倚竿”,投矢入耳,矢竿左右斜倚耳上曰“耳倚竿”,投矢在壶口上旋转而成曰“倚竿”,或曰“狼壶”,投矢倒入壶中曰“倒中”,倒中“耳倚竿”又称作“侧耳”……

即使司马光先生拼命踩刹车,可到了明朝,投壶还是无可避免地接地气起来。明《投壶奏矢》纪录当时的投壶玩法有一百四十种之多。谢肇淛《五杂俎》说:“今之投壶名最多,有春睡、听琴、倒插、卷帘、雁衔芦、翻蝴蝶等项,不下三十余种。”明朝一些宫廷和贵族都爱玩投壶,明画《明宣宗行乐图》中,就有明宣宗投壶的场景。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

在民间,玩的就更野了,《金瓶梅》小说中甚至描写了西门庆投肉壶的故事,亵玩至此,可见投壶此时已彻彻底底失去了“礼”的色彩。
明末清初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时期,可惜的是清朝开始开倒车,人一旦活得太正经,就连投壶这样的游戏都渐渐衰落了。
到了民国初年,许多人为了复辟,搞出了尊孔复礼的风气。孙传芳就专门召集了一大帮知名学者,重搞“投壶之礼”。


孙传芳在宁举行投壶典礼

鲁迅的老师章太炎就是其中一个参与者,颇受不少人耻笑,鲁迅也骂了老师一顿。后来章太炎去世,鲁迅作《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就曾提到此事“……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的参与投壶,接收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这仅有的回光返照之后,投壶,算是真正没落了。今日谈投壶,就只是传说了。

喜欢Michaelliu88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ichaelliu888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