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你敢割地赔款,我就死给你看!~~大清硬汉王鼎
送交者: Michaelliu888[♂☆★★铁面钟馗★★☆♂] 于 2021-11-26 6:47 已读 1015 次  

Michaelliu888的个人频道


郭达 饰 王鼎



清朝和中国历史上其他王朝一样,也是一个软骨头与硬汉子并存的朝代。



王鼎,就是硬汉的一个。





01



王鼎,正宗的老陕。
1768年出生于陕西蒲城,
从小家里就穷,但从不抱人大腿。
性格又硬又倔,一心只靠自己发奋读书来改变人生。



20多岁中了举人,第一次进京赶考,名落孙山。



当朝大学士王杰,是陕西老乡,有心想给这位小老弟走走后门,但被王鼎一口拒绝。



王杰觉得这小子有才华,又有骨气,将来一定不会是个平凡人物。

 

果然,28岁的王鼎终于中了进士,走上仕途。



照理说,在体制内混,找靠山、抱大腿是最便捷的晋升途径。



别的进士都是到处拜山头、找靠山,唯独老王只顾埋头做事,从不去拜码头。




王鼎早年寒窗苦读的情景
02
优秀的人终归是优秀的。
翰林院期间,老王两次大考都名列前茅,成了翰林院一帮学霸中的学霸,于是顺理成章成为了嘉庆皇帝的侍读学士。
嘉庆几次和他交流,发现这人不但学识过硬,而且骨头硬得很。
于是老王开始被重用。
大清朝一共六个部,王鼎管了四个,简直就是大清第一台柱子。
嘉庆觉得这还不够,还想让他当个总督巡抚之类的封疆大吏,但是又舍不得把老王放到外地去,于是又让老王兼了顺天府尹(也就是北京市长)的职务,京城这块地面儿也归老王管了。 后来嘉庆挂了,道光上台,对老王也是宠信不辍。
一会让老王去河南、浙江调查疑难案件;
一会让老王去江苏整理盐政;
一会让老王领导户部筹集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的军费...
老王也从来没让领导失望过。
一路从侍郎升到了尚书、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还得到了太子太保的头衔,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
老王过七十大寿的时候,道光特地亲笔写了一块“靖共笃祜”的牌匾送给他,真的是光宗耀祖,羡煞旁人。
道光为王鼎七十大寿亲笔书写的“靖共笃祜”匾额

03
老王过完七十大寿以后,大清朝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严禁鸦片or弛禁鸦片。
老王一生嫉恶如仇,一身正气,对鸦片这种严重毒害大清人民身心健康的玩意儿早就恨之入骨。
再加上老王管着户部,看着大量白银外流,更是心痛不已。
所以老王是坚定的严禁派,坚决支持林则徐严禁鸦片的主张。
道光也被鸦片造成的后果给搞怕了,决定派林则徐去广州严禁鸦片,这就有了后来的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借口中国破坏自由贸易,于1840年6月发动了鸦片战争。
仗打了一年,清军连战连败,道光皇帝心态有点崩了,觉得是林则徐这个钦差大臣没把事情处理好,才惹来了战事。
于是一道圣旨,把林则徐革职充军,流放新疆。
老王一看,皇上这么处理有功之臣,实在不厚道,几次给道光提意见,要求取消对林则徐的处分,坚定信心,继续和英国佬打下去。
可惜道光信心已经动摇,一心只想着和谈结束战争,所以对老王的意见置之不理。
正好这时候黄河决堤,发了大水,道光就干脆把老王派到河南指挥抗洪去了,眼不见心不烦。
王鼎纪念馆内的王鼎与林则徐塑像,王鼎与林则徐在公是政治盟友,在私是亲密朋友 说到这黄河大水,不得不说,道光的命也真是够苦的。
自登基以来,各种天灾人祸就没消停过,而且经常一起来。
国库都掏空了。
现在又要一边跟英国打,一边对付黄河大水,国库撑不住了。
撑不住也得撑啊!

不把黄河大水弄好了,千百万灾民就可能造反,大清就可能药丸。 却说老王去了河南,坐镇开封,开始指挥抗洪。
正好这时候,林则徐充军路过开封,老王马上上个折子要求把林则徐留在开封协助他一起抗洪。
道光一看,让林则徐帮着老王抗洪还是可以的,于是批示暂缓充军。
在林则徐的帮助下,王鼎足足忙活了大半年,终于在1842年初春把黄河大堤的缺口堵上,并进行了加固,总算帮道光皇帝度过去了一道难关。
道光一高兴,给老王加封了个太子太师的头衔。

但老王却不高兴了。 老王想趁机,争取帮林则徐官复原职,或者至少取消处分。
结果折子递上去:处分照旧。
林则徐挥泪告别了老王,继续朝着新疆一路走去。

王鼎与林则徐在黄河边挥泪告别,这一别就是永别
04
老王回到北京,又听到了更让他失望的消息——
英国舰队打进了长江,占领了镇江,大运河漕运被切断;
皇上急了眼,听从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等人建议,准备接受英国人割地赔款的条件。
议和??? 老王彻底急了。 转天朝会,道光说:朕打算以苍生为念,与英夷议和,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别人都不敢说话,老王站出来:
我大清开国二百多年,只有开疆拓土,扬威四方,哪有过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事情?
皇上千万不能听信穆彰阿这些人的屁话,真要靠割地赔款来议和,以后各国知道了,都得照着英国人的样儿,欺负我大清啊,那就后患无穷了! 
王鼎怒斥穆彰阿
老王说得声泪俱下,然并卵。
道光根本不听——继续打?国库早空了,拿什么打?而且清军屡战屡败,两年了,就没打过一次胜仗,再打下去能有啥结果? 第二天朝会,老王又一次声泪俱下,反对议和,反对割地赔款,说:穆彰阿这号人就是当代的严嵩、秦桧,皇上您可不能当嘉靖、宋高宗啊!
道光一听,老王这说的都什么玩意儿?朕如此勤政爱民,厉行节俭,裤子都打补丁,你居然把我和嘉靖、宋高宗相比?
顿时怒了,起身就要退朝。
老王顾不上君臣礼仪,扑上去一把拽住道光的龙袍,说:
“皇上您不杀穆彰阿之流,你就对不起天下人,老臣我要是知而不言,那就是对不起先皇在天之灵,皇上您得想清楚啊!”
清王朝是君主专制的巅峰,大臣在皇帝面前地位卑微 整个大清朝,还没有大臣敢在朝堂上拽皇帝龙袍的,老王是第一个。
整个朝堂上都惊呆了。
道光不但惊呆,且很气:
老王我对你不薄啊,你怎么做出这么失礼的事情,这事儿让史官记载下来,日后你成了后人口中的忠臣,我倒成了不听忠言的昏君了?你大爷的太过分了啊!
龙袍一拉,气呼呼就下殿走了。

 06
老王回到家里,想想今天的事,也觉得失礼,但这么做也是一片忠心。
皇上不听,看来进谏的力度还是不够,只有最后一招了——
死谏。
 说到这死谏,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但大清朝开国二百多年了,还没有大臣搞过。
那就让我成为大清死谏第一人吧!
“你敢割地赔款,我就死给你看!”
1842年6月8号这天,老王跟儿子交代好了后事。
然后,字字血,声声泪,写好遗言给道光。
希望道光能回心转意。
“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彰阿)不可任,林(则徐)不可弃也。”

然后就上吊自尽了。

07
可,道光压根就不知道他的死因,也根本没看到他的遗书! 这件事,多年后才被揭开真相。
原来老王一死,穆彰阿先得到消息,马上派死党——军机大臣陈孚恩跑到老王家,各种威逼利诱,把老王的遗书弄到手。
接着对老王儿子连哄带骗。
老王的儿子官职卑微,胆子也小,现在老爹又死了,没了势力,更不敢惹怒皇上,只好听话,对皇帝报告说,老爹是病死了。
道光一看,老王也七十多了,病死也正常。
虽然这老头拽过我的龙袍,但也是大清的肱股之臣,于是赐了个“文恪”的谥号。
又赏了一笔丧葬费,让老王儿子把棺材拉回陕西埋了,这事儿就这么了了。 

08
老王自尽后两个多月,道光最终在《南京条约》上签了字盖了章。
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国终于蒙受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耻辱。
而且,从此,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就成了大清国的常见模式。 
英国画家john burnet所绘《南京条约》签订场景
其实,鸦片战争中,大清文武官员有气节的很多,战死沙场、自杀殉国的都不少。
真的是文死谏,武死战,气节满满。
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殉国的定海三总兵塑像,他们是“武死战”的代表
然而,大清终究还是败了,不可避免走向了衰落。
喜欢Michaelliu88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ichaelliu888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