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是依赖苏联援助打赢的吗?中国兵工表示不服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21-12-01 2:36 已读 1177 次 1 赞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为期近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号称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它的光辉胜利和重要意义,早已镌刻于历史之上,无须赘言。

然而,在许多网络文章中,只要谈及这场战争,必称“波波沙”、“喀秋莎”、“米格走廊”,仿佛志愿军完全是靠着苏联的援助,才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个说法会得到不少“装备至上主义者”的欢迎,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无数为了这场战争付出汗水甚至生命的中国兵工人,肯定不会服气。

今天,衔笔就来聊聊,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兵工人的故事。

看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衔笔书史



“那管零下四十度,定要百日把厂建”

1950年10月8日,经过连续数日彻夜未眠的思考,毛泽东主席终于做出了那个改变历史的决断:中国军队将入朝参战。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毛主席做出决策之前,中央军委便下达了命令,要求全国各军区将可动用的武器装备调运东北,为志愿军入朝作战做好准备。

然而,当一列列火车将海量的武器装备运抵东北时,东北军区的工作人员却头痛得要命——因为送来的武器装备型号实在是太杂乱了。 6park.com

汉阳兵工厂遗址 6park.com

众所周知,自清末以降,虽然洋务运动者和各路军阀林林总总地建起了不少兵工厂,但却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兵工体系,要向支撑庞大的战争消耗,就只能依赖国外进口。

根据史料记载,从八一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结束,我们的解放军缴获和使用过来自24个国家、98个兵工厂的火炮和枪械,型号品种多达110种,光是步枪口径就有13种。

单看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想象到当初的艰难岁月,也自然能够理解,老兵们在看到如今解放军的新型武器装备时,为何会兴奋的像个孩子。 6park.com

看到志愿军的新装备 抗美援朝老兵喜笑颜开 6park.com

也许在军事博物馆人员眼中,这些饱经战火洗礼的老枪老炮都算得上宝贝,但要让这些“爷爷辈”的武器重新发挥作用,就只能依靠兵工厂工人们的双手了。

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东北的各大兵工厂都开足了马力,加班加点地维修武器装备,仅东北军区下属的第51、54两个兵工厂,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便抢修了494门各型火炮。而许多生产民用物资的机械加工厂,更是暂停了正常生产,转而投入到武器装备的维修工作中。

经过几个月连轴转的紧张工作,在1950年9月底,武器装备的维修工作结束,首批入朝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也基本得到了保证。

然而,已经忙碌了几个月的兵工人并没有休息的机会。1950年10月8日,就在毛泽东主席决定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当天,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布了工业迁移令,要求分布在沈阳、大连、鞍山等地的23家重点工厂——包括8家专业兵工厂和15家相关工厂——整体搬迁,转移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等东北内陆地区。

迁移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工厂距离中朝边境太近,为了避开可能发生的轰炸,确保工厂的正常生产,搬迁成了唯一可行的办法。 6park.com

美军轰炸机群 6park.com

在那个物质条件极为贫乏的年代里,这场“大搬家”注定艰苦而忙乱——

由于卡车、吊车严重不足,大量机械设备运抵车站后,很快在露天里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没有正规厂房,只能利用日军遗留下来的旧军营,急需进行结构改造;

职工宿舍严重短缺,临时腾出的部分住房也是年久失修、四处漏风,许多职工的家人只得穿着厚厚的棉衣,才能勉强入睡。

面对这样的困难,中国兵工人展现出了极为坚韧的意志,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

没有运输机械,他们便靠人拉肩扛,将一台台沉重的设备抬出了车站、抬进了厂房;

新厂房不合要求,他们便临时当起了施工队,自己动手改造厂房结构;

女人和孩子们则冒着刺骨的寒风抬水和泥,修补破旧的宿舍、搭起简陋的“地窝子”,努力让新家看起来更加温暖...... 6park.com

正在研究厂房改造的工人们 6park.com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这些工人们依旧能从中寻找出一丝快乐——在牡丹江市的冰天雪地里,刚刚搬迁过来的桦林橡胶厂的一名工人,在劳动之余,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

“寒风只当电风扇,乘雪搬运更轻便,哪管零下四十度,定要百日把厂建。”

在如今的人们看来,这首小诗颇有些苦中作乐的意味,但在那个年代,有一个专门形容这种精神的词语,叫做“革命的乐观主义”

正因如此,“百日建厂”很快成为了全体搬迁工人的共同目标,一个个新纪录随之诞生:设备相对较少的哈尔滨电缆厂、松江橡胶厂等工厂仅用1个多月就完成了建厂任务,设备安装调试更为复杂的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也只用了81天便达到了开工条件......大量的物资装备,从这些工厂中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为前线作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正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副厂长高连城所说:“前线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从“波波沙”到“50式”

1951年3月,我国从苏联订购的首批45个师的步兵轻武器终于到位,中央军委当即决定,拿出36个师的装备,成建制地更新装备,其余9个师的装备,则用来补充志愿军各部队前期作战的损耗。

有了新武器,本来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然而,当新武器发到志愿军手里时,不少战士们却拉下了脸——

原来,在苏联提供的这批武器中,步枪型号为莫辛纳甘M1930,不仅性能落后,还大多是从二战战场中回收的武器,不仅保养状况堪忧,连附件都大多不全。

更要命的是,在朝鲜冰天雪地的环境中,这种步枪的枪栓常常会被冻住,志愿军经常得用脚蹬的方式上弹。正因如此,志愿军战士给这种枪起了个颇具戏谑色彩的外号:“脚蹬式步枪”,认为这种枪还不如老掉牙的“中正式”。 6park.com

莫辛纳甘M1930步枪 6park.com

与不堪大用的M1930步枪相比,苏联的PPSh-41式、也就是“波波沙”冲锋枪,更受志愿军战士的欢迎。

这款诞生在苏德战争时期的名枪,素来以结构简单、皮实耐用著称,71发弹鼓带来的凶猛火力,在近战中更是无与伦比的大杀器。

然而,“波波沙”冲锋枪虽然拥有诸多优点,但它固有的两大顽疾,依然让志愿军战士们感到颇为美中不足——

第一个问题是重,配有71发弹鼓的波波沙冲锋枪重量达到了11斤,几乎比美军的M3冲锋枪重了一半。

在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的苏联军队里,这点分量无伤大雅,但对于行军全靠两条腿的志愿军来说,就着实有些太过笨重了。 6park.com

一代经典波波沙41 6park.com

第二个问题则更加致命:波波沙的71发弹鼓虽然装弹量大,但在朝鲜的山地作战当中,飞溅的碎石很容易让它损伤变形,甚至直接报废。

而当时苏联为每支波波沙冲锋配备的弹鼓数量只有2个,根本难以满足志愿军持续作战的需要。

因此,为志愿军提供一种可靠耐用、符合山地作战环境的冲锋枪,就成了兵工人的当务之急。


承接这个艰巨任务的,是刚刚搬迁到黑龙江小城北安县的庆华机械厂,代号“626”。

庆华机械厂的前身,是著名的沈阳第51兵工厂。在前文提到的“百日建厂”活动中,这座兵工厂被一分为三,庆华机械厂便是由其中的枪械制造分厂脱胎而来。

中央军委会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庆华机械厂,自然是有原因的——在1950年时,沈阳51兵工厂就曾成功仿制过波波沙冲锋枪,并由毛主席亲自定名为“50式冲锋枪”。 6park.com

50式冲锋枪 6park.com

虽然这些兵工人有过仿制的经验,但刚刚来到北安的他们,不仅生产设备还没有调试完成,原本参与仿制工作的许多技术骨干也在拆分时调走了,再次进行生产,与重新仿制并无差别。

虽然困难重重,但庆华机械厂的工人们非常清楚:战事不等人,早一天造出50式,志愿军战士们就能少流血。

基于对志愿军战士们深厚的情感,庆华机械厂在1951年4月召开了誓师大会,并当场立下了军令状:“一切为了前线,就是用刀削,也要把50式造出来!”

在之后的日子里,庆华机械厂马力全开:技术团队日以继夜,重新修订、绘制了1200多份枪支图纸;工人们加班加点,一边安装调试设备,一边投入生产,许多干部职工连续20多天不脱衣服,困了就睡、醒了就干;厂领导变身为“后勤大队”,帮职工家属买粮买煤、盘炕通烟囱,想尽办法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经过近2个月的紧张生产,1951年6月,首批2628支打有庆华机械厂“三角66钢印”的50式冲锋枪顺利通过出厂验收。工人们亲手在包装箱外插上代表优质产品的小红旗,目送着它们登上了开往前方的军列,许多职工不禁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6park.com

庆华厂经典的“三角66”标记 6park.com

从这时起,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庆华机械厂总共为志愿军生产了近36万支50式冲锋枪。这批冲锋枪性能可靠、火力强大,被志愿军称作“功勋枪”。

据庆华机械厂的老工人回忆,一位志愿军班长曾经在战斗间隙,给庆华机械厂的员工们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我们在朝鲜的一个无名高地上与敌人作战,已经打了一天一宿了......在坑道里用你们生产的枪瞄着敌人,露头就打,一枪一个。这枪太神勇了,我们为祖国能生产出这样的好枪感到骄傲......我们想亲眼看看生产枪的工人师傅们,请你们给我们寄张照片来。”

能够得到战士们的认可,对于兵工人来说,无疑是最高的褒奖。 6park.com

庆华机械厂的先进工作者们 6park.com

打掉美军的“铁刺猬”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能与志愿军打得有来有回,所倚仗的自然是他们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与之配套的成型战术。

在美军林林总总的各类战术中,“步坦协同战术”就是让志愿军最为头疼的战术之一。

在现代军迷的眼中,这套战术并没什么稀奇——无非是将坦克营和步兵团混编,由坦克一马当先、步兵跟进扫荡,力求以最小的代价突破对手防线。

步坦协同战术看起来虽然颇为简单粗暴,但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对于缺少反坦克武器的志愿军来说,这些跑起来轰轰作响的铁家伙可是实打实的巨大威胁。

翻看抗美援朝初期的志愿军战史,我们能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志愿军通过突破穿插,将美军成功分割包围,但靠着坦克的强悍突破能力,美军往往能冲破志愿军的围堵,扬长而去。

在连续吃了几次亏之后,志愿军给美军的这套打法起了一个形象的外号:“刺猬战术”6park.com

乘坐坦克前进的美军步兵 6park.com

想要破解美军的这套打法,就得利用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而最了解美国坦克防御能力的,自然是美国人自己。

经过志愿军的实战验证,要对付美国的坦克,美制M20型88.9mm火箭筒就是最有效的武器。它不仅威力可观,携带还相当方便,仅需两人配合,就能够给坦克带来致命打击,对擅长轻装穿插的志愿军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

因此,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不久后,东北军区就给和平机械厂和东北机器厂下达了指令:迅速仿制美制M20型火箭筒! 6park.com

进行反坦克作战的志愿军战士 6park.com

对于这些经验丰富的兵工人来说,仿制火箭发射筒并不难。1951年5月,经过2个月的测绘和仿制,和平机械厂便制造出了国产90mm火箭发射筒的样品,正式定名为51式火箭筒,并在随后的几个月中一气造出了4800多具。

和平机械厂这边捷报频传,可负责研发火箭弹的东北机器厂却弥漫着一片愁云——火箭弹需要用到的铝合金管和专用的火药压入设备,新中国别说生产,在美国的经济封锁下,就连买都买不到。

经过反复实验,东北机械厂研究出了一套以无缝钢管代替铝合金管的生产工艺,终于解决了材料困难,但火药压入问题,却迟迟找不出答案。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用加热炉和水压机配合,来代替专业压药机。

听完这个建议,大家纷纷嗤之以鼻:“专业压药机能够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加热炉的温度怎么准确监控?水压机压力控制不稳压爆火药怎么办?”

理虽然是这个理,但所有人都知道,一天造不出火箭弹,前线的志愿军战士就要在美军坦克面前承受更大的牺牲。

沉默了许久后,在延安时期就从事兵工生产的老技工孙明山站了出来:“我来试试!” 6park.com

延安兵工厂 6park.com

实验现场很快就搭建了起来,为了保证安全,所有人都撤离到了安全距离之外,揪心地看着孤零零站在设备旁边的孙明山。

只见孙明山一边死死地盯着加热炉上的温度计,一边以精准而细微的动作操作着水压机......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围观人群却觉得如同几个月一般漫长。

片刻之后,孙明山猛地升起水压机,仔细查看着弹体,脸上慢慢浮现出了胜利的微笑。四周的人群纷纷涌上前去,欢呼声响彻了整个车间。

突破了这一难关后,东北机器厂首先研制出了135型90毫米火箭弹,随后又改进为241型90毫米火箭弹,仅1951年当年,便生产出了20万发火箭弹。

令人痛惜的是,虽然东北机器厂的工人们另辟蹊径地完成了火箭弹的研制,但这一高风险的生产方式,仍然造成了数起人身伤亡事故,其中就有为火箭弹研制立下汗马功劳的孙明山。

当这些用兵工人鲜血和生命制造出来的火箭弹送达前线后,志愿军战士们很快就让不可一世的美军付出了惨重代价——1951年9月,志愿军第204师在朝鲜文登里和百岘地区组织的反坦克作战中,51式火箭筒和国产90mm火箭弹大发神威,先后击毁美军第2师、南韩第8师38辆坦克,将美军叫嚣的“坦克楔入战”彻底打得粉碎。

根据史料记载,51式火箭筒、火箭弹投入实战仅一个多月,就先后击毁“联合国军”各型坦克282辆,美国人引以为豪的“钢铁刺猬”,就此变成了一堆堆废铁。 6park.com

被志愿军击毁的美军坦克 6park.com

从一桩桩、一件件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努力争取苏联援助的同时,中国兵工人也用自己的汗水、鲜血和生命,为抗美援朝的胜利立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功勋。

虽然他们没有上阵杀敌,但谁也无法否认,在抗美援朝的丰碑上,他们应当拥有一席之地。

谨以这篇小文,向中国兵工人致敬!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