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陈毅部队陷入苦战,关键时刻粟裕主动增援,毛主席连续支招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21-12-04 4:35 已读 3647 次 4 赞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1946年9月22日深夜,陕北延安,乌云低垂,秋雨连绵。王家坪的一间窑洞里依然透着一丝昏暗的灯光,烟雾缭绕下一个高大的身影不时晃动着——毛主席手拿两封电报,正盯着墙上标满红蓝箭头的大地图出神。 6park.com


此刻虽说是夜幕低垂,然而毛主席却是没有丝毫的睡意,相反愈加精神。

曾经给毛主席当了25年秘书的胡乔木曾经回忆:

“人们不知道的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破裂,毛主席反复思考了很长时间才下了决心。”

由此可见,解放战争对于戎马半生、藐视一切反动派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来说,绝对是一生中少有的艰难抉择。艰难就在于,刚刚经历了14年抗日战争、付出了3500万人流血牺牲的中国人民好不容易盼来了和平的曙光。特别是与日军交战最多、牺牲最重的解放区军民,在家园初建的情况下又不得不卷入一场规模空前的内战。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解放区军民不仅面临巨大的风险,并且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艰苦岁月。

抗日战争的战火刚刚熄灭,盘踞在巴山蜀水之地、换上美式武器的400多万国民党军便急不可耐地从山川峡谷中钻出,在美军协助下分头向华东、华北、东北开来,抢夺胜利果实。横贯华夏大地的陇海路、津浦路、平汉路、北宁路,终日汽笛轰鸣、人喊马嘶。一波接一波身穿美式军服的国民党军士兵络绎不绝。

时间进入1946年年中的时候,还于旧都南京的蒋介石看到各路大军已经在各大城市、各大铁路线完成集结,便果断的撕毁了象征和平的《双十协定》,拉下了战争狂人的凶残面具,岔开了沾满人民鲜血的魔掌。

规模空前的内战大幕,徐徐拉开。

熟悉军史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这个时候有一个奇特的场面,那就是无论是我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地区,亦或是国民党统治中心的沪宁杭地区,居然都位于战争最前沿。 6park.com


虎踞龙盘的南京,与华中野战军所在的苏中解放区,只有一江之隔。当刘峙集团的30万大军准备向中原军区发起进攻之际,身材瘦削的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当着无数中外记者的面掷地有声、义正词严的说了八个字:

“蒋若攻李、粟必攻蒋!”

对于粟裕这位我军中的后起之秀,国民党内没有几个人不知晓。从1934年到1945年,粟裕指挥的红军游击队和新四军部队在苏浙皖一带神出鬼没,无论是国民党军还是鬼子兵,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如今的粟裕手握数万精兵,与南京隔江相望,蒋介石无论如何不会容忍这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局面。更何况粟裕的后面还有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两部相加再算上地方武装,总兵力不下40万人,控制着北起胶济线、南到长江边的广大区域。而这一区域在当时全国各解放区中,算是经济最富庶的一个。1946年2月,有谈判代表团的记者目睹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热闹的集市后在当时的《大众日报》上谈到:

“热闹的集市上纸烟、布匹、肥皂、毛巾等工业品应有尽有,价格也非常便宜。一条抽纱大手帕只卖3元,在重庆至少要500法币。”

国富兵强,因为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华东地区我军的实力在同一时期的各解放区中也是最强的,进军东北的10多万大军中,仅山东军区就派去了包括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在内的6万主力部队(全军区共有6个主力师,4个去了东北),算上新四军战斗力最强的第3师,华东地区派往东北的总兵力近10万人。黄克诚、洪学智、萧华、梁兴初、罗舜初、李作鹏、吴克华这些后来第四野战军赫赫有名的战将,当时都在华东部队的序列之中。四野第38军、39军、40军、41军、43军这5个威震敌胆的虎狼之师,也多是以这些部队为骨干发展起来的。

当百万国军犹如滚滚恶浪向解放区气势汹汹地逼近时,毛主席审时度势,命令刘伯承、邓小平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以及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粟裕的华中野战军同时向陇海路、津浦路方向前进。与此同时,其他战场上除了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退过松花江与杜聿明大军隔江对峙外,聂荣臻的晋察冀野战军、贺龙的晋绥野战军也分别向华北的同蒲路、平绥路进击。

这一举动看似是迎敌而上的大胆之举,实际上是剑走偏锋的高明之招。百万国军从西南、西北出动,虽说是装备精良、人数众多,但是严重依赖铁路和公路,并且远离华北、华东日久,没有多少群众基础。相反他们所收编的伪军等地方武装欺压民众的手段相比日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国民党大员们来了以后更是变本加厉,以“接收”的名义大肆侵吞民脂民膏。

同样是在谈判代表团视察临沂之后,《大众日报》的又一则消息刊登出来,说的是泰安的老百姓不堪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说:

“鬼子投降以后这几个月,比鬼子在这里的八年还难熬。”

最繁华的沪宁杭地区,也被国民党大员们的“接收”糟蹋的不成样子。1946年1月,上海的米价600元法币/斤,同一时期的临沂14元解放区货币就可以买到1斤猪肉。到了年底,上海米价迅速飙升到了1.1万元/斤。

从某种意义上说,蒋介石之所以在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就挑起全面内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趁着手里有兵有枪,美国人还支持着,赶快动手,速战速决。这也是毛主席面对斯特朗的采访时说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底气所在! 6park.com


既然国民党军依赖交通线,那么攻击交通线的举动就如同釜底抽薪,进而将战火引向国统区。但是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我军主力尽出,后方必然空虚。国民党军凭借机动性的优势可以长驱直入,繁华富庶的解放区极有可能在开战之初就遭到摧残。当刘邓和陈毅奉命出动之际,粟裕就提出了异议,他主张依托解放区进行内线作战,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

对于粟裕的建议,毛主席表示同意,这就有了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的辉煌篇章。

然而局部的胜利并不能决定战局,国民党军兵力兵器的绝对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向华东方向进攻的国民党军徐州绥靖公署总兵力多达50多万人,无论是统兵战将还是作战部队,都是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与日军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雄师劲旅。

绥靖公署长官薛岳,早在红军时期就是我军最强硬的对手之一。抗日战争中在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日军名将冈村宁次、阿南惟几都曾是他的手下败将。担任绥靖区司令官以及军长、整编师师长的王耀武、李延年、冯治安、李默庵、张灵甫、戴之奇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在抗日战场上出生入死的骁勇善战之辈?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三个:第5军、整编11师、整编74师都曾一度同时出现在华东战场。就连和蒋介石貌合神离的桂系军阀,也把自己战斗力最强的第7军派到了华东。 6park.com

薛岳 6park.com

相比之下的陈毅、粟裕部队,此时还不具备两年后陈粟大军驰骋中原、决战淮海的气势,两支部队不仅仅缺兵少将、缺枪少炮,而且处在分头作战的状态,原本就不占优势的武装力量更加分散。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国民党军主力在抗日战争期间大多数都在华中、西南地区,与华东相隔千里,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指战员对这些兵将并不熟悉。

有朋友也许会认为,此时我军为何不打最擅长的歼灭战和运动战?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中我军的主要战法是以“游击战为主,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面对突如其来的内战,虽说包括毛主席在内的多数将帅都意识到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歼灭战是战胜国民党军的不二法宝,但是分散在广大区域上的部队集中起来总是需要时间,改变广大指战员脑海中的战略思维更需要一个过程。谭震林后来回忆这段历史时说:

“大家都是山大王刚下山来,以前各霸一方,各有各的特点;虽然总的是一致的,但遇到具体的事就不可能一下子一致起来。要统一起来,就要有个过渡时期。”

就在粟裕指挥苏中战役时1946年7月,陈毅率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8师连同华中野战军的第9纵队共5万人进入苏北地区。先是在朝阳集抓住国民党军整编第69师的一个旅5000多人,一举将其歼灭。初战告捷后,陈毅又将攻击目标盯上了位于泗县的桂军两个团。

经过十多天的作战,我军以伤亡2700人的代价歼敌3000人,最后撤出战场,而薛岳则趁势向两淮解放区冲来。

这段历史的确是陈毅元帅军旅生涯中少有的挫折,以至于不少人对他的军事能力感到质疑。 6park.com

陈毅剧照 6park.com

从来都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陈毅元帅作为我军的创始人之一,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尤其是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他指挥万八千人的红军游击队转战于南方八省,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为革命保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皖南事变后,陈毅临危受命指挥新四军作战,在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夹击之中游刃有余。没有超凡的胆略和过人的智慧,很难想象陈毅如何能挑得起这万斤重担。和林彪去东北一样,陈毅到山东也是在紧要关头被派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之下。

林彪的军事才能举世公认,但在到达东北之初也遇到过四平战役那样的失利之仗。要知道,林彪初到东北指挥的部队绝大多数是身经百战的精兵强将。前文说过,解放战争爆发之初,山东的精锐部队大多数调到了东北,留给陈毅的老部队只有两个师以及从华中野战军调来的叶飞、张震两个纵队,满打满算不过七八万人,随陈毅南下两淮的部队也就5万人左右。这么一点部队却要面对近10倍的国民党军精锐部队从四面八方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陈毅肩上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八九月份的河流纵横的江淮大地,秋雨连绵,本身就制约了部队的作战能力。陈毅部队在大雨如注、遍地泥泞的条件下作战,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泗县之战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的。

当然,战争的残酷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泗县之战失利,横冲直撞的国民党军一路冲进无险可守的两淮,相继占领了淮阴、淮安等地。这样一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就有被国民党军分割包围的危险。

华东的险恶战局让千里之外的毛主席极为牵挂!

从全国战局来看,华东有失,西面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北面的晋察冀野战军都面临侧翼和后方的严重威胁。要知道,在战争初期,这两个野战军面对杂牌武装尚且打得十分吃力,一旦华东战场上的几十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中央军腾出手来,瞬间就可以冲进华北。

1946年9月上旬,毛主席在给陈毅的一封电报中曾提出派熟悉山东的徐向前协助指挥。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毛主席派徐向前到山东,绝不是出于对陈毅的不信任,而是对前线缺乏人手的考虑。

七大结束后,中央派陈毅去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曾经婉拒,毕竟对那里的部队和环境都不是很熟悉。但毛主席那一句“你坐到那里就可以”,最终让陈毅打消了顾虑,满怀豪情地来到山东。

知人善任是毛主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在这样一个关乎全局的战场上,英明神武的毛主席当然不会交给一个平庸之辈。

如果换成一般人,上级派人下来,很容易会认为是自己的能力被上级质疑而心怀不满。

但是陈毅是个襟怀坦荡、富有担当、颇具战略眼光的干部。对于徐向前这位多年不曾谋面的骁将,陈毅也是如雷贯耳的。当年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在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中歼敌88万,带出上百位将军。此刻华东战场上的许世友、王建安、陶勇、王必成、张仁初这些身居要职的战将,全都是徐向前一手带出来的。如果真是徐向前来到华东,陈毅的压力会瞬间减轻。

然而历史终归不能假设,徐向前因为积劳成疾,最终缺席了半个解放战争。

徐向前无法来到,陈毅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扭转乾坤了!

陈毅没有得到增援,薛岳的攻击力量却丝毫没有减弱。从8月底开始,国民党军开始向两淮地区推进,张灵甫的整编74师充当先锋,气势汹汹地向两淮杀来。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浴血奋战20多天,由于力量的巨大悬殊,最终没能守住两淮。

两淮失守后,两大野战军完全被压缩在运河东岸的沭阳、涟水、盐城、东台这一条狭长地带。北面的鲁南解放区也遭到国民党军的攻击,战场形势迅速恶化。

福兮祸之所伏,高明的领导人总会在危机中看到胜利的种子,此时此刻,无论是远在延安的毛主席还是华东前线相距数百里的陈毅、粟裕,都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解放战争最初的几个月里,其他战场上的我军部队和华东战场上的部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要处理好保卫解放区和歼灭敌人的关系。按照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想歼灭敌人就不得不暂时舍弃部分解放区,从而创造出诱敌深入的战机。

运筹帷幄之中的毛主席,根据我军三多月来的作战经验和战场态势,先后在1946年9月16日和10月1日做出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三个月总结》这两篇著名的指导性纲领。

在这两篇纲领性著作中,毛主席以一位伟大战略家的宏伟气魄为前线浴血奋战中的指战员指明了胜利的道路,那就是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这一致胜法宝。

看到干部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优秀的领导人总是想方设法去帮助干部减轻压力,而不会轻易做出过激之举,尤其是独当一面的干部。因为形势比人强,再周密完整的部署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这就要求团队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握住形势,单纯的换人往往只能适得其反。这个时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成为一位领导人的最为难能可贵的素养。勇于担当更是一位干部最为难能可贵的品质。

纵观革命战争中的我军各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具备这两种品质。在解放战争时期,各大野战军、各兵团的军政主官除了因为身体原因和正常调动外,很少有因为作战失利而丢官去职的现象。仗没打好,上下级之间共同想办法,充分发挥民主,然后一步步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对于身处战场困境中的陈毅和粟裕,毛主席这两封纲领性著作就如同一场及时雨。

两淮保卫战结束之后的第二天,粟裕向毛主席和陈毅发了一封电报,对今后的战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6park.com


在粟裕看来。两大野战军局促一隅,面对强大的敌人,很难进行大规模歼灭战。他建议:

“集中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攻下宿迁,得手后再向西扩张战果。”

电文只有寥寥数语,折射出的却是一整套化被动为主动、集中优势兵力调动敌人、在运动中寻机歼敌的方案。

陈毅也早有将两大野战军合二为一的想法,现在粟裕主动提出来了,他当然赞成。9月21日,陈毅在给毛主席的电报中提出:

“两个野指合成一个。”

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毛主席面对巨幅地图思考的情景。

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固然是战场态势的需要,但是两个不同区域的两路大军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机构设置、人员配置都是重中之重,更重要的是几十万敌军就在眼前,他们会眼睁睁看着我军会师吗?

思虑再三,毛主席提笔向陈毅去电,表示同意两军合并,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供两个野战军领导层商量:

“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如同意请公布执行。正、副参谋长以何人为宜?由你们斟酌电告。”

电文又是寥寥数语,折射出的却是毛主席这位伟大领袖高超的领导艺术。通篇都是一种商榷的语气,没有以势压人的口吻,而且合情合理。因为在此之前,陈毅虽说是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同时也兼领华中野战军。并且两个野战军大多数是原新四军部队,粟裕曾是他的下级,因此由陈毅担任一把手,对做好团结两支部队干部战士有重要意义。

当然,军情如火,两支部队的会合并不是经过几封电报往来就能完成。对于险象环生的华东战局,毛主席持续关注,并且连续支招。 6park.com


9月28日,毛主席来电,针对两军会师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

“两军会合后第一仗必须打胜。我们意见:1、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2、不要分兵打两个敌人,必须集中打一个敌人。”

这是一个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具体部署,陈毅和粟裕商量后,决定将两军主力向宿迁和沭阳地区集中,准备在运河以东待机歼敌。作为一把手的陈毅,再次体现出了他这位战略家的博大胸襟和革命者的担当精神。他向毛主席建议:

“今后集结张(张鼎丞)、邓(邓子恢)、粟在一起,军事上由粟多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

就在我军厉兵秣马,准备再战的时刻,骄狂之气的暗流在兵强马壮的国民党军内部涌动起来。

蒋介石对国民党军这三个月的战绩十分满意,本着几十年来将攻城略地、扩大地盘作为胜利标准的观念,国民党军已经占领了解放区的数十座城镇。特别是华东方向,随着两淮失陷、华中野战军北移,蒋介石担心的肘腋之患已经解除,特意嘉奖了整编第74师,授予张灵甫云麾勋章。志得意满的张灵甫感激涕零,当着众多将领的面对蒋介石拍胸脯说:

“委座,把新四军交给我张灵甫吧,有我们74师,就无新四军葬身之地。”

张灵甫骄狂,其他的整编师将领也是有样学样。10月27日,进攻鲁南的整编77师一个团被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包围,邻近的整编第26师师长马励武只派出一个步兵营在32辆坦克的掩护下救援,全然不顾兵力劣势的情况下被我军围歼的危险。由于我军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马励武的冒险举动最终没有得逞。

看到前线捷报频传,志得意满的蒋介石决定召开“国民大会”,给自己戴上“总统”的桂冠。对此,他要求徐州“绥靖公署”继续进攻。 6park.com


此时的蒋介石和前线绝大多数被“胜利”所陶醉的国民党军将领,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短短一个多月后,他们将尝到我军运动战的威力,装备一个比一个精良的整编师一个接一个的葬送掉,大把大把的美式武器成为增强我军战斗力的神兵利器。

薛岳等人对蒋介石的意图心领神会,很快做出了一个四路进军的部署,准备集中12个整编师(军)同时向鲁南和苏北挺进,力图将正在靠拢的我军两个野战军聚而歼之。

随着粟裕率华中野战军北移,苏中解放区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而鲁南告急,陈毅有心率部向山东转移回援鲁南。因为鲁南有失,即便是两大野战军会合,也是陷入重围的一支孤军。

但是两军尚未会合,山东野战军先走,华中野战军极有可能落单被扑上来的国民党军围住。于是,无论是粟裕还是毛主席,都主张山东野战军暂时不去鲁南,两军按照既定部署在苏北地区寻找战机,遏制敌军攻势。

在毛主席看来,山东野战军一旦回师鲁南,正中敌人下怀。

于是,面对气势汹汹的敌军,毛主席向陈毅、粟裕支招:

“望你们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决不可分散)歼灭东进之敌,然后全军西渡收复运西,于二至三个月内务歼薛岳7至10个旅,就一定能转变局势,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

在电文结尾,毛主席又满怀必胜的豪情壮志说道:

“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作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

毛主席伟大的战略家气魄再一次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更重要的是,随着领袖一锤定音,两个野战军的指挥机构最终确立,两军联合也最终定型。

望着地图上代表国民党军进攻路线的蓝色箭头,陈毅的目光瞄向了从宿迁向沭阳、新安镇进攻的整编第11师、整编第69师。理由是,这里距离我军主力最近,而且整编第11师尚未到达集结地域,整编第69师的位置极为突出。更重要的是,整编第69师在几个月的作战中一直是急先锋的角色,并且屡遭我军打击,战斗力最弱。而此时南面的整编74师被华中野战军阻击于涟水,碰得头破血流,一时半会也无法赶到。 6park.com


陈毅的这一设想很快得到粟裕的支持!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制定出一个围歼战的具体方案。这一仗,两个野战军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上阵,决心在宿迁以北地区将整编第69师全歼。

作战方案上报到军委,毛主席批示:

“决心与部署甚好,战况望随时电告!”

对于我军的部署,骄狂状态下的国民党军浑然不觉。整编69师师长戴之奇,出身黄埔军校,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由蒋经国牵头组建的青年军骨干,是蒋氏父子最忠实的信徒。抗日战争中参加过淞沪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也算得上是国民党军中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将。

尽管我军已经做到了集中优势兵力,然而作为负责战役的副司令员粟裕,此刻心中依然忐忑。首先这是他20多年军旅生涯中第一次指挥这么多部队作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自己不熟悉的部队。其次就是他担心近在咫尺的整编第11师,只有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负责阻击,兵力十分单薄,如果阻击失败,围歼整编69师的计划极有可能落空。这样一来,我军在苏北便很难立住脚。

关于这一点,毛主席也曾有着明确的提醒。

晚年粟裕曾回忆他一生中三次最艰难的战役,第一次就是宿北战役。

但是大战在即,粟裕表现出一位沙场骁将应有的决断力,他坚持按照预定方案进行。

第9纵队在纵队司令员张震指挥下也不负众望,在来龙庵将整编第11师死死堵住,整编第69师则像一头脱离族群的野鹿,一头扎进了陈毅、粟裕精心布设的陷阱之中。

12月15日,我军对被包围的整编第69师发动进攻。山东野战军第8师经过一夜激战,攻下了战场制高点——峰山,叶飞率领1纵穿插至整编69师和整编第11师之间的曹家集切断69师退路,结果歪打正着撞到了11师师部跟前,不明就里的整编第11师挨了一闷棍,600多人的工兵营在睡梦中就当了俘虏。生性谨慎的师长胡琏干脆按兵不动。 6park.com


这时,师部设在人和圩的戴之奇才发觉情况不妙,匆忙命令预备第3旅向峰山反击同时向胡琏求救。然而为时已晚,预备第3旅在峰山被打得头破血流,胡琏的部队也被叶飞部队堵得无法动弹。2纵、9纵、华野7师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人和圩发起猛攻。一向谦虚低调的粟裕向部队下达严令:

“坚决攻下人和圩,不然受处分。旅、团、营首长不执行命令,就地枪决!”

整编69师被围,正在南京筹备“国民大会”的蒋介石也为之震怒,他亲自打电话给胡琏,要他火速增援。可是胡琏刚刚放下老头子的电话,突然发现人和圩方向的枪炮声渐渐平息了。作为一位沙场骁将,胡琏很清楚整编第69师这回算是彻底玩蛋了。

胡琏所料不差,此时此刻绝望中的戴之奇举枪自杀,副师长、参谋长、副参谋长被我军俘虏。所属第60旅旅长效法戴之奇举枪自尽,预备第3旅旅长和副旅长则死在乱军之中。

至此,宿北战役胜利结束,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1万多人。相比今后华东野战军的历次战役,这次战役的规模不算太大,缴获也没有多么丰富。然而无论是陈毅、粟裕,亦或是毛主席,都对这场战役进行了高度评价。 6park.com


陈毅在写给军委的战役总结报告中说:

“今后问题是山东部队常不安心南下作战,华中部队亦不肯入鲁作战,数月来的矛盾由于战局演变现已解决,今后可集中,从鲁南向南打。”

毛主席在回电中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说道:

“你们应以宿北战役为例,力争打大歼灭战,即每战全部彻底歼敌三至四个旅。”

作为这场战役的直接指挥者粟裕,当时除了总结经验教训外没有多说什么,数十年后回忆起来,认为宿北战役是“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

在敌强我弱的态势完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转折”二字用的的确奢侈。然而在粟裕看来却是实事求是的:

“这仗打胜了,兄弟部队之间就产生了彼此的信任,两支野战军合并后新的领导机构和所属部队也就产生了上下级之间的彼此信任。这一切,都是无价之宝。由于这次战役的胜利,我军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是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的一个开端,对于以后的战局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陈毅、粟裕用宿北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开战以来的不利态势,也是送给华东解放区人民和毛主席的一个贵重的新年礼物。而整编69师的覆灭和戴之奇的自杀,则让筹备国民大会、加冕“总统”的蒋介石十分尴尬。此刻的他无论如何不会想到,随着1947年新年的钟声响起,“胜利”二字会距离他越来越远。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