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胶东兵工:大后方武器弹药的生产基地
送交者: JollyRoger[★★★★周而不比★★★★] 于 2022-01-24 7:17 已读 1659 次 1 赞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位于乳山西北方向马石山南麓山谷之中的诸往镇下石硼村,在革命战争年代是红色堡垒村。12月18日,记者来到下石硼村,只见村子里青砖、黛瓦、石壁、白灰墙的胶东民居保存完好,枪械维修所、兵工厂、新华制药厂、秘密医院、被服厂、北海银行等7处红色遗址已被修复,革命战争大后方红色秘营得以重现。其中,胶东人民兵工历史陈列馆,展示了胶东兵工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创造的丰功伟绩。

这支活跃在胶东半岛的兵工队伍,由初期在乳山崖子村成立的“三军”修械所,发展到9座兵工厂,并有专为兵工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的工业研究室、修理和制造机械设备的制造部、培养人才的工业学校。职工上万人,能自行设计和制造大量的步枪、机枪、掷弹筒、60毫米迫击炮、大口径迫击炮和“九二式”步兵炮,月产数万发各种炮弹、数十万发子弹,以及硝化甘油炸药、火药、硫酸、硝酸、酒精等主要化工原料,生产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供应胶东战场、山东战场以至华东、华北战场,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贡献。

1947年,陈毅、粟裕曾电告中央:华野数十万军队,炮弹、炸药及子弹供应,至少十分之七靠胶东。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1947年,胶东兵工厂就生产掷弹筒4330个、火炮327门、炮弹51万发、子弹424万发;仅1948年一年胶东就生产火炮472门、炮弹96.8万发、100毫米迫击炮弹6.6万发。

《胶东兵工》一书收录的位置略图清晰地标明了乳山崖子、诸往一带是军工机构最集中的区域。据乳山市党史研究中心调查统计,胶东兵工机构在乳山60多个村庄驻扎活动过。

从“一肩挑”发展来的兵工厂

乳山是抗日战争时期划出的县级红色区域,至抗日战争胜利时,党员人数占胶东党政军机关及30个县级单位的十一分之一,是党政军机关及其机构驻扎活动的可靠后方,也是支援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1938年3月,中共胶东特委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到乳山崖子村、马石店村一带休整,总部设在崖子村。当时部队枪支甚少,而且都是从国民党乡校、联庄会、地主家里缴来的,枪支各式各样。为了及时修复打坏的枪支,“三军”总部修械所在崖子村成立,由懂得枪械修理技术的王凤祥、孔宪义、张永德等,加上从宣传队抽调的16人组成。不久,又陆续吸收了一些城市回乡工人和农村手艺人。他们挑着炉担,随部队开进,负责保障修理枪支、复装子弹,并试制手榴弹。随着部队的不断壮大,修械所人员不断增加,但设备仍是“一肩挑”。

这一时期,部队的装备质量低劣,数量也严重不足,一些新组建的连队,有些战士不得不手持大刀、长矛参战。由于武器弹药非常缺乏,仅仅靠缴获敌人的武器来补充已无法满足作战需要,自己生产军火迫在眉睫。

1938年4月下旬,胶东特委和三军总部转移至黄县(今龙口市),决定将修械所编入胶东第一个兵工厂——“三军”第三大队的圈杨家兵工厂,张从周任厂长,周绍明任政委,倪鲁平任副厂长。

随着革命形式的日益发展和人民军队的不断壮大,胶东党组织团结全区人民,克服困难,历尽艰辛,先后在胶东陆续建起五个兵工厂及化学总厂、工业研究室等相关机构,每个工厂都有数百人,主要生产各种子弹、炮弹、掷弹、手榴弹、信号弹、地雷、炸药包等,还生产一部分步枪、机枪、九二步兵炮、迫击炮等,同时维修枪械。

千方百计筹措军需物资

当时的兵工生产,既缺乏技术和人才,又缺少设备和材料,完全是白手起家。困难即使再大,也难不倒兵工战士们。他们采用土洋结合、先易后难、先仿制后生产等灵活办法,凭着聪明才智和机械加工设备,创造了兵工史上的奇迹。没有炸药,他们就用木炭和土硝等制造土炸药,仿照鞭炮引信造出导火索,经过反复试验造出了爆炸力强、杀伤力大、便于携带的手榴弹。

后来,兵工厂从私营工厂征借了机床等设备,还缴获了一批敌伪财产,特别是1941年至1942年胶东军民开展的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战役,消灭了那些勾结日军、专搞反共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和杂牌军,缴获了敌方的几个兵工厂,八路军兵工厂的实力迅速增强。

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后,物资供应更加紧张,兵工厂生产原料来源极其困难,敌人对与兵工厂生产有关的钢、铁、铜、焦炭、硫黄、硝酸、旧电影胶片或照相胶卷等严加封锁。兵工们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筹措军需物资。第一兵工厂老兵工孔宪义只身潜入烟台,在老友近邻的帮助下,秘密筹集到部分硫酸、硝酸钾、石蜡、纸张等物资,设法运回根据地。

中共中央胶东区委、行署和胶东军区对兵工生产非常关心,只要兵工生产需要,就设法予以解决,甚至通过地下党组织和“地下航线”,以及利用敌占区商人,对兵工生产予以支持。

为适应兵工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中共胶东区委和胶东军区十分注重文化教育,创办了从识字班到大学班各种形式的文化技术学校,互教互学,兵工战士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升很快,有力地推动了兵工事业。

由于设备简陋,材料缺乏,也有不少工人在试验和生产过程中,因事故爆炸而牺牲或负伤。他们总结经验,继续工作,从不中断试验和生产。他们研制的各种口径枪、炮,各种规格的子弹、地雷、手榴弹,满足了前线的需要,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多次受到上级通令表彰,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模范。

兵工和人民亲如一家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为了防范敌军的袭击,兵工厂在厂门口、村口和山上多处设岗,情况紧急时,便按预定方案立即疏散隐藏,各组分散到各村。兵工厂一边坚持生产,一边与敌军进行斗争。敌人来了,就紧急疏散设备和物资,投入战斗,与敌人周旋;敌人走了,就抓紧时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努力生产,支援前方。有时敌人在山下“扫荡”,工人在山上坚持生产。有的工人在扫荡中被敌人俘虏,坚贞不屈,壮烈牺牲。

在日寇拉网“扫荡”中,兵工一厂警卫队的一个排在掩护兵工厂转移途中与敌遭遇,英勇战斗,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兵工三厂在敌人进攻时,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巧妙地将工厂“化整为零”,把机器拆开埋藏,把职工分组疏散转移,隐藏在群众家中,使敌人无功而返。险恶的斗争环境并没有吓倒胶东兵工人,在“保卫机器,保卫枪支弹药,保卫工人,保证扫荡后迅速恢复生产”的信念下,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兵工生产中。

兵工来自人民,人民支援兵工,兵工和人民亲如一家。兵工们严格遵守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保证军工生产任务的同时,与驻地人民群众紧密联系。他们向老百姓宣传抗日,成立“炕头学习班”教文化、教唱抗战歌曲,帮助房东、烈军属、孤寡老人挑水、扫院、推碾、砍柴、喂牲口、耕地、收割。老百姓生病了,兵工厂医务人员为其免费治疗。节日里,同群众一起敲锣打鼓,扭秧歌,演节目,军民联欢,共同庆贺。

兵民是胜利之本。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爱护,是胶东兵工事业能够在艰苦困难的战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政府对兵工厂全力支援,军工烈属同受优待。当地群众舍生忘死,千方百计保卫工厂安全。因战时条件恶劣,兵工厂所在地绝对保密。兵工厂每驻一地,民兵都是立即站岗放哨,保卫工厂安全。敌人一有动静,老百姓就来报告,使兵工厂能及时做好应付或转移。老百姓主动腾出房屋给工厂做厂房、宿舍和食堂,把战士工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由于敌人的封锁,生产原料紧缺,抗日热情高涨的群众为支持兵工生产,主动搜集废铜旧铁送到工厂,铁锅、犁耙、供器、铜元、箱子和柜子上的铜饰件,以及妇女心爱的首饰、小孩的“长命锁”都被贡献了出来。

兵工厂劳力不足,青壮年农民便到兵工厂抡大锤,摇大轮,拉风箱。识字班的女青年义务帮忙剪碎电影胶片做无烟发射药。兵工厂缺少储存物资的库房,村里党员和积极群众的家就成为库房,很多老百姓就在家中挖个地窖,帮助兵工厂隐藏物品。工厂需要保卫、警戒,党组织就带领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支持,随时为工厂巡逻、放哨,帮助保管、埋藏和转移设备、物资。敌人无数次“扫荡”“清剿”,但由于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兵工厂的物资和军工产品从未受到大的损失。

1942年冬,日军“扫荡”到兵工一厂驻地凤凰崖村,他们抓到一位老人,强迫他领路去挖掘埋藏的机器设备,老人便带着七八个敌人向山里走去。在兵工厂预先设好的雷区里,老人停住了脚步,说:“机器就在这里,你们挖吧。”霎时间,被踩响的地雷发出了连续的爆炸声,可敬的老人和敌人一同倒在了血泊中。工厂物资安然无恙。

适应作战扩大生产

1945年8月,胶东军区根据形势发展,决定“继续扩大发展军工生产以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在崖子村成立兵工总厂。9月,胶东军区兵工总厂召开生产会议,贯彻以生产弹药为主的方针,调整了组织机构,使生产专业化,并在工厂管理上进一步制度化,使各厂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为加强对军工产业的组织领导,1947年5月,胶东军区兵工总厂改编为胶东军区军工部,仍辖7个工厂和1个研究室。在支持孟良崮战役中,兵工一厂全厂职工七天七夜不休息,突击生产,支援前线,月产掷榴弹36507发。1948年全年生产掷弹筒2553门、掷榴弹504780发。1949年全年生产掷榴弹506770发。这时第一兵工厂职工达886人,机器设备达170多台。

随着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节节胜利,1948年9月,华东财办工矿部第二军工局以胶东工业研究室学员队为基础,扩建成立胶东工业学校,校址在崖子村。

从1938年成立修械所,尔后相继成立兵工一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等多个兵工生产单位,胶东兵工人员总数达到1.1万余人,成为山东军工的生产主力,华东军工的主要部分,生产的大批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供应胶东、山东以至华东、华北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极大作用。1946年7月至1949年9月,胶东军区又先后建立兵工六厂、七厂、八厂、九厂。胶东兵工厂及广大人民群众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不可磨灭的功绩。

1949年7月,根据全国兵工减产转业会议精神,胶东各兵工厂完成了肩负的历史使命,先后或转产或被兼并重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贴主:JollyRoger于2022_01_24 14:42:29编辑
喜欢JollyRo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