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85年邓小平南巡,解开了许世友48年的心结,许:我死后可以瞑目了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2-06-27 8:42 已读 1592 次 2 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在南京逝世。

当时,一封请求土葬的电报直达中央。

此举违背了1956年毛主席带头签下的火葬倡议。

经中央研究,邓小平拍板:“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许世友将军成为建国后唯一一位土葬的高级将领。

邓小平评价许世友:

“他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邓小平签发的特殊通行证,更是特殊中的特殊。

不仅如此,在许世友逝世前,邓小平南巡时,点名要见许世友,并且解开了许世友困惑48年的心结。 6park.com


6park.com

许世友感慨:“我死后可以瞑目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许世友在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对祖国和人民是有大功的。

是什么心结,竟让许世友为此困惑长达48年之久?
与母亲分离20多年

许世友,1905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家中贫苦,兄弟姐妹八人。

对这个贫苦的家庭来说,想要养活八个孩子,无疑是太难了。父亲产生了卖子的想法,还是母亲坚决反对,才留下了许世友。

仅仅八岁大的时候,母亲就将许世友送到了少林寺,做杂役弟子。在随后的八年时间里,许世友在少林寺学了一身本事,尤其擅长拳法和大刀。

直到16岁那年,许世友才离开少林寺,回到家中。

这时候,父亲已经病逝5年。八个兄弟姐妹,陆续夭折,仅剩许世友一人,与母亲相依为命。

年仅16岁,个头高大,皮肤黝黑,一身腱子肉,长得十分精壮。

看着骨肉如柴、步履蹒跚的母亲,许世友一下子跪倒在母亲身前:“娘,俺让你受苦了。”

从那时起,许世友便不打算与母亲分开,想要在母亲身边尽孝。

可很快,年轻气盛、嫉恶如仇的许世友就惹祸了。

在乡下,有一恶霸,经常欺负乡里乡亲,对许世友的母亲,也是动辄打骂。这人的恶行,激怒了许世友。

本想教训对方一顿,哪成想,两拳下去,那人就一命呜呼了。见到对方如此不扛揍,许世友也懵了。

虽然身处乱世,死人是常有的事,可老百姓动手打死人,是要偿命的。这下子,母子两人都犯了难。没办法,只能先逃命再说。

本想安心守在母亲身边尽孝,可造化弄人,只能无奈离去,等将来混出名堂,再回家尽孝。当时母子俩不会想到,这一别,再相见已沧海桑田,整整相隔28年。

离开母亲后,许世友辗转多地,躲避抓捕。也是在这一时期,更加深切感受到了人民疾苦。到处是穷困潦倒的民众,到处是剥削和压迫,心中埋下对资产阶级和腐朽政权仇恨的种子。 6park.com


6park.com

1927年,许世友遇到了红军,红军的理念深深吸引了他,他毫不犹豫跟着红军走了。

从此,走上革命之路。

许世友身强体壮,作战勇敢,很快,就从一个小兵,一路成长起来。

1936年,红军长征即将结束,红一、红四方面军将胜利会师。胡宗南布下重兵,试图阻止红军会师。

许世友率红四军第四师团,拼死抵挡敌人两天两夜的疯狂进攻,终于顺利打通会师通道。可以说,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许世友是立下大功的。

同时,也是在这一红军史上的关键时期,许世友做下一些错事,让他一度质疑自己,甚至形成了心结。

人无完人,何况许世友的性格颇具“绿林气息”,一时做错事也是难免的。好在有毛主席的爱护,对其公正对待,才让党没有损失这位上将。

随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许世友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许世友想回老家,看望母亲。但当时国内形势依然严峻,蒋介石一边打着和平谈判的幌子,一边在解放区搞摩擦,试图挑起内战。

当时已经担任东线兵团司令员的许世友,自然没有时间远赴湖北去看望母亲。

随后,内战爆发,一场场大小战役打下来,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终于迎来了和平。

许世友迫不及待让儿子将母亲接到北京。

20多年了,母子俩终于相见。看着年迈的母亲,在众多官兵面前,许世友毫不犹豫朝母亲跪下,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娘!”

老人仅在北京短暂生活一段时间,就因习惯农村生活,不适应城里的生活气息,回到老家生活了。
毛主席爱将

1952年,许世友请假回了一次许家洼老家,探望母亲。

离家多年,家乡早已经变了模样。山间小路上,看着骨瘦如柴的母亲,瘦弱的身体,挑着一担柴,迎面走来。

许世友控制不住心中的悲伤,再次跪倒在母亲面前。

“娘,为了国家和人民,儿子不能生前尽孝,我死后一定要葬在母亲身边,为您守坟。”

男儿有泪不轻弹,天不怕地不怕,戎马一生的将军,见惯了生死离别,却在母亲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许世友是至忠至孝之人。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国家大业,许世友选择大义,只期望死后再陪伴母亲。 6park.com


6park.com

当时许世友已经是山东军区司令员,军务繁忙,只在家待了几天,就匆匆离去,回到岗位,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但是,这一次回家探亲,“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想法却深埋心中,让他始终牢记。

直到1965年,许世友收到母亲病危的电报,还没等他交代完工作,赶回家乡见母亲最后一面,母亲就去世了。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许世友“死后尽孝”的执念。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期间,一份《火葬倡议书》引发热议。

共产党人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封建迷信,要彻底打破。很快,在毛主席、朱总司令等国家领导人的带头下,共有150余人签下这份倡议书。

当时参加会议的领导人几乎都签字了,唯有一人,默不作声,拒绝签字。这个人就是已经受封上将军衔的许世友。

因为他当时脑海中,一直回荡着那八个字,“生前尽忠,死后尽孝”,以及母亲佝偻着身子,独自生活的场景。这些画面让他下定决心,找毛主席申请,特批自己土葬。

随后,会议间隙,许世友找到毛主席,表达自己的想法。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是许世友的“执念”。

毛主席很了解许世友的秉性、为人,知道他要是下定决心做的事情,宁可受处分,也不会改变。最后,只是无奈一笑,说道:“你呀,就是个和尚。”

毛主席对这位唯一的“和尚将军”还是很宽容的,同意了他的请求。

毛主席是许世友一生中最敬重的领导人,两人渊源很深。

当年长征结束,红军胜利会师,许世友立下了大功。但是后来他犯了错。

当时有人建议,直接枪毙许世友。但最终,毛主席还是公平公正处理了此事,救下了许世友,只判其一年半有期徒刑。后因战争形势严峻,提前出狱,参与大战。

这件事,也是许世友一生耿耿于怀的,为曾经冲动所犯下的错误,心有郁结。

但毛主席的伟大胸襟,公正对待每一个战士,让许世友一直铭记在心。

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当兵三年无孝子,自古忠孝难两全,我活着一直要忠于毛主席,死了要葬在母亲身边尽孝,这也算两全”。

许世友作战是员虎将,但他有个战场大忌,酷爱喝酒,尤其最爱茅台酒。

毛主席不怕他喝酒误事,“纵容”他。但许世友却向毛主席保证:战前布阵不喝,战斗打响不喝,打败仗不喝。

许世友“三不喝”与“三跪母”一样,被后世津津乐道。

许世友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毛主席。其一生的成就,与毛主席的教导密不可分。

毛主席曾允许许世友带枪,住进中南海。一住,就是40多天。可见毛主席对许世友的爱护和信任。

毛主席对许世友的性格、秉性知之甚详,用这样的方式,无声地向世人证明许世友的忠诚。

在许世友家,门前贴着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可见许世友对忠诚的看重,对国家、党和人民的忠诚,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解开心结

1973年,是我国历史进程中比较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正式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6park.com


6park.com

邓小平复出后,主抓军队建设。根据毛主席“军队要整顿”、“要准备打仗”的思想,大抓备战和训练,对部队进行了全面整顿。

当年,许世友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对邓小平提出的军队整顿建议,大加赞扬,坚决拥护。

1976年4月,为了保护邓小平的安全,许世友将邓小平接到广州居住。

在那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许世友操办了邓小平的一切生活需求,并负责保护邓小平的安全。

也是在这一年里,两人有了深入的了解。

1978年,越南因中苏关系紧张,不顾我国支援打跑美帝的恩情,为了讨好苏联,获得更多的援助和支持,在我国边境地区不断施压,频频制造矛盾,甚至出兵袭扰。

邓小平征求许世友对越发起反击战的意见,并于同年12月正式下达命令,由许世友担任总指挥,准备发起对越反击战。

当年,许世友已经70余岁,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披甲上阵。

任命许世友为总指挥,邓小平主要考虑到,从广州军区出兵越南,路程上最为便捷。同时,许世友一生参加大小战役无数,有极其丰富的大战经验,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邓小平“小朋友(越南)不听话,就要打屁股”的指示下,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历时28天,战争结束,一举打掉了越南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边境地区数十年的和平。

对越反击战胜利后,许世友深感年岁已高,于是有了退居二线的想法,向邓小平请假去南京撰写回忆录。

当时,在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设立了顾问委员会,许世友担任副主任,并且中央已经在北京为许世友准备了住处。

但许世友表示,人生七十古来稀,他都是快要八十岁的人了,不应再揽着权力不放手,没有精力再去做那么多的事情,于是向中央请求退下来。

就这样,许世友向中央提交了申请,主动退居二线,前往南京回忆自己的一生。

到了南京后,居住在中山陵8号,开始撰写回忆录。除了出席一些必要活动,已不再主持重要工作。

当时的许世友,除了写回忆录,还一直惦记自己的身后事。入土为安、死后尽孝的执念,多年来一直没有放下。

他让儿子给自己准备一口棺材,并要求儿子在自己死后上请中央,希望回归故土,葬在母亲身边。

因为那时毛主席已然逝世,许世友担心自己去世后,无法土葬。所以先行交代好儿子,自己去世后向中央提出申请。

许世友去世前的几年里,除了撰写回忆录,就基本不再参加工作。每天散散步、钓钓鱼,与一些老战友回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过起了隐居生活,怡然自得。

期间,很多的国家领导人、战友、部下,路过南京,都会到他这里来看望他。

1985年1月,许世友接到一通重要电话。时任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告知许世友,邓小平南巡,将要途经南京,抽出时间要去看望他。 6park.com


6park.com

许世友很激动,当即表示:“我一定要亲自去迎接小平同志。”

老将军已经80高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身患肝癌,不宜舟车劳顿。韩培信劝阻许世友,不要去车站。

但许世友却说:“小平同志路过南京前来看我,我是一定要去车站迎接的。”

无奈之下,韩培信只得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请韩培信转达:“我虽然比你年龄大,但身体比你好,就在南京住处见面吧。”

2月1日,两位老人终于见面了。

两人从国家大事,改革开放,谈到彼此身体状况,以及近来所做的事。

聊得尽兴,时间飞快。

邓小平邀请许世友一起吃饭,并拿出了准备好的一瓶茅台酒,这是许世友的最爱。

“今天带来的茅台,是八十年陈酿,为你庆祝八十大寿。”许世友很激动,邓公亲自给自己祝寿,倍感荣耀。

席间,两人聊起革命历程。

许世友不禁感慨,年少时冲动,失手打死恶霸,逃命路上遇到红军,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戎马倥惚数十年,战斗一生谈笑间。

从一个活不下去的穷苦农民,成长为开国上将。不得不说,人生际遇,变幻莫测。

聊到当年的红四方面军,以及张国焘问题的时候,许世友详细讲述了当时的事情经过。其实,许世友性格耿直刚烈,与人意见不合时,只会直白表述,很容易得罪人。同时说话不会考虑那么多,他讲的话,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邓小平听后,对当年事件做出评价:“你在那件事上是有大功劳的。”

许世友激动道:“您这句话,解开了我48年来的心结,我死后可以瞑目了。”

晚饭结束,两位老人拍了张合影,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这也是两位老革命家的最后一次见面。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在南京逝世。

遵其遗愿,在邓小平的特批下,许世友实现了“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心愿,安葬在家乡,陪伴在母亲身边。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