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带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2-08-08 23:26 已读 2056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一带,从元大都算起,有大概七百多年历史。历史上这一带有不少富有特色的建筑和构筑物,城市空间和现在完全不同。

中国古代的都城,一般分为宫城、皇城、都城几个层次。宫城由皇族居住。皇城由王公大臣居住,包含一些重要的国家机关,并为皇室提供活动场所。在唐朝、金朝的皇城图中,都能找到这样的结构。

下图为唐长安城平面图: 6park.com

6park.com

下图为金中都平面图: 6park.com

6park.com

元代以前的各个朝代都在宫城和皇城之间设置宫廷广场,广场是半封闭的,老百姓可以进入。下图为唐长安城的宫廷广场位置示意图: 6park.com

6park.com

元朝模仿了前朝的做法,但是把宫廷广场移到了皇城以外。并把这个广场做成了全封闭空间,不允许老百姓进入。这相当于把皇城的范围向南延伸了一块。

元大都的丽正门和灵星门之间有一条御路,即宫廷广场。御路两侧是千步廊。具体布局见下图: 6park.com

6park.com

明代沿用了元代的做法,并把“I”字型广场扩建成为“T”字型。见下图: 6park.com

6park.com

T字型一横的两头尽端,是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长安左门以东是东长安街,到东单为止。长安右门以西是西长安街,到西单为止。

明清时期,位于东边的长安左门,被称为龙门,金榜题名的进士在殿试之后,从这里离开皇城。

位于西边的长安右门,被称为虎门,死刑犯被皇帝裁决后,从这里出去示众,并押赴刑场。

下图为1917-1919年长安左门外的情景: 6park.com

6park.com

下图为1930年的长安右门全貌: 6park.com

6park.com

在T字形一竖的底部,是明朝的“大明门”。大明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用国号命名的门。这座门是皇城与市井的分界。

“大明门”在清朝叫“大清门”,在民国叫“中华门”,都是同一座门。下图为二十世纪初大清门的照片。 6park.com

6park.com

T字形的北边正中,是“承天门”。承天门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建成,在清朝被改名为“天安门”。在明清两代,天安门是皇帝颁发诏令的地方。1911年溥仪退位的诏书也是在天安门上宣读的。

天安门南侧有外金水桥,皇城里边有内金水桥。对于金水桥的来历,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为木桥,景泰三年(1452年)换成了石桥。

从现在的卫星图上也能看到内外金水桥。见下图: 6park.com

6park.com

明朝时期,从正阳门到宫城内部的皇极殿之间约1700米,沿轴线依次建设了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皇极门。见下图: 6park.com

6park.com

明朝时期,宫廷广场的东西两侧聚集了全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大体按照“文东武西”排布。见下图: 6park.com

6park.com

清朝延续了这个格局。在下图中能清晰地看到棋盘街和千步廊的位置。见下图: 6park.com

6park.com

需要注意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宫廷广场“T”字形的一横被延长了。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外,又各建一门,俗称“外三座门”。下图为1887年(光绪年间)的北京局部地图。比例不是很准,但基本能看清宫廷广场一带的布局。 6park.com

6park.com

这个“T”字形结构一直被保留到建国前。从1914年的北京地图上仍旧可以清晰地看到长安左右门和外三座门。见下图: 6park.com

6park.com

下边具体说说千步廊。明清时期的千步廊,东边是选拔官吏、进行科考的地方。西边是审判犯人的地方。下图是清代千步廊的平面布局图: 6park.com

6park.com

下图为千步廊的老照片: 6park.com

6park.com

侯仁之在《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中,把宫廷广场和千步廊的作用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皇帝选拔顺才以维护其统治的地方,另一方面是镇压人民反抗以巩固其封建秩序的地方。

在清代,大清门和正阳门之间的空地被称为“棋盘街”,是老百姓活动的地方。

棋盘街周边店铺密集,商贾汇聚,有各种活动,非常热闹。这里是明清时期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下图为棋盘街1901年的照片,照片是从南往北看的,能看到后边的天安门。照片的中间是大清门。 6park.com

6park.com

每当皇帝出宫举行大典时,御林军会驻扎在棋盘街。

棋盘街的南边是正阳门。明朝改建元大都时,把南城墙南移,并新建了正中的城门。一开始沿用元朝丽正门的名称,后来改名为“正阳门”,这个门是明清两代内城的正门,被称作“京师九门之首”。

明清时期这个门也是专门给皇上出入用的,臣民都不能涉足。

正阳门经历过多次毁坏和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正阳门,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的。下图为1900年“庚子事变”后复建的正阳门箭楼、瓮城、闸楼、城楼全景图。 6park.com

6park.com

宫廷广场、千步廊、三座门、正阳门等建筑,全部都是为皇帝服务的,是封建王朝的皇权统治的体现。

二十世纪初,随着清朝灭亡、时代变迁,宫廷广场以及它周围的一系列建筑慢慢被拆除。

民国时期,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两侧的红墙于1912年被拆除。1913年千步廊被拆除。1915年正阳门的瓮城被拆除。

中国建国后,长安左门和右门于1952年被拆除。1955年宫廷广场剩余的城墙被拆除。1958年棋盘街被拆除。1959年随着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大清门被拆除。

到五十年代末,宫廷广场及相关建筑就被拆得差不多了。天安门广场的规划和建设,使这个地区的空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天安门广场经历过三轮方案编制工作和四次较大规模的改扩建。

第一次改扩建是从1950到1958年,这期间的主要内容是建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0至1954年,天安门广场进行了第一轮方案编制,形成了十五版方案。这些方案对于广场性质、周围建筑规模、广场尺度等内容提出了多种建议。

第二轮方案编制于1955年,共有10个方案。第三轮方案编制于1958年,形成了7个方案。下图为第三轮的几个过程方案: 6park.com

6park.com

最终由北京城市规划管理局形成了实施方案。见下图: 6park.com

6park.com

1958年到1959年,天安门广场根据实施方案开工,1959年9月改建完成。这期间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也被建成。这是第二次扩建。

第三次扩建是在1975年,主要建设了纪念堂。第四次改扩建是从1998年到1999年。广场上的混凝土砖全部被换成了花岗岩,照明、绿化等内容也同步被改善。天安门广场基本形成了现代的样子。下图为天安门广场近年来的照片。 6park.com

6park.com

历史上,天安门广场一带是皇城和都城的交汇点。在当代,这一带是北京的中心。天安门广场建筑和空间的变化,即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也是整个北京城变迁的一个缩影。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