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她21岁经罗荣桓做媒嫁谭政,55岁大笑而死,4年后谭政闻之而哭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2-11-24 8:53 已读 1151 次 2 赞  

hgao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在开国十大大将中,谭政似乎没有多少传奇故事,甚至被人认为最不能“打”的,没有粟裕或者徐海东等人那么英勇善战。但如果你认为他不重要就错了,他其实功绩很大,在十位大将中,他排在陈赓之后、肖劲光之前,位列第五,只是他很低调,所以才不够“传奇”。谭政不仅资历老,功绩卓著,尤其是,他以文化韬略著称,类似于十大元帅中的罗荣桓,他主要以军中的政治工作为主,多担任政委或者政治部主任之类。但这个职务在军队中无疑是很重要的。



本文要讲述的谭政的爱情故事便跟罗荣桓有关:她21岁经罗荣桓做媒嫁31岁谭政,55岁时大笑而死,4年后,谭政闻之而哭……

(一)他的婚姻从幸福的“包办”开始

旧时的婚姻多数都是父母长辈包办的,包办婚姻大多不幸,夫妻两人在一起是为了过日子,而爱情的因素往往被降到最低,甚至是零。谭政也不例外,他18岁结婚,当时妻子才15岁,他的婚姻也有强烈的“包办”性。之所以这个“包办”打引号,是因为不纯粹是父母包办的,其中包含了一些自由恋爱的因素。谭政的妻子陈秋葵系出名门,是赫赫有名的将军陈赓的妹妹。两人自小有青梅竹马之谊……

谭政于1906年6月14日出生于湖南湘乡楠竹山村的一个耕读世家,其父谭润区是个有一定学问的乡绅和老学究,所以谭政自小被取名谭世铭,后又被取号举安。不管是“世铭”还是“举安”,都可以看出父亲的传统文化思想很重,所以,谭政的第一次婚姻注定有了被“预设”的可能。

辛亥革命后,谭政的家乡也在提倡新学,其父谭润区也被新式学堂东山学堂聘为国学教员。但谭润区本身封建传统思想很重,他并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到这儿读书。所以谭政6岁时被送到七星桥谭家祠堂的蒙馆读书。蒙馆是谭氏家族为子侄们开的私塾。对于谭政来说,他不能进新式学堂是不幸的;但有幸的是,他在私塾里结识了陈赓。从那时起,他就同大他三岁的陈赓成了铁哥们。

陈家和谭家也算世交,不过陈家的历史更为“显赫”一些。陈赓的祖父陈益怀曾在曾国藩麾下效力,是一位著名的湘军将领。做为一名武将之后,陈赓自幼“尚武”,也有一些“拳脚功夫”。这样,谭政和陈赓这哥俩就经常在一起切磋,你帮我练字,我帮你练武,无话不谈。

不过,相对谭政的文质彬彬,陈赓是个淘气包,他不好好学习,经常想着玩,当然思想也十分活跃,总想着从私塾里逃出去,见见大世面。幸运的是,陈赓之父陈绍纯思想比较进步,因此,陈赓在蒙馆只读了三年书,便被父亲送到了新式学堂东山学堂读书。讽刺的是,谭政之父在东山学堂任教,却禁止儿子到那儿读书,为此,谭政心中很是不爽。

由于新学兴起,蒙馆后来解散了,但谭政并未因此而去上新学堂。当时陈赓的祖父陈益怀办的私塾还幸存,这样谭政又被父亲带到陈家私塾。这个很有戏剧性,当初陈赓到谭家私塾读书,此时谭政又到陈家私塾读书。但对谭政来说很是郁闷,哥们陈赓去了父亲执教的新学堂,而自己却回到了陈赓爷爷的老学堂。不过谭政在这里却因祸得福,收获了爱情。

当时谭政是寄读在陈家的,也因此结识了陈赓的妹妹陈秋葵。陈秋葵小谭政三岁,长得很可爱,而且聪明伶俐。谭政在陈家读书时,同陈秋葵经常接触,二人也成了青梅竹马的好伙伴。谭政更加幸运的是,在陈家,他接受了陈赓父亲的新思想启蒙,让他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冲动,他期待着有一天,也能像陈赓那样去接受新式教育。

谭政在陈家读了三年书,“毕业”回家时,陈秋葵也是依依不舍的。当时的陈秋葵已经是亭亭玉立一个美少女了,情窦初开的谭政也很有点伤感。

回到家后,谭政求父亲,也想到东山学堂读书。父亲当然不允,他恐怕儿子接受新思想后也学陈赓那样窜了。陈赓在东山学堂读书仅一年多,就跑出去参加革命了。无奈,谭政便去求陈赓父亲陈绍纯去做自己父亲的工作。

谭父回答陈绍纯,说儿子想去上学也可以,但要他先结婚成家再说。他以为能用媳妇栓住谭政。

陈绍纯一听,正中下怀。他早看出谭政同自己的女儿陈秋葵有情,而且他也喜欢谭政,所以他趁机提出两家结亲:“要不,让你家小子娶了我家姑娘?”

谭父一听,这事也挺美,两家本就关系很好,门当户对,就答应了。于是,谭政和陈秋葵就被双方家长定了亲。然后,谭政便获得了去东山学堂读书的机会。

谭政在东山学堂大开眼界,接受了革命思想。两年之后,他毕业回家,父亲便让她同陈秋葵完婚,此时是1924年,谭政18岁,陈秋葵才15岁。

因有感情基础,所以即便父母包办,谭政同妻子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为了拴住他,父亲还给他找了个小学教师的工作。可“金麟岂是池中物”?两三年后,谭政就在家呆不住了,他也想同陈赓那样出去闯荡,干一番事业,就同妻子陈秋葵合计着要走。

陈秋葵也是很识大体的人,也不想把丈夫困在家里,所以就给哥哥陈赓去信,让陈赓帮谭政一把。后来陈赓回信,为谭政进行了指点。就这样,1927年春,谭政步陈赓之后,走上革命道路。为此,父亲谭润区还大为生气。


谭政走后,可苦了妻子陈秋葵。公公怪她没管好丈夫,对她没好气。于是在家里她便承担了所有的家务,生活十分辛苦。后来她积劳成疾,病倒在床。谭政走后,再也没有回来,只是寄回去一封信。陈秋葵接到信后,一遍一遍地读,对丈夫十分思念。

后来她的病越来越重,可丈夫一点消息也没有,她只有把那封信拿出来反复地读,读一次哭一次。最后她在重病和对谭政的思念中不幸离世,死前胸口处还捂着谭政给她的那封信。那年她年仅20岁……

(二)她的婚姻从不幸的“包办”开始

对于谭政来说,他被“包办”的婚姻是幸福的,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好妻子陈秋葵;尽管这段婚姻悲情而终,但对爱情本身来说,它是纯美的。然而,对于谭政的第二位妻子来说,她的第一次婚姻却是不幸的“包办”。

她叫王长德,1916年秋出生于四川阆中水观镇一个贫苦的农家。她小时候也读过几天私塾,但不久因家境困难而辍学,不幸的是,她还被父母包办,给人当了童养媳。

在婆家,小小年纪的王长德吃尽了苦头,她被当丫头使唤,天天起早贪黑地干活,还经常受到公婆的责骂。不过王长德性格倔强,再加上她毕竟读过几天书,开悟得早,就不甘这样过下去。于是她的机会来了。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转战到四川阆中,在王长德的家乡水观镇附近建立了中共阆南县委,以及阆南苏维埃政府。家乡人闹起了革命。那时的王长德已经17岁,她鼓起勇气,找机会冲出婆家的牢笼,毅然参加了红军。

王长德长相出众,而且性格活泼,虽没有什么文化,但爱唱爱跳,很受红军战士们的欢迎。她表现积极,不久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继而又担任了中共四川省委川北道委巡视员。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伤员增多,部队扩充医院,王长德被调入工农红军总医院,并担任连长。之后,她跟随红军进行了长征。红军在长征途中同敌人进行了许多恶战,伤病员不断增加,王长德在医护方面尽职尽责,被大家亲切地叫“连长姐姐”。

红军进入藏区后,因为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人员死伤十分严重,王长德的任务就更重了。她一方面要照顾伤员,一方面还要担负宣传动员工作。伤员们断炊了,她还要省下自己有限的口粮给他们吃,自己不惜以野菜、树叶、草根充饥;伤员们的鞋坏了,她给他们修,甚至把自己的鞋脱下给伤员。那时,队伍里极其少量的女兵真的太不容易了,她们对于广大战士们来说,有时候甚至就是母亲般的存在。而王长德在这上面做到了最好!

王长德还是一位英勇的巾帼英雄。1936年1月,她被任命为大金川省委侦察队队长。一次,她亲自带领侦察队追击一伙顽匪,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生擒了土匪头子扎布冬西,还缴获了大批金银、麝香等战利品。

王长德从不幸的包办婚姻开始,一步步走向人生的灿烂。当她随红军到达陕北后,遇见了似乎是命中注定的爱人谭政……

(三)痴情男遇上热情女

谭政走出家庭后便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27年9月,他曾参加著名的秋收起义,接着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后曾调任红4军前委秘书,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协助毛泽东起草过不少重要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10月,红4军第三纵队在广东梅州的战斗中,纵队党代表罗荣桓身负重伤,时任纵队队委秘书的谭政,奋不顾身冒着枪林弹雨冲了出去,和几位战友把罗荣桓抢救下火线,保住了这位未来的开国元帅。

后来,谭政还参与指挥了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长征时,他也参加了多次战斗,并且写了不少报告和通讯,比如《最好一道封锁线》等,对于鼓舞红军的士气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后来他还写出了《关于红军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工作的意见》的报告,是提出我军政治工作转型的第一人,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赏。

红军结束长征到达延安后,谭政到抗大学习,此时他遇到了王长德。

跟那时的大多革命者一样,王长德也单身了多年。他出去参加革命数年之后曾回了一次家,当得知妻子已经去世时,他失声痛哭:“她是个贤妻啊……”自此,痴情的他陷入对爱人的无限伤痛之中,多年不谈情事。

1937年,谭政已经31岁,可他还是没有考虑自己的婚事,因为结发妻陈秋葵在他心中的地位一直没有磨灭。

不过,做为谭政的上级领导,时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一直关心着他的事情。他和妻子林月琴商量,要为谭政介绍对象。于是林月琴便推荐了王长德。

当时王长德到延安后被安排在中央党校学习,她不仅学习努力,多才多艺的她表现很突出,学校组织歌咏比赛她经常担任指挥。她性格开朗,同志们经常听到她高歌具有川北民歌风味的《送郎当红军》等革命歌曲。在文艺晚会上,她的歌声十分出彩,曾多次受到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称赞。

林月琴那时也在中央党校学习,两人不仅同学,而且亲如姐妹,无话不谈。她早就想给这位小妹妹介绍个对象了,只是没有合适的。此时,当罗荣桓提到谭政时,她也认为二人很般配,于是就找机会同王长德说了谭政的情况。

这边,罗荣桓也找了谭政。他知道谭政这人痴情,忘不掉结发妻陈秋葵,之前屡次给他提这事,都被推掉了。这次,他干脆来个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小谭啊,我给你介绍个媳妇吧?”

“罗主任,你别再拿我开玩笑了。我都这把年纪了,再说已经结过婚了,还找啥媳妇呢。”谭政还是老样子。

“这什么逻辑?谁说结过婚就不能再结了?我知道,你这人痴,可秋葵妹子不是已经去世十几年了嘛!你一个人也挺不容易的,该找一个人照顾照顾自己了!”罗荣桓一脸严肃的样子。

“嘿嘿。”谭政红着脸干笑。

罗荣桓接着关心地说:“上次我遇到陈赓时,他还拜托我给你留意寻个对象呢。你大舅子都同意了,你还有什么顾虑呢?”

要说也是,罗主任做为自己的老首长像长兄一样关心自己,自己老拗着也不是个事。于是他终于让了一步,说:“那好,这次就听首长的。不过,先见下面再说吧,我怕……”

“这才像个样子嘛!”罗荣桓拍拍谭政的肩膀鼓励道。

而林月琴这边则容易得多。她也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妹子,姐姐今天给你介绍个对象,可不准反对啊!”

王长德噗嗤一笑,性格开朗的她也不拘谨,而是“直接单刀”:“姐姐,是谁啊,不会是一个老头子吧?嘻嘻!”

王长德倒是聪明。那时由于战争原因,红军中的一般战士根本没有机会谈婚论嫁。再者纪律也不允许,当时军中有规定的“二八五七团”结婚标准,即须年满28岁,5年党龄,7年军龄,团级以上干部的人才允许结婚,所以有资格找对象的都是有一定资历的指战员;而这些指战员大多忙得要死,也很难考虑自己的婚事,再说,毕竟女兵也太少了。所以当时军中有不少干部都是大龄了,还是光棍一条,一个一二十岁的年轻女战士嫁三四十岁的“老头子”真不罕见。

一听王长德这话,林月琴笑了:“看你说的,你姐我能给你说个老头子吗?不瞒你了,就是政治部组织人事部的部长谭政同志,你应该知道他吧。”

王长德当然知道谭政大名,她在党校学习过谭政写的文章,对谭政的才华十分佩服。

不待王长德答话,林月琴便接着介绍谭政:“谭政本是个书生,但他参加革命早,参加过秋收起义,上过井冈山,是个坚强的革命者,是个好同志啊!虽然他以前结过婚,但是前妻已经去世了十几年了,一直没有再找。我觉得你们俩挺合适的!”心直口快的林月琴把谭政的老底都抖了出来。

本来王长德还有点犹豫,可当她听说谭政前妻去世十几年一直没有续弦(林月琴和丈夫罗荣桓对谭政都说的不够准确,其实当时陈秋葵去世有八九年时间),觉得这是个重感情的男人,靠得住,就有点动心了。于是她也干脆:“姐,那我就听你的!”

不久,在罗荣桓夫妻的特意安排下,谭政和王长德就有了一次“邂逅”。那次谭政到罗荣桓家玩,正好遇到了王长德。中午两人便留下吃饭。毕竟两人都是过来人了(王长德做童养媳当然也不是白当的),席间二人也不太拘谨。王长德的开朗大方令谭政心中的坚冰“解冻”;而谭政的正直和博学也令王长德由衷地钦佩和欣赏。于是两人便开始正式交往了。

令罗荣桓夫妻意外的是,谭政和王长德的事情发展的非常顺利,不久二人就向组织递交了结婚申请。


1937年5月底,31岁的谭政和21岁的王长德举行了婚礼。那天,耀邦、肖向荣等不少老同志都来贺喜。同样,晚上大家还在一起吃了一顿喜面条。那时候,条件差,有白面条吃已经不错了。

(四)分离再分离

后来,王长德经常开玩笑说谭政是个书生气十足的呆子。事实上,性格开朗活泼的她很喜欢谭政的儒雅和沉稳,二人性格互补,堪称绝配。婚后二人十分恩爱。只是因为战争原因,那时多数结婚的将军都经常同妻子分离。

而这一点上,谭政表现得尤为明显。他同结发妻陈秋葵也是刚结婚不久就分开,一分开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他同王长德结婚后也是聚少离多。而且同他跟陈秋葵一样,后来,二人也有一次长时间的离别,离别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本来,相对于其他将帅,长期做政治工作的谭政直接到前线战斗的机会不是太多,他和妻子相处的机会是多一点的。这是他们的幸运。他们的问题出在和平年代。

建国后,谭政随四野接管武汉,当时他担任中南军区及四野军政委等职,妻子王长德也跟随到武汉,任中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校长。1955年,谭政被授大将军衔;1960年,王长德被授大校军衔(她是十大大将的夫人中拥有军衔最高的),夫妻二人相处和睦,育有2子1女,两个儿子后来都参了军,女儿考上了福州大学物理系,一家人生活还挺幸福。但后来还是出事了。

令人意外的是,做为妻子的王长德先遭遇坎坷。上世纪50年代末,心直口快、性格耿直的王长德,对当时的“大yuejin”中形成的浮夸之风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为此她受到严重批评。当时她感到委屈,为什么自己说了实话不被人理解呢?当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只有安慰她,最后他向有关部门申诉,才使妻子得以恢复名誉。

但不久,谭政也出了问题。1959年,庐山开会后,林彪主持军委工作,他向彭德怀和黄克诚等人发难;同时,谭政也因不随波逐流,同林帅不和,受到排挤和打击,被撤销了军委常委和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之后又被调离军界接受“审查”。到1965年,谭政被调离北京,到福建担任第五副省长。

谭政受不公平待遇后,王长德一直陪在丈夫身边,不离不弃,她坚信爱人是没有错的,对丈夫一再安慰。接到去福建的通知后,她毫无怨言,默默地收拾好行装,就和爱人一起出发了。

在福建也没有安稳多久,196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谭政夫妻还在家熟睡之际,20多个人破窗而入,把谭政捆走了。可怜的王长德当时是抢天呼地,徒唤奈何……

自此,谭政开始了长达8年多的监禁生活。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夫妻俩这一别竟成了永诀。

谭政在这8年多之中,只是在周总理的帮助下,见过他女儿一次面。从女儿那他才得知,自己被带走后,妻子王长德也被扣押。她被赶出福州,搬到江西吉安和赣州等地。她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身体备受摧残,还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等。

听到妻子为自己受了这么多苦,谭政心里特别难过。他嘱咐女儿一定想办法照顾好自己的妈妈,等他出狱后一定要待她好。

然而这不过这只是谭政的一腔情愿。1971年9月13日,林彪坠机事件发生。10月13日上午,赣州军分区组织传达关于此事的文件。

深受林彪打击之苦的王长德听说后十分激动,多年郁积在心中的愤怒和苦闷,像决堤的洪水一样突然迸发出来。在会场上,她猛地纵声大笑,使全场震惊。当大家向她看来时,多年被高血压、心脏病折磨的王长德,因脑溢血突发而与世长辞……

王长德去世时才55岁。而谭政当时一无所知。4年之后,谭政终于从狱中走出。面对来接他的长子谭泽代,老将军第一句话就是:“你母亲呢?”他奇怪爱妻王长德为何没有来接他。

儿子没有说话,只是眼泪刷刷地往下流。

当谭政得知妻子已经去世了4年时,他再也抬不动脚,在原地站了很久很久。他想到自己这一生,为革命出生入死,不管受到什么不公平待遇他都能忍受,都能释然,唯独在爱情婚姻上,他不能原谅自己。首先他对不住结发妻陈秋葵,他们刚结婚不久,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自己就干革命走了;分别之后就再也没有见面,可怜的她只活了20来岁;好不容易又遇到了王长德,二人相亲相爱,她陪伴了自己38年,不,只有30年,后来的八九年他们根本没有见过一面啊!

想到此,老将军是老泪纵横……

后来,在谭政的努力下,王长德终于在1979年11月被恢复了名誉。在八宝山公墓,举行王长德骨灰安放仪式时,谭政抚摸着妻子的骨灰盒像小孩子似的大哭不止……


谭政在最后的8年,基本在病床上度过。在这期间,他经常神志不清,经常呼唤着妻子王长德的名字。1988年11月16日,谭政离开人世,去找他先走了17年的爱妻去了。

据说,谭政将军在弥留之际,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

(文/说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参考资料:《谭政大将》等。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