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文状元也不光靠笔杆子 有的还要拼短跑和格斗
送交者: kingshand[♂☆★★声望品衔12★★☆♂] 于 2022-11-24 16:03 已读 871 次  

kingshand的个人频道

古代科举考试,谁能中状元,考的当然是诗书文章,书生们日夜苦读,勤练文章,为的就是能在乡试、省试甚至殿试上一展身手,争取“一举成名天下闻”。至于展的什么身手,当然是锦绣文章。然而,北宋初年,能不能当上状元,有时居然不全靠笔杆子,而是最终靠百米短跑和散打功夫。宋初名臣王嗣宗被戏称为“手搏状元”,他这个文状元就是靠打架赢来的。

殿试一度以先交卷为胜,甚至比“颜值”

科举这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曾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哪怕是在战乱频仍的晚唐、五代时期都没有中断过,例如“三字经”里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讲的就是后晋时期北方的窦燕山,教子有方,五个儿子都登科及第。到了时局安定的宋朝,当然更重视科举。关于宋朝的科举考试,且不做学术上的研究探讨,只捡最有趣味的讲讲。

宋朝时的殿试内容,都是三道大题目,“一赋一诗一论”。既然大家都过关斩将到殿试这一关了,估计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都差不多,很难找出大的差距来。这个确实让人为难,后来的明朝还一度以颜值来决定谁是状元,清朝乾隆有一次则看谁的字写得好,更何况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个粗人,要他从字里行间来寻出读书人的水平高低,也真是难为了,咋办?

那就看交试卷的速度,谁先交卷,谁就是佼佼者,“每以先进卷子者赐第一人及第”。这似乎也有些道理,交卷快至少说明此人才思敏捷,反应快,脑瓜子灵活,以后在朝廷和地方为官,办事能力不会差到哪里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看交卷速度,那作文就必须写得快,于是民间纷纷风行快速作文,有没有快速作文培训不得而知,但确实有快速作文大比赛。有个叫李庶几的举人,就和同学们在一家炊饼店举办快速作文大赛,怎么选这么个地方?因为那个时代没有手表和比赛计时器,那就拿做炊饼的工序为计时器,如果谁在一张炊饼制成时写完一篇,那就是优胜者,“以一饼熟成一韵者为胜”。

同时交卷难定胜负,以徒手格斗定状元

既然以交卷速度定名次,那么大家都在比快,因此糗事就来了。且说开宝八年,即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亲自主持殿试。考生王嗣宗和陈识最先完卷,两人一同起身交卷。当年在炊饼店练出的快速作文技巧,这个时候居然也不能成为淘汰对手的利器,这可咋办?这下就从文化比赛变成田径比赛了,“考”的是短跑,于是两个三十来岁的男儿,拔腿就往交试卷的地方跑。然而,两人的田径水平竟然也差不多,居然同一时间交卷。

两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宋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宋太祖做出了一个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举措:比武定状元!

至于具体项目,不比十八般兵器,就比徒手格斗,那时叫“手搏”。比赛地点就定在讲武殿,王嗣宗和陈识这两位选手,在战鼓擂响之后,奔向赛场,张牙舞爪,拳打脚踢,连抱带摔,最终王嗣宗获胜。

王嗣宗历事三朝,为政严明,政绩卓著。

宋太宗时考生交卷太快,反被逐出考场

当然,北宋初期,也不是说交卷快就永远占上风。有时候,皇帝也不按规则出牌,诸如前面提到的炊饼店快速作文举办者李庶几,一直以写作快闻名于民间,他以为这样就为自己考试安上了保险,没想到有一年皇帝胃口变了。且说李庶几在考场上第一个交了考卷,不曾想宋太宗觉得这位考生太轻浮,“遽叱出之”。也就是一顿呵斥赶了出去。倒是那位皱着眉头苦苦思索迟迟交卷的孙何中了状元。

这种突变是咋回事呢?原来是有位叫陈靖的大臣打了小报告,说这李庶几在炊饼店举办快速作文比赛,弄得大家以快为美,忽视了作文的文采和理论水准。而这陈靖又是孙何的好友。于是,李庶几倒霉了。一直过了很多年,等朝廷把这事忘得差不多了,李庶几才中了进士。

(据人民网)

【链接】

那些有故事的古代状元们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这些学霸中的一些人,有不少传奇经历。让我们一起细数他们的故事。

郑颢

郑颢

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

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

郑颢是唐会昌二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当时担任宰相(同平章事)的白敏中觉得他生得俊秀,就向皇帝推荐他当东床快婿,于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就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而郑颢因白敏中断了与卢姓婚姻的缘故,对白敏中恨入骨髓,以致白敏中以后几乎死在他手上。

赵楷

皇子状元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一路披靡,进入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实至名归。

李蟠

饽饽状元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考试时,天已黑,其余考生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他挑灯夜战,才终于交卷。有人这样作诗调侃他:“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

胡旦

最自信的状元

胡旦画像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 6park.com

来源:厦门日报社
喜欢kingshand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kingshand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