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吝啬”富豪田家炳:散万贯家财,卖豪宅捐学校,成百校之父
送交者: yyykc[☆★★★声望勋衔15★★★☆] 于 2024-05-08 1:31 已读 2644 次  

yyykc的个人频道

转发自底层史观 6park.com

田家炳,到底富还是穷呢?

说他穷呢?他登上富豪榜,拥有亿万身家。

说他富呢?他坐公交,租房住,一套西装穿四十年,“穷”搭配卖掉住了三十八年的豪宅,“穷”到找银行贷款。

你或许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他遍布大江南北。

93所大学有他的名字,166所中学,41所小学都有他的名字,甚至1800多间的图书馆上,也有他的名。

田家炳是穷还是富,就有了答案。

他是“百校之父”,说他“穷”,他只“穷”了自己,说他“富”却富了中国教育。 6park.com

田家炳 6park.com

从前的遗憾

记者曾问过田家炳,所有的慈善事业中,为何如此中钟情于教育事业。

田家炳用自己的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

生在广东梅州的田家炳,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生意,而且是瓷器生意。

那时家中的瓷土生意,全部都有父亲打理,时间久了,田家炳耳濡目染,对于生意仿佛田家人带着一种基因。

而且这种该基因,还不只是经商过的基因,还有乐善好施的基因。

父亲田玉瑚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玉瑚公”,是因为他经常接济穷苦人们,人们对他的敬称。

这对后来田家炳的“吝啬”富豪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6park.com

6park.com

1935年,对田家炳来说,是人生的转折。

父亲去世,连死亡意义都还无法理解的年纪,承担起了支撑整个田家的重担。

为此田家炳无法再继续读书,毕竟十几口家人还指望着家里的生意生活,只能离开了学校,迈进了生意场。

没有继续读书,成了打在田家炳心中的一个结。

初登生意场,田家炳的路,走的并不顺利。

为了打开东南亚市场,十八岁的他,带着家乡特有的瓷土,远赴越南推销。

1937年的中国,处于战乱之中,中国人到外国做生意,并不被外国人看好,所以在越南的日子极为艰难。

因为田家炳的瓷土成本低,对当地的瓷土商人来说,是不小的冲击。

这也造成了田家炳所面临的窘境,黑社会的打压,威胁,当地政府的强取豪夺,都让打开东南亚市场这条路走的十分坎坷。

两年之后,田家炳靠着自己的毅力,经商的天赋,以及在父亲身后学到的经商之道,终于拿下了越南的瓷土生意。

战争中的生意,总是会受到波及,战争愈演愈烈,日军的手已经伸到汕头港。 6park.com

6park.com

做生意,贸易线路被卡死,便只能坐以待毙。

情急之下,保险起见,不能让家乡的瓷土资源落入敌人手中,田家炳决定举家前往印尼,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产业。

有经商头脑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现合适的商机。

到了东南亚,热带气候最适合橡胶的种植,而橡胶的用途又极为广泛,市场当然也更巨大。,看准这个商机之后,田家炳筹集了大量资金,在印尼办起了橡胶厂,而且一办就是两家。

两家橡胶厂,又成了田家炳人生的又一大转折点。

橡胶生意发展的越来越迅速,生意一单接着一单,两家橡胶厂每年利润翻倍增长。

此时的田家炳,在印尼已经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富豪了。

只是在印尼时间久了,心中始终还有一个牵绊,那便是“回国”。

让田家炳彻底决定回国的,是印尼地区一些敌对势力,对中国企业饿的排斥,到处打砸。 6park.com

6park.com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田家炳决定,保全财产,回国造福。

令人钦佩的,是他没有继续选择橡胶生意,凭借商人对商机敏锐的直觉,看准了皮革生意。

在香港地区,田家炳的皮革建立,又成了他回国后的第一个转折点。

1968年,虽说是初涉皮革生意,精通经商之道的田家炳,又把他的皮革厂,送上了巅峰。

他的皮革生意,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更是扩散到了整个东南亚。

“皮革大王”的称号,也就从这时候得来的。 6park.com

6park.com

那是个商海风起云涌的时代,田家炳能杀出重围,跻身首富宝座绰绰有余。

他却“金盆洗手”了。
2、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田家炳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那个遗憾,就是读书。

于是在1982年,他退去了大半生的浮华,不再是“皮革大王”,不再是富豪,巅峰时期走下“神坛”,交给下一代,自己转身投入到教育慈善事业中。

对他的做法,几乎没人能理解,但在他心中,这比起做生意,这更有意义。

踏足教育事业,是完成他的执念,也是弥补他的遗憾,更是他对教育强国的期盼。

多年来做生意的过程中,时常需要到欧洲各国商谈生意。

他所见过的欧洲,政治经济发达,而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素质很高。

而决定素质高低的,那一定是教育。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在记者采访中,田家炳的言辞中,有担忧,也有希冀。

担忧的是中国这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普及教育任重道远。 6park.com

6park.com

他见过几岁的孩子,本该在读书的年纪,就在田间劳作,他也见过十几岁的孩子,背起家庭重担,不会认字,不会写字。

这些小小的身影,都带着他曾经的影子,他不像让自己的遗憾,在后代中重演

至于他的希冀,是相信自己,定会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竭尽全力,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一定会实现教育强国。

他先是创办了田家炳基金会,支撑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正是大半生的心血。

四栋工业大厦手来的租金,全部用于基金会,还有儿子们所经营的产业,其中每年都要捐出百分之十,用于慈善。

而在他慈善事业中,有一个核心,便是教育慈善,教育慈善中的核心,落在了师范学校。

那时他所捐款的大部分,都用在了师范学校。 6park.com

6park.com

教育是本,本中之本,就是师资。

所以如今全国几乎大部分的师范大学,都会出现田家炳的名字。

围绕这个核心,田家炳的名字出现在更多学校,小学,中学。
3、把自己捐“穷”的富豪

1997年,支撑田家炳搞慈善事业的资金出现了断层,收到金融危机的波及,经济不景气。

为了能让提前规划好的慈善计划顺利落实,不影响进度,他卖掉了自己住了三十八年的豪宅。

别人低买高卖,他却为了慈善,不惜高买低卖。

卖掉了方子,慈善项目又可以继续推行下去了,只是他自己,却带着夫人过上了租房子住的日子,而租房子每个月的三千元,也成了他最大的开销。

在大家都觉得几乎赔一半卖掉房子太可惜的时候,他却说:“能让二十多间中学建起来,能听见孩子们的读书声,比赔掉的那些钱更有意义”

后又在经济吃紧的情况下,自己向银行贷款六百多万,用于学校建设。 6park.com

6park.com

2005年,再次卖掉了自家十三万平方米的田氏广场,又捐到了十几所学校。

至此,田家炳的八成财富,都已经用在了教育慈善事业。

谁能想到,一届富豪,没有了房子,住在出租房,没有了车,坐上了地铁公交。

没有锦衣玉食,没有前呼后拥,连家里的婚丧嫁娶,都是简简单单。

外人看来或许“吝啬”,只有他清楚,他只是希望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慈善上,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中国才能强大。

他做的,这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至于后面有没有来者,我们当然希望有。 6park.com

6park.com

2018年,九十九岁的田家炳,倒在了他所热爱的教育慈善事业里。

走之前,所有的遗产,只给孩子们留了一处,告诫他们,能活下去就好,至于其他的财产,他一份没留,全部捐出,依然奉献给了慈善教育。

田老去世的讣告发出,北京师范大学发文《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丨北师大师生深切缅怀田家炳先生》;

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等大学院校,全国各地受田家炳捐助的中小学,纷纷发出唁电。

人民网更是发出一篇题为《“我们的家乡都有一所田家炳中学”——记香港慈善家田家炳》的文章,以示纪念。

从此之后,田家炳的名字,依然镌刻在全国各地的学校。

也闪烁在银河之中,那颗“田家炳星”,是他永久的光芒。

参考资料: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丨北师大师生深切缅怀田家炳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

喜欢yyykc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yyykc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