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国清在三月份强攻盐城,是想吸引国防部的注意力,好配合刘邓大军顺利撤出大别山,宁可整个兵团差点被围歼,也不能让刘邓主力堵在半路上;五月份不知疲倦、不顾损失地大打出手,则是破坏陇海路交通,配合其他战场要发起的进攻。战役发起的那一刻起,韦国清心底就明白,自己的实力其实不够打。但为了全局,他还是选择了牺牲,硬啃苏北咯牙的骨头。韦国清在苏北大打出手的时候,中原野战军也没闲着,陈赓、谢富治带着几个纵队和军区部队在南阳一带大打出手,不停地进攻小县城,拿保安团出气。从五月二号起,半个月时间里他们打下了九个县城,吃掉两万一千人(其中正规军不到一万),弄得人心惶惶。对这样的事情,南京的国防部自然是又生气、又奇怪。共军最近特别嚣张,明明实力不够却四处摸老虎屁股,有十块钱就敢叫板上千的赌注,极为讨厌。对于这帮人为什么不肯消停,基本上大家都有共识,那就是共军在故意破坏社会和谐,企图制造影响突出自己,因为这段时间非常、非常敏感,正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时候。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九号到五月一号,南京在紧锣密鼓地上演一出大戏:第一届中华民国国民行宪大会正式召开,委员长顺应潮流,把自己选成了全国总统。从此他不再叫蒋委员长了,而是改名蒋总统。不管叫委员长还是蒋总统,大权在握都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次国民大会,还是相当值得写一笔的,因为这场选秀剧相当有喜感,在烽火连天的内战里,算是难得的一点灰色幽默。按照孙中山五权宪法设想和政治协商会议的讨论,中华民国要成立国民大会。由于四六年共产党、民盟缺席,蒋介石单方面召集代表开了一个“制宪国民大会”,规定从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号起实施新宪法,因此这一天之前,必须赶紧选出国民大会的代表,好组建新式政府。从理论上讲,这个类似全国人大的国民代表大会,是中华民国最高权力机关,可以选举、罢免总统和副总统,可以修改宪法、复议修宪案,换句话来说,它是个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地方。当然我们也知道,所谓理论上讲,就是指写在纸上、但是都心照不宣地不会发生的事情,例如国民大会,例如全国人大,又例如法制民主——你懂的。不管实际效果怎么样,表面工夫还是要做的。从四七年四月开始,国民党不辞辛苦地划分完青年党、民社党的代表名额,开始了国民大会选举工作;并决定各县市按人口比例选代表,其中西藏、蒙古、少数民族、妇女团体都有名额,还把世界各地分成四十一个选区,分出六十五个名额给海外华侨,以体现大会广泛的代表性。在很多人眼里,国大代表只是个形象工程,不管谁来选,肯定最后都是蒋介石当总统,知道是演戏还花钱费力地当真,似乎有点没意思。我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后来整个看过一圈,才领悟到事情的背后,真是没那么简单。全国范围内选举国大代表和选总统,并不是蒋介石热爱民主,它的真实目的,叫削藩。当年的民国,跟普通国家有点不一样,属于军阀联盟的合资公司,执政党自然也是一群军阀。经过几十年战火洗礼,蒋介石终于当上了最大的股东,大部分军阀都失掉了自己的地盘,虽然他们还能控制影响自己部队的人事安排,但却要靠中央拨军费维持后勤,随时可能被中央吞并掉。可以说,在军事方面,蒋介石是很有一套的。然而对比军事上的优势,蒋委员长在政治方面,进步空间就大得太多了。由于抗战的失利,国民党中央一度丧失了大部分重要地盘。虽然在抗战后,立刻进行了大规模的接收运动,但由于腐败重生,负责接收的各路人马并没有贯彻中央精神的觉悟,却有塞满自己腰包的决心,这种接收很快就成了笑话。原有的政务系统被日本人打跑了,各地本土势力趁机疯长;胜利后的中央接收了地盘,却没有培养起强有力的新系统,只是简单分了一下蛋糕。这种情况下,国民党控制的地盘里,自然是各种山头林立,中央要做什么决定,都得象做生意一样,跟地方讨价还价半天,才能推行下去。想要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办法,自然是把所有官员都换一遍,由南京中央安插自己的人手。但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里,蒋委员长手上的干部并不多,中国却有那么大;而且这种活还不好干,需要代表中央去切地方的蛋糕,那边都是千年成精的老油条,明枪暗箭随时能把人踹进沟里去。指望中央办几期培训班,就能上任一批市长县长,为中央摇旗呐喊,那叫成人童话。强化中央控制力自然是不能放松的,但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波波人事和政务操纵才能完成。所以蒋介石决定,通过设置国大代表的方式,直接从地方选拨一批官员,由中央向他们施加影响,以利对地方政务进行下一步的干涉改造。这是一个绝佳的战略布局,蒋介石的算盘也打得很精,无奈各路地头蛇都不是吃素的,但凡牵涉到利益方面的事情,大家全是千年狐狸精,谁也别想装多少纯。国大代表的决定一出来,所有人立刻看出了它的本质,于是纷纷行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海选。从表面上看,民国政府对民主选票,那真是上心极了。三山五岳的大小帮派为了自己的代表,全都施出九牛二虎之力,有大街上强拉签名的,有把部队全部冒名顶成选票的,还有选上却被党内取消的,加上到处涂改选票的弊案,有时甚至大打出手,你争我抢搞得极是热闹。选举有几件弊案,不要紧;大家争抢选票,也不要紧;选出来的人不合中央的意,其实都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但是,有一件事却是非常麻烦的:现在还在打仗。要了亲命了。准备搞国大代表选举的时候,还是一九四七年。按照蒋介石的战略规划,共产党不过是一股土顽,有几个月工夫就能消灭完毕,那时南京政府挟胜利之威,可以逼各方面军政山头服软让步,谁敢不服就痛打一顿,全面实现一元化统治。所以国大代表的选举出点问题是肯定的,但影响大局却是肯定不会的,消灭完最大的反对派——共产党之后,国民政府一定能全面深化改革,把军队、地盘等权力都洗一遍牌,重新集中到新上任的蒋总统手里。现在,摊子都铺开了,共产党却没有消灭掉,反而越打越多,各地都出现了他们的影子。这种情况下,事情就难办了,中央又要半独立的地方当局帮忙征兵收税,又想在他们中间安插自己的代表、干涉他们的政务,世界上哪有白占的便宜呢?这是一场严重动摇政权稳固的选举。表面上,大家都在学习民主政治,其实全是争地盘、划派系,要保住自己的蛋糕不被分掉;围绕着所谓的选战,中央跟地方明争暗斗,时而斗争时而妥协,四七年的税收、征兵等任务,也就跟着大打折扣。最后,随着战事越来越大,国民党中央对地方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为了大会的正常召开,不得不向地方大幅让步。地方跟中央可以扯皮,解放军跟委员长是不会扯皮的。没有兵和钱就不能打仗,地方不愿出让自己的利益,南京政府就只能拼命印钞票拉壮丁,又促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恶性循环。对国民党中央来说,如此折腾堪称一场选举灾难,简称为选灾。评分完成:已经给 红朝笑笑生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红朝笑笑生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红朝笑笑生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