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朝的那些事情(八三二)

送交者: 红朝笑笑生 [♂☆★★★先天下忧而忧★★★☆♂] 于 2025-06-08 2:32 已读9384次 18赞 大字阅读 阅读
这时战场已经是形势大变。原来的T字左边是郑州的孙元良兵团,离得太远可以忽略不计;下面一竖是胡琏兵团,被宋时轮打了一顿后正跟中野磨牙;中心开封换成了邱清泉的大兵团,而T字右边偏下一点位置,是区寿年兵团的两个师、一个旅,正被粟裕围得团团转,急切等待邱清泉去救命。如果一切顺利,粟裕相信不等邱清泉冲开阻援部队,就能吃掉区寿年。

应该说,粟裕料事还是比较准的,因为邱清泉不喜欢区寿年。

张灵甫死后,远征军出身的邱清泉大概是脾气最坏、最难合作的人了,向来老子天下第二(蒋介石第一),谁也不放在眼里。一开始跟胡琏一块,他就同胡琏闹意见,国防部好不容易把两个人分开,换沈澄年的七十五师到他的第五军里。

这个七十五师,就是粟裕一开始想诱敌的那支部队。沈澄年是区寿年嫡系,虽然比不上胡琏的十一师,但也算个中上水平,一开始大家还处得很好,但很快就出了一件小事,大家又闹翻了。

事情其实非常小。邱清泉这时还在山东,国防部调沈澄年去商丘防卫后勤线,沈澄年就照办了,公文来往中大家都忽略了一件事:应该跟沈澄年的上司邱清泉打个招呼。

这种小插曲要搁到别人身上,根本不算事,但邱清泉却是不依不饶。他外号“邱疯子”,特点是无风要掀三尺浪、见树也得踢两脚,发现部下“擅自”调动自然更不放过,立马去国防部告状,要求严惩沈澄年,谁解释都没用。

国防部当然不会认错,但沈澄年却吓得躲在商丘不敢见人,最后一咬牙跟着区寿年跑了。他本来就是区寿年的老部下,受了委屈回娘家,区司令也不见外,高高兴兴地收下了这个师。

先是擅自调动,然后又擅自跳槽,邱清泉顿时火冒三丈,连带对区寿年也恨之入骨。区司令被围在四十公里外的时候,他手上有三个主力师,却只让整编第五师和整编八十三师轮番上阵,名义上是一个军突击,其实只有一个师在前面打,想看区寿年的笑话;粟裕自然也不想介入邱军长同区司令的私人恩怨,只是命令阻援部队一定要顶住,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冲进来。

如果没有意外,粟裕应该能吃掉区寿年,然后带着战利品走人。但凡事总容易出例外,区寿年被围后,顾祝同是命令邱清泉去救,可同时还下了另一道命令:黄百韬的火速从山东出发,救援区寿年!

顾祝同的这一手,绝非什么神机妙算,只能说是纯属意外。

为了下活中原战场的一大盘棋,山东的许世友正在兖州大打出手。本来王耀武打算派八十四师、第二师从北面的济南出发,徐州则由黄百韬的二十五师从南面接近,两路一齐援救;但区寿年一告急,顾司令也顾不上王司令了,直接抽黄百韬去睢、杞地区救急。黄百韬从前是顾司令的下级,顾司令不能不照顾,虽然手上没有多少兵,但还是尽其所能地把第三快速纵队(两个团)和第二交警总队配给了他,组成第七兵团抢救队,抢救区寿年。

听到快速纵队归自己的消息,黄百韬很是高兴了一阵,因为一个纵队有十二个伞兵连、三百四十辆卡车、六十辆吉普,还有四门一零五榴弹炮、六门战防炮、十五辆轮式装甲车、二十辆坦克,火力相当一个旅,攻击力则超过一个师。可他们报到时,情况明显不对劲,黄百韬发现坦克和装甲车都没来,一问才知道,由于装甲部队归装甲兵司令蒋纬国指挥,蒋司令不管开封战事紧不紧,直接命令部下回徐州休整去了。

虽然没有装甲部队,黄百韬的运气却很好,因为他还得到了另一支部队,就是第二交警总队。

所谓交警总队,绝非现在的交通警察,事实上它是当年戴笠搞出来的私家军。戴笠一辈子搞特务活动,也想弄支兵马来玩玩,于是抗战后大力发展所谓交警总队,给他们配齐兵器、按正规军训练。没想到天不从人愿,他的飞机很快撞山了,私扩兵马又是蒋介石的大忌,所以这些总队就成了没娘的孩子,一直被扔在一边。

正常情况下,交警总队在国军里只算非主流角色,顾祝同是不会把他们派给正规军的;无奈开封战事实在紧张,顾司令翻箱倒柜也搜不出多余人马来,只好把他们调给黄百韬。而黄司令接收这批人马时的心情,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喜出望外。

虽然名字不雄起,第二交警总队实力却着实雄得起,全队一共有六千多人,分四个大队加一个炮兵支队,相当一个旅的兵力。按照国民党的编制,一个兵团至少要有两个师,二十五师算一个,交警总队加上快速纵队能算另一个,第七兵团的生意就算是开了张。而且交警总队有人有炮还不算,居然还有编制上不存在的装甲车,一开出来就是二十四辆!

特务兵们开辆小车不稀奇,开装甲车就有点不可思议了。其实他们本来也没有这些东西,是交警总队路过宿县的装甲兵学校时,一个军统少将朱庚扬想建功立业,带了二十四辆战车来认祖归宗。对这种送上门来的礼物,黄百韬当然不会客气,于是他的第七兵团不仅有兵有炮,还多了一支装甲部队。

形势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先前韦国清不顾伤亡地大肆进攻,是为了破坏陇海路交通,可是国军的工兵干活也不含糊,很快就修好了大铁路。第七兵团一路西进,七月一号冲到睢县附近;而粟裕此时阻援的阻援、围攻的围攻,以为黄百韬应该去兖州支援,没想到他会横空出世,杀到开封战场来。第七兵团出手十分凶悍,大军长驱直攻,丝毫不顾忌埋伏,大有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一气冲到了区寿年兵团十公里远的帝邱店;这时邱清泉也只有二十公里远,三股部队的大炮已经在相互问候支援,华野反而成了夹在中间的包子馅。

如果说先前粟裕还能选择打或者走,此时只剩下一个选择:不顾损失,赶紧走人。

这是所有人都相信的结果,也是按常理最应该选择的结果。

粟裕,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

七月一号,粟裕再次修改了他的部署,但不是撤退,而是命令两个纵队继续围攻气息奄奄的区寿年兵团,其他部队除掉少量阻援外全部东调,围歼黄百韬。听到他的命令,不少人都震惊了,这种打法完全是拼命的架势:谁敢拦阻我,我就消灭谁,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粟裕敢如此嚣张,是因为他很自信。

按照他的估计,黄百韬的二十五师只有两个旅,交警总队是从前军统“忠义救国军”改编的部队,战斗力相当低下,所谓快速纵队也就那么回事,几个主力纵队一齐出手,吃掉一支小部队应该不成问题。

这是一场危险的赌博。粟裕相信,邱清泉和区寿年“肯定”想不到他会反咬黄百韬,这两支部队一定会犹豫观望,而兵力不那么雄厚的黄百韬“肯定”吃不住雷霆一击,只要进攻得手,豫东战场就是全面大捷。在他眼里战场不是加减法,而是多米诺骨牌,既然敌人敢来,我们就要敢打,出了意外不要紧,可以以一打三,夺取全面胜利!

粟裕的猜测基本上都对,华野不要命的杀招确实吓住了区寿年和邱清泉,但最后还是出了小小的麻烦,麻烦的名字,叫黄百韬。

黄百韬,是个需要专门介绍的狠人。

通常北京爷们耍嘴皮的时候,会从嘴里带出一个“丫”字来,听的人心里就有数,知道这是蔑视自己的说法,因为这个“丫”字代表的是“丫姑爷”,也就是老爷的心腹丫头嫁的男人。

能做老爷的心腹丫头、管老爷的衣食住行,通常都会有点暧昧的关系,做她的丈夫不仅要心胸开阔,豁得出去脑门上的绿光,还要面对无数人讪笑的眼神。传统老文化讲究礼义贞洁,啥事都先想到女人的下半身,身为丫姑爷,无形中就低了其他人一筹。北京人讲话经常冒油,带出这个字眼不一定是有意见,有时不过是随口一说,但是在当年的民国,没有人讲话时,敢对黄百韬这样无礼,因为这实在是很粗鲁很伤感情的。

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出身正是一位丫姑爷。

一九一三年,江苏督军李纯招了一个传令兵。因为这个叫黄百韬的小兵办事勤快,很得李督军的常识,就把最喜欢的一个婢女许配给了他,又送他去金陵军官教育团学习。

时过境迁,李纯在军阀混战里面郁郁不得志,过了几年就因为压力过大,用自杀求得内心的解脱。死前他下令,把四分之一的家产(五十万大洋)捐给天津的南开大学,作为支持家乡教育的心意,为此南开大学还为他塑了一座像。李纯一死,黄百韬自然也失去了依靠,只好四处求兼并,先是跟了张宗昌,后来又投降蒋介石,抗战时去了顾祝同的第三战区,做战区参谋长。

在顾司令手下做参谋长,那是相当轻松,因为顾长官为人宽厚,犯点错误也不要紧。但是黄百韬实在是个死心眼的人,他不仅工作努力,还大力整顿战区纪律,狠抓贪污腐败,弄得战区抱怨连连。看到黄参谋长如此作风,顾祝同既不同意也没反对,只是给了他一个新的职务:二十五军军长。

在国民党浩如烟海的将帅名单里面,黄百韬绝对算不上大人物。他出身杂牌,没有显赫的战功,抗战末期才混上军长,孟良崮之战还偷过懒,实在是个不起眼的角色。连粟裕也想不到,不起眼的黄百韬,会比起眼的区寿年、张灵甫等人更加难缠。

黄百韬很难缠,因为他没有背景后台,只有拼老命弄来的一个军(后来变成整编师)。为了保本生利、致富发家,黄长官发扬老黄牛精神,大力整顿军纪,同士兵一道吃住训练,并突出加强近战夜战本领。由于再怎样训练也是杂牌,二十五军成了整编二十五师后,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战绩,所以粟裕等人都是相当轻视。

先前韦国清低估过黄百韬的这个师,结果是三个纵队差点全军覆没;现在粟裕低估黄百韬的两个师,这次他的手上,是六个纵队。

粟裕真心看不起黄百韬。在他眼里,堂堂华野代司令集结主力,去操心一个杂牌师,已经是大大抬举他了,甚至第一次总攻的命令都不是粟司令发的,而是一纵的叶飞代劳。

七月二号,拚死抵抗的区寿年兵团司令部被攻下。从一辆被摧毁的坦克里,跳出一位将官,叫解放军带他去见粟裕,说自己是粟司令的老朋友,又掏出一些美金、金戒指给小兵。解放军士兵从没见过打败仗还这么潇洒的,拿走了他的手枪,然后带他去见粟裕。

这个被俘的人就是区寿年。这时他口袋里,还有一张战地通缉令,上面是粟裕的名字和照片。

区寿年确实是粟裕的老朋友、老上级。当年参加南昌起义的时候,他就是红军团长,粟裕只是手下才入伍的小兵;后来到了福建事变,他是“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军事部长,一直走在反蒋大业的前锋,同共军可以说是惺惺相惜。虽然当了俘虏,区寿年的上级架子始终不改,见了粟裕就张口教训他:“粟裕你怎么搞的,年轻人胃口太大、摊子铺得太开,同时打三个兵团,要吃亏的!”

败军之将还要言勇,简直是岂有此理。粟裕没把老长官的话当真,直到他听到最新的战报消息,才发现情况不妙:帝丘店的黄百韬很顽强,怎么咬也咬不动!

粟裕终于觉得不对劲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一个杂牌师也这么强悍?

很快,残酷的事实就告诉他,杂牌也会很强悍。

评分完成:已经给 红朝笑笑生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红朝笑笑生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红朝笑笑生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红朝笑笑生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主帖帖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