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女性频道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港姐73年简史:让我们把美还给美本身 !
送交者: 蓝莓我不蓝[♀☆★★★蓝🐱★★★☆♀] 于 2020-09-02 1:27 已读 851 次  

蓝莓我不蓝的个人频道

  

酒酒 ✑ 撰文

酒鬼 ✑ 编辑

2020年香港小姐选秀不声不响地结束了,连个像样的热搜都没能拥有。

“港姐”一年不如一年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本来几个月前,香港无线电视(TVB)已经宣布港姐 由于疫情停办一年。结果没想到,作为拥有74年历史的标杆性选美大赛,连停赛消息都石沉大海没人关注,港媒也纷纷感慨“港姐已死”。

结果TVB还是硬着头皮把比赛办了。 就在上周日(8月30日)举办了决赛,选出的冠军是有着“小李嘉欣”之称的谢嘉怡——

观众们纷纷感慨,港姐终于恢复昔日的高水平了!终于不再选“猪扒港姐”了!


今年的港姐选美还是值得聊聊的。 虽然关注度不高,但这届比赛依然是睽违已久的 “审美回春”。

港姐是时代的产物,香港小姐也反映了时代。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港姐 这 74年历史 , 她不仅是对女性审美塑造的风向标, 更是一部社会对女性审美观的发展史。 6park.com

一起来看那青苔碧瓦堆,谁曾睡过风流觉,把七十四年兴亡看饱。

起源:粉饰太平的舞女泳装秀

最开始的港姐选美可不是什么积极向上的活动,大概可以理解为城镇地下歌舞秀的水平。

1945年9月,太平洋战事结束,香港重光后被军政府统治。来年5月,港督杨慕琦崔护重来,撤销军政府,复行民政。为了重振香港人民压抑了3年零8个月的希望, 港督觉得应该搞一些粉饰太平的活动,挣点门票钱也可以拿来救济难民和残疾军人。

然后就想出了搞个香港小姐选举的主意。当时的报章如此描述那次选美的作用:“随着和平的光临,人们很需要找寻些趣味、轻松,或者是罗曼斯的气氛来调剂一下战争几年来紧张惯了的神经。”

在那个姑娘露小腿都觉得有伤风化的年代,光明正大地看泳装女是从未有过的好事。于是第一届港姐选美盛况空前,原本只可容纳1700名观众的会场最终多挤了2000人。

三千多人为了看泳装美少女,顶着太阳曝晒了3小时。

但结果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香艳。当时的参选规则十分简单:年龄在16-60之间,能找到一件泳衣穿上即可,不懂游泳也无所谓,毕竟只是走到跳台上亮相一眼。

加上当时社会认为穿泳衣亮相有伤风化,原本17位报名的选手,最终只有11人上场——11人中还有不少风尘女子。评委倒有20人,比选手都多。

那次选美夺冠的,史上首位香港小姐李兰,也并没有美得令人满意。香港记者是这样评价她的:“这回当选的香港小姐,只可说是评判员眼下的香港小姐,而不是香港人的香港小姐。若请当选的李兰出席世界或任何一个地方的选美会,则世界的美术家和摄影师,以后将不回来香港了……竞选者只有11人,海中无鱼,虾仔为大。”


1946年港姐冠军·李兰

第一届港姐选了个寂寞,往后两届亦是如此,而且越搞越引发女性群体的不满。

第三届港姐选举伊始,《工商日报》就在1948年7月刊中写道:“因是一般人无不望选聚会对此有所革新,否则名门淑女,及大家闺秀,断不敢参加,至以清白之躯为供给‘揾绰头’(搞噱头)者之牺牲品,同时更望本港妇女团体出来作正义之批评,与不存心玩弄女性之社会各界人士,不予参加‘盛会’,致免对此无聊把戏,有所捧场……”

很直白了:这不是好孩子该看的东西,有伤风化还特别不尊重女性,大家要批判它。于是港姐选举在1948年后一停就是4年,直到1952年踏着首届环球小姐选举大赛的风浪卷土重来。

也可以看出,那时代的香港已经相当在意女性的身份价值问题了。

名媛夺冠,打破“港姐非良家”的成见

终于,第四届港姐选美它来了,带着改革后的赛制和整顿后的评审团来了。

这届比赛限制年龄18-28岁,而且“必须具有良好品德,优美身材,和健康体魄”,但“不拘是否职业女性,结婚与否”。

更狠的是,5位评判全部是女人:副按察司夫人、法国驻港总领事布桑夫人、大律师亚利孖打夫人、杜绍鸿医生夫人、旅港美商罗伯逊夫人。

女性做评委,有乘风破浪的港姐内味儿了。

几位夫人的确火眼金睛,选出来一位但茱迪,成为六十几年后流行的高级脸的鼻祖: 丹凤眼、略宽的眼距、棱角分明的面部线条,拍照时似有若无的微笑,放到现在po出来就是#高级厌世脸#。

后来但茱迪代表香港参选全世界的“环球小姐”, 不仅成为首位参加“环球小姐”的华人,还拿了个殿军。足见审美非常 international 。


1952年港姐冠军·但茱迪

但茱迪这个冠军更大的价值,在于撼动港姐选美污名化的革新。

父亲是著名导演但杜宇,母亲是红遍上海滩的 电影明星殷明珠,结果这个女孩却要靠自己的努力。在那个尚未喊出“女性独立”口号的年代,但茱迪凭一己之力证明了女性可以不依靠别人打开事业之门。

这种有身份、有社会地位的“星二代”出现在丽池夜总会,参加港姐选美,也结结实实地打破了“良家女”和“港姐”的次元壁。从此以后,参赛者大多是“良家妇女”甚至“大家闺秀”,舞女逐渐淡出了港姐选美的舞台。

自此,“女性魅力”之于香港女性不再是值得羞耻的事。她们正视自己的美,并为之骄傲。

“母仪天下”

香港小姐在她诞生的第27个年头结束了在丽池夜总会漂泊的生涯,正式由TVB接手——

邵逸夫心里很清楚,港姐选美是最便捷收割女艺人苗子的方式。邵逸夫在吹捧港姐方面不遗余力,不仅增加了赛事规定:港姐可以获得一年的TVB正式演员合约;而且亲力亲为,在TVB台庆等重大活动中带新鲜出炉的港姐出席,并坐在紧靠他的位置上。

TVB接手后的港姐,也喊出了那句至理名言的口号:智慧与美貌并存。

TVB的造星时代就此拉开序幕,港姐也喜迎长达20年的黄金时代。当时正是香港恢复元气的时代,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回归。港姐选美也诚实地反映了那种端庄大方的传统审美,选出的港姐眉目间都是六宫之主、母仪天下的气质。

1973年第一届全港直播的港姐选举中,港姐出现了两位并列冠军,分别是TVB选出的孙泳恩,和“香港东方之珠选美会”选出的狄波拉。

狄波拉加冕后,她三栖于电影、电视、TVB主持,在出道第五年风头正盛之时息影嫁人。丈夫是香港演艺界人称四哥的谢贤,他们的儿子叫谢霆锋。


1973年港姐冠军·狄波拉

有着“世纪美人”之称、后来凭借《楚留香》、《上海滩》、《新白娘子传奇》红遍两岸三地的赵雅芝,参加第一届港姐选举的时候曾是夺冠热门。毕竟姣好的面容加上空姐职业带来的仪态大方,当时19岁的赵雅芝站上选美赛道简直就是耀眼。

可惜,问答环节比较紧张,磕磕绊绊词不达意,最终屈居第四。



1973年港姐殿军·赵雅芝

相似的,风情万种钟楚红,在1979年选美中因为不会穿高跟鞋而走错台步,一个趔趄就跌出了夺冠热门,也是第四。


1979年港姐殿军·钟楚红



但不得不说,70年代是港姐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男性凝视的巅峰时期。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港姐冠军是选老婆,要贤淑大方;亚军是选女朋友,不妨风情万种;季军是选小妹妹,负责天真可爱就好。”

香港女性依旧被压在背了几千年的“贤良淑德”四字山下。港姐也成为一种“选妃式选美”,肩负着男性们的各种幻想——

有传统审美撑腰、有聚众意淫:既要看美女穿泳装,又要怪貌美的不贤良。看她痴狂,还看她风趣又端庄。

80年代,神仙打架

这是港姐最辉煌的时代。

参选的佳丽多,香港小姐成了酒楼里最下饭的谈资。这个时期的港姐当选后大多在演艺圈星光灿烂,她们名垂影史,贡献出的经典gif合在一起就是一本港风教科书必修版。

夺得1983年港姐亚军和“最佳上镜奖”的,时年19岁的张曼玉。

张曼玉后来回忆起说:“参加香港小姐竞选,是我生平第一次最有勇气的决定。我最怕与人竞争和比较,因为我怕输!但这一次我下了决心,因为参加港姐选美是我进入娱乐圈的重要机会,就算落选,我还会有机会当艺员,因为演戏实在太吸引我了。”

少女时期的张曼玉鬓发如云,眼波流转,以玉女形象甫一出道就星途璀璨。1988年她一年就拍了12部电影,被冠以“张一打”的称号。后来更是五次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四次斩获台湾金马奖影后, 并且作为这两项殊荣的纪录保持者,成为华语电影的一代传奇。


1983年港姐亚军·张曼玉

1987年创造了港姐史上诸多的“第一”,从这一年开始,选美使用了新的主题曲;也是这一年,众佳丽第一次在舞台上穿上了三点式泳衣。

那年还有一个名叫邱淑贞的女孩,以“最性感港姐”之称成为夺冠热门。只是被老同学黄莺中伤“下巴整容”,一时争论不休,愤然退赛。

但邱淑贞最终还是红的发紫,还贡献了与“朱茵眨眼”、“青霞饮酒”、“张敏回头”、“祖贤穿衣”并称为“无法复制的神级操作”——“淑贞叼牌”。


1987年港姐十强·邱淑贞

1988年中葡混血李嘉欣在的港姐选举上更是美得一骑绝尘,美得港媒都要叹一声“石破天惊”。

如果香港有“你最怕自己老公跟谁出轨”排行榜,这位“富豪杀手”一定名列榜首。据说李嘉欣嫁人那天,全香港的富商太太都比她老公许晋亨要更高兴。

一个时代的审美巅峰,是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特点的。

李嘉欣极美,然而师太亦舒评价她:“美则美矣,毫无灵魂”,王家卫在《堕落天使》里放大了这一特点,超广角镜头怼在脸上,画面上铺上浓郁的青黄色调,李嘉欣美得像梦,空洞得也像梦。

香港小姐就是那个是香港梦具象后的化身,出身平凡的少女凭借美貌与智慧平步青云,有人说这美貌是种隐喻——它在验证一种可能,社会的分层可以被打破,一技在身,就有向上的可能。



《堕落天使》李嘉欣(1988年港姐冠军)

但在对女性的审美和男性凝视上,恐怕这个时期比70年代还要更强烈一些。

这十年的港姐以“美”闻名,且美得各有千秋——与之相对的,是德行的标准被淡化。赛制更加偏向于突出她们的外貌和身材,泳衣是收视最高的环节。

“智慧”的口号像是三点式泳衣一样,没什么实质,只起到遮羞的作用。而美女的归宿,依然是“嫁富豪”。

最后的辉煌,结束于女性运动抵港前

当1989年,李嘉欣因港姐加冕激动得面色潮红的时刻,她未来的情敌、盖过她风头的下一届冠军陈法蓉正面色苍白地拿着一纸癌症诊断书。

那时候 陈法蓉22岁,还在夏威夷大学读时装设计,虽然很快知道是误诊,但是虚惊一场的经历还是惊醒了她。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痛痛快快地活一场,于是隔年,23岁的陈法蓉回到香港,带着“老娘就是要赢”的自信一路杀伐果决,斩获港姐冠军。


1989年港姐冠军·陈法蓉

那是第一位具有大学学历的港姐冠军,陈法蓉作为80年代最后一位港姐,以一己之力将智慧与美貌的天枰扯平,并且开启了下一个以“智”引领的十年。

港姐选举开始重视学历:1990年港姐“靓靓”袁咏仪,是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的高材生;1991年赢过季军蔡少芬的冠军郭蔼明,将港姐的学历推向新高度——当时她已是美国南加州大学机械工程学硕士,并且曾去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实习。


1990年港姐冠军·袁咏仪(中)、亚军·翁杏兰(左)、季军·梁小冰(右)

与港姐学历一起攀上顶峰的,还有那一年港姐选举的收视率——直播当晚创下TVB最高收视,至今未被打破。

然后,属于香港小姐的辉煌时代戛然而止。

1990年,距香港回归还剩7年,在西方已经进行到第二波浪潮的女性运动终于到达了香港。

在当时的女性运动中,选美被视为女性屈从地位的一个重要象征,女性对容貌美和身体美的追求被视为女性主体的客体化,其中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选美比赛在某些方面浓缩了社会对女性身体的统治:一是对身体规范对训练,二是对身材和容貌的要求。这恰恰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每天都日复一日地经历的:打扮自己、美容瘦身,深恐自己的相貌和身材达不到男性审美标准。

此时让我们放眼西方,并且将时间的进度条倒带30年——

1960年,当好莱坞在50年代就拥有了玛丽莲·梦露、格蕾丝·凯利、奥黛丽·赫本后,西方女权运动在1960年打响,并从反对选美开始。女权主义批判女性的异化与时尚美女的情结,在1968年,美国女性运动的活跃分子在游行时为一头羊加冕,并设置了自由垃圾桶,将乳罩、束腰、假睫毛一类用品扔进垃圾桶,以示态度。


格蕾丝·凯利(前)、奥黛丽·赫本(后)


1968年世界小姐选美场外

女性运动到来后,正如好莱坞女星的黄金时代在50年代末戛然而止一样,香港小姐选举的口碑在1993年开始断崖式下跌。

性化女性的两极

港姐口碑下降,开端是1993年,莫可欣爆冷夺冠。

那一年,港媒第一次公开批评港姐的容貌,邵逸夫甚至以行动表示抗议,在原定由港姐冠军陪同出席的场合故意带其他女艺员出席,冷落莫可欣。


1993年港姐冠军·莫可欣

邵逸夫对“丑”的抗拒泄露了大多数人对港姐的幻想,香港小姐作为香港最杰出女性代表,是会出现在春梦里的,是被性化了的,是不可以不美的。

2002年身材高大、长着一张大嘴的林敏俐夺冠。看到如此质素的佳丽夺冠,TVB高层大为光火,拍着桌子骂负责宣传招募的工作人员。

2007年,小眼睛大饼脸的张嘉儿当选港姐冠军,人送绰号“猪扒港姐”。摘得桂冠那一刻,全场爆发出一片嘘声,还有人把她视为“35年来史上最丑港姐”。


2007年港姐冠军·张嘉儿

“你比港姐还丑”成为了像“生你不如生叉烧”一样,挂在香港人嘴边的港风祖安话。

在港姐不美的年代,港媒也极尽毒舌之能:“时装版灭绝师太”、“接孩子下幼儿园的大妈”、“航空母舰身材的肿胀佳丽”、“下巴尖到可以从荃湾线插到港岛线”...铺天盖地的谩骂, 靶子都对准女性的脸、胸、腰、臀、腿这些“性特征”上。

随着女性地位上升,选美比赛都在走下坡路。2010年之后,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对美的看法又加深了一步, 把美和性别、种族、阶级这些因素并列在一起,主张不同的身体、肤色、个头、体重都可以被认可。

性化女性的方式又悄然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为了迎合“审美没有标准”的观点,2017年港姐冠军雷庄儿一副龅牙,神似《食神》里的莫文蔚,而那一届的选举口号是“美丽是赢家”。

这一场比赛,让人发出了“选港姐还是选凤姐”的质问。


2017年港姐冠军·雷庄儿

雷庄儿当选后,官方也曾说起美貌天花板王祖贤。王祖贤也有龅牙啊,何必苛刻对待雷庄儿。

但官方没搞明白的是,人们真正在意的并非一颗龅牙。


美是一种整体状态,是大于肤色、身高、各个五官等等单独的标签的——美并不单独存在于被性化后的任何一个器官中,也不被它们定义。

就像大家都觉得大卫雕像是美的,是艺术,那这个美跟他光着屁股还裸露着丁丁没有关系。

人们真正在意的,是刻意用一些标签去定义美,尤其刻意挑出一些“性标签”去定义美。

贤良淑德也是错?

作家韩松落说过:“香港小姐的黄金时代,是1970年代末和整个1980年代, 朱玲玲、缪骞人、钟楚红、邝美云、张曼玉、李嘉欣、翁美玲、杨宝玲、李美凤、陈法蓉、邱淑贞等绝代佳人基本分布在这个时间段。而1990年初的袁咏仪、郭蔼明和蔡少芬,可视为这个时代的余韵,尚能说明“香港小姐”的审美观,不是《聊斋》中“罗刹海市”式的审美观。但之后,香港小姐竞选便走上天雷滚滚的不归路。”

当人们骂着港姐光华不再的时候,但这些年的港姐也并不是没有美人,只是我们不敢选择美。

2014年,四大选美之一的“世界小姐”执行主席莫莉夫人宣布,将有六十三年历史的泳装环节取消,希望观众注重女性文化内涵,追求“beauty with a purpose”而非身材样貌,同样将女性的审美角度重新定位。

而2015年港姐冠军麦明诗,人面桃花、笑容甜美,且毕业于剑桥大学法律系,本来是港姐口号“智慧与美貌并存”当之无愧的化身,但是因为她简历上“人生理想”一栏写的是“贤良淑德”,而被口诛笔伐“枉为香港女性表率”、“反女性主义”、“父系社会的奴隶”。


2015年港姐冠军·麦明诗

这似乎就有点过了。剑桥法律系毕业的女生,就丧失了追求“贤良淑德”的权利吗?“贤良淑德”的志向就该被羞辱吗?

麦明诗是这样定义“贤良淑德”的: “贤”代表对知识、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我们可以做出贤明的决定;“良”是我们行事要以良心为本;“淑”是我们要做一个淑女;“德”是需要有德行和修养——而她也的确都做到了。

即便是这样的麦明诗,也依旧无法为“贤良淑德”四字平反。“被羞辱的女性”像是击鼓传花,只是从1946年“性感开放”手中,传到了2015年“贤良淑德”手里。

扯去裹脚布,不该只是从一只脚缠到另一只脚上。一个女人应该有选择她自己志向的权利:包括事业拼搏,也包括贤良淑德。


审美回春?

2020年港姐选举落下帷幕,这届三甲当选得都毫无悬念,而这种毫无悬念则是一场睽违已久的“审美回春”。冠军谢嘉怡的加冕的时候,让人恍惚看到了1988年的李嘉欣。


2020年港姐冠军·谢嘉怡

另外两位陈桢怡、郭柏妍都是赛前夺冠的大热选手。22岁的季军郭柏妍正在港大攻读市场管理学硕士,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而且给以丑闻博出位的香港娱乐圈带来了一股清流——郭柏妍在采访中自曝母胎solo,感情状况是“A0”。

更令人感动的是女性竞争对手之间的尊重和欣赏,亚军陈桢怡在赛前采访里被问及竞争对手时说:“我口才不好,要看临场反应,我看好郭柏妍,但她不是我的竞争对手,而是我学习对象,想学她笑容甜美。”

这届港姐,是大众审美下的漂亮,是传统审美下的漂亮——这似乎并不够政治正确,但这并没有错。

只有当我们一边认可女性可以很飒很酷,一边也认可女性的风情和妩媚时,才是真正意义上地打破”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二元独立。你可以穿小裙子,也可以短发西装。

”美“在几十年的社会发展中早就不再是审美意义,而更多被社会化的符号所淹没——”美“涂了太多层粉饰,都已经看不清本来的面目了。

2020港姐口碑的回温是一场审美复兴吗?我不知道。

但我相信,选美一方面不应该是站在性别视角或者男性凝视下的选美,另一方面也不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性化女性的选美。选美就应该是选美,去选出一个抛开性别、抛开政治正确,不论男女都会欣赏的美。

把“美”还给“美”本身,对它诚实。

当我们都能抛开“性”去欣赏美,那想必会是一个更好的时代。


喜欢蓝莓我不蓝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蓝莓我不蓝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女性频道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