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去年,黄晓明女友叶珂「黑红」。也让「名媛培训班」彻底出圈,成了热梗。如今,每次出现同质化的妆容、造型、拍照姿势。都少不了被调侃,「上过名媛培训班」。 可能至今很多人还是不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存在呢?那么多人自愿成为流水线上的假名媛,坚信花钱短期培训就能跻身上流社会,嫁给明星、富商。仅仅因为他们虚荣、拜金、傻吗?恐怕也没有这么简单。最近,一部新出的大尺度惊悚片就瞄准这一现象,拍出了「名媛培训班」荒诞之外的残酷面—— 《丑陋的继姐》Den stygge stesøsteren 此片改编自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但,不同于迪士尼低幼化的改编路数。电影拍得相当暗黑、重口。视觉尺度和故事深度,都远超出了我们对原版故事的认知。 颇有新意之处是,电影不以灰姑娘为主角。转而将焦点,放在邪恶的继姐身上。这一经典的恶女,被「洗白」成了最让人共情的角色。作为女主的继姐,确实长相平平。脸庞不够精致,身材也又矮又胖。和白皙漂亮的继妹比起来,更是逊色不少。 不过,她原本并不邪恶,反而像个「傻白甜」。成天痴迷阅读王子的情诗集。除了幻想当公主,没有其他坏心眼。 奈何,她生活在一个「假贵族」家庭。生父死后,母亲假装有钱人,嫁给年长的贵族。原本希望以此获得财富和地位,顺便让两个女儿也过上好日子。 没想到,婚礼当晚,年长的贵族就去世了。母亲这才知道,他早已破产。留下的只有作为空壳的贵族头衔,和被银行查封的财产。 一夜之间,一家子被踢出了体面生活。母亲意识到自己年老色衰,无法再吸引有钱人。家中三个女儿,最小的女儿终究不是自己的骨肉,自己的小女儿又还没来月事。她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女主的身上。幻想她能嫁给王子,挽救家庭的经济状况。 正巧这时,信使送来了邀请函——王子邀请所有贵族少女参加宫廷舞会。而这,其实是众所周知的选妃大会。 母亲知道女儿没有外貌优势。便散尽仅有的家财,给她来了个丑女大改造。整牙; 整鼻子; 还有缝合假睫毛、丰胸等。最恐怖的是,为了减肥,她生吞绦虫卵。绦虫是一种寄生虫,会在人体内吸收所有食物养分。吞下它,就可以使女主在无需节食的情况下,仍能快速消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虚构的耸动情节。也如实呈现了19世纪欧洲上层真实存在过的古老整容术。在医学技术有限的情况下,这些整容手术、减肥手段完全是超出人体负荷的酷刑,以生命为代价的赌注。女主几乎每次手术,都在尖叫中昏厥。也因为体内的绦虫,整日恶心呕吐,造成严重营养不良,头发狂掉。 导演用长镜头和固定机位,像拍纪录片一样,让观众直视了缓慢而痛苦的整形过程。比如,片中接假睫毛这场戏。不像今天人们种睫毛,只需将假睫毛粘在真睫毛上。电影中,睫毛是直接用针线缝入皮肤的,而且是在女主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且没有任何麻醉剂。我们可以看到眼皮被针线贯穿的全过程,配上细小的走针声、皮肤摩擦声、女主的喘息声,没有任何配乐渲染,却足以让人寒毛直竖。 如果说整形是为了重塑皮囊。那下一步,就是改造「灵魂」——参加淑女班。女主和其他贵族小姐一起,穿上精致、统一的裙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保持完美的微笑,高贵的仪态。苦练优雅的走姿、宫廷舞步。只为在舞会上展现出最淑女的一面,吸引王子的注意。 而淑女班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教学,而是提供人脉。在一群贵族小姐中,女主的外貌、身材和舞姿都毫无优势。但,因为女主的母亲缴了更多的「学费」。女主直接被任命为领舞,站在了舞会最受瞩目的位置。正好这时,整容也初见成效,女主已经蜕变成精致的大美女。 舞会当晚,她果真吸引了王子的目光。如愿和王子一起在舞池中跳舞。 眼看公主梦即将成真。却没料,最后一刻,还是走向了童话中的结局。漂亮的继妹突然出现,取代她成为全场最亮丽的风景线。 博取了王子的欢心后,继妹又在午夜的钟声响起时逃离。掉落一只鞋。王子表示,「能穿得上这只鞋的姑娘,就是我要娶的人。」仿佛在嘲笑女主所有的努力。 而全片另一个高潮是——心态彻底崩了的女主,还不甘心。为了能穿上鞋子,她一咬牙,砍掉脚趾。 居然,还砍错了脚。在剧痛难忍的情况下,又被母亲生生砍了另一只脚。之后彻底昏厥了。 只可惜,一切都是徒劳。再醒来时,继妹和王子宿命般地走向了童话结局。 这下,女主彻底成为面容畸形,身体残疾的丑陋继姐。 和去年热门的电影《某种物质》一样,这部《丑陋的继姐》也以奇观化的身体恐怖,直指当代女性普遍的容貌焦虑问题。令人不安的大尺度、重口味场面背后,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现实悲剧。时不时就有新闻报道,很多人因整容过度,深受困扰。电影中吃寄生虫减肥的情节,居然直到今天还在发生。 而除了批判服美役和容貌焦虑的社会现象外。这部电影让我们更清楚看到,容貌焦虑不仅仅是内心的虚荣,或是环境影响下对单一审美标准的执念。更多时候,它和权力紧密相连。 就像现实中,面试、社交等很多场合下,美貌会成为一种特权。 这甚至体现在《灰姑娘》童话的传统叙事中:美貌永远与善良挂钩。长相丑陋的人,永远是内心同等丑陋的反派。 这部电影中也更赤裸地呈现了,隐藏在美丽童话中的有毒价值观。王子在舞会上寻找真命天女时,完全将美貌视为唯一标准。只看脸,就能确定自己的婚姻对象。女主只有变美,才有希望帮助母亲,拯救家族。 所以电影别出心裁地以继姐为主角。大概也是因为,相比完美无瑕、无辜可怜的妹妹,继姐才更像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她不是生来的恶女,而是被这种以美为最高价值的评判体系逐渐挤压下,一步步走向「黑化」的。实际上,她最初对貌美的继妹并没有太多恨意,更多是羡慕和自卑。 只因为背负了家族期待,对这唯一上位名额产生了极度的追求。加上母亲付出的钱和心力,后又在淑女班上受到容貌羞辱。她才渐渐生出更多变美的决心,妄想将其作为一种复仇手段。 淑女班很像今天的名媛进修班。女主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今天很多人所说的「捞女」。想靠外形、金钱飞上高枝,改变命运。为此不惜受尽苦头成为完美的商品,压抑真实、不堪的自我。 童话中标志女性命运转折的王子选美机制,被还原为审美霸权的冷酷投影。玻璃鞋也成了阶层符号的隐喻,无数人削足适履的整容模板,一个现代「标准美」的极端写照。影片也因此打碎了原本雌竞的故事结构。片中,妹妹原本无意嫁给王子,她爱的是贫穷马夫。因为和马夫偷情被发现,她被母亲剥夺了参加舞会的资格,被迫成为女仆。 片中还有一幕,是舞会前,王子在森林打猎的场景。他与跟班说着黄段子,尽显其下流和浅薄,使人对这一经典童话形象彻底祛魅。而当他举着猎枪,无意间看到头顶羽毛发饰的女主时,也隐喻了女主不过是她的猎物之一。 所以结尾,即使继姐和童话中一样输得惨痛,但嫁给王子的妹妹也没有赢。她只是在无处可走的情况下,选择了相对有安全感的一条路。美貌这一特权带来的好处,和她真正想要的生活,终究是错位的。 到头来真正获益的,其实是卷走大量财富的整容医生。女主一次次在医生的建议下,在没有终点的变美道路上自我消磨,自我毁灭。 让人想到国产剧《以美之名》中整形成瘾的女性。同样呼应了当下资本社会对容貌焦虑的利用和放大。 因而,与其说是电影反写了《灰姑娘》,不如说是摊开、转译了原有的童话故事。童话中的残酷、不合理处一直存在,只是今天看更加触目惊心。那么,到底该如何打破容貌焦虑的困局呢?电影最后,也道出更深一层的事实——容貌焦虑的根本,在于对权力结构的误解。误以为足够美丽,就能被看见、被选中、被爱,就能实现阶级跃升,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殊不知,每一步都在背离自我和自由,最后反而会陷入更深的悲剧。 女主不是失败于不够美,而是失败于将美作为人生全部的赌注。就像现实中很多人,以为靠整容就能改变命运,最后发现自以为的入场券,不过是仅一次生效的试用体验。 真正打破这一恶性循环,要做的是放弃这样的价值标准。电影将童话中的工具人二姐,改编为一个看似无足轻重,实则真正指向希望的角色。 她因为年龄太小,无法参与舞会,也就避免了争宠的命运。她目睹了姐姐的苦难后,隐瞒了自己的初潮,最后抛弃了一辈子仰仗男性的母亲,帮助姐姐掏出肚子里的虫。 最后,她选择带着伤痕累累的姐姐远走他乡。不要美丽也不要王子,而是彻底抛弃了既定的规则。离开「美丽才能生存」的世界。也让这个暗黑版《灰姑娘》不止于猎奇,而是成为当下真正值得被讲述的故事。
喜欢【摄影部落】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