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高中生20天骑完川藏线,晒肤白貌美骑行照被网友扒真相打脸

送交者: 【摄影部落】 [★★★声望勋衔14★★★] 于 2025-05-17 13:40 已读4178次 大字阅读 繁体
                最近,一位17岁的上海女高中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视频分享了自己骑行川藏线的经历,却引发了轩然大波。

这位网名为小晚的女生,声称自己用了20天时间骑行了2160公里,从成都抵达拉萨。


这条 “青春励志” 视频收获超 13 万点赞,却在骑行圈掀起巨大争议:职业车手都难以企及的速度数据、前后矛盾的骑行记录、频繁出现的神秘车辆……

随着专业博主下场打假,这场看似热血的“冒险” 逐渐露出虚假底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来和表姐一起探究一下这背后的故事吧。......................................................................01

......................................................................

今年17岁的上海女高中生小晚,平时就热爱骑行,经常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骑行数据和经历。

她骑着一辆入门级的喜德盛AD350自行车,看起来瘦弱却充满力量。


上个月,她发布了一条视频,宣布自己即将开始骑行川藏线的旅程。

川藏线,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梦想的路线,全程2166公里,需要翻越十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


为了这次骑行,小晚准备了各种专业装备,包括三个充电宝、相机、无人机等,可谓是做足了功课。


在骑行过程中,小晚和另一名同伴一起出发,沿途分享了不少风景照和骑行数据。


在此期间,她曾晒出几次的骑行数据,数据显示,每次骑行距离都在100公里以上,爬升高度达3000多米,平均速度更是保持在20公里以上。

这些数据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不少骑行爱好者开始质疑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怀疑女生后面有后勤车。

毕竟,对于一个看起来如此瘦弱的17岁女生来说,这样的骑行数据确实有些难以置信。

但小晚毫不客气地回怼:又不是残废,要什么后勤车?



最终,小晚完成了她的骑行之旅,站在布达拉宫前合影自豪发声:我的冒险结束了,朋友,该到你了!

之后,她的内容迅速走红,点赞超过10万,播放量更是达到了几百万。

很多人被她的勇气和坚持所打动,认为她是一个励志的榜样,鼓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们为她的成功点赞,也为她的精神所折服。


然而,随着视频的火爆,质疑声也越来越多。

有网友质疑,小晚脸上丝毫没有被暴晒和高原影响的痕迹。

而且小晚两个月前才开始发布骑行相关的内容,当时她的骑行数据还相当普通,平均速度只有9.1公里/小时。


可到了川藏线,她的速度却突然飙升到了27.4公里/小时,甚至在某一天,她的单日骑行距离达到了360公里,爬升4003米,平均速度42.5公里/小时,最高速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3.28公里/小时。


这样的数据,即使是职业自行车运动员也难以企及。


一个17岁的女生,骑着入门级的自行车,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高强度的骑行,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随后,还有更可疑的细节随之被扒出:有网友发现,小晚不同日期、不同地点的骑行照片中,多次出现同一辆 SUV,车牌号完全一致。


网友们开始质疑她的动机,认为她可能是为了博眼球、蹭流量而故意造假。

......................................................................

02

......................................................................

当小晚的骑行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时,一位名叫“五行三界之外”的专业骑行博主也注意到了这个事件。

他在某音平台上有6.5万粉丝,对骑行有着深厚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


当他看到小晚的视频后,感到非常震惊,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于是,他决定对小晚的骑行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提出了五个关键性问题来质疑她的骑行真实性。

他首先指出小晚的骑行数据违背了常识。

在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骑行速度应该会受到影响,而不是像她那样反而提高了。


其次,他发现小晚在20多天的骑行过程中,只有四条记录,其他的记录都不见了。

这让他怀疑小晚可能是骑了一半,然后搭车到了目的地。


他还注意到,小晚在发布作品20天后才说自己车撞坏了,不得不搭车。

这个时间点非常可疑,因为这正是网友们开始质疑她的时候。


还有小晚自称 “骑行摔倒受伤”的两次伤口位置高度重合,且医院单据未显示具体诊疗内容,真实性存疑。


而最让人在意的是,在4000米海拔处骑行350公里,均速42公里/小时,这根本不是现有人类能做出来的。

最后,他表示,川藏线骑行异常艰辛,她对小晚怂恿别人去冒险,却没有考虑到骑行的危险性的行为表示不认同。


在“五行三界之外”发出质疑视频后,小晚多次举报他的视频,让其下架。

小晚的骑行数据过于离谱,让人难以相信,而她又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真实性。

于是,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对她的造假表示质疑和不满。


而与此同时,此次川藏线假骑事件也让另一位名叫马稳住的女骑手也受到了牵连。

马稳住也是一名高中生,平时也喜欢骑行,并且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自己从上海骑行到莫干山的经历。


然而,由于她和小晚一样都是高中生女骑手,很多网友将她误认为是川藏线假骑的当事人。

一些网友在她的账号下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有人表示,就算不是她,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稳住无奈发视频回应:“被骂了一天,莫名其妙。”

川藏线骑行本就艰苦,据统计,超80%骑行者因高反、伤病中途搭车,这并不可耻。

但小晚的争议在于,她以“全程骑行”立人设博取流量,面对铁证仍拒不认错。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她要选择造假?

是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亦或是为了迎合社会对“强者”的期待?

如果她坦然承认部分搭车,网友反而会接受她的坦诚。

造假,才是对骑行精神最大的背叛。

......................................................................

03

......................................................................

小晚的造假事件,折射出社交媒体时代“精装朋友圈”与“毛坯人生”的割裂。

在社交平台上,“毛坯的人生,精装的朋友圈” 早已成为常态:

有人在埃及街头踩马粪,朋友圈却写 “把读过的书变成走过的路”;

有人在高原边吸氧边哭,却要配上 “永远自由” 的文案;

更有人借手机也要修图发圈,只为维持 “岁月静好” 的形象。


发在社交媒体上的文案必须要诗意,照片必须要惊艳,数据必须要惊人,哪怕背后是P图、摆拍甚至造假。

这种对 “完美生活” 的执着,本质上是一种情感代偿 ——

我们渴望通过朋友圈的 “点赞”,确认自己的价值,弥补现实中的失落。


正如网友自嘲:“现实一地鸡毛,朋友圈岁月静好。”

然而,虚假的“精装”人设终会崩塌。

真正的骑行精神,不在于数据多漂亮、点赞数多高,而在于直面风雨的勇气和坦诚待人的品格。

就像那些真实的川藏线骑友,他们晒黑的脸庞、磨破的手套、沾满泥土的车轮,比任何精修照片都更有力量 —— 因为那是与自己和解、与自然对话的真实轨迹。



川藏线的意义,从来不是让人成为“网红”,而是教会我们敬畏自然、接纳真实的自己。

人生如骑行,上坡时咬牙坚持,下坡时谨慎前行,累了就停下来休息。

与其在社交媒体虚构“完美旅程”,不如在现实中踏踏实实走好每一程。


当 “精装朋友圈” 的滤镜退去,愿我们都能看见:

人生不必完美,但必须真实。

毕竟,在海拔 4000 米的高原上,每一口真实的氧气,都比社交媒体上的十万点赞更珍贵。

网友评论:

网友1:希望骑行旅行的朋友要注意,路上还是很危险的,要量力而行,安全第一

网友2:没骑过自行车就别瞎评论,实际上她也就一般的程度,多多锻炼锻炼都能做到,我的极限是平均45的速度连续骑了一个小时,不继续骑了倒不是因为有多累,主要是电瓶没电了。

网友3这次没人怀疑,下次她真的骑到喜马拉雅山顶。

网友4:正常骑行会有很多记录,记录少很可疑,有造假嫌疑。骑多骑少,量力而行嘛。关键是怂恿别人。去上这些危险的地方骑行。随时会要人命的。17岁的高中生太能骗了吧。

喜欢【摄影部落】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摄影部落】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女性频道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帖帖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