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科技频道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宇宙漆黑一片,为什么太阳光照不亮太空?光去了哪里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3-03-02 17:24 已读 4002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星球。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之外还有一颗冥王星,以前冥王星也属于行星,但是后来科学家觉得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太小,所以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现在太阳系只剩下八颗行星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太阳系诞生于50亿年前,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太阳系一片混乱。太阳诞生后,吸收了大量周围的物质,因此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其余八颗行星和其他物质占太阳系总质量的0.14%。从比例上我们可以看出太阳的质量是非常大的。然而,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这颗行星曾孕育过生命。生命的出现,为地球增添了许多色彩。科学家认为,地球之所以能够孕育生命,主要是因为地球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因为地球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所以地球上会有一个适宜的温度。丰富的水资源和充足的空气,因为地球具备孕育生命的基本条件,地球才能孕育生命。


简单来说,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主要得益于太阳。太阳是一颗星星。太阳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释放热量。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我们的太阳还有50亿年的寿命,我们的太阳是恒星中寿命比较长的一颗恒星。宇宙中有许多星星。以我们的银河系为例,银河系中大约有1000亿颗恒星。这里可能有很多朋友。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宇宙中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太空还是黑的?星星发出的光去哪儿了? 6park.com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恒星与我们地球上的普通燃烧是有区别的。恒星燃烧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反应,而核聚变反应只能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产生。它正好符合条件。当恒星内部的原子核相互碰撞时,会产生新的原子核,同时会损失一部分原子核。这部分失去的原子核会转化为新的能量释放出来。科学家们计算过,当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时,它的质量会损失0.0276个单位,也就是说一个氢原子会损失0.0069个单位。


事实上,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为什么是这样?20世纪初,美国物理学家埃德温·哈勃发现,在观测星系时,星系的光谱出现红移现象,这表明这些星系正在远离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后,埃及德文哈勃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那就是我们的宇宙还在膨胀。这一观点提出后,很多科学家都不相信,于是很多科学家纷纷对宇宙进行了观察,最后发现埃德温·哈勃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宇宙为什么是黑色的,也让人类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


因为我们的宇宙还在膨胀,而且膨胀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光速,所以恒星发出的光就跟不上宇宙膨胀的速度,这就使得我们看到的宇宙一片漆黑,这类似于为什么夜空是黑色的同样,如果我们的宇宙是静止的,那么我们的夜晚应该是明亮的。毕竟,宇宙中有许多恒星。即使在晚上地球的一侧背对着太阳,地球的背面仍然可以接收到来自其他恒星的光,如果这样看的话,那么晚上应该和白天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夜空并不是因为宇宙中有大量的星星而变得更亮。这就是为什么宇宙在膨胀。


由于宇宙的膨胀速度已经超过了光速,星系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科学家曾经观测到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而现在银河系的直径已经扩大到20万光年。未来,随着宇宙不断膨胀,银河系的直径会越来越远。正是因为星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其他恒星发出的光根本无法飞向地球,才会导致黑夜,如果宇宙停止膨胀,就没有白天了或地球上的夜晚。


当宇宙中最后一颗恒星死亡时,宇宙将开始死亡。亿万年后,宇宙将变成寂静的黑暗空间,没有一丝光亮。科学界对于宇宙的最终结局有多种说法,但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人类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命。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我们一定能够解开宇宙的奥秘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科技频道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