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科技频道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这个世界是个三明治吗?
送交者: 侠客素心[♂★★麻婆豆腐★★♂] 于 2019-05-07 7:40 已读 3573 次 1 赞  

侠客素心的个人频道

好吧,我承认这个标题有一些奇怪,但或许符合吃货肥宅的口味。毕竟,如果希望有人能够去阅读一些枯燥乏味的文章,一个比较奇怪的标题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 6park.com

我希望抽时间写下一个系列的小散文,来记录自己在生活过往中产生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思考。空想主义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毫无意义,但是对于一个在象牙塔内进行学术工作的人来说,却是不能逃避的工作实践,再者,在我们即将进入下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前,一些对于人生和文明的思考,或许能给予迷茫和孤独的灵魂一些安慰。而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我想要谈谈唯物与唯心。 6park.com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6park.com

在学习科学哲学时,最吸引我的观点,是认为科学以及科学所产生的一切发现和结果,都是本质上不存在的。换句话说,这个世界没有客观意义上的存在,一切都只是在意识中产生而已,没有意识,就没有宇宙的起点。这是一种明显的唯心主义的观点。这种唯心主义的出发点,是在于我们进行所谓的科学行为的研究作业时,其研究手段未必是真正客观现实的手段,其知识产生的过程,往往不在于“发觉”,而在于“创造”。当我真正的开始自己的研究时,发现这个问题在社会科学裡十分明显:我经常能阅读到不少对数据处理根本讲的不清不楚的文章,即使这些文章发表在顶级期刊上,在我看来,他们得出结果,很有可能是来自于不断地尝试数据操控(beat the data),所得出来的一种我们想看道德“巧合性”结果。这种情况,在自然科学裡,或许应该很少见,毕竟,你很难用唯心来解释那些物理学上所发现的“客观存在”。然而,当进入量子力学的讨论时,你依然会碰到那隻很奇异的或生活似的猫(猫的生死取决于你是否去观察它,哈,我以为猫是一种可以独立生活的高冷动物呢)或今天所探讨的“量子纠缠”(如果粒子也有灵魂?),台湾的王孟源博士也在他的博客裡阐述了如今的基础物理,已经沦为数学游戏的看法。种种这一切,或也能反映出自然科学中的某些“非客观性”。 6park.com

所以,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大到前几天发朋友圈的黑洞,小到我们本身的肉体,到底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到底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6park.com

有一段时间裡,我始终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不光因为这是一个最根本的指导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裡来),更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解读或能影响人身的心理状态(怎样活是一种态度)。不过近期,当我开始接触社会学上的“角色理论”时(role theory),产生了一些更加“清晰”的解释与想法。这个想法在于,不再用简单的二元论来看待这个问题,理解这个世界,未必要用唯心或唯物,可以两者皆有,而的确也是两者皆有。判断事物的客观存在,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 6park.com

“如果一个事物永恆不变,那麽它一定是客观的了”。(假设一) 6park.com

如果用这个理论来判断事物,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温度,温度是客观的吗? 6park.com

温度不是,温度在可测范围内可以从零下到零上。它的测量和捕捉,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它所制定的一种量化方式(摄氏度或华氏度),没有这套系统,“温度”这个概念就无从谈起。更要命的是,我们知道去年加拿大有人在零上十几度的时候就被热死,而在印度,也有人被简单的零下一度所冻死,很明显,人类对温度本身的反应,也由于心理上的调试机制不同而不同。所以这个温度,看来不是客观的? 6park.com

但温度这个东西,它的的确确存在啊,虽然如果没有“温度”这个概念,没有测量它的一个系统(包括感知),我们会完全不知道它的存在,而它的存在,对我们也毫无意义(0),产生不了任何反应或效能: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极端的情况,一个低智的人,因为对温度没有任何认识和感应,或许可能傻傻的在冬天裡与户外活活冻死,不知道去规避“低温”这个风险。 6park.com

所以,我们或许可以说,温度本身是存在的,它的存在是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然而,它除了存在之外的任何意义和效用,是由人类所对它的反应(认知结构)而产生的,这很像那隻猫:它或许永远存在于那裡,至于你怎麽看待它(生或死),取决于观察者的眼光或动机。 6park.com

至此,我们或许能修正一下之前的假设 6park.com

“如果一个事物在被认知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永恆不变,那麽就应该是客观现实存在的”。 (假设二) 6park.com

如果用这个假设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只有在我们讨论它是否存在时,才是可以判断客观与否的,然而,一旦我们赋予这个物体一个名字,一个角色,那麽这个事物立马会变成一种主观和唯心的存在。再打个比方,桌子。我们认为它存在是因为它叫桌子,有着桌子的功能,剥离这种角色和功能,它是什麽,它不过就是原子的表现,至于是什麽,没人知道。换句话说: 6park.com

“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唯物客观,只是毫无意义的, 空洞的存在(meaningless)”。 (推论一) 6park.com

换句话说,真正的唯物客观,是存在的,而也只是存在着。真正的唯物客观,所针对的对象,或许只有这个宇宙本体(毫无意义的原子宝宝们)。 6park.com

这也就是莎翁所说的:To be or not to be 的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去看线性代数,或是计算机科学,难道到最后所有的信息不都能被数学转化成两个单一信息吗?0(不存在)或者1(存在)。 6park.com

所以,当我们还是孩童时,以最纯粹的眼光来看问题时,我们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的外在本质(external reality)是唯物的存在。至于存在的意义是什麽,我们不会关心,其实根本也无从关心。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童心永远能揭露事实。 6park.com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6park.com

世界的外在本质或是唯物,世界的内在核心(inner core)恰恰是唯心的了. 这又回到了我最喜欢的哲学论述中去:人类的文明,以及构造文明的基石,包括知识和行为,都是一个我们自我设计好的虚拟游戏。我们构造概念和游戏规则(rules),构造游戏奖励(效用,utility),但游戏纵有结束的一天,结束的时候,所有在游戏中产生的行为和效用,都毫无意义,或者说,毫不影响“存在本身”。 6park.com

一个最直观的例子便是“死亡”。我们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去延缓死亡。但死亡是什麽,死亡和相对着的“活着”,都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概念,实际的情况是,生到死本身只是能量转化的一个过程。我们以一种能量形式来到这个世界,再以另外的一种能量形式离开这个世界,什麽是不变的存在?能量而已。而中间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自寻烦恼。从金融投资的角度上来讲,你在生命中的任何投资,都是零。 6park.com

这也就是我为什麽最喜欢【老人与海】和【了不起的盖兹比】的原因。两本小说,无论出于任何动机,都比较清晰的表达了某种类似的观点。而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托弗】裡则说的更直观:任何个人奋斗都是毫无意义的。说实在,当你仔细的想一想,你的肉体,当它消失时,对你有任何意义吗?当你死亡时,“你”这个概念,对于你本人来讲,就也消失了,你转化成一种单纯的能量存在(尘与土),那麽本来就无“你”,何来“你的死亡”? 6park.com

“死亡”这个概念,对于死亡个体本身,是毫无意义的。 6park.com

什麽时候死亡能够有意义?当你将自我与他人,即社会链接时。或者说,当你被社会系统,赋予一定角色时。这就是“角色理论”出场带来的效用。“你”,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对于他人的角色,是家人,是朋友,是同事,是敌人。正是因为这些角色的存在,才使你的“死亡”有了现实意义和连锁反应:家人会为你悲,朋友或同事会为你可惜,敌人会为你的死亡而欢呼。因此,会有葬礼,会有哀乐,会有一切接下来种种有意思的人类行为。 6park.com

而“家人”,“朋友”,“同事”,“敌人”,这些角色,是自然存在的吗?婴儿出生伊始或在原始社会中,有这些概念吗? 6park.com

如果我们可以依次来分析“死亡”,那麽其他社会现象和行为,以及人类文明本身的进化和知识的建构,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解读。毕竟,“死亡”已经是最极端的例子了。如果你将这种思考方式,延伸至所有一切的你的认知,你或许能发现,大部分的行为和情感,来自于每个个体在不同状态下对自己的角色设定:一个男人可以以丈夫的身份溺爱他的妻子,但给予时间和机会,他也可以在夜店裡逍遥快活;一个白领可以在日常裡学识渊博,在暗地裡却屠戮无辜(真实桉例)。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取决于他/她对自我的角色设定和他/她所接受的制度环境影响,比如教育与媒体(这其实就是角色理论与制度理论的核心论述) 而这些种种的行为模式,对于宇宙本质有任何影响吗? 6park.com

零,我们从虚空裡来,也会回到虚空裡去。本质上,我们是再淼小不过的物理存在,至于我们自以为发生的一切,比如说爱情,性爱,法律,政治,经济,数学,所有这一切,都是过程中我们自我发明的游戏方式罢了。这种游戏所带来的的快感,或者说效能(效用),本质上是虚无,虚伪的。是一种感官上的效能(perceived utility). 6park.com

所以,老人与海,你说你是那个老人,还是那片海?你说你在无谓的挣扎什麽?你的人生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你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与世界的联繫。 6park.com

三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6park.com

既然我们认定所有的人类文明都是一种游戏,毫无意义,那麽是不是我们就应该坐在那裡,什麽也不做?因为做什麽都是错?(shit, 又回到感性的调调上去了). 当然,很多宗教是这样认为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宗教的论述的确很贴近以上那种“文明游戏论”,然而,宗教的问题是,他们的出发点,往往不在于理性思考哲学问题,而在于骗钱。 6park.com

理论上,我们的确可以选择什麽都不做,直接饿死,这对于宇宙存在或者是游戏规则,都没有任何影响。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是: 6park.com

“我们”也是游戏的一部分。 6park.com

“我们”,作为每一个个人,有着所谓的“自由意志”和“趋利避害”的思维方式。这种种心理动机,完全来自于我们在游戏中对自身有一个“自我”这个概念的设定。如果我不知道有“我”,那我的确可以选择不玩这个游戏,所以植物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完全不需要任何心理动机和生理行为,只是静静的等待死亡(这或许是植物人很难甦醒的原因吧,因为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我”的角色设定和社会认知感). 然而,大部分情况下,人类,由于自身本身就是游戏设定的一部分,当局者迷,是逃不出游戏的规则的,我们不自觉的,会去追寻“自我”的意义和效能。 6park.com

游戏本身是唯心的,但作为游戏中各种角色的“我们”,会根据各种游戏规则,追寻游戏奖励,一种在游戏中真实存在,被感受到的效用,这种效用,也是由于唯心的知识结构的建立,才能感受到。打个比方,如果没有“钱”这个概念,我们会不会如此辛苦的工作,互相伤害,或者欺骗,以追求所谓的“成功”或“幸福”?没有“钱”这个概念,我们是否会重新定义“成功”? 6park.com

我们就如超级马里奥,我们给自己写了一个故事,故事裡面有美丽的公主,我们自然要去追求,这就是游戏的核心。难道就因为游戏本身是唯心的存在,我就应该去放弃追求以苍老师为代表的各种美女的慾望?so naive, 长者会这样说。 6park.com

看清楚山水不是山水,不代表不能有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除了物理存在之外,“我们”作为个人的唯一痕迹,就是我们在唯心游戏中的慾望以及在慾望驱使下的行为(逃脱不了). 6park.com

这就是李叔同为什麽说:以出世的心态做人(认识到山水不是山水,我们的存在,不过就是to be), 以入世的心态做事(但游戏还是要玩的,谁叫我是游戏角色呢?)。 6park.com

当然,弘一法师的优势在于,虽然也是被迫要在局中玩游戏,他或已经感悟到游戏存在的本身。这种感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意识到“被感应的效用”或许不真实存在,那麽便可放开心扉,追求一些高级一点的效用(比如说坐而论道),而非只追求美女与美食了(抱歉,让我达到那个境界,臣妾实在做不到啊). 6park.com

实际上,文明裡真正伟大的创造和发现,无论是科学上的,还是艺术上的,往往都是参悟游戏后的结果吧。 6park.com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恰恰是罗曼罗兰口中的英雄主义:当认识到生活本质之后,依然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 6park.com

四 结语 6park.com

这只是一系列讨论中的第一篇,如果看官能够同意或认可这种三明治世界观,即【唯物-唯心-“唯物”】, 那看待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的眼光,或许会是不同。以同样的哲学思考,去探讨所有的人为游戏设置,包括政治,法律,婚姻,教育,将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侠客素心 加上 300 银元!

喜欢侠客素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侠客素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科技频道首页]
侠客素心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