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科技频道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月亮的前世今生(2)
送交者: bpcart[☆★声望品衔8★☆] 于 2020-05-04 1:47 已读 338 次 2 赞  

bpcart的个人频道

一.月球应该出自何处 6park.com

通过对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在月岩中共发现55种矿物﹐其中6种是地球上未发现的矿物。月表出露的岩石主要有富铁、有时富钛的月海玄武岩,富放射性元素和难熔微量元素的非月海玄武岩,富铝的月球高地岩石,这些月岩的化学成分与地球岩石的化学成分二者相差很远。月球表面岩石的年龄极其古老,全月球表面岩石的年龄介于30亿~42亿年之间,而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年龄,只限于个别地区出露的38亿年的古老变质岩。这些都表明地球与月球,是来自不同的两个原始出处。 6park.com

在《行星公转和自转的原理》作者给出的新万有引力定律数学模型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中,第4条:物体的引力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矢量场,方向指向本物体质心。在两个星球之间,它们各自拥有的引力场因方向完全相反,只能是相互排斥的关系,但引力场对处于本场中的另一星球体中的电子又有吸引作用,客观上就出现了两个星球之间既相互排斥又彼此吸引的二重性。两个星球之间的这个排斥性决定了两个引力场强度足够大的星球(物体),不存在通常情况下物体直接0距离接触的可能,所以月球是地球被另一大质量物体撞击后,分离出去的一部分的撞击形成说没有科学依据,只是有些人的凭空想象而已。就如同两个磁铁同极靠近时,只要有一个磁铁没有固定住,那么当两个磁铁靠近时,没有固定的那个磁铁一定会在排斥力的作用下,推着自己远离靠近的另一磁铁,拒绝两个磁铁同极0距离碰撞。 6park.com

二.谁捕获了谁 6park.com

月球与地球既非同源,又非被撞击而产生,只有捕获成为最后的可能。那么是地球捕获了月球,还是月球捕获了地球,或者是彼此互相捕获?在《行星公转和自转的原理》书中有一独立章节,运用新万有引力定律数学模型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论述了双星系统形成的原理以及双星系统具有的特性。在本文作者的贴文《太空小火球实验揭示出的物理新世界》中(https://club.6parkbbs.com/chan2/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3508692),分析了在太空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小火球的双螺旋表演的事实,当看到这两个小火球进行双螺旋表演,我们会判断出这个表演中包含着几个必要的条件:第1个是,双方没有进一步接近,就代表两者之间必须有相互排斥的力量存在,这符合书作者提出的新万有引力定律中第四项基本原则,两个小火球各自的引力场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第2个是,双方没有进一步扩大彼此的距离,意味着双方之间应该存在一个相互吸引的力量,这符合第二和第四两项基本原则合成在一起,而产生的相互吸引的关系;第3个是,只有在双方既彼此吸引,又相互排斥达到某个二力平衡点时,两个小火球才能既不会远离,也不会靠近,此时,就可以看到这两个小火球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相连,但是它们却成了实际上的一体,这时我们就看到一个微型双星系统诞生了。在这本书的双星系统这一章中,作者论述了双星系统形成的一般性原理,不仅适用于解释像是这种太空实验仓中的双星小火球,也适用于天体间的矮行星、行星、恒星是如何形成双星系统的,以及双星系统具有的一些特性和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性。科学家在这个太空实验中同时制造了许多小火球,为什么只有这两个小火球有双螺旋表演,而其它的都没有发生同类现象,这中间就引出了第4个必要条件,就是这两个小火球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应该接近于0,这样才便于彼此既吸引又排斥,以促使两个小火球的吸引力与排斥力恰到好处的建立平衡点;其它的小火球之间,相对运动的速度都比较高,两两之间捕捉不到平衡点,无法结成稳定的对子。这也可以用来比照月球和地球彼此相互吸引,并以相对运动速度很低或者接近0时,双方在某个距离上达到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平衡点,从而组成了稳定的地月双星系统。 6park.com

三. 太阳系目前的状况 6park.com

众所周知,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在海王星外侧有一个柯伊伯带,在柯伊伯带有矮行星——冥王星和其他一些矮行星和小行星,柯伊伯带更外围有一个奥特云区域。柯伊伯带以内,就是我们熟知的八大行星依次排列,这八大行星排序所遵循的规则,本文作者在贴文“太阳系行星为什么这样排列?— 经典存在的意义在于被颠覆论证之十”中已经讨论过(https://club.6parkbbs.com/chan2/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3510362),靠近太阳的前五个行星是按各自具有的引力场强度,依大小程度,由内向外按升序排列,远离太阳的外围四个行星,是按各自具有的引力场强度,依大小由内向外采用降序排列。也就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依各自引力场强度大小得出: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如果把矮行星——冥王星加入到最外围作为木星外侧第五个星球,这样仍然符合按引力场大小降序排列的规则,这就是表面看起来像盘子形状的太阳系稳定的结构。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仔细观察这八个行星,我们会发现:除了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还保持着最初开始“自转”时的方向,即转轴倾角几乎等于零 之外,(关于行星自转的原理,请看本文作者的贴文“地球为什么会自转?—— 经典存在的意义在于被颠覆论证之九” https://club.6parkbbs.com/chan2/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3510311),最大行星——木星的转轴倾角有一个大约3°12’的细小夹角,其余的六个行星的转轴倾角都十分明显。我们知道陀螺的特性,具有旋转时定向的功能,就是具有一个轴的陀螺在旋转时,即使受外力作用改变了它的姿态,那么该陀螺仍然会保持旋转初始时的转动方向,也就是转动轴和转动方向都不变,这就是陀螺旋转时的定向特性。每一个旋转的球体,都是一个有着看不见实体,但确实存在的旋转轴,一个旋转的星球就是一个旋转的大陀螺,一个星球现在的旋转方向就记录了他原来初始的旋转方向,当今的八个行星中,有七个旋转方向与拨动它们初始旋转时的方向不同,意味着它们后来被外力强行改变了星球姿态,只有最靠近太阳的水星没有被外力改变,说明这个外力的方向应该是从最外层的海王星一路由外向内到水星之前停止,这应该是一个挟持巨大动能、而且拥有巨大引力场强度的物体,才有能力依次撼动七个相距超远的行星并强行改变了它们的运行姿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物体?按照物质不灭原理,拥有这么巨大能量的物体是不会消失的,而且该物体没有靠近水星,这个物体现在到哪里去了?
喜欢bpcart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bpcart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科技频道首页]
bpcart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