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说阿波罗计划和登月阴谋论
最近随着嫦娥五号成功揽月,载人登月又成了热门话题。围绕1960年代的阿波罗计划,阴谋论者提出了各种质疑,其中大部分已经被NASA和各国研究者明确否定了,但是有一种质疑声音一直很有市场,就是整个计划速度过快,缺乏连贯性,大跃进似的进展似乎不合常理。今天笔者就说一说阿波罗计划的进度问题,顺便比较一下苏联和美国登月计划的得失。文章只是个人看法,多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6park.com如果从账面上看,1967年12月至1969年7月,阿波罗计划的进展确实快得有违常理。1967年1月阿波罗一号发射失败,死了三名宇航员,随后阿波罗2,3号取消,一直到11月还没有任何进展。这时离肯尼迪承诺的“1960年代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仅仅剩下两年多一点。可是从1967年11月阿波罗4号开始,阿波罗计划连续8次发射,平均2个月一次,没有一次失败,1969年7月就成功登月了,速度快得简直不可思议。从阿波罗4号到阿波罗11号的任务总结如下: 阿波罗4号,1967年11月,无人,验证土星五号运载火箭 阿波罗5号,1968年1月,无人,验证登月舱 阿波罗6号,1968年4月,无人,指挥舱绕月返回 阿波罗7号,1968年10月,载人,测试指令舱 阿波罗8号,1968年12月,载人,第一次环月飞行 阿波罗9号,1969年3月,载人,验证登月舱与指令舱的交互对接 阿波罗10号,1969年5月,载人,模拟登月,登月舱下降至距离月球表面仅15千米。 阿波罗11号,1969年7月,载人,登月成功 6park.com不过,如果我们从更长的周期看,就能发现看似神速背后的端倪。肯尼迪1961年5月就宣布阿波罗计划了,当时美国已经成功把宇航员送上太空,1962年初美国宇航员也到了近地轨道,从1961年5月至1967年11月的6年多时间,NASA干什么去了?事后NASA披露的年度预算显示,1965,1966两年是整个计划中预算最高的两年,1967年后发射变密集,预算反而大幅减少,这些钱都花在哪里了?在笔者看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出于冷战需要,NASA有意把大量前期的研究和测试工作隐瞒,而把最重要的几项不得不在太空验证的测试压缩到最后,迅猛的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给苏联一个措手不及。 6park.com就拿土星五号来说,直到1967年11月,美国和苏联账面上的成绩基本差不多,当时苏联推力最大的质子号火箭和美国的土星1B火箭,载荷差不多,都是近地轨道25吨左右,中国的长征5B也是这个量级,几年前军版讨论过,用长征5号能不能把人送上月球,结论是3-5枚配合使用勉强能把一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且安全返回。可见超重型火箭是载人登月绕不过去的。 6park.com仔细观察就发现1967年苏联其实已经大大被美国甩在后面,因为土星五号第一级的F-1火箭发动机已经完成了地面测试,单发推力6.7 MN, 而当时苏联最好的火箭发动机还是NK-15和RD-253, 单发推力都是1.5 MN左右。怎么看土星5号的第一次发射都是被故意延后了,直到1967年底苏联内部还有很多人相信肯尼迪只是说说而已,直到土星五号发射成功,苏联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时再搞大推力发动机已经来不及,只要硬着头皮搞起N1火箭,质量不足,数量来凑,N1火箭的第一级竟然用了30台NK-15发动机,这么多发动机一起工作不散架才怪。即便如此,N1火箭直到1969年2月才第一次测试,火箭升空69秒爆炸了。到了1969年7月,眼看阿波罗11号就要登月成功,苏联开始不管不顾了,强行把N1火箭再次送上发射台,结果直接爆炸。N1火箭的设计思路先天存在缺陷,不是当时的苏联科学家看不到,而是为了赶时间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 6park.com1960年代苏联太空计划中的官僚作风,以及激烈的内部冲突一直是冷战研究领域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方面我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一查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的明争暗斗。其实如果苏联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方案得当,和美国还是有一拼的。1970年代苏联放弃了N1火箭的设计思路,重新研究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很快就搞成了比F-1更加强大的RD-170,并且以此为基础制造出了能源号火箭,可惜这已经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6park.com另一方面,从1962年到1967年间美国的太空计划一直没有间断,目标几乎一致,都是为阿波罗计划打辅助的。其中最著名的是1965-1966年的双子星计划,从双子星3号到双子星12号一共10次载人飞行,每次2名宇航员,和后来阿波罗4-13号的宇航员基本重叠。第一个踏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就是双子星8号的宇航员。每个双子星发射都有特定任务,明显是为阿波罗做准备的。比如双子星4号测试宇航员出仓行走,5号测试近地轨道的长期停留(一周以上),8号用于验证近地轨道飞船与无人飞行器的对接等等。阿波罗4号以前美国已经掌握了大量的飞船对接技术,只不过是通过双子星计划在近地轨道训练的。 6park.com另外三个无人太空计划也值得一提,分别是徘徊者计划,测量员计划和月球轨道计划。三项计划各司其职。月球轨道计划负责探测器环月飞行绘制月球地图,徘徊者计划负责月球硬着陆用以传回月球表面的高清照片,而测量员计划则是用来测试月球表面软着陆。其中测量员计划尤其重要,从1966年至1968年美国一共7次月球表面软着陆,成功了5次,失败了2次,每次着陆的地点都不一样。测量员计划不但验证了软着陆的可行性,而且为阿波罗计划选择了最佳的着陆点。测量员3号和5号的着陆地点被选中,成为阿波罗11号和12号的着陆点。 6park.com这样看来,美国的登月计划初看缺乏连贯性,仔细研究却发现进展按部就班,无可挑剔。虽然整体进展较快,但是一步一个脚印,没有明显的缺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载人登月之前没有做类似嫦娥五号的采样返回,不过限于当时有限的自动对接技术,搞自动返回难度不小,对宇航员的驾驶帮助却不大。毕竟宇航员手动对接和无人飞船自动对接技术要求相差很远,为了节省时间跳过也在情理之中。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