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谈股论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新質生產力」能解決經濟問題?學者指無新意:規避陸制度改革急迫性
送交者: 窗口1[★★声望品衔10★★] 于 2024-03-12 13:44 已读 9715 次  

窗口1的个人频道

「新質生產力」能解決經濟問題?學者指無新意:規避陸制度改革急迫性
2024-03-10 19:29 中央社/ 台北10日電中共
 


德國之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強調「新質生產力」,顯示出對未來的發展焦慮,並想以此規避制度改革的急迫性。新華社


 

德國之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強調「新質生產力」,顯示出對未來的發展焦慮,並想以此規避制度改革的急迫性。文章並分析中國想發展尖端技術,存在國際環境不利、造成失業等隱憂。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中文網10日刊登德籍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的評論,討論中國近期大力提倡的「新質生產力」能否解決當前中國經濟問題。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日前在官媒經濟日報(中國)解讀,「新質生產力」是相對於傳統生產力而言的,是指大量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網路、雲端運算等新技術與高素質勞動者、現代金融、資料訊息等要素緊密結合而催生的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與新業態。

 

張俊華對此表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實際上並無新意,「追求最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理念,在「中國製造2025」就已體現出來。

 

他分析,現在提出這個概念,一方面體現中國想跟西方競爭、在技術層面做「領頭羊」的雄心;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的政治菁英,包括習近平,都處於對中國未來的發展處於焦慮。

 

張俊華認為,習近平將「新質生產力」看作一帖能治百病的良藥,他將目光集中在高精尖的技術與高效率生產上,以規避「制度改革」的急迫性。

 

張俊華指出,中國目前的經濟困境,極大程度都是源自制度層面的問題,譬如稅收制度、提拔官員時只看GDP的制度、對國營和私人企業的差別對待、造成社會不平等的戶口制度等。然而這些制度攸關當局幹部的利益,因此不願進行改革。

 

張俊華也對「新質生產力」提出疑問。首先,如何評估到什麼程度和範圍算是實現「新質生產力」?其次,高科技發展易加劇不平等,而中國有廣大的工廠與農村勞動人口,先進技術的出現恐使他們失去工作,造成大量失業人群,要如何因應?

 

再者,若想發展尖端技術,目前國際環境對中國不利,除了先進晶片封鎖導致中國技術發展充滿不確定性外,還有國際市場需求與接受度的問題。以中國「新質生產力」代表產品電動車來看,中國國內的國民購買能力已達飽和,但國際市場如美國和歐洲都開始採取保護措施,短中期恐難以搶占市場,將導致生產過剩。

 

張俊華總結,中國現在是到轉換發展模式的時機,但轉換發展模式並非拋棄傳統生產模式,而是從制度上開始根本的改變,否則「『新質生產力』永遠可能是空中樓閣」。

喜欢窗口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窗口1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谈股论金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