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爱子情怀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9岁神童赴美读博 科学培养还是揠苗助长?
送交者: 男人魅力[♂★★★★重归宁静★★★★♂] 于 2019-12-11 4:15 已读 554 次  

男人魅力的个人频道

近日,媒体的目光聚焦在了一位名为劳伦特·西蒙斯(Laurent Simons)的比利时少年身上,因为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的希望可能落空了。

不让孩子10月内大学毕业?家长:我们带孩子去美国读博了

中新网援引外媒报道,小西蒙斯是一名“天才儿童”,有着145分的高智商。此前,他只用了1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6年的中学课程,并取得文凭。2018年9月,他进入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TUE),学习电气工程专业。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西蒙斯的父母希望他在10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原本需耗时3年的课程,好让其在10岁生日到来之前完成学业,成为世界上年纪最小的大学毕业生。



图为BBC报道该男孩放弃大学的消息。(图片来源:BBC网站截图)


然而,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发表声明称,小西蒙斯还有很多门课程要考,让他在10岁以前就完成学业,且同时培养“洞察力、创造性和批评分析的能力”并不可行。声明中说,如果小西蒙斯急于毕业,他的学术发展会受到影响。该大学提议,让小西蒙斯在2020年中期毕业。

对此,西蒙斯的父母拒绝接受。西蒙斯的父亲亚历山大·西蒙斯表示,直到上周,一切都很好,但现在他们突然发现,一切都要推迟6个月。

亚历山大说,确切的毕业日期对他们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但他们觉得,埃因霍芬理工大学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想把孩子送到国外深造。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亚历山大表示,他和妻子让儿子退出了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是因为一所美国学校邀请小西蒙斯参与其博士项目。

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在声明中称,小西蒙斯有着“前所未见的天赋”,但警告不要“给这名9岁学生过度的压力”。

施加压力激发孩子的潜力是科学还是揠苗助长?

不少人看到上述故事,很难不联想到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式的教育理念。很多家长肯定会想:既然孩子智商这么高,天赋这么强,为什么不好好开发、好好利用?用更短的时间完成更高的成就不是最好的证明?

而这一理念完美地体现在了一对华裔夫妇的身上。据欧洲时报网此前报道,来自英国伯明翰、名为Gar Jun的11岁小男孩在今年3月参加了英国媒体举办的一档《天才儿童》节目,凭借庞大的知识储备和缜密的理科思维,过五关斩六将、一路高歌猛进到1/4决赛,成绩十分亮眼,尤其是在数学环节还获得了最高分。



图为Gar Jun在节目上。(图片来源:英国《太阳报》网站截图)


但男孩的母亲则在接受英媒采访时表示,如果他能减少一些愚蠢的失误,会完成得更好。

面对如此严格的母亲,英国媒体问:“你儿子才11岁,已经是天才了啊。”但Gar Jun的母亲表示,“Gar Jun是个聪明的孩子,天才?这个词太‘大’了。我见过很多聪明的孩子,重要的是父母如何教育他们。”她表示,每个孩子都有潜力,“我认为我们应该施加一些压力,来激发他们的潜力。”这一说法也引发了网民热烈的讨论,很多人认为,孩子的母亲给的压力太大了,孩子应该被允许犯错,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家长将焦虑转嫁给孩子 孩子乐意吗?

全世界的家长都对孩子有所期望,不难想象,中国家长尤甚。

据光明网报道,近期,剑桥英语通用五级考试开放报名几分钟内,北京、天津、上海等考点瞬间报满。甚至因为人数太多,报考系统一度崩溃。更有甚者,为了抢到报考资格,家长除了亲自上阵外,还找了“黄牛”帮忙排队抢报,甚至选择外地考点。而值得注意的是,报考的多为小学生。

考级、培训班从孩子幼儿园、小学就开始不间断地灌输给孩子,美其名曰“投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而家长的这种“教育焦虑”是不断发酵的心理恐慌,会对判断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被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学习成绩、才艺比拼,还有随时随地的朋友圈“晒娃”“晒成绩单”大赛,再加上一些优质中学的入学竞争,家长难免会感到恐慌。

同时,不少学校过分强调学业减负而忽视了配套的素质教育,很多家长担心教育时间的缩短会影响学生成长进步的空间,从而急于填补上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却很少管孩子乐不乐意。



暑期期间,不少中国家长将孩子们送进各类培训班。图为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一家培训机构的少儿编程班里,孩子们正在展示当天的编程作业。(图片来源:中新社)


在升学的压力和心理期待的双重作用下,不少家长便从孩子的起跑线上下足了功夫。正因为如此,“小学就要掌握大学英语”这类超前超纲的教育才能迅速找到市场。周而复始,这些价格不菲的培训班、一项又一项的“考级”,正成为孩子们新的“负担”。

光明网评论: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兴趣爱好才应该是报班的理由。多让孩子体会他们年纪相当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在培养爱好的同时发掘他们的潜力,提升他们的能力,丰富思想和眼界,这才应该是“报班”的真正意义。

培养各项能力和兴趣爱好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成为“考试机器”,或许才是教育的悲哀。

喜欢男人魅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男人魅力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爱子情怀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