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码家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说说这次苹果发布会
送交者: 寂寞无情[♂★★MobileGen★★♂] 于 2015-03-09 22:14 已读 2420 次 2 赞  

寂寞无情的个人频道

先跟大家道个歉,过去半年在国内和其他周边国家游走,很少时间上留园,实在无法兼顾版主事项。希望有时间进行管理以及对数码产品有浓厚兴趣的朋友面申请做版主。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接着说说这次苹果发布会

1. Apple TV 降价
这次apple tv 进一步降价,其价钱已经跟苹果卖HDMI转接口的价钱差不多了。如果你家里有多过两件苹果产品我会非常推荐你买apple tv。其Airplay功能实在很好用也很方便。平时客户来店里看照片,我可以airplay ipad上的照片到大屏幕上。看电影可以不用HDMI就直接连电视播放。跟电脑连接可以让电视成为第二个屏幕,或者复制现有屏幕的内容。而且也可以通过apple tv直接读取你icloud的音乐进行播放(你有itune match的话可以把自己下载的音乐全部上传到icloud上,之后这就是属于你自己的酷狗或者qq音乐了,永远不会卡而且很方便)。其稳定性比google的chome cast或者其他tv box稳定很多。

整体来说现在进一步降价会让更多人士使用apple tv来进行更多的产品互动。但这和job死前说能改变人们使用电视习惯的Apple TV貌似还是没有啥关系。真正的apple tv应该还要1-2年才会跟大家见面。

2. research kit
research kit会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医疗研究体制。现在体制的成本非常高,因为需要花钱找愿意被研究的人士。很多医疗研究都要经药剂厂商等大机构经济支持才有可能完成,这造成很多研究完全是为了服务这些厂商而实行的(美国这种研究多不胜数),这大大影响了研究的权威性。这次苹果的做法减少了研究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实现即时数据传输的可能,这对于研究来说是重大的突破。更加意外的是苹果这次把research kit做成是open source的。也就是说你就算android手机也可以制作软件使用苹果的research kit,你也可以设计非iOS平台的数据终端。这算是一个慈善工程多过一个产品发布,就当苹果赚钱多后给大家做得社会福利吧。

3. MacBook
新的MacBook算是Mac Pro推出以来苹果唯一一个让我有眼前一亮的产品,苹果把现有macbook Air的简洁设计进一步升华。主板大小跟iPad差不多;电池设计变成了叶片式大大节省了空间;进一步优化了已经是业界最好的触摸板并加入了force touch(说真force touch在笔记本上的用处要比apple watch上高多了);设计出不到5毫米厚的LED背光高清屏幕面板;还有就是新的键盘,之前我见过类似的键盘设计,但苹果这个貌似薄非常多。整体来说macbook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笔记本。。。。。。除了插口

说插口问题前我先给大家扫个盲。说说这个新的USB type C。其实这个USB type C是大概2年前延迟推出USB 3.1的改进版本。性能方面USB 3.1 比USB 3快一倍,支持多轨独立数据于电量传输,电量传输高达100w,而且稳定性比现在USB3.0高很多。但两年前3.1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USB插口形状没有统一。你也许会以为usb就一个形状。但你看看你身边usb的装置你就会发现问题了。我们电脑上的USB叫USB type A,这个插口是基本统一的。但是传输线的另一头叫USB type B,这个插口一直以来就没有统一过。我们的移动硬盘使用的是micro B II 插口,打印机用的是standard B插口,手机用的是micro B插口,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usb B 插口我们日常很少接触。之前欧盟为了减少数据线的浪费,把手机数据线统一定为了micro B插口,这迫使电商们对未来的插口进行统一处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usb机构在两年前延迟了usb 3.1的发布,重新制定了usb 3.1的插口机制。最后的成品就是USB type-c。插口不再有male 和 female之分,变成双向性,所以插口两头都可以是一样的了。理论上USB 3.1可以支持4k播放的基础上提供65-80w的供电,而且可以像thunderbolt port一样daisy chain起来。今年年底开始上市的高端智能手机应该就会开始使用USB type - C,而其附属产品也会很快上市。所以macbook用USB type C是非常有远见而且正确的一点。

所以使用USB type C不是问题,但只提供一个USB type C前提下把电源整合就很有问题了。你电脑快没电的时候连个U盘都没法插就真的很不合理。希望苹果能在充电器上补一个USB插口,要不就只能等USB type-C的多用插口了(苹果推出了一个type C + type A + HDMI的插口,79刀)。

至于很多人吐槽的Core M我反而觉得不会是很大的问题,现在推出了几款Core M + retina屏幕的产品在流畅性上都没有什么大问题,我相信对于硬件优化更加重视的苹果只会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而且现在Core M的CPU性能已经跟苹果现有的A8非常接近了,如果苹果自家芯片在图形运算上再进一步,很可能苹果就会使用自家芯片在今后的MacBook上面。 

apple watch
说真的,这次发布会苹果手表部分的内用我蛮失望的。失望的并不是手表本身,因为从设计上apple watch没有什么问题。我失望的是苹果没有意识到手表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整个发布会苹果不断地再说的是apple watch能干这能干那,但老实说一句,除了传心跳以外,没有哪一个功能你不能在手机上更加快捷的完成。很多软件都需要在手表上进行深度互动,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你一手拿袋东西,你另一只手还能拿个手机出来玩玩,上上网,聊天什么地。但你使用apple watch就不行了。因为你必须把戴表的手举起来,然后使用另一只手进行操作。任何一个程序如果需要你跟手表进行互动超过10秒才能找到你想要的信息,那你完全可以拿手机出来完成。手表并没有让你的交流过程变得方便和简易

到现在为止我能发现智能手表做得比手机好而又实用的几点只有
1. 跑步时可以蓝牙连耳机听音乐,而且进行数据统计(不用带手机在身上)
2. 开地图以后手表会通过不同的震动模式告诉你往左还是往右转
3. 看时间只要抬起手就行了,而且能在屏幕上添加多一点内容。

就现在来说,如果一个apple watch软件不支持quick glance(从屏幕往上滑动)。那这个软件就基本不应该存在在手表上。最好的例子就是看看苹果发布会上开车库门的那个软件。整个过程快一分钟,看着都累人。

而操作过于繁琐所造成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跟他人交流时的负面影响。当你和一个人交谈时想离开,最subtle的方式就是看看你的手表。这代表你比较赶时间,想结束当前的对话。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的手表在收到信息,你不断低头看手表时,跟你对话的人会有什么看法?而且现在它是在你手上,不是说你调静音或者放到包里就可以无视它存在。在这方面我觉得智能手表会更加拉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直到大家习惯为止。

但即使是这样,我依然可以很肯定的跟大家说,Apple Watch会是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手表。我这么说的原因并不是apple watch功能牛b,而是因为apple watch解决了批量生产的手表设计中最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款式。手表式一个极端个性化的产品,而且有条件的人们还会根据当前的衣着甚至心情来配搭手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苹果给出了一个极其方便而又极具个性的表带更换方式。apple watch的表带不需要任何工具就能很容易拆卸,而且款式非常多。由于表带有一部分是融入外壳的,光是更换表带已经能从根本上改变表的风格。也就是说与其买几款表来携带,大部分人只需要更换表带就可以满足款式的需要。另一点就是苹果的品牌效应会刺激第三方配件的支持。apple watch 4月27号上市的时候我们应该就能在淘宝上见到第三方的表带了,而且很可能还会有贴膜服务让你把你的普通版apple watch变身成10000刀的18k版。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款手表能有这么大的覆盖能力和泛用性,这是Apple Watch的最大卖点。

至于10000刀起得edition apple watch我真的很难看到它的出路。它的机芯跟349的sport edition是一样的。简单来说你要土豪们花9650刀买一个纯金的外壳。有钱也不是这么花啊。而且苹果肯定每年更新换代,这样证明apple watch不可能像其他高价手表一样有保存价值。让它的价值大打折扣。如果苹果真的要卖纯金版本,我希望它们能提供特殊的设计,或者能提供一定的硬件升级保证。要不真的很难买的下手。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贴主:寂寞无情于2015_03_09 22:16:51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寂寞无情 加上 50 银元!

喜欢寂寞无情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寂寞无情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数码家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