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码家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华为更换"计算引擎" 胜算几何?
送交者: dm2000[♂☆★★声望品衔12★★☆♂] 于 2019-09-22 13:38 已读 1347 次 2 赞  

dm2000的个人频道

9月20日,随着华为为期三天的全联接大会在上海闭幕,一则“华为将退出服务器整机市场”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让竞争对手浪潮信息(000977.SZ)的股价在当天涨停。

  这显然是市场误读。华为仍继续销售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服务器,准备停售的只是基于Arm架构的泰山服务器。而且,停售泰山服务器的时间点也是在所谓的生态成熟后,存在很大灵活性。

  华为如此表态,实际上是为了推广鲲鹏处理器,急切地希望围绕鲲鹏建立相对完整的生态。

  今年1月7日,华为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鲲鹏920,以及使用该芯片的泰山服务器和华为云服务。在本届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传递出来的重要信息是要对外销售带有鲲鹏处理器的服务器主板。不同于麒麟芯片仅用于华为手机,鲲鹏的策略更侧重于生态,甚至为了生态建设可以放弃整机生产,以吸引更广泛的同盟。若华为的鲲鹏处理器得以形成自成体系的生态,势必与英特尔正面竞争。

  至于为何要打造鲲鹏生态,可能如华为方面所言,确实存在多元化的客户需求,但更大的背景是,美国出口禁运令至今未松动,华为需要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备胎,服务于云服务及服务器业务。

  华为已经明确了投资计算产业的决心,云服务以及AI是未来的重点。然而,来自美国的政策威胁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5月16日,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出口禁运令正式生效,英特尔果然暂停了与华为的合作,导致二季度华为的智能计算业务发货量暴跌24%。虽然英特尔在分析了美国法令之后,又恢复了x86芯片的供应,但华为不能掉以轻心,优先推广鲲鹏是必然。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喜欢将现在的华为比喻成一架弹痕累累的二战飞机,要在美国的围堵中安全返航。用鲲鹏芯片替代英特尔芯片,无异于在飞行中更换华为企业级业务的计算引擎,用什么产品做新引擎、怎么替换掉旧引擎,都是高难度动作。

  如此重要的部件,华为为什么要选择Arm的芯片架构,为别人“做嫁衣裳”?华为当然不是没有能力自研一套架构,其人工智能芯片用的就是自己的达芬奇架构。但与新兴的人工智能芯片不同,服务器芯片市场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从大型机走到小型机,目前由英特尔垄断。在生态上唯一能跟英特尔抗衡的,可能就只有Arm生态了。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副总裁黄瑾认为,智能手机上的几百万应用都是基于Arm生态,在强调端云协同的5G时代,Arm在边缘和端侧的生态优势,会逐渐向数据中心延伸。他举例,在云游戏的场景下,如果云端的算力基于x86架构,算力会损失40%,而如果使用Arm架构,游戏体验将更流畅。

  此外,虽然Arm在美国出口禁令颁布时也一度暂停了合作,但由于华为获得了Arm v8架构的永久授权,因此在禁运条件下,仍可继续生产。Arm被孙正义收入囊中之后,也希望与华为保持合作,在此次全联接大会上,Arm中国CEO吴雄昂就特地前来为华为站台。

  用Arm架构进攻服务器市场同样并非易事。过去几年,惠普、AMD、博通、高通等美国企业都曾发布过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全都折戟。最新的案例是高通与贵州省政府合资的华芯通,于今年4月30日关停(详见报道“股东不再输血 高通与贵州省政府合资公司或解散”)。

  问题关键仍在于生态。在性能上,英特尔的服务器芯片价格从数百美元至上万美元不等,差异很大,Arm阵营完全可以从低端切入。但在生态方面,能在Arm处理器上跑的服务器应用恐怕还不如小型机上的多。培养生态既费钱又费时,许多美国上市公司无法持续投入。

  此次华为力推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是生死大计,长期坚持的可能性更高。在贸易战背景下,中国用户也会担心英特尔断供,更愿意扶持华为的产品。

  有华为员工向记者透露,面向政府和国有企业,华为的鲲鹏芯片主要瞄准新需求,比如现在各地都在取消省界收费站,需要新的算力来进行信息处理。北京的平安城市项目也在最近部署了超过2000台泰山服务器,搭建了全球第一朵鲲鹏政务云。

  另一类用户是大型互联网企业,他们的服务器更换周期一般是三年,华为只要能帮助他们把应用顺利迁到鲲鹏平台上并节约成本,这些企业也不在乎用哪家企业的芯片。在全联接大会上,新浪首席信息官王巍介绍,新浪已经把自己的一些热点监测、智能推荐的功能迁移到了华为平台上,使用了鲲鹏芯片。

  在开发者方面,华为准备在未来5年,拿出15亿美元,用真金白银来补贴使用华为服务器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和软件的开发者。这里的一个重点是国内高校,要用几年时间培养一批懂得如何使用华为芯片的工程师。

  华为将在一个个项目中以新换旧,逐渐积累鲲鹏生态。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至少需要三年以上才能初见成效。在通讯设备和智能手机上习惯了单打独斗的华为,若真能做到生态开放,无疑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这一过程充满变数和挑战。市场都在观察,在此次全联接大会上屡次被华为高管提起的“独行快,众行远”,能否成真?

喜欢dm200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dm2000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数码家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