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摄影部落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梧桐山人水墨影畫】叶上凉风初,日隐轻霞暮
送交者: 梧桐山人[♂进士☆♂] 于 2013-06-29 22:04 已读 902 次  

梧桐山人的个人频道



怅望南浦诗,徙倚北梁步。
叶上凉风初,日隐轻霞暮。
荒城逈易阴,秋溪广难渡。
沫泣岂徒然,君子行多露。

——《临溪送别》南北朝 谢朓





前一段时间在FB上看到一个设计师拍摄了一组微距假黑白(彩色变黑白照片),很受启发。其实我在10年前就开始玩微距了,拍摄了很多,可惜功力不够,没啥特色。今天,再翻看8年前的一些微距照片,发现变黑白后,有些相片的意境很不错。

前几天,我在楼下水泥墙边,用微距拍摄了一组特写,回来后用PS做了降色处理,发现效果很是特别。拿出来与大家共赏。这组照片的被摄物是很小的杂草和青苔,被放大后,却有山丘丛林的感觉。一些细微的小草也变成了大树,一些草屑就像枯树般虬劲斐然。

我用PS把色度降低,原来背景的颜色变成了黑白,而主体物——杂草、青苔——颜色也变得甚是特别有趣。面对这组照片,我突然有点莫名的悲落感,一种离别忧伤之感涌上我的心头,刚好前一段看了一些离别伤感诗词,于是重新搜出来,权且应景吧。





《别董大》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中,惟见遥空断雁,寒云出没。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气势之豪迈,胸襟之开朗,叙写离情,激励友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发自肺腑的色彩。





《送灵澈上人》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此诗精美如画,画面上山水静谧、人物动人,表露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令人回味。你看,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愈发凸现情境的静谧,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人文色彩。

“爱别离,怨憎会”,是佛家所说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这些送别诗,表上去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





喜欢梧桐山人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梧桐山人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摄影部落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