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摄影部落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一年磨一剑:光与暗的协奏曲
送交者: JamesX[☆★声望品衔7★☆] 于 2015-06-26 0:07 已读 13726 次 32 赞  

JamesX的个人频道

大家好,又是一年了。时光冉冉,岁月在无知无觉中已然流逝。大家都有所收获吗?


先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近况吧。这一年以来可以说是我这辈子过得最幸福的一年。儿子一岁半了,从当初那个只会啼哭的婴儿,变成那个每次叫爸爸都会不好意思的小宝贝。我的妻子还是如当初那般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包容,支持,并深深地爱着我。人生若此,夫复何求?要说变化,那变化最大的应该就是我了。我已经离开维多利亚这个美丽的城市,离开这座美丽的小岛,来到熙熙攘攘的大城市温哥华工作。维多利亚留给我的记忆是永远的,我将深深怀念这片土地。


让我们回归摄影吧。还记得我去年磨剑贴的主题是风光的探索之路,其实我从始至终都在不断地探索。这一年以来,有两位朋友给我的影响最大,他们留给我思考,帮助我踏出一条与以往不同的路。按照时间顺序,第一位朋友就是Deadlock,他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批评了我的一张片子,指出我在细节方面的过度追求,导致片子中的明暗调混淆不清。虽然他的评语并不多,但的确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用心接受了。于是,我更加注重通过光与暗的对比来加强片子的质感,赋予自己的情绪。至于第二位朋友就是阿刘。我在去年夏末时分有幸与阿刘贤伉俪同游温哥华岛上的冲浪圣地Tofino,我跟阿刘呆在一起的那几天,几乎大多数时间都在讨论摄影,人生,以及各种经历感悟。我这个人虽然不健谈,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我从阿刘的谈话点滴中吸取他的经验和想法,同时也在反思自己,可以说受益匪浅。也许Deadlock和刘兄都还未意识到吧?但他们确实对我的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非要把我这一年以来的所有感悟浓缩成一两句话,那应该是这样的:“光与暗的协作就是摄影的灵魂,魔幻的瞬间乃是光与暗的延伸,而当这一切发生在一个合适的地点时,剧烈的化学反应则会酝酿出爆炸性的片子。” 我以下的片子,将会以叙事的方式铺开,同时配上参数,希望能让大家看到刚才这句话的影子,能让大家看到我的思想经历。

器材:Nikon D810, Nikon D600, Nikon D4S, Nikon 16-35 F4 VR, Nikon 80-200mm F2.8 AF-S

-------------------------------------------------------------------------------------------------------------------------------------------------------------------------------------------------------------------------

1. 去年上半年,依旧是扫海的主旋律。维多利亚这片海滩,已经被我光顾过几百次了。毫不夸张的说,我熟悉到每一块石头都认识。我已经拍到厌烦了,拍无可拍。即使如此,我仍不愿意放过每一个好看的日落。这一天我还记得,出门之前天上下着大雨刮着大风,可是我看到天边的乌云有一点点缝隙,所以就出门赌赌运气。终于,在外头淋了一个小时雨以后,雨终于停了一小阵,太阳从西边探出了头,而东边居然出现了彩虹。这是我拍这么久风光,第一次拍到彩虹。紧接着我再把相机对准西边的落日,咔嚓两下就是两张片子。当然,浑身上下都被雨水和海浪打湿透了,但依旧开心。
16mm, F8, ISO50, 0.5s



2. 16mm, F8, ISO50, 0.4s




3. 那天天晴,天边有云,虽然没有下雨但有非常大的风,这对于6月份的维多利亚来说是很罕见的。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句,我这个人每天都要看好几次天气预报,只要是恶劣的大风天气,基本上我都会动脑筋往外跑。这一天也不例外,风俗达到30km/h,而且cloud coverage达到50%以上,这就是能出片的天气。我赶到海边一阵转悠,结果等到日落时分,天边的云朵居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散个一干二净了。当我正要败兴而归时,一个大浪头将一截树枝抛上了我附近的礁石,位置正好能出片!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赶紧冲过去,站在几乎齐腰深的水里,顶着大浪拍下这张。也就在几秒钟后,另一个浪头就将这截树枝拖进深邃的大海,永不复归。
17mm, F9, ISO50, 1/6s





4. 这又是一个大风天。我跟一个同样热爱摄影的同事一起来到他家附近的海滩拍摄。我们俩聊了很多,我们在一起工作两三年了,没想到第一次出来拍摄就有这么多共同语言。很可惜,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在一起拍摄,之后就再也没机会一起出来了,直到我离开维多利亚。这一次我运气还不错,在试片途中有一只海鸟闯进画面里,我还是第一次拍到,这种机会是很难得的。虽然拍摄时机不怎么样,但我依旧很喜欢这张。
16mm, F22, ISO50, 1/4s




5. 在回程途中,我们穿过一片长满了野草的小径,我看着野草在夕阳中随风摇摆的样子,又再次举起了相机。
16mm, F16, ISO50, 1/4s




6. 那天没有风,而且天气预报说要下雨。我探出窗户看看天空,天边有缝隙,结果驱车几十公里来到这片静逸的小港湾之后却什么都没有。天边虽然有缝隙,但在日落时分却毫无半点色彩透出,我抱着无比失望的心情拍下这张。结果回家以后发现还可以,越看越喜欢。也许那种大起大落的艳丽,天生就不适合这种安静得令人心醉的小港湾吧。
16mm, F22, ISO100, 120s







7. 第二天,乌云还未消散,但天上刮起了大风。一个人,一只鸭,分别坐在这个码头的两端,静看云起云落。
16mm, F22, ISO50, 4s




8. 只要是在维多利亚生活过的人,应该没有人不知道这个点吧?这两张椅子,已经在这片海滩存在了不知多少年了,上面被刻满了各种人名,有缅怀的人,有相爱的人,也有孤独的人。
16mm, F8, ISO100, 30s * 100




9. 这张是我求变的一个尝试,我厌倦了以往那种追求最大化细节的效果,想通过压低亮调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情绪。最后的结果,我即喜欢又不满意,我感觉缺了点什么东西,仍需要继续探索。
16mm, F22, ISO50, 120s




10. 这应该是我见过最震撼的日落。那是一场暴雨刚刚结束,天边汹涌的云朵遇上了日落,就形成这种冰与火的协奏曲的感觉。我当时看到的时候,整个人就呆了,很庆幸自己顶着大雨出来碰运气。我只知道就地架起脚架,随便拍就很震撼。
16mm, F13, ISO50, 1/5s







11. 在七月末的某一天,我回了趟温哥华。其实我父母家就住在海边,但我却从来没拍过,也不知道有什么景。那次吃完晚饭后,我不甘心地开车出来转悠,结果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炼油厂,刚好那天日落没有光线,背景的冷色调将工厂的暖色调衬托得很好。
20mm, F22, ISO50, 120s





12. 去年的八月末是值得纪念的。阿刘贤伉俪来了,我们一起呆了五天,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在一起天天都在讨论摄影,讨论由摄影延伸出去的人生和经历。我可能不是一个健谈的人,但我绝对是个倾听者。阿刘跟我说了很多他的摄影理念,我默默听着,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路线,实在是获益良多。这张照片是阿刘刚下船的那天拍的,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走不了太远了,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一张,这应该是我跟阿刘一起拍的第一张照片吧。
16mm, F18, ISO50, 0.8s





13. 我们一起去了温哥华岛上著名的冲浪圣地Tofino呆了五天,那里距离维多利亚大概三四个小时的车程。这里是靠近Tofino的一个景点Kennedy River,当时刚刚下完雨,所以地面上到处都是水洼,远山和茂密的原始森林就这么倒映在水面上,很美很美。唯一可惜的就是拍摄的时机不对,我跟阿刘也再没机会回去这里拍了。 16mm, F22, ISO50, 1/8s



14. 我们到Tofino的时候已经是月华初升了。其实Tofino的海景很不好拍,虽然礁石很多,但地平线处缺乏任何竖立的线条,导致画面的戏剧性不强。我其实觉得这种景已经非常不错了,起码比维多利亚的要好太多。阿刘笑言,我在维多利亚呆着的这几年就光在练构图了,因为实在是没啥可拍的。我只好苦笑,没办法啊。 17mm, F8, ISO200, 1/5s



15. 阿刘这次来Tofino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拍小渔港的雾景,我之前极少会去拍雾,但这次我也舍命陪君子,天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就为了拍雾。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我们没拍到任何一张完美的渔港晨雾。也许这一张就是最接近理想画面的了吧,那鱼鳞般的云朵,被初升的太阳抹上了一层金色。静静的港湾,虽然没有雾,依然不减半点温柔。在这里看着金色的日头缓缓爬起,仿佛时间都被放慢了。 16mm, F22, ISO50, 1/20s



16. 绝美的日出日落对于一个风光摄影师来说,就有如一个瘾君子见到了海洛因,那种发自心底的冲动是抑制不住的。我们在Tofino呆了五天,绝大多数天气都不适合拍照,除了这一天傍晚。本来那天也是眼看着没戏的,结果老天爷跟我们开了个大玩笑,让天空在日落前那一刻绽放出绝美的色彩。我跟阿刘顿时激动了,一路开车狂奔到距离最近的海滩,然后我穿着拖鞋扛起脚架就往海滩不要命般地跑。可惜还是晚了,我们错过了最好的色彩。阿刘最后说,别看我婚礼拍得挺多,但其实骨子里还是个风光摄影师,穿拖鞋都跑得比他还快,呵呵。我把这张片子弄成黑白,抗议一下老天爷开的玩笑。。。 16mm, F16, ISO50, 1s



17. 那一天阿刘贤伉俪一起跑去泡温泉了,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凑过去当大灯泡。阿刘现在大多数时间都在拍片,能专心陪老婆的时间恐怕不多,我很理解。于是,我就在各种海滩瞎转悠。看着天上阴沉沉的迷雾,我忽然有点想家了。 16mm, F14, ISO50, 30s



18. 这是跟阿刘在一起的最后一天,我们怀着些许不舍,在暮光完全消失之前的最后一刻拍下这张静逸的港湾。再见兄弟,后会有期! 80mm, F10, ISO125, 15s



19. 说实话,维多利亚这个地方已经被我挖掘到极致了,实在是拍无可拍,除了以下这个点吧。这片安静的小码头沐浴在雨后的夕阳里,刚刚被狂风暴雨肆虐过的港湾,已经看不到一点痕迹。这片小港湾看似安静,但其实它位于一个印第安人保留区内,治安非常恶劣,就在我拍完之后大概一个多礼拜,就有一个年轻人在相同的地点被人用刀捅死了。 16mm, F22, ISO50, 120s



20. 生活在海岛上,也许身边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码头和港湾了,但最常见的也许就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这片小港湾我路过无数次了,但还是第一次拍,我很喜欢那些倒影。 16mm, F18, ISO50, 120s



21. 入秋了,维多利亚没有美洲东部那种壮阔的秋景,但维多利亚的秋天美得很婉约,犹如一个害羞的小妇人,将自己的美丽身段深深藏起,只有细细地寻找,才能在某一个小角落里发现她动人的美。这张片子也是我在后期方面的一个转折点,我开始使用大量的光与暗的协调搭配来凸显照片的质感,来给观众带来更强的引导。一张照片的亮度,是可以不通过调整曝光来达到的。 26mm, F18, ISO50, 8s



22. 秋日流水温柔,轻轻拂过那金黄色的落叶。我仿佛看到一个美丽的新娘,刚刚披上那洁白的头纱,深情地回头望着我。 35mm, F13, ISO50, 10s



23. 在时光面前,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朽的,包括爱情。但是,时光的片段却是可以永久地驻留在我们心里,直至海枯石烂。这张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风光片,乃是我带客户出去拍的客片,只不过是用到了风光片的手法,但我依旧很喜欢。那天刚下完连日的大雨,山洪裹挟着黄色的泥沙倾泻进大海里,我很喜欢这种人景合一的感觉。 16mm, F9, ISO50, 13s



24. 每次看到这张片子,我总是想起玻利维亚的那个天空之镜。没关系,面包会有的,玻利维亚会去的。等孩子长大以后吧。。。 16mm, F22, ISO100, 1/4s



25. 十一月初的一个清晨,我从床上艰难地爬起来,就为了这个景。这个地点位于我家附近一条高速公路旁边的田野,其实这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经过,这个景也被无数人无视了,但它没有躲过我的眼睛。入秋后的维多利亚变得更美丽了,就是因为有雾,好像一层面纱,被一个本就美丽的女人戴在脸上,朦胧之间更显诱惑,惹人不已。 200mm, F22, ISO50, 1/250s



26. 暖暖的太阳缓缓升起,金色阳光从迷雾中穿透,原本栖息的鸟群仿佛听到了清晨的召唤,翩翩起舞。 200mm, F22, ISO50, 1/100s



27. 这是一片金黄色的世界,这是一片安静的世界。迷雾轻轻地拂过那酣睡的收割机,仿佛预示着一个丰收的秋季。 200mm, F22, ISO50, 1/60



28. 我站在田野里,闭上眼睛,听着远近飘渺的鸟啼声,呼吸着充满雾气的空气,忽然有种归隐田园的冲动。俗世中的繁花似锦,经历时光的大浪淘沙之后,我们扪心自问,到底在追求着什么呢? 200mm, F9, ISO50, 1/200s



29. 自从上次跟阿刘分开以后,我就爱上了雾,我开始研究关于雾的一切,我现在已经能够准确地预测雾天了。这天也是一样,我早早出门,赶往提前研究好的目的地。就在我刚刚离开家门时,忽然发现家附近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湖泊居然飘着一层白雾。于是,我赶紧掉头,一路狂奔到湖畔时,我大喊一声JACKPOT! 整个湖面上都被初升的太阳蒸腾起一层流动的大雾,好像整片湖面都被煮熟了一般。我不禁感慨,摄影师真是要具备一双懂得观察身边的事物的眼睛,一不小心,美丽的景色就能从眼皮底下溜走。 16mm, F22, ISO50, 0.5s



30. 冬天是维多利亚拍海的最佳季节,因为只有冬天的风暴才会带来壮观的大浪。那一天,晚上将有风暴来临,我与几个本地摄友一起驱车一百多公里来到这片海滩。太阳还没下去,风暴还未来临,礁石上的海鸥还在悠闲地打晃。 16mm, F22, ISO50, 0.5s



31. 风暴的脚步在临近,远方的大风激起了滔天巨浪,向海岸的礁石怒吼。我站在一片巨大的礁石上。远方,一个三四米高的叠浪如闷雷般轰鸣而至,我脚下的巨石在颤抖。那一刹那,我没选择逃跑,所以就有了这张片子。我为这张片子起名:定向爆破。 16mm, F10, ISO100, 1/15s



32. 地平线上,最后一抹阳光即将被狂暴的云朵所吞没。海浪的嘶吼,是这片天地唯一剩下的声音。 16mm, F18, ISO100, 0.6s



33. 天上下起了小雨,而后迅速变成了大雨,我们几个人在回程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说,仿佛被那沉闷的风暴压得发不出声音。 16mm, F16, ISO100, 1s



34. 这张是我为数不多的日出片之一,我这个人实在是太懒了。那天也是因为前一晚看天气预报可能会有大景,所以逼着自己无论如何也得起来。还好,虽然没出现理想中的大景,但也不算空手而归。摄影人就是这样的,有如赌徒,不断地博运气,博胆量,跟自己过不去,乐此不疲。 16mm, F22, ISO50, 0.5s



35. 终于换相机了,我以前的D600被海水腐蚀寿终正寝,这是用D810拍的第一张照片。这个地点其实不好拍,因为礁石的走向面对南方,不容易出彩,所以我基本上都忽略掉这个点。那天也是巧合,我远远发现了这个摄影师,刚好与近景的水洼形成倒影,所以就有了这张片子。其实我一直都希望这片子里的人是我自己,这也许就是身为摄影师的悲哀吧。拍得最多的人,也是被拍得最少的人。 16mm, F22, ISO31, 60s



36. 都说色彩与性格有关系,而一张照片也能反映出作者的心绪,其实我不太相信这一点,但我却愿意通过照片去表达我的感受。自从有了孩子以后,自己的责任更重,生活的压力更大,留给自己的时间被挤压到几乎没有,所以人的脾气就容易不好。那天因为一点琐事,我跟我老婆闹了个红脸,心中堵得厉害,所以就想出来拍拍片子。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摄影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发泄,尤其是风光摄影。当我独自一人面对天地之威时,心中那点烦恼,实在是无谓得很。 16mm, F16, ISO31, 0.5s



37. 2014年末了,这一年给我有着太美好的回忆,我总想着要留下点什么特别的片子去纪念这一年,于是就有了这张片子。2014年的最后一抹光,在轮转的星盘当中缓缓逝去,丝毫不留恋这个世间。 16mm, F8, ISO31, 30s*150后期叠加



38. 按照惯例,第二天,我又早起迎来了2015年的第一束光线。这是我拍得最幸福的一次,因为我们全家人都自告奋勇陪着我来看日出,包括我那可爱的孩子,这是唯一的一次。我真希望我生命中看到的每一个美景,都有他们的陪伴,永远永远。 16mm, F22, ISO31, 1/20s



39. 光与暗的协奏曲开始奏响了。我在入冬以后,开始将风光的主攻方向从海边挪向山里。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夙愿,终于在现在得以实现。我开始在雨后进山里追逐河流,我踏遍了我家附近几乎所有的原始森林与溪流。幸运的是,我家地处一片巨大的原始温带雨林附近,拥有着取之不尽的摄影资源,而且有很多地方还是从未被人发现过的处女地。这张片子中的溪流就是我在一场大雨后发现的处女地,从未示人。光线透过遮天蔽日的树林洒在地面的青苔上,在光与暗的交替之间,透着一种朦胧的感觉。 16mm, F22, ISO100, 30s



40. 温带雨林,其实又叫青苔森林(moss forest),特点就是整片森林都被青苔所覆盖。照片中的这个地点,就是位于这片青苔森林的中心地带。当时刚下完雨,溪流非常急,这一幅画面刚好被两株巨大的杉木所框住,好像是一幅画。两株杉木上爬满了青苔,仿佛经历过不可知的岁月,恒古不变地守卫这一片处女地。 16mm, F14, ISO64, 30s



41. 维多利亚的溪流季节性很强,很多在夏天时干凅的地方,冬天一下雨就变成溪流。这又是一场连日大雨之后,山洪携裹着大量的泥沙冲向山下,将整条溪流都染成黄色,看起来就好像热巧克力一般,要是再搭配上两旁清新的绿色,那就是薄荷香热巧克力了:) 16mm, F22, ISO31, 20s



42. 正是因为那多变的季节性,维多利亚的原始森林也变得多姿多彩。可以说,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月份,甚至不同的时间来拍同一个地点,可能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效果,所以我才说,这几乎就是取之不尽的摄影资源。就像这个地点,在冬季和春季的时候,不论外头是怎么样的艳阳天,在这片森林之上总会有一层雾气笼罩,宛如仙境。 16mm, F22, ISO31, 15s



43. 我喜欢追求梦幻,追求那种绿野仙踪的感觉。在拍照的时候总有种错觉,感觉拍着拍着,仿佛下一秒就会有个小矮人从森林的哪个角落里走出来。就好像这张片子,这是一株巨大无比的杉木,横跨在这条溪流上已不知多少岁月。当我看到它时,脑海里忽然在想,假如这世上真有精灵的话,那这大概就是他们的精灵之桥吧。 16mm, F22, ISO31, 13s



44. 这张摄于我家附近的一片森林。这道不起眼的小溪将整片大山凿成两半,形成一道狭长幽深的河谷。这里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杉树,最高数十米,有的甚至粗得得十个人合抱。每当冬季大雨时,这道小溪会变成咆哮的山洪,彰显天地之威。这股洪水,会无情地摧倒无数棵巨大的杉树,就像这张照片里的这样,横贯在溪流之上。片子上的这棵大树,因为长期受水流冲刷,其纹理也就暴露在外。那纹理就像一颗颗眼睛,自恒古以来就在注视这片河谷,遍览沧桑。 16mm, F22, ISO64, 13s



45. 这个点我在地图上看了很久了,因为完全没有路进去,所以我只能全副武装地穿越一片森林,然后在湍急的溪流里逆流而上。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因为刚下完雨的缘故,水流最深的地方可及腰深,我每向前走出一步都要确认好几次不会被滑倒,然后才跨出下一步。原本陆地上可能五分钟就能走完的路,我在水里要花上一个小时去走。不过,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回报也是很丰盛得。阳光刚好在这个时刻,这个方位,从茂密的树林里穿透了进来,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16mm, F18, ISO100, 8s



46. 每次我看到这张片子,都会想起蝴蝶的翅膀。其实很多人会不太喜欢这种构图的片子,因为不符合构图规则,而且画面左边重右边轻。不过,我却很喜欢这张。其实摄影就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先做到自己喜欢,再考虑让别人也来喜欢吧:) 16mm, F22, ISO31, 1/10s



47. 什么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当你身处绝境时,还依然无悔地陪伴在你左右,默默支持你,默默等待你,那个人就是最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今年四月份我带家人去了趟拉斯维加斯,顺便抽出一天时间走了趟死亡谷。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沙漠,也是我第一次拍沙漠。我还记得,当我筋疲力尽地爬到一个很远的沙丘顶峰时,这就是我看到的一幕:当时狂风卷起漫天的细沙,眼睛都很难睁开。这对老夫妇就在我的远方,那位老先生一直在不停地拍照,而他身边的老妻则静静地坐着看着他,一言不发,任风沙肆虐,直到我一个小时后离开时,还是保持一样的姿势。我很感慨,得妻如此,这应该是每个摄影师最大的愿望吧? 31mm, F14, ISO64, 1/100s



48. 我这时已经爬到我没力气再继续往前了,爬沙丘远比我想象的还要艰难得多。我决定呆在原地等光线。我的远方还有一个人,他一直站在远方这个沙丘的顶端一动不动。此情此景,人在这片沙漠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犹如沧海一栗。 19mm, F14, ISO64, 1/30s



49. 其实我在去沙漠之前,一直觉得沙漠应该是最好拍的风光题材之一。可等我真正去到了,才发现原来想把沙漠给拍好也是没那么简单的。它同样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合适的视角,而我这种拍海景出身的人,未免感到有点不适应。还好,老天爷那天还算帮了我一回,在合适的时机和视角里,让合适的人走进了画框,总算让我不虚此行。 200mm, F8, ISO360, 1/200s



50. 快离开沙漠了,我很不甘心地在停车场附近拍了一张干枯的胡杨木,没想到之后还蛮喜欢这张的。沙漠实在是一个摄影宝库,我还会再回来的。 16mm, F16, ISO125, 1/15s



51. 回到绿意葱葱的小岛上了,还是莹然的绿色更适合我:)这棵树其实很小很不起眼。我是在去年冬天在我们当地一个公园里发现它的,那时它叶子全掉光了,光秃秃地竖立来寒风中瑟瑟发抖,但我还是觉得它有戏,结果今年春天回来再看的时候,它果然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当时阳光刚好从树冠上透出,将整棵树的红叶打亮,那如龙一般蜿蜒的躯干,看起来就好像一颗魔法树一样。这也再次验证了我的话,摄影师一定要有一双不一样的眼睛,要对身边的细节拥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还要充满想象力。 16mm, F22, ISO31, 1s



52. 假如加拿大最漂亮的省份(除了Alberta)就是BC省的话,那么维多利亚就是BC省最漂亮的城市了。而维多利亚最著名的精华,就是这颗湛蓝色的明珠,Inner Harbour。这张片子其实我拍过好几次了,但每一次拍,总会给我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这一张片子,其实是上百张片子叠出来的。我从日落的最黄金时刻起,每隔一段时间拍一张,一直拍到暮光几乎结束,然后在通过手动的方式在后期将这些片子叠到一起。Inner Harbour最美的时刻,一是日落的金黄,二是湛蓝的夜色,我想将这两点放到一起来展示,应该算小有所得吧。



53. 那天忽闻要有雷阵雨,这在维多利亚可是稀罕事,我来维多利亚十多年了,也就见过一次打雷。没的说,越恶劣的天气我越得出去。我在当地一片临海的小悬崖上发现了一个可以稍微栖身的小崖洞,加上恰巧又有退潮,于是就蹑手蹑脚地爬下五六米高的岩石,趴在石头上等雷劈。没想到当时的风速越来越快,带起阵阵的海浪拍到洞穴里,我灌了个透心凉,更可悲的是等了几个小时也没等到传说中的打雷。。。不过还好,虽然没有雷,但是天上的云和色彩变化非常剧烈,也得到我喜欢的效果。风光摄影师真是个苦逼的工种。 16mm, F16, ISO31, 0.5s



54. 越来越靠近春天的尾巴了,维多利亚的雨水变得越来越少,而我也知道我即将离开维多利亚了。我开始更疯狂地研究维多利亚的地图,我还要踏遍维多利亚所有的森林,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这是我新发现的瀑布,就连当地人都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虽然拍摄的时机不对,水量很少,但我依然要拍,我怕我以后没机会了。 16mm, F18, ISO31, 2s



55. 林间光影斑驳,随意地挥洒。一阵山里的微风吹过,带起嫩绿枝桠一阵轻舞。这里的空气是甜的,只有高高的流水在唱歌,唯独听不见人声。这就是我想要的世界。 16mm, F16, ISO31, 1.3s



56. 又回到了我家附近的森林小溪,这里的翠绿能让人心醉。我有时喜欢光着脚踏进冰凉的溪水里,任那可爱的水珠拍打。当双脚熟悉了溪水的温度后,忽然会有种温暖的感觉,觉得我真的可以扎根在此了。我有点羡慕这里的花草树木们,不想离开。 16mm, F16, ISO31, 3s



57. 夏天到了,冬日汹涌的洪水猛兽,变成了温婉可人的小溪,宛如邻家害羞的姑娘,将自己藏在岩石下,树丛中,但当你真的想去拥抱它时,却又是触手可及。 16mm, F16, ISO31, 13s



58. 我怀念这里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棵大树。真是很遗憾,当我真正发现它的美时,却又没了时间。很难想象我之前就在距离它这么近的地方这么多年都未曾踏足过。 16mm, F18, ISO31, 1s



59. 阳光穿透树梢的那一刹,我眼睛微微眯起,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家乡的荷塘里摸鱼,在乡下的小水沟里抓青蛙,玩累了,抬起头来擦擦汗,就会被阳光刺得眼睛微微眯起,却又很开心。可惜,时光是不可逆转的。但幸运的是,童心还在,我还会再回来的。 16mm, F22, ISO31, 2s



60. 前路在何方?也许更好的风景,就在前方拐角处。我期待在温哥华的生活,期待在新城市的探索。再见维多利亚,你好温哥华。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 16mm, F22, ISO31, 0.3s







谢谢观赏!希望温哥华的朋友们能多多带我玩玩:)

贴主:JamesX于2015_06_26 0:21:16编辑

贴主:JamesX于2015_06_26 0:21:42编辑

贴主:JamesX于2015_06_26 0:22:26编辑

贴主:JamesX于2015_06_26 0:31:15编辑

贴主:JamesX于2015_06_26 0:32:15编辑

贴主:JamesX于2015_06_26 0:35:11编辑
喜欢JamesX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amesX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摄影部落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