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体坛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足球的“镜花水月”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1-11-26 4:52 已读 748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去年年底,中国职业化足球联赛又跌入了冰天雪地的谷底。多支俱乐部面临解散,其中包括新科中超冠军苏宁。“中性名”等政策看起来马上就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绝望之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微茫的希望,很多俱乐部都走上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之路。由政府牵头,国资入股,俱乐部股权走向多元化,被认为是解救危局的“灵丹妙药”。

然而,到了今年年底,作为“排头兵”的重庆和河北股权改制都陷入了僵局,命悬一线。我们现在基本可以判断,混合所有制改革拯救不了已经病入膏肓的中国职业化足球。

看起来很美

早在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总体发展方案》就提出要优化俱乐部股权结构,鼓励俱乐部投资来源结构多元化。

这个愿景是好的,《足球报》在相关报道中指出“这是中国职业联赛的正确方向”。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好处显而易见,能够有效避免单一股权结构所存在的巨大风险。

苏宁俱乐部之所以走上了解散这条路,主要是因为其母公司苏宁遇到了重大经营困难,无力为继。如今,广州队正走在苏宁的老路上,情况也如出一辙。尤其是“中性名”政策进一步打击了投资人的热情。

股东结构多元化,符合现代化企业的制度要求,能够推动俱乐部走上更良性的发展路径。各方股东的资源也可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俱乐部的发展。河南嵩山龙门、沧州雄狮等俱乐部在年初就启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庆、河北队也开始酝酿。

但是,到了年底,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撞上了南墙。根据凤凰体育的报道,即便是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前沿的沧州雄狮也欠薪6个月左右。无法完成改制的重庆和河北处境最为糟糕,长期处于放假状态(最新的消息是,河北队有望近期集结)。

欠薪积重难返


无法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大现实障碍就是俱乐部高额的债务问题。这是金元足球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金元足球时代”,中国职业联赛是靠房企撑起大半边天。如今,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萎靡,房企自顾不暇,大多数无力承担足球俱乐部的高额投入。在如今的中国足坛,欠薪已经成为了普遍状况。凤凰体育的调查显示,中超仅4-5支球队不存在欠薪情况。

很多俱乐部急于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因为无力承担高额的债务,需要引入新的资本。新资本进来第一项任务就是帮助清偿之前的债务。这足以让很多国有资本望而却步,谁都不想充当冤大头。

以重庆和河北的股改为例,当地政府(两江新区和廊坊市)都在积极推动。当地政府能够拿一部分钱,但还有很大比例需要国资掏出真金白银。目前,有实力的国资往往隶属于国资委,也未必会多给当地政府面子。

简而言之,高额的债务是股改的第一道拦路虎。另外,国资或者当地企业能否入股,并不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意愿。

小股东身份是尴尬的象征


股权多元化还存在一个死结,就是其中错综复杂的内部结构。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国资或者当地企业成功入股,成为了俱乐部的二股东或者三股东,并不意味着在俱乐部拥有了话语权。它们的核心责任就是按照股权比例注资。

除非是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在足球俱乐部里担任一个小股东,基本上就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根据《足球报》的报道,重庆股改方式是四个股东采取“4321”的股权分配模式,每年投入三个亿的预算,股东们按比例注资。两江新区是大股东,当代集团是小股东,均同意了股改方案,但二股东和三股东始终没有明确表态。

这里面的逻辑非常清楚。二股东和三股东对足球俱乐部运营是门外汉,大股东是当地政府,最终的俱乐部运营仍掌握在最小的股东当代集团手中。足球这潭水有多深,外行们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二股东和三股东,既不掌握俱乐部的话语权,又不了解俱乐部的运营模式,无法深度参与运营,最后沦为名存实亡的股东。

在中国足坛,之前并不缺乏多元化股权模式。以北体大俱乐部为例,在北京体育大学入主之后,北体大旗下的北京北体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大股东,占股55.3%;北控并未完全退出,仍占股34.6%;北京东方龙威国际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占股9.9%。

据我了解,北体大成为大股东之后,另外两个股东便不再注入资金。但是,它们却成为俱乐部未来进行重大事项变更的掣肘。同样的情况也曾经发生在中赫国安身上,中信在完全退出之前也曾是国安俱乐部小股东,但同样不再进行相应的注资。

最根本原因还是不赚钱

股权多元化,对于中国的职业俱乐部来说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什么现在推动股改却困难重重?除了上述两个现实问题,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投资足球不赚钱,俱乐部就是一个无底洞。

陈主席所谓的“公益说”是站不住脚的。毫无疑问,足球俱乐部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否则各地政府也不会出手相救。但是,搞足球俱乐部不能与做慈善划等号,投资人终究是生意人,以盈利为导向。 6park.com

[iframe][/iframe]

在资本市场,有利可图的项目投资人挤破头,股权结构自然多元化。而投资足球俱乐部毫无盈利的预期,从结果上与做慈善相类似,但性质迥异于做慈善。至少做慈善,还能造福于民,留下一个好名声。

这也就不难理解小股东为何不往里面注资了。比如北控,它仍然是北体大俱乐部的二股东,占股比例并不小,但绝无年底分红的可能性。这些股权很难变卖,大股东也无暇收购,贱卖出手还有可能涉嫌国有资产流失,其结果就是成为了影子股东。

最终的结果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看上去前景光明,但在如今的大背景下,最后也沦为了笑柄。中国足球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且看不到任何好转的迹象。难道真的只有回归体工队模式这一条旧路了吗?徒留下一声长叹。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体坛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