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卡通漫画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为什么那么多女性「战士」存在于日本动漫作品中?
送交者: 店长推荐[布衣] 于 2014-05-28 18:51 已读 3409 次 2 赞  

店长推荐的个人频道

因为观众喜欢、一些制作者也喜欢,所以就多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他们会喜欢。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人的考察比你们想的要深得多。我看了一下其他知友的答案,都太浅层了。 @王垚 知友说的《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就是日本在这方面研究的重要著作。基本上,你看日本的御宅族文化分析书籍,参考文献都会有这本书。

这本书成书于2000年,已经是10多年前的书了,但还是后无来者,内容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总括而言,「战斗美少女」吸引力的原因如下:

作为受众的御宅族对于虚构有着很强的接受和亲和力。日本男性在现实生活中「性」受到压抑,因此会在需求中追求「性」。御宅族是可以对着动画撸的(真这么写,原文「アニメで抜けるか」)。 「战斗美少女」是满足这种欲望的「稀有发明」,具备了满足恋童癖、同性恋、恋物癖、施虐癖、受虐癖等等反常性欲的可能性。「战斗美少女」本身是「强大的力量」和「美少女」一个矛盾的结合体,相当于「具有阴茎的少女」(这里,「战斗」就是「阴茎」的象征),代表着「万能」和「完全」, 是受众自身追求和欲望的一种投影。(虽然本书没有叙述,但是一篇网上的书评认为,在现实中被「阉掉」的御宅族,要在虚构中找会自己的丁丁,而「战斗美少女」就是这个丁丁)。
正因为是那么重要的书,所以我买了。花了些时间扫描了:《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 - ZC的ACG书架 - 知乎专栏

既然是一个已经要用一整本书来解决的问题,在一个回答里解决显然是不可能的,大家还是要去看书。这里,我把书的概述部分翻译如下,让大家先有个概念。

您知道「战斗少女」吗?

《蓝宝石王子》[1]《小麻烦千惠》[2]《风之谷》《美少女战士》……只要是日本人,就肯定认识她们吧。或者说,可能是对她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又或者,自懂事以来,她们就陪伴着你的成长。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话,喜欢「战斗少女」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然而,不论你对她们的了解有多深、多么喜欢她们,在世界范围来看,基本上是没有「战斗美少女」这种东西的。

假如世界上有「战斗少女」的族谱的话,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类型[3]一定会在上面占一席位。而且不是那种写在角落的少数派,而是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凡是媒体所到的地方,都会有这种形式出现。某种程度上,这种形式已经普遍到大家都不怎么觉得奇怪了。我们对于身上穿着装甲,或者扛着重火力制备的楚楚可怜的少女这种形象,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我自己也不例外。

我开始注意到这种奇妙的现象,是在看到美国业余画家亨利·达戈[4]的作品之后。他画展近年在纽约和东京都有举办,这位终于被世人所承认的画家的作品中,有着十分奇妙的、甚至可以说是强烈的吸引力。

达戈既是作家也是画家,又或者两者都不是。他所创作的「作品」,是他为了自己而创造的一个虚构世界。这样的人能够称为「作家」,而他所创作的东西能够称为「作品」吗?撇开这个不谈,他所创造的世界是有战争的,那是一支由邪恶大人们组成的军队,与不满10岁的少女们所发生的血腥的战争。这是童心与残虐的奇妙的混淆。不对,还不如说,是表现了「童心」本身的残虐。

达戈是一位「界外艺术家」[5]。他们对于由于精神病,会具有某种突如其来的、无法抑制的冲动。他们要通过画画、雕刻之类的方式,才能把这种冲动发泄出来。而「界外艺术家」就是对这些人的一种尊称。达戈在60年间,因为某种他自己也搞不懂的强烈冲动,不停地创作着这个只有他自己的世界。而肩负着这个世界存亡的,是七名少女。这些名为「薇薇安少女」(Vivian Girls)的女孩子们的英姿,让我有一种强烈的既视感。没错,我见过这样的情景。

某本杂志在介绍达戈的专栏文章里给出了一个提示。为了守护世界而战的数名少女,这篇专栏指出,日本的漫动[6]作品《美少女战士》正是这样的设定。如果有机会去看看达戈的作品的话,相信会有人从少女们的脸中看出点「动画」的味道来。当然,1972年就去世、享年84岁的画家,和日本的动画怎么想都不会有什么关联。反而应该问,为什么两个完全隔离的会有着这样的关联性。

这个问题,并不单单局限在美国的界外艺术家的作品,和日本的动画作品之间。说到底,「少女去战斗」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这样把视角放大来看的话,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战斗少女作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类型,恐怕就只有日本了。我国不仅有《美少女战士》,少女们战斗的故事可以说一抓一大把。更准确的说法是,日本的动画作品,大部分都是有战斗美少女登场的。这几乎都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了。制作者们恐怕是有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的。现评论家、前动画制作者冈田斗司夫制作的大热OVA作品《飞跃颠峰》,就是抱着「有漂亮的大姐姐到宇宙中去、有巨大机器人出现就好」这样的想法制作的。

然而奇怪的是,制作者们也并没有意识到「战斗美少女」的特异性。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动画的女主角要亲自拿起武器,为了用战斗歌颂青春吗?为什么她们会勇敢地保护男主角,难道是不甘心就当个「不过如此」的人吗?为什么她们不等到长大成人、可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时候呢?而最让我想不通的就是,她们的存在居然有一种现实性。战斗美少女是一种彻底虚构的、大杂烩式的偶像,在满足欲望、被消费的过程中反而获得矛盾的现实性。这才是最需要被解开的谜团。

在欧美地区,也有类似的「战斗的女主角」,比如好莱坞电影里面就有。但是,战斗少女这种奇怪的特例并不存在。特别是近几年,我找遍了所有类型的作品,都只能徒劳而归。相比之下,日本却在「大量消费」着「战斗美少女」。这实在是太奇怪了,这种偏差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法国,有圣女贞德这样的「史实」,她可以说是所有战斗少女的始祖和女王。这个巨大的偶像是无法忽视的。然而,她却很少被用在虚构作品中作为满足欲望和大量消费的对象。正因为她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是客观性的实在,反而和现实无缘[7]。对于作为消费对象的虚构中本质的差异,我还会深入探讨。

此外,这正好指出了日本人的「萝莉塔倾向」。

——日本女性是很幼稚的。她们喜欢小孩子的玩具,时常发出少女一样异常尖锐的声音。这使得在这些幼稚的女性周围的男性也跟着幼稚化了。一般日本人的精神年龄都比较低,对于性对象有未成熟等多形性反常的需求。所以日本的戏剧中会有男性扮演女性、女性穿着男装之类的反常现象。同时,日本男性有着很强的性压抑,在成年女性面前反而会缩。只有在面对年幼的少女时才能够安心地释放自己的欲望……因此,「战斗少女」的存在就不奇怪了。这正是日本人所喜欢的、多形性反常的象征。那个咯咯地笑的小女孩,有着完全不合常理的大眼睛和异常小的嘴巴,穿着内衣一样的铠甲和带着形状怪诞的激光枪,还有巨大的乳房。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个性了。「日本动画」的本质,就是把反常的欲望随便地集合在一起,然后打上「合家欢」标签,以所谓「文化」的形式向全世界输出。

到目前为止,「推翻」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对于「日本人快点扔掉动画成熟起来吧」这样的宣言,我也能事不关己地进行谈论。话说回来,Isaiah Ben-Dasan[8]也好,Sen Denman也好,他们的书都在批评「日本人」正在变成「御宅族」,而其中的逻辑也是一致的。换言之,这个解释在日本人和御宅族其实就是一回事的时候就是成立的。但真是这样吗?

毫无疑问,对于「日本人的萝莉塔倾向」,把原因归咎于「日本人都是御宅族」是不成立的。把一个民族性和一定的反常倾向单靠印象联系起来,在伦理学和科学上都是说不通的。研究的前提,就是必须抛弃这种随意性。日本特殊论[9]这种无意义的重复行为也必须抛弃。那只是在假借「日本人」之名自说自话自欺欺人。

「战斗美少女」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数量上看出,在日本社会是具有相对优势的。那么,我们要如何研究呢?

在第三章,我们会先研究一些实例。通过国外的动画迷,看看国外对于战斗美少女是怎样看的。有意见认为,战斗美少女是日本的独有的偶像,既然属实,那么欧美的方面应该能得出同样的结论。[10]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战斗美少女的性格相当暧昧,也是造成日本独有的原因之一。但是,必须说明,战斗美少女作为一种偶像,并没有多少日本独创的或者特有的部分。为了和日本特殊论划清界线,我必须强调这一点。

以此为前提,我们发现了一种特质,那就是战斗少女们的「人格」。欧美无论是「女孩(girls)」还是「女人(woman)」,性格上男性化、体型上是肌肉型的女性很多,基本上就是「女汉子」。这样其实是翻版肌肉男的女性压倒性的多。而其中的大部分,很明显都是在女权主义思想和政治土壤底下诞生的人物。

相比之下,日本的战斗美少女们就有着很明显的不同。《风之谷》或者《美少女战士》的显著特征,就是清纯和楚楚可怜的「少女性」(通常等同于「处女性」),并且维持这种完全的状态。因此,在接受的方法上就已经有着明显的差异。日本的「战斗美少女」们,本来的目标观众是低龄的少女们,为了让观众有认同感才设计成那样。但是,现在有了比低龄少女更庞大的消费集团——御宅族。男性御宅族中的大部分都把这些少女们作为发泄性欲的对象。

这就是「日本型」的战斗美少女们和欧美型的「战斗女性」之间有着本质差别的原因吧。而这样的区别,毫无疑问是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释的。

精神分析主要是针对「菲勒斯母亲」[11]这种性反常的关键概念。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有着阴茎的母亲」,一般指「握有权威的女性」。这种意义上,「菲勒斯母亲」就是一种万能、完全性的象征。

与此相对的,刚才暂定的「日本型」的战斗美少女们,我就称为「菲勒斯女孩(Phllic Girls)」。从达戈所描写的「有着阴茎的少女」们,到动画的美少女,为了突出这个「家族」的特异性,我将会使用这个词来描述。此后的研究,我将会在「菲勒斯母亲」和「菲勒斯女孩」这两个系列的框架下进行。

下面简略说一下今后的计划。

搞清楚菲勒斯女孩作为性欲对象的原因和结果。分析把她们大量消费的御宅族,尝试大致分析如同御宅族始祖的亨利·达戈。对菲勒斯女孩的具体例子进行分类,对着年表(350~351页)进行个别确认。从这里开始转用媒体论进行议论,特别媒体上的虚构空间的引入,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引入精神分析,确认消费战斗美少女与性反常的关系。通过媒体分析对战斗美少女的实现,描述其生成的过程,并尝试做一些预测。

[1]《リボンの騎士》,又译《骑士公主》《缎带骑士》等。手冢治虫于1953年开始连载的漫画作品,一般认为是日本漫画史上第一部少女漫画。

[2]《じゃりン子チエ》。漫画家はるき悦巳(春木悦巳)创作的漫画作品。1981年推出过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1991年推出了第二部电视动画。

[3]表現ジャンル。日文的「表現」是指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和意志等的形式,作名词。包括电影、动画、漫画、小说、音乐等等,但不局限与艺术领域,认知、科学等都包括在其中。而在本书中的用法,比较接近中文所说的「艺术形式」。「ジャンル」即「genre」,指艺术领域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方法,比如常说的「爱情」「恐怖」「科幻」等,所以「战斗美少女」也是一种「类型」。

[4]Henry Darger,美国著名的界外艺术家。独自从事创作60余年,一直和「艺术」一词无缘。死后才被世人所认识。代表作《不真实的世界》是花了他的毕生精力,一万五千多页,除了文字还有几百张插画。这部作品和其中的一些插画会在本书多次被提及。

[5] Outside Artist。国内没有正式中文译名,常见翻译有「界外艺术家」「域外艺术家」「局外人艺术家」。通常指那种因为精神疾病或者神经性疾病,从而具有了不同于常人感性的创作者。因为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和正常人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被称为「outside」。

[6] コミック•アニメーション,漫画和动画。日本没有两者合并的表述方式,所以都是并列写的。因为国内有混淆的习惯,所以采用这种带有恶意的译法。

[7] 原文用的词是「実在性」和「リアリティ」。前者译为「实在」,后者为「现实」。在哲学意义上两个词有区别。「实在」指的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现实」是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圣女贞德缺乏可以想象的空间,所以在法国没要成为被创作和消费的对象。

[8] 本名山本七平,日本作家,代表作为《日本人与犹太人》

[9] 日本特殊论认为日本人在文化上具有特殊性,在日本有很多相关的著作。作者这里认为日本人并不具有特殊性,而是具有和其他民族一样的共性,特殊性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有原因的。在「日本人具有萝莉塔倾向」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归咎于「因为是日本人」。

[10] 这一章相当有意思,同时对于这方面的社会调查具有参考意义。作者通过e-mail访问了不少欧美的动画爱好者,询问了他们本土是否有「战斗美少女」题材的作品,同时也询问了他们对此有什么看法。而对于被访者提到的作品,算不算「战斗美少女」,作者也有相关的评论。

[11] Phallic mother。phallic意为「阴茎、生殖器、生殖器崇拜」等,源自希腊词语「Phallus」,指「勃起男性生殖器图腾」,引申为阴茎或者生殖器崇拜,或者父权。 转载来源:知乎@zecy

喜欢店长推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店长推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卡通漫画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