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卡通漫画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卡通,情欲,还是身份认同?揭开饱受偏见的兽圈真面目
送交者: 等边直角三角形[♂★★★★三儿★★★★♂] 于 2019-12-13 14:38 已读 5075 次  

等边直角三角形的个人频道


卡通,情欲,还是身份认同?揭开饱受偏见的兽圈真面目



2019-12-11 23:08




作者/ 马小褂

“每一个兽迷的共同点只是在于对拟人动物的热爱,仅此而已,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并不是兽迷文化自带的属性。”

本季的日本动画新番中,《动物狂想曲》(Beastars)的表现显得尤其突出。


故事发生在一个由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共同组成的文明社会中,但动物角色在获得人格的基础上,依然保留了部分动物的天性,连体型差距也被一同保留。

在这样的世界里,一条性格温顺的灰狼男在夜色中遭遇了小巧迷人的兔子女,月光激发了他潜藏的欲望,让他情不自禁扑倒兔子。但他也无法分辨自己对于追求她的心情,到底是恋爱,还是食欲。

参见学术趴之前的文章:每个人心里都住着野兽!黑马新番《动物狂想曲》如何以兽喻人



虽然咋一看与迪士尼《疯狂动物城》的世界观有些相近,但《动物狂想曲》更突出了兽性与人性的纠缠,而且丝毫不避讳对食欲和性欲本能的刻画。这样一部作品,自然也在兽迷(Furry )中火了起来。

什么是兽迷?

正巧,这一季的新番《旗扬!兽道》就是个关于兽迷[ 注] 的动画。故事的男主角是个 重度兽迷兼职业摔跤手,突然穿越到了一个充满魔兽、兽人和兽娘的世界。

注:日本称之为ケモナー,与英文的Furry 、中文的兽迷是相似的亚文化现象,但会因为地域的差异而在艺术审美上表现出细微差别。本文中不详细区分这些亚文化的地域差异。

然而他对于长着猫耳的可爱美少女兽娘却没什么兴趣,唯独偏爱毛茸茸的兽人和魔兽。一旦用摔跤技巧制服兽人和魔兽,他就会将头埋进毛茸茸里,脸上露出一副仿佛高潮一样的表情,因此整个故事充满了沙雕快活的气息。


当然,《旗扬!兽道》其实是在利用兽迷亚文化中离经叛道的元素,与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举止构成反差,以此达到搞笑的效果,是在以一种戏谑的姿态在描绘兽迷。真实的兽迷,并不总是片中男主角那样的。

那么,兽迷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亚文化?真实的兽迷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2010 年兽展Anthrocon 上身穿兽装的兽迷们进行合影

兽迷的诞生史: 一切从那些会说话的小动物开始

先来个「太长不看」版的总结:兽迷起源于从近代欧美儿童文学开始、于20-60年代美国动画漫画盛行的「风趣动物」题材,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受到70-80年代美国地下漫画,以及科幻、日本动画两种更大规模的粉丝文化的影响。

早在文字出现前,史前时代的人类们就已经在创作融合人类与动物特征的艺术形象了。由德国出土的奥瑞纳文化时期的 「狮子人」雕像,据考证制作于约32000年前,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古老雕塑品,亦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兽形 (zoomorphic)雕塑品。


中国古代也有着众多兽形神的传说。从考古发现的殷周青铜礼器来看,殷代的神话中以兽形神为主;《山海经》等古籍中亦保留了大量的原始神祇,有些是半人半兽,有些纯粹就是兽形。

兽形神源自于人类早期的动物崇拜,在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下,人类并未将自己与动物严格区分开来。宽泛的讲,人类在创造神祇形象的时候无法脱离会人类自身角度的想象,所以这些基于动物神话的兽形神或多或少也含有一定程度的拟人因素,例如口吐人言、人面兽身等。



尽管 早期神话中的兽形神看起来像是后世拟人化 (anthropomorphic)动物,但严格来说, 它们是拟兽观(zoomorphism)的产物,即用动物的行为模式诠释早期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因此将例如神祇等非动物对象赋予动物外形来理解,而非拟人观的产物(anthropomorphism)。

人类最早的拟人化动物创作很难被准确界定,因为在文字记录诞生之前,我们难以分辨史前文物上人兽混合的形象究竟从何时开始[注],从兽形神(即「拟兽的神」)开始转化成「拟人的兽」。


注:一说是约公元前2600年苏美尔文化的金牛头竖琴侧面的图案,描绘了一些「动物」进行弹琴、舞蹈等人类行为。但亦有人认为,这些「动物」依然是兽形神祇。

真正拟人化动物的流行随着封建王朝的人文化发展才开始,寓言故事是最典型拟人化动物题材的载体。约公元前600年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就充满了各种拟人化的动物,如《龟兔赛跑》《农夫与蛇》等,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亦有《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这样的动物寓言。

与动物神话不同,动物寓言创作的本意就是虚构,虽然动物也同神话中那样用人的方式思考和说话,但实际上是影射社会上某种特征的人。 因此,动物寓言其实是摆脱万物有灵论后的产物,也标志着人类告别原始思维、进入理性思考的时代。


《龟兔赛跑》里的乌龟和兔子,《狐假虎威》里的狐狸和老虎,这些口吐人言的动物们成为了儿童文学的重要灵感来源。 进入19世纪之后,儿童文学中的拟人化动物们不仅会说话,还开始直立行走,穿人类的服装,以人类的方式生活,如 《爱丽斯梦游仙境》中揣怀表的白兔。

这种题材被称之为「风趣动物」(funny animal)[注]或者「会说话的动物」(talking animal),其中最具代表性性的作品是1908年的儿童文学《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以蟾蜍先生陶德为主角,构造了一个完全由动物们构成的仿人类社会。

故事里所有动物角色都住在人类式的房子里,出行靠交通工具,除了保留对应物种的某些特征之外,基本上就是人类——例如鼹鼠住在地下的小窝里,但窝的布置完全就是照着人类房子来的。

注:尽管该题材被命名为「风趣动物」,但并不一定非要风趣或者滑稽,也可以是黑暗或者严肃的故事,只是命名上约定俗成而已。如著名的政治漫画《鼠族》(Maus)亦可算作 「风趣动物」。


以《柳林风声》为代表的「风趣动物」题材深刻影响了之后诞生漫画和动画,好莱坞动画黄金时代中诞生的那些经典卡通形象几乎都是典型的「风趣动物」,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唐老鸭,华纳的兔八哥、达菲鸭,米高梅的杜皮狗等。

哪怕是《猫和老鼠》里的汤姆《花生》里的史努比,虽然它们在故事中是作为人类社会中的宠物存在而并不能算作典型 「风趣动物」题材,但这些动物角色的形象依然深受 「风趣动物」题材的影响。

从20年代到50年代的动画电影中,「风趣动物」们主宰了大银幕。甚至在电视动画方兴未艾的60年代, 「风趣动物」也一度是荧幕上的主流,直到70年代才逐渐失去主导地位。


随着美国60年代反文化浪潮的发展,一股名为 「地下漫画」(underground comix)的独立漫画势力诞生了。在从事地下漫画的创作者中,许多人都是从小看着好莱坞主流动画长大的,很自然会在创作中受 「风趣动物」的影响。 然而他们为了 体现反主流文化的态度,却会将这些动物角色放置于成人化的境遇,于是性、嗑药和暴力经常会成为这类地下 「风趣动物」漫画的表现主题。

1968年诞生的《怪猫 弗里茨》 (Fritz the Cat)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故事的主角是一名满脑子只有荷尔蒙和大烟的猫。《怪猫 弗里茨》是对60年代末嬉皮士的写照,因此在反文化浪潮的推动下受到了大量嬉皮士读者和知识分子的欢迎,并于1972年改编成了动画电影,也是 第一部获得X分级的动画电影


受 《怪猫 弗里茨》和地下漫画运动 的影响,也是因为当时市面上已经很少有 「风趣动物」题材的漫画和动画,为了重振 「风趣动物」题材,漫画家 Reed Waller 和科幻作家、插画师 Ken Fletcher 决定自己成立一个专门面向 「风趣动物」粉丝的业余刊物。1976年,自称为 「风趣动物解放前线」的粉丝刊物 《Vootie》诞生了。

《Vootie》上最著名的作品来自于 Reed Waller 从1978年开始创作的情色漫画《猫咪舞者奥马哈》("Omaha" the Cat Dancer),作品主角是一名跳脱衣舞的猫女。这部原本连载于业余刊物上的漫画,后来也通过地下漫画界的一些出版商得以出版。

《猫咪舞者奥马哈》其实已经与当今主流兽迷的审美相差无几了,它也被视作兽迷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品之一,但在当时,它依然被视为「风趣动物」题材。


在《Vootie》的同时期,各式各样的粉丝文化正在美国流行,如科幻、日本动画、卡通等,粉丝们热衷于建立线下协会、会展、讨论组和聚会来进行交流。

1980年,在一次科幻展上,漫画家Steve Gallacci 展出了自己创作的一幅猫女作品,即日后的《尔玛·菲娜》(Erma Felna: EDF), 第一部兽迷漫画,其一反常规的科幻世界观和写实主义的军事设定吸引了许多粉丝的眼球。



从1980年至1985年,这些科幻粉丝们甚至在科幻展上进一步结成了兴趣小组,并自称为 「 Gallacci 小组」,来讨论科幻、漫画、动画中的拟人动物角色,并交换彼此的速写本并画上拟人动物。

另一边,由Mark Merlino、Fred Patten等人于1980年成立的「卡通/幻想组织」(The Cartoon/Fantasy Organization,简称C/FO)是美国第一批日本动画爱好者组成的粉丝协会,他们定期会举行不同主题的线下聚会和放映活动。

由于从小受「风趣动物」影响,其中一部分粉丝比起当时大火的机器人动画,对日本动画的喜好还是更偏向拟人动物题材,如手冢治虫的《森林大帝》《Wonder 3》等。这些人会在其他阿宅在放映厅看片时,临时聚集在前厅进行交流。

这些来自于科幻领域、日本动画领域的粉丝们,构成了最早兽迷粉丝文化的雏形。


Steve Gallacci展示拟人动物的画法

随着1983年《Vootie》的停办,一部分原先的「风趣动物」爱好者们于1984年捣鼓出了一本新的业务刊物《Rowrbrazzle》。不同于《Vootie》那样半地下漫画创作者的俱乐部,《Rowrbrazzle》是面向全体拟人动物题材的粉丝——不限于专业画师,任何人只要有好玩的东西都可以投稿。

换句话说,《Rowrbrazzle》意识到了这群粉丝的存在,并不将拟人动物仅仅当作创作的题材,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新兴的粉丝文化来看待。根据 Fred Patten 的说法,《Rowrbrazzle》被视为第一本面向兽迷的业务刊物,也是兽迷文化诞生的重要标志

现在,我们也一般认为兽迷真正诞生的起点,也是1983年-1984年这段时期内。


到底什么才是兽迷?无法被定义的兽迷

尽管我们前面已经介绍了兽迷的诞生史,但这并不能为我们解答兽迷的定义,或者真正区分开一部传统的「风趣动物」作品和一部「兽迷」作品。而早期 「兽迷」与 「风趣动物」纠缠不清的关系,更为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

什么才是兽迷?这算兽迷作品吗?换句话说,对什么样的 拟人化动物感兴趣才算是兽迷?

这个问题不仅圈外人一直在问,甚至兽迷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已经成为了兽圈的永恒难题。


DA画师jollyjack作品,关于兽圈的永恒难题

英文中,Furry 的原意为 「毛茸茸的」,随后用来被代指兽迷群体中所迷恋的拟人化动物 (以下代称为「兽」)。但如何定义 「兽」,却一直没有定论。

90年代中期,曾有兽迷试图对其定义为 「虚构的拟人化哺乳动物角色」,但很快就被放弃—— 兽迷中龙是最受欢迎的生物形象之一,然而龙却不是哺乳动物,更不符合 Furry 原意的「毛茸茸」。


动物的拟人化程度多高才可以算作 「兽」,也一直没有定论。相信不少人都见过网上这张著名的「 兽定义图示」,它将动物的拟人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

其中, 如同人类一般用二足行走、全身覆有动物绒毛的级别2-4被作为典型「兽」代表,而四足行走、仅保留人类服饰等装饰的级别5当作「极端分子」,完全基于人类的面孔和身躯、仅保留兽耳和尾巴等动物性装饰的级别1(如兽娘)则排除在 「兽」范畴之外。



然而这种对 「兽」的简单粗暴的定义方式,虽然确实符合兽迷中主流品味,但并不能代表所有兽迷。 根据Wikifur,兽迷社群中最大的维基站点上所写:


作为一种娱乐作品中的类型, 「兽」的概念很少在发展历史中被人书写。而社群自身有时候也难以控制兽迷们所迷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因此,社群中的一些著名成员或许会根据他/她们对拟人化的个人口味,去表达出对该概念的限制。而其他人却会因为这些限制,感觉到自己对拟人化的口味被排斥了。

人类和动物特征用何种方式结合、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涵盖在该类型下的必要条件,其实没有成文的规定。唯一明确的决定性因素,似乎仅仅在于需要这两者(人类与动物)的某种结合。因此,我们最好用可能性最广泛的视角去看待这一类型,不要受那些因为自己不喜欢就否认某些作品划在 「兽」范围内的人影响。


作为一种娱乐作品中的类型, 「兽」的概念很少在发展历史中被人书写。而社群自身有时候也难以控制兽迷们所迷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因此,社群中的一些著名成员或许会根据他/她们对拟人化的个人口味,去表达出对该概念的限制。而其他人却会因为这些限制,感觉到自己对拟人化的口味被排斥了。

人类和动物特征用何种方式结合、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涵盖在该类型下的必要条件,其实没有成文的规定。唯一明确的决定性因素,似乎仅仅在于需要这两者(人类与动物)的某种结合。因此,我们最好用可能性最广泛的视角去看待这一类型,不要受那些因为自己不喜欢就否认某些作品划在 「兽」范围内的人影响。

简单说,不要管别人说什么「这才算兽,那不算」,只要你认为自己是兽迷,你喜欢的拟人化动物角色就可以算作 「兽」。 因此,「兽」的定义方式完全是靠「自由心证」了。

如果我们考察兽迷的诞生历史,其实也是兽迷文化的诞生定义了「兽」,即, 先有对拟人化动物着迷的粉丝开始集结起来,与同好们交流兴趣并能彼此存在同伴之情,以此形成了兽迷文化,之后才有面向兽迷的作品

严格来讲,诸如《怪猫弗里茨》和《猫咪舞者奥马哈》这些早期漫画,又或者最近手冢被人发现的情色拟人化动物手稿,或许符合当今兽迷的审美,但它们诞生的时代还没有兽迷的概念,因此还是 「风趣动物」。 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兽迷们会将兽迷文化诞生前的作品也称为「兽」,自然也加剧了「兽」概念的模糊化。


「风趣动物」和「兽」的概念在兽迷文化诞生之前和雏形期时,也一直是两个可以互相替换的概念。而随着西方主流媒体开始留意到兽迷这一群体,对兽迷进行口诛笔伐后,一部分「风趣动物」的粉丝则选择了与兽迷划清界限,坚持自己只是 「风趣动物」迷。

这些最初的「风趣动物」迷还算是兽迷吗?这让兽迷更加难以被准确定义了。

四面受困的兽圈:同性、色情与当代政治

80年代中期,随着科幻展和日本动画展上兽迷群体的逐渐扩大,兽迷们开始不再满足于在这些 会展期间租借一两间房间用于派对,打算建立属于兽迷自己的展会。



早期其他会展上的兽迷聚会

1989年,Mark Merlino 和 Rod O'Riley 在加州的一家酒店举办了为期2天的 ConFurence 0会展,这也是 最早的兽迷展。会展共有65名参与者,期间有一个小房间用于兽迷们互相交易兽迷相关的插画、漫画、手工品等,还有两间房间用于活动节目,包括放映动画和兽装派对等。

兽装(fursuit)在这期间成为了线下兽迷聚会中的常见现象, 兽迷们会身穿个人定制的毛绒绒的兽装参加聚会。兽装从简单的尾巴和耳朵,到整套覆盖全身的服装都有,兽装穿着者便可以借此扮演某种动物形象,类似于游乐园里的人偶装。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线上兽迷社群的发展壮大。基于Telnet、Usenet的兽迷主题论坛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而 最早的兽迷线上文字MUD游戏——FurryMUCK则出现于1990年。

线上社群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一种名为 「兽格/兽设」(fursona)的概念开始在兽迷中兴起。 所谓「兽设」,指的是兽迷将自身的性格特征投射到某一拟人动物形象身上,并以此作为自身的虚拟形象,以对应 「人格」(persona)的概念。


一个典型的兽设

类似「兽设」的粉丝行为其实早在80年代就已经在角色扮演玩家当中存在,例如第一本兽迷漫画《尔玛·菲娜》就曾发售同世界观下的桌面角色扮演游戏,让玩家去扮演游戏中的兽类角色。而互联网的风行,让大量兽迷开始创造自己的兽设,为他/她取名并设定身份背景,并以此虚拟形象在线上活动。

兽装和兽设,成为了90年代之后兽迷文化中的重要潮流。这些兽迷一部分只是出于逃避主义或者游戏的心态进行扮演,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的群体借由角色扮演建立身份认同。

所以兽迷文化最初虽然只是对拟人化动物的迷恋,但在粉丝社群的发展过程中很快加入了人类进行拟兽活动的元素。如果说消费拟人化动物题材的商品、创作粉丝兽文或者兽图可以视为一种「拟人观」的体现,那么兽装和兽设的角色扮演行为则可以类比为曾经原始氏族社会中「拟兽观」的当代实践。可以说,兽迷文化变成了「拟人观」和「拟兽观」的混合产物。


兽迷桌面角色扮演游戏

这些角色扮演的行为随着兽迷群体的扩大化,很快遭遇了主流观点的挑战。1997年 ConFurence 8 会展上,参展的兽迷规模相比最初已经从65人膨胀到了超过1000人。但主办方并没有在参展兽迷们的公众行为上进行太多约束,以至于这场会展被许多兽迷认为太过狂野、混乱。

Ed Klein,一名当时著名的兽装设计师,展后在论坛上写了一封公开信,质疑会展主办方,即兽迷文化创始人之一的 Mark Merlino。在信中,他表示亲身经历了许多另人恶心的事情,例如在乘电梯的过程,他的一位同伴背靠墙站着,结果发现墙上到处是手冲的痕迹;而在酒店大厅,他更是目睹了一对年轻男同在公众之下进行深喉,隔了很久才被赶走。

他向 Mark Merlino质疑: 我相信兽展的初衷应该只是在于对拟人化动物的热爱,为什么这么多不相干的人混进来,只是为了在派对上追求性愉悦而已?


Ed Kline等人在参展后发表于兽迷论坛上的发言,也第一次将兽迷内部的纷争带到了台面上。虽然 Ed Kline 本意并不反对追求兽装兽设、或者完全将兽迷过成一种生活方式的行为,而只是在探讨线下兽展上的公众行为问题,但也暴露出了兽迷社群中最饱受争议的元素: 男同和色情

很快,日益庞大的兽迷社群在90年代被主流媒体所注意到。在这些早期报道中, 主流媒体往往将「兽迷」描述为「充满成人动物色情」的群体,而保守派媒体更是称他/她们为 「想和动物发生关系的变态」。


90年代电视媒体报道中的兽迷脱衣舞环节

由于早期兽迷深受地下漫画的影响,其实兽迷文化从诞生之初就少不了露骨的性元素,但最初通常是以戏仿的心态在描绘。 而随着一部分兽迷对拟人动物的身份认同逐渐加深,代入兽类、对拟人动物和他人的兽装产生真正性趣,开始对另一部分兽迷们产生了困扰。

兽迷内部的争议在接下来几年中持续发酵。1998年,Squee Rat 发起了一场名为「燃烧之兽」(Burned Furs)的运动,而她著名的《兽迷宣言》(The Furry Manifesto)在兽迷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浪。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严厉批判了当时兽迷社群中的对性过度着迷,精神上认同自己是某种动物,或者将兽迷过成反文化生活方式的倾向。

作者表示,她并不希望变成任何动物,只是想作为人类享受拟人动物的作品而已。而在当时主流媒体的报道下, 「无论你喜不喜欢,兽迷已经等同于变态了。

「燃烧之兽」正是一部分在意公众形象、希望改善 公众形象的兽迷们所发起的运动。 发起者 Squee Rat并不反对拥有奇怪的癖好,但坚持应该将它们作为隐私,而不该去挑战公序良俗。


「燃烧之兽」的标志

「燃烧之兽」运动并未能改变兽迷群体的状况,2001年就宣告解散,其中许多人就此离开兽迷社群。直到今天,那些从90年代开始兽迷内部的争议、遭遇的外部偏见就从未停止。

唯一的改变,是当今西方媒体几乎都转向自由主义左派阵营之后,兽迷中男同比例高不再是值得诟病的事情了。伴随着LGBTQ+运动的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能够正视兽迷中对拟人动物有着身份认同乃至性欲望的群体。

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当代西方政治中的「社会正义战士」与「另类右派」的争斗在兽迷群体中也在越演越烈。「纳粹兽」(Nazi furs)和「另类兽迷」(Alt-furries)成为了兽迷内部新的问题,也引来了外界的更多争议。


结语

回到我们最初提过的那个问题, 到底什么才是兽迷?许多人,包括兽迷自己对兽迷的刻板印象真的对吗?

在兽装和兽设最火热的90年代,兽迷画师 Jim Groat 曾表示每一位真正的兽迷都应该有兽设。但没有兽装和兽设,只是单纯喜欢拟人动物作品的粉丝就不能算作兽迷吗?

不是这样。去年,早期兽迷文化创建者之一的 Fred Patten 去世了, 他终其一生没有兽装,没有兽设,也不热衷于色情兽迷内容,兽迷对于他来说仅仅是让他投入相当多精力的兴趣而已,一如他对科幻、日本动画的态度。许多早期兽迷都是如此,尽管很多人都因为外部或者内部的因素离开了圈子,但他留下来了,一直陪伴着兽迷文化的发展,并证明了:

每一个兽迷的共同点只是在于对拟人动物的热爱,仅此而已,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并不是兽迷文化自带的属性。角色扮演,性,LGBTQ+,另类右派,等等,都不是兽迷文化中必备的。


Fred Patten

中国的兽迷发展远没有欧美那么长的历史,更为小众,也因此还没有遭受太多来自主流媒体的敌视与偏见。相对来说,中国的兽迷没有西方兽迷那么重的历史负担,但兽迷内部对于色情因素的态度上开始出现了争议的声音。

未来随着国内兽迷群体的壮大,可能也将再走一次西方兽迷的老路:迎接不断的外部偏见和内部冲突。

在日常中,我们通常会将某种粉丝文化社群称之为「圈」,而兽迷文化的社群自然也有了「兽圈」的俗称。 巧合的是,中文里「兽圈」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词语,其原本含义为「四面受困」,正好是兽迷文化的境遇。


四面受困的兽圈,在改变公众形象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评分完成:已经给 等边直角三角形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等边直角三角形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等边直角三角形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卡通漫画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