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车迷沙龙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烧光260亿破产!杀红眼的汽车界“土豪”终于怕了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2-11-04 15:32 已读 2126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噱头是什么?

2019年,有个艳星在一辆行驶的特斯拉上和人深入交流,完事后还将视频上传到成人网站,空降搜索榜首。


马斯克随即在推特里写道:“原来自动驾驶的使用方法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自动驾驶,正是近些年车企最喜欢大做文章的功能。

马斯克说,特斯拉自动驾驶安全性是普通车的10倍,2020年就能提供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李斌说,ES8可以解放驾驶员50%的时间;理想汽车则表示,将在2025年实现L4(高度自动驾驶)。


如今再看他们的话,打脸打得比艳星工作时还响。

真正的自动驾驶至今看不到一点希望,行业一片萧条。

10月27日,福特联手大众打造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在烧光36亿美元后(约为260亿元人民币),放弃钻研,宣布倒闭。


Argo AI

一家自动驾驶公司的创始人更是对媒体自曝:“自动驾驶汽车就是一个骗局!”

他坦言,自动驾驶公司利用PPT吸引投资人砸钱,吹的牛根本实现不了。

自动驾驶真的有这么坑吗?


每天烧3600万,巨头都被吓怕了2018年,摩根士丹利对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给出了1750亿美元的估值,在当时远超特斯拉、大众等车企,只落后于丰田。


同年,国内也迎来自动驾驶的投资热潮,当年全行业融资162亿。

为什么这么炙手可热?

因为资本认为,它能取代司机,成为未来的Uber、滴滴,还能卖软件给车企。更关键的是,他们认为很快就能实现。


Waymo曾对外声称,“如今,无人车99%的技术难题都已经攻关掉了。”

中智行董事长兼CEO王劲,更是早在2015年就喊出了“三年商用、五年量产”的口号。

然而后续发展令人绝望。

在美国,有数名特斯拉车主开启自动驾驶模式后,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白色卡车丝毫不减速,直接撞上卡车。官方解释是,自动驾驶将阳光下的白色卡车,认成了天空。


2018年,Uber的无人车更夸张,在自动驾驶路测中无视一名过马路的行人,超速撞上,致其死亡。

每多一起事故,人们对自动驾驶的质疑就多一分。

2018年末,Waymo前CEO主动站出来戳破泡沫。他说,完全无人驾驶汽车很可能永远不会出现。

先前吹牛的车企们,也没有一家能兑现承诺。特斯拉由于涉及虚假宣传,还被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告上法庭。


又撞上白色卡车

渐渐地,很多人变得不看好、也玩不起这场游戏。

根据Crunchbase对上市的14家自动驾驶公司的分析,它们上市后的股价平均降幅超过80%。


究其原因,一是短期内没盼头,二是太烧钱。

自动驾驶为了获得更多维的数据,同时保证安全,必须使用高性能硬件。但是产业又不成熟,所以成本非常高。

两年前,一辆全副武装的无人出租车成本通常就要100万元以上。2021年,百度推出了48万元的无人出租车成本系统量产套件,还被同行Auto X怒斥:这样的车“绝对不敢坐。”

最夸张的是通用旗下的Cruise,今年上半年亏损9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烧掉500万美元(约为3600万元人民币)。


成立至今,Cruise累计亏损50亿美元,烧钱速度比造车还变态。

这或许是为什么,腾讯在2016年开始布局自动驾驶,一度组建过无人驾驶团队,如今知难而退,转而帮助车企自动驾驶研发。

再死磕下去,《王者荣耀》赚的钱都得全吐出来。


被寄予厚望的自动驾驶,是怎么沦为噱头的?2020年,谷歌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就已经在美国开始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用,但是有时挺令人无语。

下雨、下雪天气,或者仅仅是一排锥形交通路标,有太多意外情况都能把无人车整懵。


现在自动驾驶当然又进步了,但是给人感觉仍是噱头成分居多。

这是因为,自动驾驶行业的两大技术路线,不论哪种都有着很难解决的问题,不太实用。

一种是直接挑战L4(高度自动驾驶),完全不需要驾驶员,比如Waymo;一种是从L2(部分自动驾驶)开始,慢慢迭代到L4以上,比如特斯拉。


对于第一种技术路线,福特公司首席高级产品开发和技术官说:“这比把人送上月球还难。”

比如他们要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由于是无人驾驶,政府和车企都希望Waymo能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再考虑大规模上路,确保安全。但是另一边,Waymo拿出“完美解决方案”的前提是,政府和车企要放松管制,让它的车大规模上路,这样才能积累不同场景下的海量数据。


完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这导致搞L4的公司,只能在有限的场地里做测试。数据不够,就算是L4级别的车有时也显得“傻乎乎”。

今年5月,通用旗下的Cruise的无人出租车,在被警车鸣笛示警后,停在了路边。结果当警察上前检查车辆时,它竟然重新启动,向前开出几十米,喜提首个无人驾驶逃逸记录。网友表示,要不是车里没人,美国警察都要拔枪了。


还有今年6月,又是Cruise的无人出租车,6辆车排成两排堵在旧金山的一个闹市街头,一堵就是几个小时,仿佛电影里的机器人造反,工作人员不得不亲自来把它们开走。


相比第一种激进的技术路线,第二种技术路线看起来更稳妥,更容易实现。

可惜同样困难重重,靠不住。

走这条技术路线的特斯拉,到今年已经研究了8年,但是离真正的自动驾驶L4还十分遥远。马斯克今年在一档播客节目说,“我一开始就知道自动驾驶这道题不好解,但没想到是这么难解。”

对于司机来说,开这种车也不轻松。启动自动驾驶是为了放松,然而L4级别以下的车遇上紧急情况时,司机需要立即接管汽车,还是需要时刻专注。

又想放松,又要保持警惕,比自己开车还累。


更何况,这类汽车在自动驾驶的功能上,还有太多需要升级改进的地方,也不敢真放松。

例如今年2月至6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共收到了404起关于特斯拉莫名突然刹车的投诉,车主们称之为“幽灵刹车”。

今年7月,国内则有网友发文称在使用小鹏辅助驾驶功能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眼睛小,总被系统误判为“开车睡觉”,屡次被扣智驾分。


网友无奈表示:“眼睛小都不配用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呗?”

更离谱的是,还有团队做过实验,他们用一只普通的激光笔,就成功干扰了传感器对前方物体的判断,比如把电车认作是青蛙,把蛇识别为袜子。在室内和室外的测试中,实验成功率分别达到了100%和77.43%。


所以目前自动驾驶的状况是:两条技术路线都没到成熟的地步,新手不敢用,老手不需要。


自动驾驶越来越坑,但也别着急唱衰“买前自动驾驶,出事辅助驾驶。”这是不少人对车企的吐槽。

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发生一起特斯拉追尾事故,司机不幸身亡。经调查,最终特斯拉承认车辆在案发时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后来特斯拉就悄悄把宣传标语从“自动驾驶”改为了“自动辅助驾驶”。

无独有偶,2021年8月12日,一名蔚来车主驾驶蔚来ES8时撞上前方货车,当时车辆正处于“NOP状态(领航辅助系统)”。蔚来紧急回应,“NOP不是自动驾驶”,但还是陷入争议漩涡。


蔚来部分车主也发布声明为蔚来辩解

蔚来出事后,很快理想汽车就删掉了官网里自动辅助驾驶宣传中的“高级”两个字。

小鹏也将“XPILOT 3.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修改为“XPILOT3.5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出了事,一个个都学乖了。


但是除去吹牛、搞噱头的成分,不论是叫自动驾驶还是叫辅助驾驶,技术都还是很香的。

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数据,自动刹车技术的应用平均减少了40%的追尾事故,前碰撞警告频率降低了23%。

对于自动驾驶的价值,更具参考性的是Waymo。

他们的无人车至今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了超过2000万英里(3220万公里),从未有过伤亡。在遇到的事故中,也几乎都是人类驾驶的车辆造成的。


所以,虽然自动驾驶前路艰难,但是还是有人愿意往里砸钱。

因为真的有用,而且会越来越有用。

今年8月,李彦宏在集度首届汽车机器人生态伙伴大会上表示:“到2030年,没有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车,将完全没有竞争力。”

很多城市也开始鼓励无人车开展商业化服务,包括北京、深圳、重庆、武汉等等。


自动驾驶的大范围落地,牵扯到了技术、法律、路况、观念,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需要我们知难而上。

和搞新能源汽车一样,这过程中难免有人吹牛、搞噱头,糊弄用户。

但是,搞噱头是人祸,技术不背锅。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车迷沙龙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