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车迷沙龙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造车新势力害怕“不造车”的华为,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3-12-05 22:30 已读 5763 次 2 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虽然华为不造车,但是它在车圈的影响力谁也不能撼动,国产车企们都感受到了华为可怕的冲击力,尤其是一众造车新势力。此前,理想在其战略研讨会上,就强调要避开华为锋芒;小鹏公然和华为唱反调,最后还是乖乖认怂了。问题来了,为啥新势力们都那么惧怕“不造车”的华为呢?就这个问题,咱们今天来聊一聊。


未来汽车的核心技术有两个,一个是智能座舱,一个是自动驾驶,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与一众传统车企最大的区别。在这两方面,新势力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来形成先发优势,拉开与传统车企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小鹏,其自动驾驶能力是其最大的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其品牌的核心标签。


而华为“智能”、“科技”这块的自研实力相当强,其核心产品就是鸿蒙车机系统、Drive ONE三电系统以及HI版智能驾驶辅助。要知道,华为车BU业务1年需要花掉十几亿美元,直接投入7000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其中70%研发人员都在研发智能辅助驾驶上。这样的投入,是其他造车新势力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智驾方面,在几年后华为很有可能形成断层领先。



而且除了汽车行业,华为在通信、芯片、软件操作系统等众多领域都在布局,其技术水平代表了国内顶尖技术水平。因此,从产业一体化和规模效应来看,华为在很多领域的技术与供应链可以共用,不断横向扩张的技术影响力,将会对造车新势力形成了技术上的压制,这对新势力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另外,国内汽车市场进入下半场,这场突围的游戏变得越来越激烈,这是生死存亡之战。因此,不少品牌会将市场份额看得比短期利润更加重要,往往通过降价的行为来换取销量,毕竟站不稳脚跟随时会被淘汰。

但可怕的是,新势力的钱从卖车来,而拥有多元化业务的华为,资金链显然更加雄厚。这个钱不仅用于研发,也用于营销与价格层面的让利,即便是“价格战”华为也能撑到最后。显然,新势力的规模和体量,难以跟华为抗衡。


另外,华为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是新势力品牌难以媲美的。在当前的舆论潮中,很多家国情怀的中年、中产对突破封锁的华为产品的支持力度很大,对于流量焦虑的新势力来说,也是既眼红又恐惧。


更让新势力们意想不到的是,华为将车BU拆分出去,与一众传统车企合资成立全新的公司。首先,长安入股新公司,这也意味着拥有百万级体量的长安集团及其旗下的子品牌(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等),将大概率采用华为的智能化产品,光凭这一点就将极大地促进华为Tire1模式的推进。


其次,华为已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发出股权开放邀请,并希望中国一汽集团加入。这也意味着,华目前采用智选车、HI模式的合作伙伴,可以入股到新公司,继续原有的合作模式。当然,其他有意向采用华为零部件系统的主机厂,也可以从股权上进行提前布局。


而且当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用上了华为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这也相当于直接拉高了目前国产车型智能化的平均水平。而新势力一向引以为傲的“科技感”,自然成不了产品的“卖点”,当初的如意算盘如今落空了。


当初新能源汽车市场本来特斯拉一家独大,如今国内的比亚迪也已将突破年销300万辆;如今华为和其盟友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又一大势力,这些对手在资金、技术方面都比造车新势力强得多。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到了加时赛阶段,作为曾经的“颠覆者”,新势力们也面临着随时被颠覆的危机,难怪它们会惧怕“菊花厂”。但不得不说,留给新势力的空间越来越窄,到时候谁还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呢?咱们拭目以待!对此,你又怎么看?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车迷沙龙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