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娱乐八卦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她到底美成了什么样,让金庸暗恋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16-11-03 14:28 已读 3887 次 5 赞  

hgao的个人频道



11 月 3 日凌晨,曹可凡发了一则微博,杨濛去世。其实导演吴思远向媒体透露,杨濛 10 月 30 日已经走了,享年 83 岁。说杨濛可能很陌生,她还有一个广为熟知的名字叫夏梦。取自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你更为熟知的可能是她曾经是金庸的梦中情人,在后来金庸创作的一系列武侠小说中都可以看到夏梦的影子。比如,小龙女据说就是以夏梦为原形。

真的人如其名,夏梦也颇具美感。金庸曾经这样形容夏梦,"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 夏梦的美是公认的,梁羽生也曾说过," 绝代佳人这四个字,夏梦可当之无愧了。"

一直有这样的说法,为了追求夏梦,金庸辞去了在大公报的职务,专门跑去了长城电影公司去给夏梦写剧本,就是为了赢得夏梦的芳心。

当时金庸用的名字是林欢,为夏梦量身定制了一部《绝代佳人》,真的可以说这是一份耗时最长最为贵重的情书。这部电影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金章奖。那些年金庸还写了《兰花花》等本子,可谓非常卖力非常多产。

后来金庸还和胡小峰合作导演了《王老虎抢亲》,在这部越剧电影中,金庸成功说服了夏梦女扮男装,演杭州才子周文宾,这也是夏梦第一次女扮男装。据说拍这部电影的时候,金庸每天来片场都特别早。 金庸是在 1953 年结束了和前妻杜冶芬的关系之后迷恋上夏梦的。话说前任太太杜冶芬也是美艳动人,人称 " 杜四娘 ",天生活泼幽默、聪明善辩,当时对外的说法是夫妻二人性格不合,但在金庸 70 多岁的时候他讲是因为太太的背板。

很不幸,对于金庸的暗恋,夏梦应该是知道的,但一直保持着很好的边界,她清楚自己该嫁给什么样的人。夏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正面回应,和金庸的关系维持在比朋友多,比恋人少的地步。最终夏梦是在 1954 年嫁给了商人林葆诚。金庸只得落魄而逃。

但金庸还是一直对夏梦保持爱慕,夏梦去欧洲,金庸要在自己的《明报》上专门开辟专栏给夏梦,一连 10 多天,每天都报导夏梦的旅行踪迹。

1967 年 9 月 26 日,因为时局的关系,夏梦和丈夫几经周折悄悄前往了加拿大,第二天全港的报纸上都刊登了夏梦走了的消息,金庸自家的报纸也不例外,并且还给了一个特大的版面。

连续两天在《明报》头版头条位置,用很大篇幅详细报道夏梦离港,这和明报一向的画风简直不符合。发头版头条还不够,金庸还自己亲自写了篇社论,题为《夏梦的春梦》,里面是有这样的段落,让人唏嘘。

" 对于这许多年来,曾使她成名的电影圈,以及一页在影坛中奋斗的历史,夏梦肯定会有无限的依恋低回,可是,她终于走了。这其中,自然会有许多原因,在我们的想象之中,一定是加拿大草原的空气更加新鲜,能使她过着更恬静的生活,所以她才在事业高峰之际,毅然抛弃一切,还于幽谷,遁世独立,正是‘去也终须去,住也不曾住,他年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我们谨于此为她祝福。"

如果不是和商人林葆诚结婚,那夏梦应该是要和岑范在一起。岑范算得上夏梦的初恋,她们之间的感情,比金庸对夏梦的暗恋还惊天动地。金庸也只能一边呆着去。

为了夏梦,岑范可是终生未取啊,只恨世上只有一个夏梦。" 但是我认识了夏梦,别人就跟她没有可比性了 ……" 岑范也是系出名门,清朝名将岑毓英的曾侄孙。岑范同样也是影视圈中的人,是拍过《祥林嫂》《阿 Q 正传》的名导演。

年轻时就热爱话剧,16 岁时岑范写了生平第一个电影剧本《手足情深》,斗胆寄给了著名导演朱石麟,就是因为这个勇气和缘分,1946 年朱石麟要去香港拍《同病不相怜》,岑范作为他的助手跟了去。

在 26 岁那年,1951 年他终于有缘在长城电影公司认识了夏梦。说来还真是缘分,夏梦是很仓促地进了长城电影,当时长城的台柱子还是 30 来岁的李丽华,绝代风华,全是成熟女人该有的样子,很是吸引人,火得不了。可惜她当时出走邵氏,之前为他量身定制的剧本就必须重新找合适的人来演。

夏梦来到长城,是十七八岁的年龄,很多之前本是李丽华的角色就给了她。一种说法是夏梦装束的多样性让她取得角色,夏梦喜欢穿正装旗袍,年纪虽小,但神韵还是足够成熟。还有种说法是当时导演的女儿和夏梦是同班同学,导演女儿说有这么个人,个子挺高,可以试试。当时夏梦有 1 米 7 左右,就这么成了。

夏梦的第一部戏就是演《禁婚记》,演女主角杨霞芝。而岑范也在这部戏中扮演以为总经理的儿子宋竹同,因为一些误会,夏梦在剧中还假装恋上了岑范,并和他有了孩子。

由于在剧中的相遇相识,后来在现实中,她们俩还真的有往夫妻发展的节奏。一起沟通业务,一起散步逛大街,真的是恋人那样时刻腻在一起。

那个年代,人的命运真的还是和时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一年,新中国成立也已经 1 年多,岑范说他要返回内地。夏梦在当时甚至已经下定决心要和岑范一起回内地。" 你回我也回 ",夏梦就有这么决绝。

很早前同是剧中好友的韩非在半开玩笑地对她们说私奔的事情了。很可惜,走的时候需要办理手续,岑范很快就通过在广州军管会工作的哥哥办完手续,而夏梦的手续由于是长城电影公司代为办理,不知是那里出了差错,迟迟没有办好。后来坊间有传闻,可能是公司害怕再失去一位刚培养起来的台柱子。

于是两人就像牛郎和织女一样,只能是分割之后长长的相思。期间两人也书信往来,天意弄人,夏梦寄出的撒满泪水的长信岑范全都收到了,而他寄给夏梦的信却被人做了手脚一封未收到。这难道不是电影里的情节?!

人言可畏,在经历了周围人的各种传言之后,夏梦不再等待,在 1954 年嫁给了林葆诚。她们也是在片场认识的。夏梦喜欢林葆诚的直肠直肚,有一句说一句。演戏的时候,旁人一定不肯说夏梦演得不好,但是林葆诚却肯老老实实毫无保留地提意见。

看了夏梦的打扮,旁人一定说非常漂亮,但林葆诚也有意见,老实并且口直心快。在家庭问题上,两人也是相互体谅,不至于因职业不同而影响到家庭的宁静。甚至林葆诚一直在幕后甘愿对夏梦进行支持,换做别人,是做不了的。男人总是不愿意女人抢了自己风头。 在上个世纪绯闻众多的香港电影界娱乐圈,能够像夏梦和林葆诚这样相濡以沫,白头到老的屈指可数,可见其真心,守得住底线。 回到和岑范的关系。也就是在嫁人的第二年,夏梦终于有机会回到内地,千方百计找到岑范的地址后,两人最终在北海公园碰面,说好的从情侣到夫妻只能就此破灭,只能是以兄妹相称了。

在岑范眼中,和夏梦的美貌相比,她心灵美才是第一位的。她们去海里游泳,岑范的脚被割了条大口子,鲜血直冒,夏梦连忙蹲下用他人打来的淡水想要为岑范清洗。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夏梦也还对岑范一家有过接济,专门从香港邮寄罐头花生油过来。

如果被饿死,那本已损失惨重的中国可能还将再少去一位优秀的电影人。岑范很大度,他说他和夏梦从来就没有谁辜负了谁这么一说,她们始终保持兄妹之间的纯洁。

" 爱一个人,是要对方好。她现在家庭好、子女好、事业好,我觉得非常欣慰,甚至窃喜,幸亏没有拿到通行证,如果那时回到内地,以她的背景,文革浩劫中还不知会遭遇到什么灾难。我又保护不了她。"

1983 年,岑范去香港参加电影节,他又和夏梦碰上了,在酒会上,夏梦在岑范的肩膀上轻轻拍打了一下。2008 年 1 月份的寒冬中,岑范在上海逝世,享年 82 岁,他的情感究竟怎样,究竟还有什么故事藏在肚子中,不得而知。

对了,从 1967 年 9 月离开香港的两年后, 1969 年夏梦和丈夫又回到了香港,没有干老本行,她们先是开了一件小小的成衣厂。也正是出走加拿大那次,夏梦告别了她的演员生涯,她把她最黄金的年龄都奉献给了银幕。

但怎么可能割舍地这么彻底,所有演员都或多或少还保留当年的那份情怀。在 1979 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开始,夏梦和丈夫卖掉了成衣厂,并加上全部积蓄开了青鸟影业公司。

凭借夏梦当年的影响力,她可以请到最好的演员和最好的导演,她仍旧还是熟悉这个电影市场的。第一部电影《投奔怒海》在慎重中诞生,导演是许鞍华,金庸还帮忙改了剧本取了名字。男二号是刘德华,当时刘德华还是新人,这是他的第二部片子。

票房口碑双丰收,一度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经典作品。后来夏梦监制的《似水流年》也是获奖无数,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都来自这部电影。

夏梦这次开电影公司,离不开一位长者廖承志的支持。而廖承志是谁呢,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会见并宴请夏梦和林葆诚夫妇,希望夏梦能够再回电影界,加强内地与香港的交流联系。夏梦在 1979 年也被邀出席全国文代会,随后创办了青鸟影业公司,担任总监制,重返了她阔别将近十年的电影圈。

夏梦是聪明的,她在好几次都抓准了时机。如果说演戏奠定了夏梦在整个演艺圈的地位,那么青鸟影业出的几部片子就奠定了她在电影届的地位。在 2008 年第 17 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主办方特地准备了一个夏梦女士电影回顾展,

在 2014 年,在北京也还举行了夏梦从影 65 年的纪念活动,众多电影界人士出席为夏梦颁发 " 中国艺术突出贡献奖 " 奖杯。

在去年,夏梦出现在了上海来上海电影节,在这届电影上,她获得了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当时夏梦依然还精神抖擞,风韵犹在,只是上台说话,略显得紧张。

记者还是抓住当年金庸对她的暗恋在问。" 在和金庸先生的合作中,金庸写了很多武侠小说,你对和金庸先生合作怎么样?" 夏梦说 " 我不看武侠小说。"

在求证金庸中的小龙女是不是以自己为原形时,夏梦也只是一句," 那只是坊间的传闻。" 不知道金庸听了,心里是什么滋味,到底是写武侠小说还是不写武侠小说好呢。

在去年上海电影节出席完活动离开之际,夏梦在接受采访中背了一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夏梦讲下次有机会再来,可是这一别,就永远没有机会了。1933 年 2 月 16 日,夏梦出生于上海,去年回了一趟上海,现在请一路走好。

评分完成:已经给 hgao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娱乐八卦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