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娱乐八卦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鲍勃•迪伦: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苍穹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19-10-29 1:16 已读 806 次 1 赞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文/宝木笑

第一次听鲍勃?迪伦的时候,没有悬念的是《Blowing
in the
wind》。“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苍穹;一个人要倾听多少次,才能听见人们的呼喊”,这样的歌词配着他“砂纸一样的嗓音”,倚着吉他声悠悠地荡过来,仿佛正在穿越半个世纪的阳光。它还配合着《阿甘正传》的加持,电影中珍妮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哼唱《Blowing
in the
wind》,那个画面早于鲍勃?迪伦帅气的形象粘到了心里。1960年代对我们近乎一个古迹式的称谓,从小接受的信息多是鞭挞当时珍妮们的颓废堕落和混乱癫狂,然而那一刻,年少青葱的我悄悄地认为,也许,他们其实很不错。
All the great performers had something in their eyes.所有伟大的表演家都拥有一双饱含深意的明眸。

听歌的日子是奇妙的年轮,圈层之内是我们的少年锦时,圈层之外是至今还未悟到的老成持重。鲍勃?迪伦在那个圈层之内留给我的是声音和想象,而在那个圈层之外,我不能免俗地惊叹他的才华横溢,仿佛第二次认知一位故人。曾有人戏谑,鲍勃?迪伦是三流的歌手、二流的吉他手、一流的作曲家、顶级的诗人。这明显带着宠溺味道的似贬实褒,让人感叹在18、19世纪欧洲“通才”辉煌期过后,“天才”依然用“跨界”的方式辐射着他们的光芒。

作为乔布斯的偶像,鲍勃?迪伦诠释着典型偶像的非典型之路。典型偶像必须足够重量级,必须足够震撼,必须足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特别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一个偶像必须用最炫目的才华和最犀利的思想调制成一杯个性十足的“自由古巴”——味道要浓厚,还要解渴开胃。鲍勃?迪伦名至实归,那种不经意间的“丰功伟业”才最能撩动乔布斯这样性格至上的天才们。他被公认为美国流行音乐史的传奇人物,横跨摇滚和民谣,一直是欧美最为推崇的传奇。“伟大的表演家”是他年轻时的梦想,他知道“表演”并不是一个外在行为,而是内在的洋溢。正是这样的想法让他比同时代的歌者更深地表达自己和时代,他的才华绽放出让人目眩神迷的光彩,他拿了11次格莱美奖,拿了奥斯卡和金球的最佳原创歌曲奖,甚至在2008年他还拿下了所有新闻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6park.com


乔布斯和无数迷恋鲍勃?迪伦的人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舍弃了歌迷的身份,他们以一个生命的姿态去感知他,并最终在他的思想里得到救赎和天启。在美国,他走在非典型的偶像之路上,人们推崇他的奔放、愤怒、自由、独立和深刻,他被称为“美国伟大的自由之声”,60年代民权运动的代言人。“所有伟大的表演家都拥有一双饱含深意的明眸”,因为那双明眸让那些伟大的表演家最终从歌者的身份破茧成蝶。他带着电吉他初次登台,四周嘘声一片,而在未来的五十年里,人们将称呼他为“弹着电吉他的兰波”。他写了900多首歌,在喧嚣的摇滚界,他将数百首歌献祭给的文学,成为紧身裤黑皮衣世界的意识流诗人。民谣的温柔乡并不能留住这样的鲍勃?迪伦,从他开始,整个美国民谣界开始转向了“在路上”的风格,故而他被无数性格锋利的嬉皮士尊称为“民谣界的凯鲁亚克”。
I consider myself a poet first and a musician second. I live like a poet and I'll die like a poet.我觉得自己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个音乐家。我作为诗人而生,作为诗人而死。

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长萨拉?达尼乌斯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已经75岁的鲍勃?迪伦成为自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创立以来获得该殊荣的第一位音乐人,也成为1993年托尼?莫里森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全世界哗然,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觉得诺贝尔文学奖“颁错了”,这甚至还成为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界十大热点关注之一。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确实是个很让人有些惊讶的消息,但说实话,对于一直喜欢他的人来说,那种惊讶就像初次听到他的歌时候的感觉,短暂惊讶过后是一种深深的慰藉。真正能够走入人心的东西,必将超越形式的藩篱——这更像是现代水泥森林中的人们的一次集体的起义和逆袭。

因为,鲍勃?迪伦述说的不仅仅是音乐,他拼命去做的,是我们一直都在世界某个无名的角落里同样想要的——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苍穹。他没有选择超脱于自己的时代,他选择和所有人一起进行无数次仰望,试图去找到苍穹更远处的真理。他说:“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的匠人。”他义无反顾地投身19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言人之一。1962年的那张《鲍勃?迪伦》是他的首张专辑,他以自己名字为它命名,带着摇滚的内核,他走入民谣深处。浓厚的美国乡间民谣气息,却偏偏搭配着反战、平权这些批判味道十足的内容。他说摇滚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精神,民谣也是,所有的音乐都是。 6park.com


有时候我会想,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茨威格所说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那些天纵奇才到底经由怎样的土壤培养而成。也许,无数人喜欢鲍勃?迪伦的理由,正是因为他告诉了我们这些普通人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天才,有的只是共鸣。回首他一生的创作,与其说他在引导潮流,倒不如说他一直在思考时代。他从来不是一个阳春白雪式的人物,他作品的角色大多都是那些底层挣扎的人们,流浪街头的歌手、忍受饥寒的顽童、亚米西的农民、剧场过气的演员……他可能是同时代最喜欢巡演的巨星,他总喜欢在演出结束后,拿着一瓶啤酒默默走入黑夜中的街道和人群。在那里,有人认出他,更多时候没人发现他,他坐在声音嘈杂的酒吧,让人间烟火自由迸发下一首名曲的灵感火花。

他听到人们在谈论亲友在战争中的悲剧,他看到他们的痛苦和迷茫,感受他们的厌倦与哭泣,于是有了《Blowing
in the
wind》那句传颂千遍的“加农炮弹还得飞行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这样的他,当然不会只停留在一方小小的舞台,他注定会成为一名游吟诗人,以生活和时代之名。他不停地写歌,也在不停地写诗。900多首歌之外,大洋彼岸的无数年轻人还捧着他的诗集寻找内心的共鸣,《新的清晨》、《欲望》、《迷途世界》等诗集与他的歌一起搭建起鲍勃?迪伦的精神世界。卡尔?桑德堡和罗伯特?弗洛斯特所引领的美国诗歌潮流,在他手中变得更加自我和有力。不要什么仪式,他原本就是一个诗人。无怪乎1976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活动中就曾引用他的诗句,称他为“伟大的美国诗人”。 6park.com


在他的身上,今天的人们依然能感受到一种遥远的共振,那是对文学本源的全面回归。人们惊讶于鲍勃?迪伦的诺贝尔文学奖,但他们似乎忘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诗与歌本是一体。真正好的歌曲或者好的诗歌,它们会在冥冥之中回归古老的传统,好的歌就是一首吟唱的诗,好的诗就是一曲心中的歌,于是想起他的《暴雨将至》:

我听见无数的低声细语,但没有人在听。

我听见一个人饿死,但无数人在笑。

我听见一个惨死贫民窟诗人的歌。

我听见一个小丑在小巷里哭喊。

诚如金斯堡所言:“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文学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艺术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到底要走向何方?鲍勃?迪伦不是一个有意的搅局者,他只是一个试图抛弃现代社会皇帝新衣的思考者。摇滚和民谣在他手中终于恢复了应有的荣光,他让无数打着“摇滚”和“民谣”幌子的拜金主义者、厌世主义者、精致利己主义者、懒惰虚荣的小男生、装腔作势的小鲜肉、各类故作姿态的渣男渣女无处遁形,丑态毕露。与其说他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倒不如说,他让歌唱变得单纯,让音乐变得有力,让灵魂变得直接,让心灵变得坦诚。
All I can do is be myself, whoever that is.我能做的一切就是做我自己,你管我是谁。

1941年5月24日,德卢斯,明尼苏达州,天气晴。一个有着一双漂亮眼睛的男婴降生在一个犹太中产家庭,这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这个叫做罗伯特?艾伦?齐默曼的男婴就是后来的鲍勃?迪伦。他和周围的同龄孩子一样,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就像他们不知道在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近乎毁灭和分崩离析。小罗伯特是个异常活跃的孩子,总是闲不住,在讲究秩序的犹太夏令营中成为令人头疼的小捣蛋。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是个挺成功的商人,但形象模糊,因为一向严厉的父亲陪他的时间实在太少。最让他庆幸的是,他有一位非常爱他的妈妈,她的爱和信任让经常被批评的小罗伯特坚信,自己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会让妈妈骄傲的人。

很多年后,他成为横扫美国大陆的天皇巨星,一举一动都引来无数尖叫。他孩子气般固执地向演出方提出要求,他要带着妈妈参加全美巡演,为此不惜与对方彻底决裂。最终,他如愿以偿。他带着妈妈走过美国,每当他在台上唱起《没关系,妈妈》,他的母亲齐默尔曼女士都会站起来骄傲地高声说:“说的就是我”,这成为那个时代无数歌迷最温馨的集体回忆。是的,他要感谢自己的母亲,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路走来,是不断让家人揪心的历程。在他的记忆里,除了自己10岁时候半自学学会了口琴、吉他和钢琴这件事让家人兴奋了好一阵之外,剩下的日子,完全是不可控制般地滑向了不可知的远方。 6park.com


今天的人们将他推向神坛,给予他几乎所有的荣誉。恩格道尔将他视为可与兰波、惠特曼、莎士比亚作品做比较研究的诗人,诺贝尔文学院的常任秘书长萨拉?达尼乌斯甚至将他的诗歌和歌曲与荷马、维吉尔、萨福的作品相比。现在的他荣誉等身,而当年的他倜傥风流。当年的他符合“万人迷”的所有标准,俊朗的外表、深情的双眸、不羁的性格、才子的内核……特别是他复活了浪漫主义时代后诗歌语言的华美风格,同时激活了现实主义创作新的动力,这样的鲍勃?迪伦红了50年,实在是名副其实。然而,1955年拿到人生第一把属于自己的吉他时,鲍勃?迪伦永远不会想到这些。那时的他刚刚开始叛逆之旅,狼狈不堪。父亲热衷让他学习机械行业,但他只爱音乐。虽有母亲在其中极力转圜,但无奈父子俩还是崩了。辍学后的他被赶出家门、远离家乡,过起了流浪汉的生活。

那时候,母亲总会想方设法一边流泪,一边给他写信,那些信十有八九石沉大海,因为他居无定所。但即使是那样,母亲依然告诉他,虽然不知道他的所做作为是否正确,但她相信他的灵魂和才华。“神秘的鲍勃?迪伦有一位善解人意的犹太妈妈”,这是当时很多熟悉他过往的人的共识。他们更知道,“神秘的鲍勃?迪伦”是永远跟随心意而行的游吟诗人。他内向的性格和台上的表演欲望,他冷寂的性情和对底层永远温暖的相助,他固执的坚守和善变的曲风,他浪子的外表和赤子的心灵,他时尚的装扮和深邃的思想,他永远复杂着各种理念,混摇着各种因子,他永远是20世纪美国最令人心驰神往的迷。 6park.com


读了很多他的书,听了很多他的歌,不敢说很了解他,但也有自己的所谓心得。其实,鲍勃?迪伦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偶像,因为他距离我们貌似很近,实际很远。他天才的光芒让人有时觉得睁不开眼,他逆天的荣耀让人有时觉得高山仰止,他近乎完美的艺术生涯让人总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他,即使每天在我们身边,我们依然会觉得他在远方。也许,他给今天的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如果我们注定平庸,那对于我们来说,人生最艰难和最伟大的壮举,就是做回自己。但是,这并不是让我们来一场荡气回肠的裸辞,然后补上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只是普通百姓,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更多还是意味着生存。我们肯定做不到像他那样面对150名记者的记者会,直接将桌上的东西掀翻在地,打断那个不怀好意记者的提问。 6park.com


传记作家安东尼?斯卡杜图说:“马尔库塞、法农、萨特、加缪和其他人只提供了意识形态,而迪伦才为青年们提供了将他们席卷归家的情感动力。”这是一段很到位的概括,鲍勃?迪伦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死水微澜。即使我们如沙丁鱼般挤在公交地铁中左右摇晃、如退休长辈般开始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在公司很怂地小心翼翼度过每一天……但至少在每个下班路上的耳机里,有他沙哑的嗓音,在每个默默流泪的镜中,我们的眼中依然有不曾暗淡的光……因为我们知道,曾经有人也像我们一样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为了生活暗自神伤,但他最终挣脱樊笼,光耀万丈。是的,那个人不会是我们,但又怎样?注定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精神,注定平庸并不意味着放弃灵魂。只要还有人聆听迪伦的音乐,吟诵他的诗篇,这个世界就不会忘记:只有真实和正义才是人性最崇高的呼唤,只有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灵魂深处的自得才是生命最成功的历程。

而一切的关键在于,永远不要因为遥远和疲惫,就忘记了自己仰望苍穹的本能。

…… ……

1959年1月31日,天气很冷,鹅毛般的大雪一直在飘,偏偏道路却湿滑泥泞。一个外表帅气但不修边幅的小伙子狼狈地挤进德鲁斯兵工厂,那里巴迪?霍利的摇滚演唱会正在火热进行中。那一天后来被永远载入了美国摇滚乐的史册,因为正是在那一天,那个小伙子决心踏上摇滚之路,然后才有了后来的所有故事。32年后,他在格莱美终生成就奖的致辞中提到1959年的往事,感慨万千,他说他第一次距离舞台那么近,而当时的巴迪?霍利冲着他点头示意,那一瞬间,他泪流满面……

1955年9月,一位一向严厉的父亲破天荒地给儿子买了一把非常帅气的吉他。这简直就是一件从天而降的宝贝,少年捧着吉他,随手拨弄,哼唱着自己珍藏唱片上的歌,米奇与西尔维娅的《该有一个准则》、小理查德的《滑动》、猫王的《心碎旅社》……男孩房间的墙上贴着那个月就要上映的《荒野大镖客》的巨幅海报,他最喜欢的角色是电影里的马特?狄龙,而那个月开始他将自称为鲍勃?狄龙……当1955年圣诞季的大雪纷纷落下的时候,一个怀抱着吉他的少年放下了一本威尔士诗人的诗集,决定从此自己的名字改为鲍勃?迪伦。诗集随着吉他声缓缓翻页,露出作者的名字——迪伦?托马斯……

—END—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娱乐八卦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