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娱乐八卦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娱乐圈的这颗“毒瘤”,该管管了
送交者: jmzjmz[♂★★★★平凡之人★★★★♂] 于 2021-07-27 12:14 已读 770 次  

jmzjmz的个人频道

十几年前的互联网,是如此有趣。

那是一个发表真知灼见、“繁花似锦”的地方。

那时候李毅吧还被称为“网络卢浮宫”,人人都是创作者,各种内涵的金句层出不穷;


那时候“当年明月”还在天涯上写《明朝那些事儿》,评论里都是推心置腹的干货;


那时候新闻板块最精彩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新闻底下的评论,各种抖机灵、神回复、神最右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6park.com

那时候的明星的微博,同样也是明星们畅所欲言、和粉丝拉近距离的主要场所。

这是10年前那英的动态。


这是10年前吴京和段奕宏进行互动,虽然段奕宏基本不会回复。



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以最具代表性的微博为参考,当下的互联网明星社区呈现出了两大特征。

第一大特征:明星动态的目的性越来越强。

现在的微博更像是圈粉平台,明星发动态基本指向同一个目的:打造人设

比如重大事件所有人都发,那他们也跟着转发下;

比如新作问世,他们发一些通稿式的文字宣传下;

再比如其他明星有了新动态,他们转发以维系或塑造良好的友情关系。



总之他们说的话越来越精致、小心,充满了设计感,但很难再嗅到那股浓浓的人情味儿了。

不过这一特征还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因为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有权利选择如何表达自己,明星也是如此。

但是第二大特征,就有些让人思绪难平了。

最近曝出的一起网络乌龙把这一特征生动呈现在大众面前——

不久前,一条马来西亚影星杨紫琼加盟国外电影《猎魔人》的明星动态下,却齐刷刷被有关内地女星杨紫的评论占满,并且绝大部分内容差不多,不是“杨紫太美了、太棒了”,就是“太期待杨紫的新剧了”。



从中可以发现,这次评论大规模刷屏,应该是有组织的集体行为。

而且考虑到评论内容的“人不对名”,这些评论应该也不是杨紫真粉主动去刷的,俗称“网络水军”。

不过这通“水军翻车”背后操控的人是谁,我们还不得而知。

当然这也不是这类奇葩“评论乱象”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在眼下绝大部分明星的主页动态下,我们能看到的几乎全都是粉丝清一色的口号:“我家爱豆好棒!”“我家弟弟好辛苦!”而这样的评论条数基本都是数十万起步。


除了这些洗脑式的口号外,还有些评论堪称“虎狼之词”,你很难想象网络上的粉丝们是基于怎样的心理写出了这样的话。


当下的互联网明星文化让人震惊。

01、

为啥短短十年,我们面临的娱乐圈网络文化,会“乱象横生”,发生如此大的剧变呢?

20年里,中国网络演变出两个新“特征”

娱乐圈的“网络乱象”,其实和我们整个互联网大背景的变化是有着密切关联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的网络环境在变化之中,也呈现出了两大全新特征。

第一特征:网民变多了。

中国2000年的网民是2000多万;2010年的网民猛增到了4.57亿;2020年的网民多达9.4亿,超过了总人口的60%。


第二特征:网民“变水了”。

如下图所示,2000年中国网民中大专以上人数比例超过了70%,而到了2020年,初中学历的人群接近了60%。


你看看,20年里,网络世界无论从体量到网民综合素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当年上网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许多人正襟危坐在电脑前打字,常常就是洋洋洒洒写下一大段,这种高门槛隔绝了大多数人,使得网络保持了一定的纯洁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2006年韩寒和白烨、陆川、高晓松进行文学论战,尽管双方争辩得面红耳赤,但形式还是古代文人那种回合制,你发一篇檄文,我回击一篇驳文,你来我往,就在一个问题上死抠,围观者看得那叫一个过瘾。


而现在呢?

只要200块钱就能买一部上网的手机,上到只会手写输入法的大爷大妈、下到刚上幼儿园的娃娃都能刷短视频刷得飞起,网络世界真正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从长远看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短期内却会经历一个阵痛期,互联网会从一个围炉论道的世外桃源逐步沦为三姑六婆、低幼儿童嗑着瓜子喷着唾沫星子聊八卦的俗世红尘。

舆论环境变了,你现在在网上和人争辩,很难做到就事论事了,你找出100个论据佐证观点,对方反手用断章取义指桑骂槐春秋笔法等方法炮制出101个论点来黑你。

更夸张的是,你还在急头白脸地辩论呢,对方开始网暴你

你的家庭住址,你的N段情史,你年少无知时发表的狂妄言论,纷纷被网友的一记洛阳铲给刨出来。


久而久之,互联网上的争论变成了对牛弹琴、自说自话、物以类聚、拉帮结派、党同伐异。

没有人再愿意像20年前的人一样乘着“网络零距离”的快车去和世界碰撞观点,如今更多人进入网络是想着逃避现实,寻求心理愉悦。

他们在现实世界已经很疲惫了,他们想用最简单的方式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融入适合自己的圈子,卧躺在互联网提供给自己的一片栖息之地。

尤其对于现实中失意的人来说,寻找“同道中人”比追求真理更加重要。

而这种寻求身份、爱好认同的现象,也在“粉丝文化”里显得极为突出。


这些粉丝大多年龄不大,学生为主,他们畅游网络既为逃避现实代沟与压力,也为自己的追星爱好找一个情感寄托地。

他们每日在网络上刷着偶像新闻,等着偶像更新,为偶像呐喊,除了个人学习外,这几乎成了他们生活及情感中最重要的部分。

而随着互联网资本介入,流量时代全面到来,这种粉丝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最为独特的行为怪象:控评


如今它正慢慢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成了娱乐圈一把有毒的匕首。

02、

畸形的控评文化,已经成为娱乐圈一大毒瘤

控评这个词看似新鲜,其实换种说法就是:引导舆论、带节奏、喊口号、除异己、一言堂等。

但其实控评文化并不是一出现就被人人痛骂,细数前后发展,共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星或粉丝的无奈之举,不夸大作假,有正面作用。

明星不只有粉丝,更有黑粉,许多黑粉不知疲倦地致力于黑一个明星,给明星造成了严重的口碑影响。

比如在十年前控评还没起来的时候,互联网上到处充斥着“信春哥得永生”、“信曾哥不挂科”这样无意义的调侃,网友还给她们嫁接上了男人的身子,给李宇春和曾轶可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再比如当年奥运会上的小姑娘林妙可很是可爱,可在网上她也有个著名黑粉“一介P夫”,他就不停地给林妙可P图博得关注,使得林妙可长期处于被嘲讽的状态。


而TFBOYS刚出道时,也被很多网友恶意地调侃为“掏粪男孩”,这股风潮一度非常流行,甚至《奇葩说》的辩手范湉湉当着三个孩子的面这么称呼人家。


所以控评的积极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这些被黑的明星粉丝联合起来,真实粉丝亲身上阵,在各大论坛上刷评论,用一大堆好评来反映偶像备受喜爱的现象,同时稀释或手动删除掉那些恶意的诽谤和嘲讽,为自家爱豆打造一个纯洁的舆论环境和导向。

比如有段时间新生代粉丝直指周杰伦过气,于是周杰伦的粉丝集体出动,为自家偶像拿到了热度榜单第一,评论区也形成了完全压制。


这也是控评,但周杰伦有人气、对乐坛有贡献确实也是事实,这种控评可以理解成客观真实的反映,所以这个就不会引发什么争议。

在这一阶段,控评目的是为了反黑,不是为了安利;是为了自保,不是为了攻击别人。

对于路人而言,对这种控评是无感的,他们看了满屏的“哥哥好帅”、“姐姐好飒”只会觉得这些粉丝很肤浅,然后自觉绕道走,和明星粉丝井水不犯河水;

对于粉丝而言,这些统一的口号就像一个身份ID一样,让你在茫茫网海之中找到了那些“最懂你的人”。


而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控评营造的和谐向上的氛围也是远远好过网络上的谩骂和指责的。

所以说,控评这事最开始是“利远大于害”的。

第二阶段:控评制造假象,成了利益操控的手段,直接影响到了娱乐圈生态。

在经过第一阶段的良性发展后,控评渐渐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起来,慢慢演变成了行业毒瘤。

娱乐圈控评行为有两个目的。

一是制造明星表面繁荣,这种繁荣可能是虚假的,尤其对于新上位的明星而言;

二是利用大量重复的赞美明星言论,来掩盖对明星不利的负面信息,本质上还是制造繁荣。


而这一阶段的控评虽然只有简单两个字,却牵扯到了“五个群体”,并形成了一个奇妙的逻辑关系——

控评前的发起人可能是粉丝、资本甚至明星本身,控评时要“消灭”的对象是黑粉,控评后想要面向的对象则是普通大众以及潜在的其他资本

而控评的功能也越来越走入歧途,从反黑过渡到了洗白,从洗白变成了漂白,又从漂白变成了放大热度,什么牛鬼蛇神,只要经过粉丝的控评就是有颜有实力的优质偶像。



于是假的就慢慢变成了真的,这种“伪真”又催生出了更多的“假”,整个娱乐圈也变得华而不实,徒有其表。

03、

控评乱象的最可怕之处:把下一代当成消费群体

控评乱象最负面的影响不在于让普通人反感,或者引诱资本入套,而在于对下一代的控制。

当原本人畜无害的控评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它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种精神控制,控评的粉丝从对偶像单纯的热爱变成了信徒一般的狂热。



换个角度说,只有年轻一代的粉丝,才会为新新偶像的制造成本最终买单。

围绕着“控评”,这背后也有一套严密的行为顺序:

资本先买来大量的水军进行控评,制造明星大热的假象;

随后不少缺乏社会阅历的年轻一代,因为“从众心理”加入到真爱粉的行列,在饭圈头子的引导下,他们主动参与控评;

这其中也涉及到很多技巧,比如用一套话术把粉丝安排得明明白白;甚至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还故意夸大偶像负面新闻,激发粉丝的同情心,达到一种虐粉的效果。


一套组合拳下来,这群花季少男少女早就被绕得晕头转向了,甘心帮着明星制造人气,守卫偶像“名誉”。

而我们看到控评也变得越来越诡异:统一的口号、给爱豆打榜的攻略、对异己视如仇敌的怒火、三天两头的团战都时时在我们眼前上演。

而控评衍生出的饭圈乱象也让人咋舌:

一首歌粉丝要重复购买几百次,只为冲击3天过亿的销量;偶像应援需要买商家的牛奶,喝不完倒下水道里;粉丝应援要给已经财富自由的明星买几十万的礼物,不能输了牌面……


长此以往,新生代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年幼的他们就已经如此“病态”,未来又怎么能成为时代前行的主力军。


皮哥观察到,不仅在娱乐圈,这两年全网各个平台的控评乱象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像知乎问答和豆瓣电影评分这种在大家心中比较权威的平台也被控评给腐蚀了。

如果放任这种现象,饭圈乱象、低幼价值观受影响还是小事,更严重的是,以后我们将面对一个充斥着谎言的网络世界:

打开社媒看到的全是娱乐圈的歌舞升平,豆瓣都是“演技炸裂,全员好评”的彩虹屁。


没有批评的声音,这些甜腻的赞扬将毫无价值。

娱乐圈的这颗毒瘤,是该管管了……

喜欢jmzjmz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mzjmz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娱乐八卦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