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罗振宇跨年演讲:这年头,谁不是一边焦虑一边寻找新机会(一)
送交者: 氯原子[☆品衔R3☆] 于 2018-01-02 3:41 已读 5523 次 5 赞  

氯原子的个人频道

转载原因:
我从不看大陆各卫视的跨年节目。可能因为喜欢明星追求新鲜的年纪过去了,今年在网上听了深圳卫视的跨年演讲,还是挺不错的(没错,是听了,不是看。没空看几个小时电视,边做事边听点什么还是OK的)。

本文转自腾讯创业。

罗振宇跨年演讲:这年头,谁不是一边焦虑着,一边寻找新机会

2018-01-02 罗振宇 

新零售说起来很玄乎,但其实本质很简单,就两个字,效率。三个字,高效率。九个字,用一切手段提高效率。16 个字,用一切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地提高效率。

来源 / 得到(ID:dedao-getit)


前言


在后台,《得到》总编辑李翔还在抓着头发苦熬,李翔一年前的头发看着可比现在浓密不少;脱不花(罗振宇的搭档)的儿子张本意小朋友正和妈妈一起靠坐在电脑前一脸严肃地改ppt;改到第7稿的罗振宇在被众人拒绝吃零食的请求后再一次生无可恋;为了讨一个“今年一定更火”的好兆头,总导演王铮特地穿了一身红......


跨年演讲正式开始前,所有人都在幕后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直到上台那一刻——


小萌今天就为大家带来罗振宇第三次「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以下enjoy~


12月31日晚20:30,罗振宇第三次「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


本次跨年演讲围绕「中国式机会」主题展开。在四个多小时的演讲中,罗振宇通过 2017 年的六个问题和答案出发,分享了他脑中关于未来商业世界的「六个脑洞」。


一个月前,我问了一遍身边的朋友和我们的用户同样一个问题:对你来说,2017 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我得到了很多答案。


其中最有共识的答案是,10 月 18 日,十九大召开的那一天很重要。对这个国家,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


如果你问我,哪一天很重要?当然就是今天——2017 年 12 月 31 号。


各位时间的朋友,感谢收看「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这是倒数第 18 场。


1

我们的 2017 6park.com


2017 年,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很牛很牛。


GDP 大概是 12 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财富 500 强公司中,中国已占 115 家;


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在校大学生;


你看,全是好事。


但是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


我很焦虑——


我们这家小小的创业公司能不能长大?


社会阶层是不是真的像有的人说的已经固化?


我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该让他们去哪种学校?


过去,我们提到商业,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是「竞争」。而现在,你还来不及摆好姿势和竞争对手厮杀,用户就已经变成了另一个物种了。


过去商业世界的主题是和对手竞争。未来商业世界的主题是追赶上用户。


用户是一条河,在奔腾向前。


《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之前,我们以为这是童话;2017 年,才意识到这是现实。



一方面是大者越大、强者恒强,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另一方面,是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后面的很快就要把咱超过去了。


2017 年,我就这样逢人就问,关于我们这一代人形形色色的焦虑,得到了各色各样的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讨论,都逐渐聚焦到了以下六个问题上: 


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上面三个问题,离我们很近。更进一步,还有三个问题,看似离我们有点远,但其实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更大——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2017 年,这六个问题,我不断请教高人,我觉得我是得到了阶段性的答案。这些答案,我把它总结成了「六个脑洞」。


在这些问题、答案和脑洞中,我也逐渐看清了我们这代人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我把它称之为——「中国式机会」


2

动车组脑洞


那接下来,我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还有没有新玩家的舞台?


沈南鹏告诉我,你看到的舞台虽然更单调,但是你没有注意到,舞台本身正在变得更大。虽然聚光灯下的主角在膨胀,但是聚光灯外,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更多的角色在登场。


一部手机的平均价格是 2000 块人民币,而一部汽车的平均价格至少能达到十几万人民币,所以智能汽车行业比智能手机行业大很多,这将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这个领域一定会产生一批巨头。和手机一样,其中,必有中国公司的身影。


再放眼那些新领域,从 AlphaGo 到 AlphaZero,好像都在讲述一个西方科技打败东方智慧的故事。


但同时呢?世界上最多的人工智能论文出于中国人之手。你说还有没有机会?



「得到」作者刘润老师今年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今年的一些热门公司,来历有点奇怪?他们都出身在二三线城市。你会发现,这些公司都不是从一线城市发展出来的,是二三线城市的成功逆袭。


按说,一线城市人口聚集多,信息传播快,示范作用好,为什么这些成功的消费品牌反而诞生在二三线城市呢?


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但是所有的答案,都和中国独特的国家禀赋有关。尤其是人口的分布结构。中国最大规模的人口还是聚集在二三线城市。它们更能代表典型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一种消费品,无论是价格、消费习惯,还是供应链的成熟度,只有在这些城市被检验了,成功了,才有在更大范围内复制的能力。


这些城市,虽然并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庞大,但本身也有一个不小的人口规模和市场。同时,又不像一线城市那样,选择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于是,天然就成了消费品牌的实验室。


李丰说,「如果拉长时间范围看,过去一百年全世界已经有三次消费升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向全球输出了立顿,还有一些酒类品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输出了沃尔玛、肯德基和麦当劳。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贡献了索尼、松下等品牌。


按照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想见,未来全球的大消费品类,都会有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



举个例子。2017 年,很多人都在谈论喜茶。其实,还有一家叫做古茗。7 年前,它在浙江台州的一个镇上开了第一家店,今年开到了第 1200 家店。想不到吧?那他有什么诀窍呢?


其实都是这种小知识。比如,他就发现,在小镇上开店,装修不见得要多高大上,但是灯一定要亮,要成为当地的路灯。镇上的灯光通常是很暗的,你的店特别亮,顾客就觉得这家店更好、更干净。


你看,这种知识难吗?这种知识,即使你不在大城市里,听不着热门的创业课,也见不着硅谷大佬,你也一点都不可惜,因为这些知识只能来自于实践中的点滴积累。


在很多人眼中,这不是技术,不是创新。但是不要忘了熊彼特的教导:「创新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的创新,没有必要走什么捷径,扎到最深深的现实中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像我们办公室的墙上有这么一句话:结硬寨,打呆仗。这是我们的商业信仰。


商业世界里有一些自古不变的朴素道理。比如货真价实,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对客户诚信,做生意要赚钱等等。这可能就是下一轮崛起的创业者的群像。


这个认知,是我今年开的非常大的一个脑洞,我称之为叫「动车组」脑洞。为什么这么说?


过去四十年,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精英带动普通人。在这个认知里,我们认为中国是一辆绿皮火车。


但是,从 2017 年发生的桩桩件件来看,中国已经分明是一组动车。很多人还不知道动车的原理,其实简单说,就是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


如果靠火车头,车厢越多,就车速越慢。而在动车组,车厢越多,也就意味着动力单元越多,速度反而不会慢下来。这就是我们把这个脑洞称之为「动车组脑洞」的原因。


所有人都在分享这个时代的机会,也在给这个时代创造动力。带着动车组脑洞,我们也可以更深地理解,中国的全球性崛起


过去每一步成功,我们都把它解释为勇气、智慧和胆略。但是现在,很多发展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水到渠成的、自然生长的,是中国国家势能的一种「溢出效应」,像高山滚石一样,就这样倾泻出去了。中国正在从一种「追赶式」的力量变成一种「溢出式」的力量。


何帆老师说,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平凡创新时代」。它就像动车组一样,不再依靠一个单一的火车头,而是每一节车厢都提供了驱动力。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创新太过简单。简单到乏味。但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早就说过,一项创新所能赢得的最大赞美莫过于人们说:这太显而易见了,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


确实这是一个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但是机会还很多,属于传统行业和普通人的机会也很多。这是 2017 年关于中国式机会,我开的第一个脑洞,我称之为叫「动车组脑洞」。



(未完)

喜欢氯原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氯原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