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从2017年数据看追赶美国还要多久
送交者: 乃翁[布衣] 于 2018-02-04 11:12 已读 4074 次 5 赞  

乃翁的个人频道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2017年的经济情况,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

      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

      这个数字,超过了我的预期,因为2016年我国GDP经过调整后是743585亿元,这个名义增速达到了11.2%,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数字。

 

为什么说超出了预期呢?

2008年中美经济总量美元名义值差距首次开始缩小,我们看下从那时起中国GDP的增量,

2008年中国GDP为319516亿元,比2007年的270232亿的增加49284亿

2009年中国GDP为349081亿元,增量为29565亿元

2010年中国GDP为413030亿元,增量为63949亿元

2011年中国GDP为489301亿元,增量为76271亿元

2012年中国GDP为540367亿元,增量为51066亿元

2013年中国GDP为595244亿元,增量为54877亿元

2014年中国GDP为643874亿元,增量为48630亿元

2015年中国GDP为689052亿元,增量为45178亿元

2016年中国GDP为743585亿元,增量为54533亿元

2017年中国GDP为827122亿元,增量为83537亿元,突然放大。

我们从2008-2017这十年的经济增量可以看出,

在2017年之前,2011年是中国历史上GDP增量的最高峰,一年增加了7.6万亿的GDP,而那之后,2012-2016年这五年,每年的经济增量几乎就是稳定在五万亿人民币左右的水平浮动。

所以按照正常估计,2017年GDP应该大约是80万亿人民币左右,因为2016年大约为75万亿不到。而实际上2017年827122亿元的值比743585亿元多了83537亿元

 

2017年8.35万亿人民币的增量创造了中国建国以来的增量新高。

按照2017年人民币兑换美元大约6.75的平均汇率,这是1.24万亿美元的GDP增量。

这个1.24万亿美元的增量,在2016年可以排在世界第14位,

第13位的澳大利亚是1.259万亿美元,第12位的俄罗斯是1.29万亿美元。

我们一年增长了一个俄罗斯或者澳大利亚。

 

更进一步,1.24万亿美元是印度GDP的55%,法国GDP的50.5%,英国GDP的47%,德国GDP的35.9%,日本GDP的25.6%。

也就是说,我们一年增长的量是印度,英国,法国的一半,

是德国的三分之一,是日本的四分之一。

这些数字放在我们眼前,可能只是些无关紧要的数字,但是在西方国家领导人,决策层和智库在桌上,这些数据是能够改变他们的决策和国家战略走向的。

 

比方说,英国人近年明显和中国开始走近,国家电网,中核集团等开始在英国获得项目机会。2015年中国主席访英受到高规格接待,英国也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

2017年6月,中国国家电网作为技术提供方中标英国舍得兰项目,这是发达国家首次采用中国的电网输送技术,设备提供方为中国的南瑞集团。设得兰群岛有566平方英里,人口两万多人,这个项目并非在核心区域,但是具有指标意义,因为之前中国的电网技术都只能输往第三世界国家,发达国家处于政治和多种因素一直未采用中国电网技术。

近几天英国首相访华,用了三天的时间,访问了不同的城市,从2018-2020年再派200名数学老师到中国学习,这背后,是中国经济一年的增量是英国的几乎一半。

 

按照2017年6.75的平均汇率计算,中国2017年美元GDP为12.254万亿美元,一举突破12万亿美元大关。由于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2017年末中国人口为13.9003亿人,所以2017年人均GDP为大约8880美元

 

2. 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将会达到美国70%左右,人均将会突破一万美元。

我登陆IMF官网,选择美元计价当前汇率GDP,导出了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对比的excel表格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7/02/weodata/weorept.aspx?pr.x=33&pr.y=6&sy=1990&ey=2016&scsm=1&ssd=1&sort=country&ds=.&br=1&c=924%2C111&s=NGDPD&grp=0&a=


按照IMF的数据,

1996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例第一次突破10%;当年为10.71%

2004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例为16.02%,第一次突破15%;

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例为20.02%,第一次突破20%;

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例猛增为31.28%,第一次突破30%。

记住,我们开奥运会的时候,美国的经济实力是我们的三倍还多。

2008年我国经济占美国比例比2007年一下子提高了6个多点,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一年进行了第三次经济普查,调高了经济数据。

 

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例为35.52%,第一次突破35%。

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例达到40.54%,第一次突破40%。

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例达到48.47%

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例达到53.05%,有史以来第一次达到了美国的一半以上。

2013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例继续上升 ,达到57.72%。

 

2014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的60.45%,第一次突破了60%

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61.95%,稳步上升。

2016年,由于人民币较大幅度贬值的影响,我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例反而下降到了60.31%,回到了2014年的水平。

 

我们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14年,我国GDP出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占美国比例从16.02%上升到了60.45%,上升了44.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4.44个百分点。

而2015年和2016年,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和人民币总体贬值,因此美元GDP占美国总量的比例出现了停滞,2014年是60.45%,到了2016年还是60.31%。

 

到了2017年,中美对比怎么样呢?

1月26日,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ureauof Economic Analysis)公布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按2017年现价,美国GDP为193868亿美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2.3%。

如果按照名义增长率计算,相比2016年的18.6245万亿美元增长率为4.1%。

而中国2017年按照6.75的平均汇率计算,12.254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是美国的63.2%。和2016年相比一举提高了2.9个百分点。

 

当然,吃瓜群众肯定不满意了,你说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超预期,结果占美国比例才提高2.9个百分点左右,我国2016年占美国60.31%,要是一年才提高3个点,那不是还要14年以后,也就是2032年经济总量才能赶超美国?

 

的确,一年比例才上升3个点确实有点慢,这比之前的平均速度都不如。

我国美元GDP的名义增速仅仅为9.1%左右,低于人民币名义增速的11.2%。

但这是2017年人民币6.75的平均汇率比其2016年的6.64贬值的结果,所以导致换算为美元的时候出现了损失。

 

当然,如果我们看2017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趋势,会发现人民币汇率在2017年5月之后不断升值,人民币币值颓势已经得到了扭转,因此2017年6.75的平均汇率更多是被上半年的贬值给带下去了。

看上图,人民币在2017年5月还是6.90的水平,之后不断升值。

到2017年12月29日最后一个交易日已经升值到了6.50,进入201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更是不断升值,到今天,2018年2月4日,人民币兑换美元已经升值到了6.2984

 

因此,合理估计,2018年人民币平均汇率必然高于2017年的6.75,这意味着,今年我国美元计价的GDP将会有相当大幅度的提升。

我们简单的计算一下,如果今年平均汇率是6.5,而经济总量名义增速为10%,那么今年的GDP总量将是13.9974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一个是经济总量占美国的比例将会大大提高,从2010年-2017年,美国GDP名义增速平均值为3.77%,其中2017年名义增速还有所加快,达到了4.1%,客观的说特朗普2017年干的还不错。

按照4%的名义增速计算,2018年美国GDP总量将会是大约20.182万亿美元,在汇率升值的东风下,中国占美国比例将会从2017年63.2%一举提高到2018年的69.3%, 也就是差不多是美国的70%了。

 

第二个是中国2017年末人口总量为13.9004亿人,增加才723万人,因此我们估计2018年末中国人口也不会超过14亿,因此2018年人均刚好突破一万美元。

 

3:2018年中国将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以及继续推进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此中国经济总量预计还会继续向上调整

首先是2017年7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但是当时国家统计局表示该核算体系的实施是逐步的,有路线图的。

在这个新的核算体系发布之前,我国在2016年的GDP统计里面就已经把研发支出算到GDP里面了,因此我国是逐步实施新的核算体系,而非在2017年一步到位。

因此我们合理估计,目前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经济总量是没有完全按照新的核算体系来进行核算,而是只应用了其中的部分,随着该体系的逐步完全实施,预计经济总量会继续上调

 

另外一个是2018年中国将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预计会发现不少隐形经济量。

下图为国务院2017年12月8日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

第一次经济普查后,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修订为159878亿元,比最初快报核算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其中2.13万亿元是第三产业;

第二次经济普查后,2008年全国GDP总量修订为314045亿元,比原先的增加了4.45%,增加了1.3万亿多点。

第三次经济普查后,2014年1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依据最新经济普查成果修订的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9174亿元,增幅为3.4%

因此2018年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经济总量增加两三万亿人民币甚至更多也不会奇怪。

 

4:我们还需要多长时间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

当然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们在2014年已经超过美国了。不管是世界银行,还是IMF的数据都是如此。

2017年我国12.254万亿美元,是美国19.3868万亿美元的63.2%。

 

从2012年-2017年,中国人民币名义经济增速平均为9.15%,这里没有计算2010和2011是因为中国这两年的名义增速太高了。

从2010年-2017年,美国GDP名义增速平均值为3.77%


2017年人民币和美元平均汇率是6.75,我们假设未来十年这个汇率不变,然后中美分别按照9.15%和3.77%的名义增速继续增长,那么中国将在2027年超过美国。当然了,这两个增速都是浮动的,比方说,2017年中美经济都表现不错,名义增速一个是11.2%,一个是4.1%,所以取过去7年的平均值我认为是合理的。

 

当然,2027年超过美国是最保守的,因为2018年我们还要搞第四次经济普查,还要继续推进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落地,我们预计会给我们带来3%的增幅。

这样的话,我们超过美国的时间会提前一年,2026年超过美国。

不过这样还不算,我们还有汇率这个大杀器,2017年6.75的汇率可是最低点,我们假设未来汇率为6.5,那么我们就在2025年超过美国。

 

在这个计算里面,未来中美都保持快速增长是可以期待的大概率事件,如同我之前文章里面写的一样,这个世界上的新产业独角兽公司,中美占据垄断地位,意味着这两个国家在继续瓜分人类新增的财富。

 

我按照不同的算法推演了下,比方说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到6,那么中国GDP 2024年就可以超过美国了。如果中国名义增速未来一直保持9.5%而不是9.15%,那么中国是2025年超过美国。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算,都是大概2025年左右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可能快一点,可能慢一点。乐观点可以到2023年,悲观点可以到2027年。

 

5:世界正在走向垄断化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最终市场份额都会向大公司集中,在世界经济版图也是一样的。

美国2017年GDP为193868亿美元,2016年为18.6245万亿美元,2017年的经济增量是7623亿美元。在中美之外最大的经济体是日本,这个7623亿美元的增量已经相当于日本经济的15%以上,这是日本不可能做到的。

更何况,2017年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发达国家中最慢行列,美国经济增长2.3%,欧盟预计增长也在2%以上,按照OECD 2017年10月的估计,日本2017年经济增速为1.5%。


世界经济发展,尽管中国贡献最大,但是总体上美国仍然是领跑者,中国采取跟随的策略,可以极大的降低风险。所以的新产业,新独角兽公司,都呈现中国跟着美国学习和发展的态势。

 

6: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怎么样?

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标准就是两个,一个是究竟老百姓有没有得到好处,另外一个就是有没有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制造业是核心动力,2017年制造业产值占到了经济总量的29.34%。制造业占的比例高,总体肯定是正面的,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是依赖于实体经济进行发展。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乃翁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