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东芝总部被迫停工 在华工厂全面复产 中国产业链展现强劲韧性
送交者: wwwyu[♂★★★★声望勋衔17★★★★♂] 于 2020-05-14 19:19 已读 694 次  

wwwyu的个人频道

“五一”期间,常州东芝生产车间全力开展生产。(常州东芝供图) 6park.com

近日,日本东芝集团在华合资企业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积极投入产品研发,全面投入复工复产。 6park.com

尽管日本政府宣布将全国紧急状态延长到5月31日,但是日本东芝集团公司依然按照原计划从5月7日起复工。复工第一天,停工的7.6万名职工中,仅有在工厂内工作的1万名员工回到岗位上工作,其他部门员工则尽量选择远程办公方式复工。

此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日本东芝集团选择让位于日本国内的总部和所有分支机构、销售办事处、工厂共计7.6万名职工全部停工了17天。

而在中国境内,东芝多家在华工厂从2月起便陆续开始复工。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东芝在华企业按照各地政策复工复产,员工陆续全员到岗,生产全面恢复正常。

在华工厂正恢复元气

“此时此刻,由常州东芝生产发送至新疆木垒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大型变压器,正沿着京杭大运河往目的地进发。”5月13日,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陈新告诉记者。

木垒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新疆清洁能源外送的重点工程。5月2日,首批三台750千伏变压器从常州东芝厂内正式起运。这批大型变压器将在上海出港,沿黄海近海横渡渤海湾,在辽宁营口上岸,再通过内蒙古大通道,最终抵达新疆木垒。

整洁的车间灯火通明,忙碌的身影不时穿梭而过……在常州东芝的生产车间里,员工们正抓紧时间赶制国电双维上海庙电厂油箱,全力以赴生产750千伏青海德令哈变电站主变压器。

热火朝天的生产,得益于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及时的复工复产政策。早在2月10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开始允许部分工厂复工,常州东芝是最早复工的企业之一。如今,在这家1997年开业的中日合资企业中,800余名员工已经全数到岗,复工率达到100%。

“准备复工期间,政府部门与我们保持全天候联系,并对复工复产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安排,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陈新告诉记者,为确保复工后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公司党委明确各支部责任范围,要求党员率先参与防控工作,安排党员在各岗位上值班,对入厂体温检测、消杀工作、食堂用餐等环节进行把关。

为保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常州市陆续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企业复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告》,以及加强企业用工保障“暖心九条”等措施。常州市商务局党组深入企业调研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困难和诉求,常州市科技局会同各园区党工委成立复工复产工作组,全面开展宣传、备案、现场核查、政策帮扶等全链条服务。常州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积极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虽然疫情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随着疫情快速被控制住,公司生产全面恢复正常,且已经超越常规产能水平。我们正在全力保障高质量产出,追赶延误的生产计划。”陈新告诉记者。

“日本东芝集团的大规模临时停工,对东芝在中国的生产线没有影响。”据东芝中国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芝在华主要合资、独资公司共有39家,员工总数约一万人。随着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东芝在中国市场的多家工厂已基本恢复正常。

2月4日,日本夏普公司副社长野村胜明曾在记者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持续加剧,将考虑把原本放在中国的生产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野村胜明同时也透露:“中国地区的生产业务对夏普公司来说十分重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将会认真研究中国疫情的动向以及生产器材的物流状况。”

对此,夏普集团旗下的玳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听说转移生产业务的消息。”

玳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夏普笔记本电脑及周边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工作,现有员工约1500人。据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疫情暴发后,地区往来的交通管制导致区域间物流不畅,公司面临原材料短缺、运输成本大幅上升等问题。不过,随着中国疫情的迅速扭转,公司生产也逐渐走上正轨。

“2月11日,我们经批准复工复产,2月底人员复工率达95%。今年1月至3月,已累计完成出口额13亿元。”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企业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公司也将更加积极进取,争取全年实现正增长。

许多日本企业虽然在日本国内遭遇挫折,但在华工厂正逐步恢复元气。日产汽车位于广州、郑州、大连、襄阳和十堰的事业部以及工厂已经在2月17日复工,总部位于武汉的东风日产也于3月30日正式复工。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四家整车厂已全部恢复正常运转,生产能力已恢复到春节前的水平。松下公司则表示,目前位于中国的工厂全面复工,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地部分工厂仍处于停工状态。

日本企业现停工潮

当前,日本疫情防控仍面临严峻考验。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统计,截至13日10时30分(北京时间9时30分),日本24小时内新增新冠确诊病例81例,累计确诊16049例;新增死亡病例21例,累计死亡678例。针对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日本政府5月4日宣布,决定将6日到期的全国紧急状态延长到5月31日。

由于东芝在日本府中事业所相关公司的员工中有5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4月15日,日本东芝集团宣布,4月20日至5月6日期间,除了与电力、铁路以及电梯等基础设施相关的维修业务照常进行外,位于东京的总部和日本各地工厂停工。

如此大规模的停工,在日本企业中前所未有。东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日本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业务领域包括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社会基础设备、家电等,东芝集团的大规模停工,引发了外界对于相关产业链的担忧。

为了弥补这长达半个多月的停工假期,东芝集团决定将以原定的东京奥运会休假时间及节假日、年假等来抵消,尽量减少停工对东芝业务的负面影响。

在日本,东芝并非唯一因疫情而停工的企业。继东芝之后,全球石英元件龙头厂精工爱普生宣布,旗下位于日本的所有站点将在4月25日至5月6日期间歇业停工。日本多家汽车制造商的日本国内工厂也于4月内全部停产。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越来越多日本政府官员认为,疫情消退不如先前预期,届时很难完全解除紧急状态。日本专家小组认为国内疫情控制还未达到预期效果,如果6日解除紧急状态,可能使此前的努力化为泡影。咨询委员会也认为将全国紧急状态延长到5月31日的政府方针妥当。

日本《每日新闻》5月6日进行的一项有1150人参与的电话调查显示,66%的人认为延长全国紧急状态“妥当”;35%的人认为能够按目前计划于5月底解除紧急状态,46%的人认为不能解除。

新冠肺炎疫情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持续加重。日本总务省公布家庭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日本3月实际家庭消费同比下降6%,为5年来最大降幅。根据总务省的调查,随着疫情在日本国内扩散,消费者响应政府呼吁减少外出,日本家庭当月旅行、影剧院门票、航空、铁路、出租车等开支均大幅下降。

4月27日,日本财务省根据全国11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下调了日本全国的经济形势评估。其中,北海道和关东、东海、近畿、冲绳的5个地区的经济形势评估为“非常困难”。日本财务省表示:“关于经济的前景,有必要注意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日本资助日企撤离中国”的传言引起关注,引发了关于疫情后全球产业链或与中国“脱钩”、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或将被取代的讨论。

事实上,这个传言是对日本出台的一份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应对方案的误读。这份方案提及要鼓励国内投资和鼓励海外供应链多元化,却被媒体解读为日本试图将制造业从中国迁回本国或东南亚国家。

“日本政府为了本国经济利益,减少对某个国家在产业链方面的过度依赖,这无可厚非。”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认为,这份方案讨论的背景正是中国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的时期。但4月以后,在世界已经很难找到比中国更安全的地方,中国产业链的韧性与优势不言而喻。

“认为大流行会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即使更为区域化、多元化的供应链可以降低风险,中国仍然在很多领域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这在短期内是无法取代的。近年来,已有一些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向周边国家转移,但这不仅没有削弱中国的地位,反而使中国不断往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形象地以苹果手机为例,解释复制中国产业链的难度所在:在美国本土生产苹果手机,需要有8700名工程师和10万名左右的生产线工人。如果在美国建立这样的工厂,光是招募8700名工程师就需要花费9个月时间,但是在中国招募8700名这样的工程师只需要两周时间。“别的国家要想建立一套能跟中国相比的产业生态体系,不光要有基础设施的规模,还要有人口的规模,所以中国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网络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挪到别的国家去。”

全球对中国产业到底有多大程度的依赖?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此前的调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已经影响了日本制造业中70%的企业,有45.2%的企业表明从中国采购零部件很困难,超过60%的企业表示“由于零部件供应延迟而导致日本国内生产延迟和暂停”。同时,有47.1%的企业表明“由于中国工厂停产、销售下降、产量下降导致自产产品延迟等”,46.2%的企业表示“往中国的销售量下降了”。

随着中国迅速控制疫情、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逐步走向正常,投资者信心也在逐步增强。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对华东地区710家日企的最新调查,约九成的企业没有改变供应链或据点的计划。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本间哲朗表示:“在困难时期看到中国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消费者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伴随中国营商环境的日益改善、人才涌现等优势因素,让我们对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本报记者 李云舒) 6park.com

喜欢wwwy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wwyu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