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要去哪里,中国人自己也不知道!
送交者: 文礼[☆★★秀才不出门★★☆] 于 2020-05-24 15:55 已读 1281 次 1 赞  

文礼的个人频道


这次疫情过后,中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内,可能会放弃四十年来的“改革”路线;对外,因为与美国领导的西方世界脱钩,会变得更加孤立。 6park.com

中国将会面对一个尴尬的局面:既不能回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老路上去,又不愿意继续“开放”,融入世界。 6park.com

那些曾经推动改革开放的因素,有的消失了,有的变成了推着中国回头的力量,或是推着中国改变方向。所以,这次疫情过后,中国会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走向一个不确定的方向。 6park.com

推动改革开放的助力 6park.com

四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少要归因于三个因素: 6park.com

首先,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其次,外部力量希望并且帮助中国改革;第三,有很好的历史机遇。 6park.com

中国的改革,是被逼出来的,不是党和政府主动选择的。“文革”结束时,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吃饱肚子成了很多人的盼望。邓小平曾说,再不改革,社会主义就会被葬送。当时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然后,才能谈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问题。 6park.com

第二个因素,是邓小平等政治家,认定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的价格双轨制,企业股份制,“摸着石头过河”,以点带面,逐步放开,稳步推进。即使遇到保守派的反对,即使遭遇种种挫折,在1992年“南巡”时又重提改革,坚信“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6park.com

港澳台和海外华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助力。改革初期,进入大陆的港资占外资的80%以上,还提供了技术、人才和理念等多方面的支持。在很长一个时期,香港都是内地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地。2011年,外资中仍有66.3%的来自香港。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主要在89年后,西方国家对华禁运期间,邓小平92年“南巡”后,进入大陆的台资增加迅猛。 6park.com

当世界还在观望时,海外华侨首先进入中国。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第一号证书颁给了泰国正大集团的谢国民。四十年来,中国引进外资的60%以上是侨商投资,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70%以上是侨商企业。海外华侨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功不可没! 6park.com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最先帮助中国的国家。1978年10月,邓小平访日,诚恳邀请日本企业家帮助中国现代化。共同的文化传统和邻近的地理位置也让日本觉得,应帮助中国走出封闭。日本在历史上给中国造成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多年的侵华战争,而中国放弃索偿战争赔款,让一些日本人士感到内疚。从1979年到2018年,四十年的时间,日本援助中国总额约230亿美元,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援助国,相当于每年贡献0.84%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所援助的项目包括三北防护林、首都机场、北京地铁 一号线、重庆的轻轨、以及中日友好医院等等。 6park.com

中国是德国政府对外无偿援助最大的受援国。不过,西方国家对中国最大的帮助,是拉中国进入世界贸易体系,比如,主要是在美国的协助下,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从此,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都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行销世界,很快,成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接着,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 6park.com

除此之外,历史也给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001年的“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及其盟友开始了中东“反恐”战争。布什政府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随之改变了对华政策,由“战略竞争对手”变为“建设性合作关系”。美国陷入中东多年,无暇过于关注西太平洋地区,无意中给中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6park.com

改变方向的因素 6park.com

中国的改革,属于经济改革,不是政治改革,更不是社会和文化等全方位的配套改革,像日本的明治维新那样。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提出过政治改革,那只是要提高行政机关的执政效率,并不是要改革政治的结构或制度。 6park.com

所说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只有“改革”,没有“开放”。或者说,“改革”是脚踏实地的,“开放”是半推半就的。所谓“开放”,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内的开放,增加社会的透明度,提高社会的参与程度,改革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二是对外的开放,加强与世界的交流,接纳不同的东西。 6park.com

“改革”是“开放”的前提,“开放”是进一步“改革”的保证,二者互相促进,互相依存。 6park.com

只有改革,没有开放,或者,只有经济改革,没有政治和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一有麻烦,一遇到困难,就容易回去,回到老路上去。 6park.com

再说,前面提到的推动中国改革的动因,有的消失了,有的改变了,甚至出现了 一股合力,推着中国朝另外一个方向去。 6park.com

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有很多的不同。在儒家思想主导的社会,实行社会或政治的变革,实行现代化,需要有伟大的政治家,从日本的明治天皇到中国的邓小平,从新加坡的李光耀到台湾的蒋经国,都说明这一点。没有政治家的主导,儒家文化的社会不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社会或经济的。 6park.com

当然,时势造英雄。无论明治天皇、邓小平,还是李光耀、蒋经国,都是他们时代的产物,都是时势造就的伟大的政治家。1978年,中国被逼着改革,就有了邓小平。邓小平知道,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时势造就了邓小平,邓小平充分利用了历史的机遇。现在,这种时势,这种紧迫性就没有了。 6park.com

时代不同,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就不同。传统上,儒家社会的政治家都希望社会稳定有序,任何可能导致社会失序或者社会动乱的改革,都会被禁止,现在的中国也不例外。 6park.com

没有文化精英,也是一个因素。这些年,中国不仅没有福泽谕吉、或是胡适那样的人物,即使是轻量级的文化精英或意见领袖也没有。那些一再出现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不是昙花一现,迅即消失,就是没有影响力,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park.com

有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会出现一个中产阶级,他们会推动社会的进步。这种想法,完全忽视了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因为与权力结合,才成为中产阶级。他们需要继续与权力结合,维持自己中产阶级的地位。所以,不会与权力发生冲突。第二,中国的中产阶级大多只有财富,没有学养、见识、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更无法与西方近代推动社会进步的中产阶级相比。 6park.com

近年来,中国民间的民族主义思潮,让中国更加傲慢,推动中国改弦易辙。整个二十世纪,民族主义一直是中国政治的主流,从世纪初的“义和团”,到“文革”的“红卫兵”。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潮更加膨胀,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阻力之一。这次疫情期间,一再责备西方国家不会“抄中国的作业”,就是一例。 6park.com

这次疫情,让中国更孤立。一些国家要求调查病毒的起源和中国在疫情初期的应对措施,遭到中国的强烈抵制。对此,竟然没有一个国家和中国站在一起,帮中国说话。过去几周,至少有七位中国驻外大使被住在国召见,原因各种各样,至少说明关系紧张。中国的一些外援,特别是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因为这次疫情,可能会打水漂。 6park.com

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战,也因为这次疫情,变得更加复杂。美国和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会如何问责中国;他们将如何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外资撤出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所有这些问题,现在都还不明朗。
喜欢文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文礼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