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家抵半座城的富商豪宅,号称民间故宫,却被后人以964两银子贱卖了
送交者: xiaobeng[★★声望品衔10★★] 于 2021-09-02 20:19 已读 1984 次  

xiaobeng的个人频道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走进那些古代的民居,曾经的人们在这里生活的细枝末节,都跨越了时光的长河,被保留了下来。明清时期,在中国商业场上呼风唤雨的晋商在经过了一系列资本积累以后,开始了家宅的营建。因此山西票号(旧址)多,晋商大院也多。山西的晋商大院向来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素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


虽然山西乔家大院的知名度一骑绝尘;但是到了山西,你会发现这里简直是“豪宅遍地”。乔家大院只是这所有的豪宅大院里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而已。除了知名的乔家大院,在山西灵石县静升镇,还有一处享誉中外的大院建筑,它就是有着“三晋第一宅”、“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等诸多美名的“王家大院”。


王家归来不看院

王家大院的主人,为静升王氏。王家靠卖豆腐起家,由商到官,做到家大业大。家族在当地还办有义学,修桥筑路、赈灾济贫,历来善举不断。经明清两代,家族鼎盛于康熙、乾隆、嘉庆,历300余年。根据史料,王家官做得最大叫王谦受,因支援平息吴三桂有功而官居二品。王谦受还出席过康熙举办的“千叟宴”,皇帝赐给了一支龙头拐杖,供奉于王氏家祠(后被毁坏)。

6park.com

王家大院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但是王家大院并不是在某一年建成的,大院的营建随着王氏一族的兴盛,经历了漫长的300年,慢慢有了我们看到的规模。比如建成于康熙初年的拥翠巷、锁瑞巷;建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的高家崖等等,整个建筑群的年代跨度很大。


虽然山西的大院各有特色,王家大院不是最出名的,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但它却是中国古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那句“王家归来不看院”,是对这里最高的肯定。如果你的旅行时间只够参观其中一处的话,我推荐王家大院。这里距离平遥古城很近,可以安排一同参观;相比乔家大院的规模和目前的口碑,王家大院无疑性价比更高。


王是一个姓,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五巷六堡一条街的王家大院,既遵循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又合乎了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道德礼制。五座堡群分别以“龙、凤、虎、龟、麟” 五种神兽建造,比如红门堡居中“龙”,高家崖堡居东为“凤”,西堡子居西为“虎”,东南堡为“龟”,下南堡为“麟”。古人认为这些有着辟邪示祥的美好寓意,可保家宅永固。


目前王家大院对外开放的是高家崖堡和红门堡两个建筑群;但参观起来仍然让人觉得体量巨大,走马观花都需要花上2-3小时。如果五堡一起开放,那估计要在这里花上一整天了。那句“王是一个姓,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并没有夸张。


远看王家大院,建筑依山而建,负阴抱阳;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霸气十足。内部院落严谨规整,窑洞和房舍巧妙结合,厅堂与楼阁布局合理。全然是黄土高坡上随形生变的全封闭建筑。从房屋的设计,到细节处的精雕细琢,无不体现大家族的风范;确实有一种小故宫的感觉。


王家大院的“三雕”装饰

王家大院的美在于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院落内的装饰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比如台阶旁的砖雕,屋檐下的木雕,还有墙上的石雕,都算是王家大院的精华亮点。表现出主人为学之清雅、为商之富贵、为官之显赫。整体虽不见奢靡铺展,但是细节处的装饰,无不体现主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所向。




王家大院凡堂必有楹联,凡门户必有匾额。据统计,大院的楹联多达80副,匾额有120多块。题材丰富,无不贯注着深深的文意。这不仅增添了宅院的儒雅之气,还赋予了每幢院落不可言的精魂神韵,值得细细品味。




高家崖

从东门进的话,最先参观的是高家崖建筑群。高家崖共有35个院落,比起红门堡这里的建筑更新一些。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共用了15年完成。


高家崖建筑群一共有两个主院——乐善堂和敬业堂,乐善堂为王汝聪的生活区,敬业堂为王汝成的生活区。两个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根据前堂后寝的格局建造,每座院落的结构都十分相似。这样的大小院落既互相联通,又独立成章;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让参观游客好似在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参观王家大院,如果方向感不好,常常会有“这里我好像来过,好像又没来过”的困惑。


基本院落格局都是坐北朝南,进门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前院是主人的社交区域,正面是雕梁画栋的客厅。


比如修复后的敬业堂前院的北厅,曾经的主人就是在这里会见宾客。现在的北厅内有原状陈列和史料陈列,整个王家大院以看建筑为主,有陈设的内部空间并不多。堂内有许多当年的宝物在这里展示,比如存放宫廷文书的诰命盒子、五品顶戴的功牌、嘉庆年间的圣旨等等。



穿过前院的垂花门后,来到后院,即主人的生活区域。后院正窑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楼一层为儿孙居住,二层为小姐特设;主窑顶是祭祖堂,里面供奉着王氏始祖王子乔和其他祖先。各得其所,长幼有序。



长辈和儿孙住的窑洞在空间安排上以火炕为中心,火炕与灶台相结合,炕面下砌有数条用于取暖的烟道;在漫长的寒冬显得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固定模式下,有的院子加了花墙,也有的将院子隔为前院和后院,个别院落会增设别致的圆洞门,小凉亭等。院落之间还会共用厨院、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等。不同等级的人走不同等级的门,在不同等级的餐厅用餐;尊卑、等级分明。



这里既有供小少爷读书启蒙的养正书塾,也有孩子长大后读书写字做文章的桂馨书院。养子思教,是耕读门第文化的意识根本。由农到商、由商到官,王氏一直秉持诗礼传家、尊师重教,换来了家族数百年的兴旺。



叠翠轩相当于高家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却别有情趣,是主人和家人茶余饭后赏玩消遣,怡心养神的地方。



红门堡

红门堡本名恒贞堡,与高家崖通过一座石桥相连,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座石桥是1988年重建的。红门堡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前后经历了54年。这里既像一个堡,又像一座城;整个堡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大小院落88座,房屋776间。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了一个十分规整的“王”字。


比起地势相对平缓的高家崖,踏进红门堡后,就开始了向上的爬坡之旅。南北走向的中轴线用大块鹅卵石铺成,人称“龙鳞街”。作为红门堡的主街,将大院划分为东西两大区,这里是王家大院的代表景色之一,遇到不少游客在主街上留影。



这里的院子格局与高家崖基本相同,除了少数院落关闭,大部分院落是可以进去参观的。其中缥湘居内如今是力群美术馆(力群是灵石当地的版画家),三槐堂内是胡正文学纪念馆(灵石当地的著名作家)。内部展陈做得一般,橱窗布置陈旧,远没有建筑来得有看头。



红门堡有一处门口竖着旗杆的院子,因为与众不同,让我们印象深刻。这里是三槐堂的正院,门前的旗杆、抱鼓石、上马石、匾额都彰显着院落主人的身份。原来,这里是王家十六世中宪大夫——王中辉的宅院,透露着浓厚的文人士大夫气质。



由下至上参观完红门堡的院落后,也就来到了最高处的城墙,上了城墙可以俯瞰整个王家大院。红门堡的城墙如同袖珍版的长城,除观赏风景之外,其实也起着抵御兵匪贼寇的作用;如此高墙,易守难攻。解放战争时,阎锡山有一股小的部队进入了红门堡,据守不出;最后解放军用了满满一棺材的炸药,才把堡门炸坏,然后全歼了敌人。可想而知王家大院的防御功能有多全。


红门堡的城墙是整个王家大院最出片的地方,我们看到的许多王家大院的宣传照都是城墙上拍的。在这里,用广角能拍出建筑群的奢华大气的感觉,用长焦则能拍出建筑群层层叠叠的错落感。参观完城墙,再通过城墙一侧的坡道上一路走下来,便是出口。整个参观过程不走回头路。




王氏家族的衰败

虽然历经几代的繁荣,到了清代道光年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走向了衰亡,王家也跟着一起走向衰落。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二人有四子四孙,皆因吸食鸦片家败人亡。唯一的曾孙王嘉言还是继子,最终他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时,把王家大院卖给了田家,换来的964两纹银,也很快败光,流落街头。


奉旨给十五世孙王梦鹏建造的孝义牌坊,也于民国初年被铲去名讳,以2000吊麻钱卖了。清朝倒台后,王家子孙也如鸟兽散。这个曾经富甲一方数百年的家族,强调诗礼传家的家族,也逃不过兴衰起落的命运。


写在最后

1996年,沉寂许久的王家大院在当时的县长耿彦波的主持下,开始了修复;两堡于1997年、1998年相继对外开放,王家大院也迎来了新生。在成为灵石的文化名片之后,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


现在,当我们真正走进这座民间大院,仍然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恢弘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如此美轮美奂精美绝伦的细节;寓意与功能完美结合,无不体现出晋商的大智慧和运筹帷幄。


地址: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

交通:在平遥汽车站可乘直达汽车


贴主:xiaobeng于2021_09_03 4:01:47编辑
喜欢xiaobe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xiaoben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