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乾隆盛世为何腐败盛行?
送交者: ssep[★宁静而致远★] 于 2022-03-31 18:29 已读 1237 次  

ssep的个人频道

  原编者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最近在看电视剧《乾隆王朝》,分享一点儿观看的思考。 6park.com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乾隆时期则是整个清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乾隆王朝的早期国库充盈、皇权稳固,全国人口从乾隆6年的14341万增至乾隆60年的29696万。可以说,乾隆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 6park.com

  然而,在盛世的表皮之下,却处处透露着腐朽和肮脏。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各地G员腐败盛行,几乎是各省皆贪,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团体。 6park.com

  在电视剧《乾隆王朝》中,乾隆为了给太后祝寿,想要修一座工程浩大的万福楼,大概需要花三百两银子,和珅以臣子向乾隆表忠心、向太后进孝心的名义号召各省G员捐款。 6park.com


  消息一出,各省贪官都不愿意放过这个向乾隆献媚的机会,全都大力捐款,各省巡抚几乎都捐了十几万两。要知道,清朝巡抚即使是俸禄和养廉银加起来一年也才一万多两,十几万两银子就算G员不吃不喝也得起码十年才能攒够。 6park.com

  乾隆一听到各省的捐款便勃然大怒,他心里明白,这里面肯定有贪污。但对于乾隆来说,它却无法将各省巡抚查办,因为一旦查办,一时之间也没有人能够补上这么大的空缺。 6park.com

  此外,乾隆认为之所以这些巡抚都有的贪也说明现在是盛世,各地比较富足。更何况,他们贪污的这些银两捐给太后修楼,也是忠诚的表现。 6park.com

  因此,后来万福楼修好后,也只是抓出一两个典型,如山东的国泰,进行严查严办、杀鸡儆猴,这也是告诉各地G员:一、可以贪污但不能太过分;二、要对乾隆忠心,不说假话。 6park.com

  在乾隆这里,天下都是自己的,天下的财务都是自己的,天下的臣民也都是自己的。对乾隆来讲,各省的巡抚对自己忠心才是最重要的,天下富足了就应该把钱拿出来供自己使用。 6park.com


  乾隆如此,各省G员也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讲,当官就是为了名利,在哪里做官他就是哪里百姓的衣食父母。 6park.com

  说白了,贪污是高度的封建Z制集权体制的必然结果。但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会担心腐败太过严重而动摇自己的家天下根基,因此也会想办法遏制腐败之风。 6park.com

  如在上文提到过的养廉银便是雍正时期为了防止G员腐败而推行的制度,养廉银通常为本薪的10倍到100倍。雍正本意是想藉由高薪,来培养鼓励G员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事情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 6park.com

  然而事与愿违,私有制之下,G员的私欲如汪洋大海,即使有了高薪也无法养廉。只不过康熙晚年贪污横行导致国库空虚严重,雍正登基后不得不大力整顿吏治,这才使贪污之风得到了一时的缓解。 6park.com

  由此可见,高薪养廉纯属胡扯啊! 6park.com

  雍正说:既然当官的靠俸禄不够生活,那就发点儿养廉银。乾隆则比他爹更进一步,既然你喜欢贪,我就对你进行罚款,让你交钱,于是就有了议罪银制度化。 6park.com


  议罪银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的前身就是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罚俸”。通过扣除G员几个月或几年的工资,来处罚一些犯轻微过错的G员,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官场生态的一种常用手段。 6park.com

  这种手段历朝历代皆有引用,却都没有将它程序化成一种制度,直到乾隆时期,情况出现了变化。 6park.com

  罚俸的决定权在吏部,款项由户部承追,银两也交给国库,过程公开透明。而议罪银并非国家定制,故可以绕开吏部户部,由军机处负责,不纳入国家财政,而是归入乾隆的小金库,并且过程及数额都可以不公开。 6park.com

  因此,在和珅的建议下,乾隆同意将议罪银制度化。从此之后,贪污腐败更一发不可收拾,反正犯了错只要交钱就可以,还怕什么呢? 6park.com

  因此,这个制度让各级G员都很开心,甚至许多G员为了表忠心、讨乾隆开心,以小过而甘重罚。这样既说明大臣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又可以使乾隆的小金库不声不响的充实。 6park.com

  比如河南巡抚毕沅以“未能迅速搜获要犯”,自请罚银两万两;陕甘总督勒尔谨以失察客商走私玉石自行议罪缴银四万两。更有甚者,河南巡抚何裕城有一次不小心,把香灰弄到了朱批奏折上,因此“惶惶不可终日”,积极要求自请罚银三万两。 6park.com

  乾隆开心了,和珅及其他G员也开心了,唯有老百姓需要吃更多苦。 6park.com

  乾隆对老百姓盘剥严重,但却喜欢别人称赞他治下的大清为“乾隆盛世”,到晚年更是自称为“十全老人”,建立了十大武功。 6park.com

  为显示盛世繁华,乾隆喜爱南巡。然而,每次南巡之前,各省便纷纷行动,不惜拆除民房、克扣百姓,也要给乾隆修车马大道、修巨大的行宫、安排大量的歌舞娱乐等等。 6park.com


  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每次都声势浩大、耗费巨资。 6park.com

  第一次南巡花费了五十多万两白银,这其中还不包括地方所拿出来的。在整个南巡的过程中,乾隆都极其讲究排场,到哪里都要好的吃穿住行,甚至专门从北京带着上百头牛羊,一路上都跟着。每天还要从北京运来泉水和冰块,地方G员还得向乾隆进献食物,这其中的铺张浪费不言而喻。 6park.com

  第三次南巡时,乾隆再次把铺张浪费发挥到了极致,一个当地G员要替皇上置办的伙食,就要耗费两千七百余两。 6park.com

  第五次南巡时,镇江知府赫下属G员制作了一个巨大仙桃,等到乾隆御舟靠近。便燃放烟花,巨大的仙桃从中间分裂开,只见陶子中央有一个能容纳百人的戏台,戏子们正在演一出寿山福海戏。苏州G员们为了迎接圣驾,大肆修建园林,将已经破败的狮子林不计成本的修复,把它变成了美轮美奂的江南名园。 6park.com

  既然乾隆王朝是盛世,我乾隆又是天下之主,自然也就听不得别人说这盛世有瑕疵。 6park.com

  因此,为压制意见,乾隆朝文字狱重点打击社会底层。据统计,康熙、雍正两朝文字狱30起,官绅、名士占三分之二。而乾隆年间,约130起文字狱中,72%出自社会下层。 6park.com

  总之,对于贪腐问题,乾隆也采取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并没解决问题,反而愈发严重。因为,在封建Z制的社会中想根除贪污,就如同让大海停止波动一样不可能。 6park.com

  既然无法解决问题,就只能自欺欺人。不断地告诉别人也告诉自己: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局部的。乾隆晚年连续爆发多起贪污大案,他却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指头的问题,既已发现和处理,就证明问题已经解决。 6park.com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许多道理不言自明! 6park.com

                   6park.com

喜欢ssep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ssep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