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被黑出翔来的加拿大公费医疗,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真香 OR 地狱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2-07-26 16:54 已读 806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一个免费医疗的国家,然后这个福利呢也被各种移民机构大肆宣传。但是呢,华人抱怨加拿大医疗机构基本就是垃圾的华人,几乎是100%。 我觉得呢,这篇文章写完估计又要被喷了,不过没关系,随便喷,毕竟世界上任何一个东西,都是千人千面,何况是这么大的医疗医疗系统呢,欢迎积极发表意见了。 6park.com

6park.com

加拿大医疗是全民免费的,并且严格地奉行三级转诊制度,同时,急诊只救命,不看病,只要不是要命的事情,都是打发病人回到不同的门诊进行随访,治疗。这些门诊可以在某个超市里,也有可能会在某个居民区的角落里,反正就是各种不像该有诊所的地方。所有的就诊,看病,护理,检查,医院内吃药,都是免费的。不管的是平时小病吃药,看牙,眼睛,按摩,这些,但是如果有正规的工作,雇主的补充保险会覆盖,所以,对于有正规工作的人来说,基本就是不花钱。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好,那么为什么被黑得这么惨呢?


6park.com

6park.com

常见黑点一:等医生等一个礼拜,小病等好,大病等死!你去医院也不给看

因为三级转诊制度,很多华人都以为,不管你怎么不舒服了,都必须先看家庭医生。然后呢,因为家庭医生每天的看诊量是一定的,所以约满了,自然就要等。同时,由于加拿大会讲中文的家庭医生相对比较少,导致了大量的华人病人被压在少量的中文医生手里面,那等起来真的要命了。

可是,事实真的是只能看家庭医生吗?当然不是,所有的持牌医生都可以看,实在不放心也可以去看急诊的。

第一线的转诊医生,我们称之为General Physician (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其实就是全科医生,如果跟某一个家庭签约了,那就会被称之为这个家庭的家庭医生。以后呢,这个家庭有什么头疼脑热的,按时体检的,都可以找这个医生。但是,一旦签约成家庭医生,其实这个医生最大的职责就成了定期随访,并不保证病人有病就能立刻看到,如果时间不凑巧,那就要去看walk-in(普通门诊)的全科医生,头疼脑热的,普通的门诊医生就能处理,一般社区附近都配有好多个,我家附近至少有四个这样的诊所,基本上跟中国一样,直接过去就能看了。看完了,那里的医生处理完了,所有的病例就会给一份给家庭医生,方便家庭医生进一步随访,跟踪。基本上,当天,最多,第二天,小毛小病那是确实不需要等的,这点上我觉得跟中国没有区别。我一般就是头疼脑热的,先看家庭医生有没有空,然后没有,我就去普通门诊,他们处理完了,如果真有什么需要进一步跟踪的,我的家庭医生会再打电话给我。目前,因为我和老公因为身体有一些指标都需要长期复查跟踪,差不多没3-4个月,家庭医生就会让我们过去,查一遍。如果确实症状很重,很担心,那就先去急诊,排除危险生命的疾病,比如说我有一次,嗯,肚子疼,疼的人都不行了,就去医院,医院的医生就怕我宫外孕,一顿查,发现不是什么要命的事情,就是胃痉挛,就给我开了点药,缓解症状,然后就打发我回家,让家庭医生跟踪了。三天后,我家庭医生就给我发了一堆检查单,查了半天就是个浅表性胃炎,就把我拖过去教育了一顿按时吃饭什么的,就让我走了

就个人来说,我觉得首诊看病转诊还是很容易的,这个我给满分的。不同的医生干不同的活,我个人就是头疼脑热的小事情,倒是从来都没有等过。

我也跟很多华人朋友交流过,我说既然家庭医生没有空,为什么不去walk-in,实在不放心,可以去急诊啊,至少知道大事儿没有,后面回家安心等随访就可以了,干嘛死等家庭医生呢?也不愿意去医院?

得到的回答无非是两种:英语不好,因为walk-in的医生很多不说中文,觉得没办法沟通,我说你带孩子去啊,孩子在这里上学总会说英语的,然后大多数朋友给我的回答是,孩子才多大啊,他懂什么? 6park.com

6park.com

然后很多华人来了很多年,连附近其实哪里有诊所,都不知道,然后甚至不知道walk-in的医生跟家庭医生是互为互补的,也不敢去医院,因为华人圈子里面都传,一定要看家庭医生,才能转诊。我跟一些朋友说了,他们也不信,毕竟大家都这么说,就你一个人说不一样的事情,确实不太可信哦。一直到我带着他们看了一圈,我的一些朋友才信,哦,还可以这样,但是他们英语不好,如果我不在,还是绕回老路,死等家庭医生。真的是,醉了。

嗯,说句不怕被喷的话,你来了加拿大,英语不好,不是你的错,但是英语不好,信息不沟通,就把锅都甩给加拿大的转诊制度,我觉得,这个,是不是有点过分啊。

关于初诊,转诊,后期跟踪这事情呢,我个人给80分,为什么不给满分呢?主要是因为有些医生确实不太负责任,理论上,当我们去过急诊或者因为有疾病去过其他医生那里,他们当天就应该看到报告,然后2-3天要跟你进行跟踪,但是有些家庭医生呢,不靠谱,根本不看这些报告。我这种,比较同行的,我就会自己去催,但是不懂的病人就比较吃亏了。

所以,挑选自己的家庭医生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我是对比了好多家,最后放弃华人医生,在素里找了个巴基斯坦裔的女医生,那真的是一板一眼,跟踪说几天就几天,我们有时候忘记定期复查了,她电话就杀过来了。这样的,我觉得才是好医生。很多中文医生,哎,不说了,我听的吐槽太多了,评论区大家有什么可以说吧,我就不说了,怕被喷死。 6park.com

6park.com

常见黑点二:做个检查等半年!

这个东西吧,70%不对,30%是对的。加拿大除了严重到需要医院处理的病症,基本实行医生,检查,药物分开的政策,所以一般医生就开单子,然后病人自己挑个方便的地方检查拿药就可以了。一般,诊所聚集的地方,基本上检查的实验室和药房都是扎堆的。

常规来说,验血验尿X光,都是随到随做。不过一般我不喜欢直接去,排队太烦了,我一般就选择定好自己方便的时间,直接过去坐完就走了,不想跟大家人挤人,一般报告在BC的话,自己可以上网查得到,要是没什么事情,我就等家庭医生给我打电话,然后就是解释一下,如果指标真的看着很鬼畜,我就给家庭医生打电话,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如果她没空,我就如上面一段,找其他医生处理呗。 6park.com

6park.com

我觉得挺淡定啊,也不着急。还有30%呢,确实有点慢,那就是比较特殊的影像学检查,加拿大确实慢,一般需要一个礼拜的预约时间。不过大家不要着急哈,这些都是说没什么明显症状的,你要是真的头晕头疼得不行了,那还是去急诊吧,急诊都给做了,别找家庭医生,那没用。等他们该查的都查完了,再回来该见什么医生,见什么医生。

但是,有些华人朋友跟我说,一个B超,八个月都等不到,核磁,要等半年。怎么说呢?因为这里的检查非紧急检查,都是独立于诊所的。一个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地方,就容易订满,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就比较快。我家在大温素里去,人口相对少,所以我就懒得跑远,家门口五分钟的实验室,一般都能一周之内约到。我也建议我住白石的朋友如果白石压满了就过来,别死盯着家门口的实验室。

Again,还是没什么人信,我说你们打个电话自己问检查的地方啊,大温地区,你要是不着急,那随意,你要是着急,谁快就用谁呗,反正检查哪儿做不是做。我就奇怪了,为啥好多同胞一边骂骂咧咧的等,一边就是不肯自己去问呢? 6park.com

6park.com



当然,不愿意等的,可以走私立的检查,一次几百加币吧,看不同的项目。



常见黑点三:看牙配眼镜贵上天,还不如回国看看!

这个,加拿大就觉得有点冤了,真的有点冤。因为虽然看牙配眼镜费用是有点高,洗一次牙100多加币,我拔了智齿,1000多加币。配眼镜都是很多百加币起的。但是,一般正常的工作,一般会有一个工作的补充保险,我们叫做EHB,能覆盖50%-80%,我跟老公两个人都工作,互相覆盖一下,基本就不出钱了,这是一般的正规雇主都改给员工提供的福利,跟中国的五险一金差不多吧。然后我们额外的自付的医疗开销,会在报税的时候抵扣一些收入,降低税收。嗯,怎么说呢,对我们家来说,基本上就是有需要就看,毕竟眼睛牙齿的事情,本来是小事情,拖一拖搞不好就成了大事情。

可是,据我说之,很多中国人的公司,为了节约用人成本,是不给员工买这个补充保险的,所以看到这里看这么贵,我也理解很多华人为什么一定要回国看。还有就是当地的穷人,没工作,那就只能去墨西哥看了,价格大约是加拿大本地的十分之一吧。

所以,我觉得这个锅呢,不能给医疗系统背,一定要说的话,可能还是要丢给社会保障吧,还有有点小黑心的雇主。 6park.com

6park.com

常见黑点四:专科医生特别难等!

这个呢,怎么说呢,在等待时间长这件事情上面,我确实没什么好替加拿大说话的,等专科医生的时间在加拿大,基本是按月来算。

但是,亲们,你们真的想被专科医生追杀吗?五年前,我身体特别不舒服,就跑去walk-in看病做了一堆检查,第二天,正开车上班呢,专科医生就打电话给我,要求我,马上去见她,说怀疑我有垂体瘤。当时真的吓死了。还好,一顿检查之后,虽然问题不小,但是不要命。按时随访治疗就好了。

我从那次之后,就再次深刻理解了一句英文,No news is good news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加拿大的专科奉行的是轻重缓急的制度,快的,白血病,从就诊到确诊,一个礼拜,家里的配型都做好了。慢的,膝盖受伤了,需要看一下是不是要换膝盖,这种不要命的,至少让你等2个月。

我跟许多专科的助手聊过,她们说她们就是每天看病历,着急的先叫,不着急的慢慢来。反正不要命的,都等着。这个,估计就让很多华人朋友非常不能接受了。

同时,因为加拿大医生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沟通的主体,助手才是,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在等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改变,要及时告诉护士啊,医生秘书啊,然后她们会告诉医生,确认一下要不要往前拉着个预约。如果不需要,很多时候病人就会被告知,有比你更严重的,所以需要先看他们。

这个让特别多的华人是不能接受的,毕竟大多数人,没有医生这么好的定力。不过BC的医疗保险是这样规定的,如果你实在等不了,你也可以去海外看急诊,加拿大按照加拿大的医疗标准给你报销。我有一个朋友,痔疮,这里手术要等很久,虽然不出血了,但是他总膈应的慌,最后回国挂了一个急诊,做掉了。按照加拿大的医疗标准报销,把旅费都报销回来了

我个人可能本来也是系统内的,自己的病有多严重,一般心里有点数,所以不着急,等待的时候,也会有一些相应的处理,安心治疗着就是了。相对的,我更加怕专科医生特别着急地找我,那可能真的出大事儿了。 6park.com

6park.com

怎么说呢,任何事情,系统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稍微的,多了解一些加拿大的医疗的情况吧。每个人选择生活在某一块土地上总有自己的原因,既然选择了,就要想办法适应当地社会,让自己过得好些。如果总是抱怨,不开心,那为什么要生活在某一个地方呢?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