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涨停潮!人形机器人火了
送交者: yy888[♀★★★★天佑世界★★★★♀] 于 2022-08-12 10:20 已读 1006 次 1 赞  

yy888的个人频道

继去年仿生四足机器人亮相后,8月11日晚间,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发布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yberOne,昵称“铁大”。

01

小米“铁大”来了

据雷军介绍,人形机器人需要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其极度看好智能机器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大概每台六七十万元,目前还无法实现量产。

外形方面看,人形机器人“铁大”身高为177CM、体重为52KG.据介绍,其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虛拟重建,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支持多达21个自由度,并能实现各自由度0.5毫秒级别的实时响应,模拟人的各项动作。

相关分析认为,相比于仿生四足机器人而言,人形机器人机械复杂度更高,需要性能更强大的电机、更多的机身自由度、复杂的人形双足控制算法,可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四肢强健、动力峰值扭矩300Nm等领先技术能力。


此外,其还可以感知人类情绪。CyberOne搭载自研Mi-Sense深度视觉模组,结合AI交互算法,使其不仅拥有完整的三维空间感知能力,更能够实现人物身份识别、手势识别、表情识别。

综合来看,CyberOne的研发涉及包含仿生感知认知技术、生机电融合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视觉导航技术等各领域的尖端技术。雷军表示,CyberOne的智能、机械能力,全部由小米机器人实验室自研完成,软件、硬件、算法的开发工作投入巨大。其是小米对未来科技生态的一次探索。

02

周五早盘,机器人板块持续走强。板块内,、、等多股一字涨停,、、等纷纷大幅走高。

6park.com


近期仿生人形机器人持续受到市场关注。此前再特斯拉股东大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确认其首台原型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机器人(Tesla Bot)将在9月30日亮相,并将于2023年投产,马斯克称其将比汽车更有价值。

据了解,人形仿生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最高级形态,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的众多场景。人形机器人被誉为AI领域的终极形态,是指模仿人的形态和行为而设计制造的机器人。

设计制造目的是为了与人工工具和环境进行交互,从而辅助甚至替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应用场景上,主要分为商用场景和个人/家庭应用场景两大类,涵盖物流、送餐、清洁、陪伴、娱乐等应用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全球人性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5亿美元提升至2027年的173亿美元,千亿元蓝海市场未来可期。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而人形仿生机器人则是机器人领域公认的终极目标。相比于以机械能力见长的工业机器人,人形仿生机器人的技术难点在于尽可能模拟人在各类场景下“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过程。CyberOne的研发涉及包含仿生感知认知技术、生机电融合技术、人工术、视觉导航技术等各领域的尖端技术。

此前有分析指出,在研发人形机器人过程中觉得最难的地方就是“关节”。此次发布的CyberOne,官方号称其可以协调运动21个关节自由度,实现全身5种关节驱动,峰值扭矩300Nm,这几乎可以与一台2.0T马力的小轿车相提并论。

03

机构看好国产供应链前景

中信建投指出,仿人机器人关节数量多(一般约25-50个),成本占比高(50%+),价值量大,电机作为关节里的核心驱动部件,影响关节的输出力大小和运动性能。区别于工业机器人,仿人机器人需控制整体质量和体积,要求电机性能更高,质量更轻。仿人机器人的规模量产带动电机需求快速爆发,新增电机市场规模有望近千亿元,建议关注国内电机龙头企业;

据了解,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可分为上游零部件&原材料、中游系统集成&本体制造、下游应用环境。

东吴证券认为,国外供应链性能可靠但成本高,而国内相关工控零部件龙头凭借数十年积累,已突破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凭借性价比&服务响应快持续替代外资,后续看好人形机器人领域国产供应链比例提升。

该机构预计,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务场景,短期看潜在市场空间达14万亿元,中期进入商业服务场景和“非结构化”场景的工业应用,潜在市场空间达25万亿元,长期待交互技术进一步突破后进入情感/陪伴场景,潜在市场空间达31万亿元。

04

上市公司公告“蹭”热度

不久前特斯拉推出人形机器人后,这一概念在市场一度走红,此次小米“铁大”的发布更是再添一把火。消息出来后,相关上市公司也纷纷,对自己在该领域的布局与投资者互动。

8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在2017年出资认购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新增的部分注册资本,目前占其注册资本的12.63%。不过目前,公司未直接参与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日常经营管理。

表示,公司同小米汽车供应商已进行前期接触,公司将积极把握机会,赢得订单。目前公司已加强的研发和生产,在技术和设备方面均有投入,后续进展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和则8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方面暂未与小米在机器人项目上有合作。

同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小米科技昨晚发布的其首款人形机器人暂未用到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的柔性相关的。不过苏州能斯达研发布局的柔性微纳传感器在机器人方面已经有大量的产品和应用布局,我们判断,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柔性传感器可能会有更多应用,我们会增加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投入。苏州能斯达与小米科技存在股权关系,其他产品也已经进入了小米供应链。

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未与小米公司合作,同时公司拥有桁架机械手直角坐标机器人方面的专利,并已大量应用到自动化连线设备。

喜欢yy88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yy888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