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上海女医生遇怪事,逢周四家里现金必消失,4年丢100多万
送交者: xiaobeng[★★声望品衔10★★] 于 2022-08-20 9:02 已读 1905 次 1 赞  

xiaobeng的个人频道

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是非常便利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金币”这个名词也慢慢地取代了传统的纸币交易,但是在此之前,我们的任何交易都是要用纸币现金的,所以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收入房子家中自行保存,等到到达一定数量的时候便会一起拿到银行进行储存,但是在2013年的上海,一名叫做金女士的医生声称自己家中每到周四都会丢钱,这种情况可能已经存在4年多了,累计的丢失金额可能已经达到100多万。


金女士的家住在上海的别墅区,因为她的工作是医生,并且金女士在医学上的造诣已经非常的高了,所以她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并且在上海地区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私人医院,因为当时的科技还不是很发达,所以金女士每次都会把自己的收入放在信封中,然后放在自己家中的保险柜里面,并且每个月都会一起去银行存储起来,因为金女士早就已经财务自由了,所以每次她放到保险柜中的钱,自己也没有刻意去数有多少。

6park.com

但是有一次她在存钱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了信封好像比放进去的时候要薄很多,起初她并没有在意,认为自己是记错了,但是有一次她打印出来了自己的近一年的流水,发现每一次存入的钱都要比上个月少了很多,虽然金女士没有查每次放在信封中的钱数,但是她的医院收入一直都是很稳定的,不可能有这样的落差。


这个时候她认为是自己的丈夫拿了自己的钱,出于面子没有和她讲,因为金女士的丈夫从事的是金融行业,所以平时所需要的资金流水也会比较多,并且保险柜的钥匙也只有自己和丈夫才会有,想到这里金女士也就安心了不少,因为涉及到的钱还不是很多,所以她也没有跟丈夫提起这个事。


但是每个月都会丢钱这件事已经让金女士知道了,所以她也留了个心眼,在这次存钱的时候把信封中的钱数了好几遍,并且记录下来了金额,但是等到存钱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信封中竟然少了6万块钱,这让金女士非常气愤,这个钱已经不是小钱了,随即她便找到丈夫,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她的丈夫也是一脸无辜,自己每个月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为什么要拿妻子的钱,并且丈夫觉得是不是妻子太过劳累出现幻觉了。

在丈夫明确这个钱以及之前的钱不是自己拿的之后,两个人选择了报警处理,因为不能明确具体的丢失时间,所以这也给提升侦查的难度,金女士的朋友也建议她在自己的卧室中安装一个监控器,但是至此之后这个偷钱的贼也再也没有出现过,就在两个人觉得真的是自己精神出问题了的时候,金女士的丈夫给警察拨通了电话。


这一天也是周四,因为每周四金女士和丈夫都要进行公司会议,这个习惯也是已经持续很久的了,这一天金女士的丈夫并没有去开会,因为有些事情要处理,他选择在家进行远程会议,就在谈话的时候,他听见门开有沙沙的响声,并且有开房门的声音,他躲在卧室中,看见一个女人走了进来,因为卧室已经被反锁,这个女人发现事情不妙转身就跑。


在调取周边监控后,警方快速地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且马上进行了抓获,在嫌疑犯被抓后,金女士和他的丈夫都震惊了,这个女人竟然是在自己家中当了5年多的保姆鲜红梅,真实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警察在鲜红梅的内裤中发现了三枚钥匙,分别是大门的钥匙和两个保险柜的钥匙,经过盘问,保姆深知她们二人的生活规律,并且每周四都会进行入室盗窃,这个行为持续了4年,累计盗窃金额达到100万。

总结:到此这起入室盗窃的案件也告一段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诱惑,我们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本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在做违法乱纪事情的同时,我们的结果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刚正不阿,不要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自己的头脑。

喜欢xiaobe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xiaoben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